文档详情

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试卷

za****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17KB
约8页
文档ID:23185697
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试卷_第1页
1/8

四川省成都市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质量调研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 下列各句中“中国人”的含义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 .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B .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C . 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自信力”D .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中国人的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2. (2分) 下列划线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 休祲降于天B . 或遇其叱咄C . 余幼时即嗜学D . 非独贤者有是心也3. (2分) 下列对名著的评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格列佛游记》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骃国等地的经历B . 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党派之争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两派分别是高跟党与低跟党C . “格列佛”和“鲁滨孙”同是十八世纪英国文学史上“漂流者”的形象,所不同的是,“格列佛”看到的是“文明“,而“鲁滨孙”看到的是荒蛮,斯威夫特借“格列佛”表达的是对文明的向往,而笛福借“鲁滨孙”表达的是对野蛮的憎恨。

D . 这部名著的灵魂在于辛辣、尖锐而深刻的讽刺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 古诗文名句默写①征蓬出汉塞,________王维《使至塞上》)②________ , 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③晨兴理荒秽,________陶渊明《归同田居》)④________,失道寡助《孟子公孙丑正》)⑤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________,________”描写作者一腔报国豪情,梦中仍同敌人在疆场厮杀⑥《岳阳楼记》中描写夜晚洞庭湖波光月影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三、 书写 (共1题;共4分)5. (4分) 根据拼音填写汉字置身其中,她的一点一滴都会让您心动:她的wǎn________约灵动荡漾在瘦西湖的一波碧水上;她的精巧细zh________体现在莲花桥的绝美设计上,她的清新秀气洋溢在湖舟船娘的亲切笑脸上;她的cāng________桑沉浮刻印在宋代石塔的斑斑印迹上;她的勃勃生机ng________然在千年银杏的绿意正浓上……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6. (5分) 名著阅读,按要求答题这七人端的是谁?不是别人原来正是晁盖、吴用、公孙胜、刘唐、三阮这七个。

……次后吴用去松林里取出药来,抖在瓢里,只做赶来饶他酒吃,把瓢去兜时,药已搅在酒里,假意兜半瓢吃,那白胜劈手夺来,倾在桶里,这个便是计策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此段文字出自名著 , 晁盖、吴用等七人干的这件大事是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7. (20分) 阅读文言文,完成后面问题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 缚者曷为者也?”对曰:“ 齐人也,坐盗 王视晏子曰:“ 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 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 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选自《晏子使楚》)【乙】齐大旱逾时,景公召群臣问曰:“天不雨久矣,民且有饥色吾使人卜之,祟①在高山广水寡人欲少赋敛② , 以祠③灵山,可乎?”群臣莫对晏子进曰:“不可祠此无益也夫灵山固以石为身,以草木为发,天久不雨,发将焦,身将热,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公曰:“不然,吾将祠河伯④ , 可乎?”晏子曰:“不可河伯以水为国,以鱼鳖为民,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国将亡,民将灭矣,彼独不欲雨乎?祠之何益?”景公曰:“今为之奈何?”晏子曰:“君诚避宫殿暴露,与灵山河伯共忧,其幸而雨乎!”于是景公出野居暴露,三日,天果大雨,民尽得种时。

景公曰:“善哉!晏子之言,可无用乎!其维有德节选自《晏子春秋》)【注释】①祟:鬼怪②少赋敛:略微收些赋税③祠:祭祀 ④河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黄河水神1) 解释下面句中加线的字①坐盗( ) ②其实味不同( )③缚者曷为者也( ) ④夫灵山固以石为身( )(2) 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①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②天久不雨,水泉将下,百川将竭(3) 甲文中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现象说明了什么?请简要回答4) 甲乙两文中的晏子、楚王、景公三人都有值得肯定的地方,请选其中的一人,略作评析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 (10分) 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各题渔家傲•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 “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的哪些特点?(2)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9. (15分) 阅读周二中的《阅读是一种定力》一文,完成后面的题。

①调查数据显示,国人年均读书量很少,较多的说法只有6本,而欧美国家达16本,北欧国家达到24本这些数据未必精确,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国人静不下心来读书的尴尬现实②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按摩店,而书店却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也未必准确,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警醒③“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一千多年前,宋真宗就写下这样的劝学诗句今天,到底是什么让我们静不下心来了呢?忙,没时间,是很多人找到的原因然而,鲁迅先生早就断了此类借口的后路: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挤,总还是有的真正的原因恐怕在于,在快节奏、高压力、紧张而喧嚣的社会生活中,人们失去了一种定力④有人在飞机上发现一个现象,当时机舱已熄灯,他吃惊地发现,不睡觉玩iPad的,基本上都是中国人,而且他们基本上都是在打游戏或看电影,没见有人读书而对于很多7海洋,这也想了解、那也想知道,顶多有些碎片化的浅阅读,在信息的洋流里心灵变得浮躁而飘零⑤说到底,越是面临生活的快节奏,越是要有超强的定力有定力,才能让我们慢下来、静下心来观察与思考。

那么,这定力从哪里来?来源于阅读本身不少人有这样的阅读经历:偶一日拿起一本书来,竟然一读就欲罢不能,超然物外沉浸书中,数小时流逝而不觉而那一度浮躁的心气竟然也沉静下来,有一种难得的静谧,更仿佛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馨香在缭绕这便是阅读的力量⑥其实,任何时代都有其快、变、闹等特征,关键就是能不能闹中取静、忙里偷闲地读点东西古人欧阳修读书,即有枕上、马上、厕上“三上法”之谓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时则说过,“如果再过10年我就死了,那么我就一定要学习9年零359天”懂得了阅读的力量,也就会把阅读作为提升素养的途径,更作为涵养定力的手段有了这样的认知,即使舟车劳顿、戎马倥偬,其奈阅读何?⑦在这个快速行进与选择的时代,很多人正在悄然改变与重塑,一个新的气象正在出现各种电子书已经开始进驻桌面,越来越多的人把花在上的时间,开始从网络浏览、微博刷屏转向了桌面上的电子书库当人们从快速流变的新媒体上重拾深阅读,进而自觉地下载适合自己阅读的电子书籍,阅读将在新媒体上获得新生,它所改变的将不仅是人们的素养,还有躁动不安的心灵1) 文章以阅读调查数据和外国管理学者的发现作开头,有何作用?(2) 请简要概括作者认为人们失去定力的原因和培养定力的途径。

3) 请指出第⑥段中画线句子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10. (25分) 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的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的,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你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

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又掬你入口,便是吻着她了我送你一个名字,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1) 文段一开始,作者确立了第三个观察点——梅雨潭边,描写梅雨潭的绿招引”“追捉”两个词起什么作用?(2) 作者已追捉到那离合的神光,为什么到了潭边,“心中已没有瀑布了”?(3) 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写在下面,并说一说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 为了表现梅雨谭平铺着、厚积着的绿,作者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何作用?(5) 你怎样理解“但你却看不透她!”这句话?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 请以“我不后悔”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① 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 字②字迹端正,文面清楚③ 文中避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1、2-1、3-1、二、 默写 (共1题;共8分)4-1、三、 书写 (共1题;共4分)5-1、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5分)6-1、五、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7-1、7-2、7-3、7-4、六、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8-1、8-2、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0分)9-1、9-2、9-3、10-1、10-2、10-3、10-4、10-5、八、 命题作文 (共1题;共5分)11-1、。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