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三第二阶段考试(化学)可能用到的相对分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Br 80 Ag 108 I 127 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xx年美国《科学》杂志报道:在40GPa高压下,用激光器加热到1800K,人们成功制得了原子晶体干冰,下列推断中不正确的是 A 原子晶体干冰有很高的熔点、沸点,有很大的硬度 B 原子晶体干冰易气化,可用作制冷材料 C 原子晶体干冰的硬度大,可用作耐磨材料 D 每摩尔原子晶体干冰中含4molC—O键2.判断下列有关化学基本概念的依据正确的是A 氧化还原反应:元素化合价是否变化 B 共价化合物:是否含有共价键C 强弱电解质:溶液的导电能力大小 D 金属晶体:晶体是否能够导电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 40K和40Ca原子中的质子数和中子数都不相等 B 金刚石和石墨的性质相同C H2和D2互为同位素 D 某物质中只含一种元素,该物质一定是纯净物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元素的性质随相对原子质量的改变而呈周期性变化B. 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个C. 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原子的电子层数决定D. 主族元素的最高化合价都与族序数相等5.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6.下列现象或事实可用同一原理解释的是A.浓硫酸和浓盐酸长期暴露在空气中浓度降低 B.氯水和活性炭使红墨水褪色C.漂白粉和水玻璃长期暴露在变质 D.乙炔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炭溶液褪色7.为达到预期的实验目的,下列操作正确的是A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ZnSO4溶液,将10 g ZnSO47H2O溶解在90 g水中B配制2.000mol/L的H2SO4溶液时,向容量瓶内转移溶液之后,烧杯未用蒸馏水洗涤C为鉴别KCl、AlCl3和MgCl2溶液,分别向三种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D为减小中和滴定误差,锥形瓶必须洗净并烘干后才能使用8..将氯化钾溶液和溴化钾溶液混合,其中有溶质13.4克,溶液体积为500mL,通入氯气充分反应后,将溶液蒸干,得固体物11.75克.则原溶液中K、Cl、Br物质的量之比为A 3:2:1 B 1:2:3 C 1:3:2 D 2:3:19.同温、同压下,等容积的两个密闭集气瓶中,分别充满12C18O和14N2两种气体。
关于这两个容器中气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A 质子数相等而质量不等 B 分子数和质量均分别不相等C 分子数和质量均分别相等 D 原子数、中子数和质子数都分别相等10.下列关于粒子结构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H2S和NH3均是最外层电子总数为8的极性分子B HS和HCl均是含一个极性键的18电子粒子C CH2Cl2和CCl4均是四面体构型的非极性分子D 1 mol D216O中含中子、质子、电子各10NA(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1.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位于同一主族,W与X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WZ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电子结构B WX2、ZX2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C WX2是以极性键结合成的非极性分子 D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W<Y<Z 12.已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8.4 mol/L,试判断49%的硫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 A.大于9.2 B.等于9.2 C.小于9.2 D.无法确定13、密度为d g/cm3的盐酸中,逐滴滴入AgNO3溶液,直到沉淀完全为止。
已知沉淀的质量和原盐酸的质量相等,则原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A 25.4d mol/L B 12.7d mol/L C 6.97d mol/L D 5.35d mol/L14.在一定条件下,氯气与碘单质以等物质的量进行反应,可得到一种红棕色液体ICl,ICl有很强的氧化性.现有下列两个反应:①2ICl + 2Zn = ZnCl2 + ZnI2 ②ICl + H2O = HCl + HIO下列关于ICl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反应①中,当转移0.4 mol电子时生成0.1mol的ZnCl2 B.反应①中,ZnI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C.反应①中,Zn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 D.反应②中,ICl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15.研究反应物的化学计量数与产物之间的关系时,使用类似数轴的方法可以收到的直观形象的效果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A.密闭容器中CuO和C高温反应的气体产物:B.Fe在Cl2中的燃烧产物:C.AlCl3溶液中滴加NaOH后铝的存在形式:D.氨水与SO3反应后溶液中的铵盐:第II卷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1分)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有关问题:IAIIAIIIAIVAVAVIAVIIA02①②3③④⑤⑥⑦⑧4⑨⑩(1)⑤和⑧的元素符号是______和_______;(2)元素⑨与氧反应生成的化合物______________(填两种化合物的化学式);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是______;(填写元素符号)(3)表中能形成两性氢氧化物的元素是_______,分别写出该元素的氢氧化物与⑥、⑨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写出一个比较⑦、⑩单质氧化性的强弱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推测①、⑤最简单氢化物的稳定性_________大于__________(填化学式)17.(12分)下图表示某固态单质A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某些产物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化合物B在常温常压下为气体,它是造成酸雨的主要因素,化合物D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它的消费量常被视为一个国家工业发达水平的一种标志1)写出A在加热条件下与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B与A的氢化物反应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一个由D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 ;(4)将5mL0.10mol/L的E溶液与10mL0.10 mol/L的NaOH溶液混合①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②反应后溶液的pH 7(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③加热反应后的溶液,其pH (填 “增大”、“不变”或“减小”)。
18.(10分)X、Y、Z为三个不同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有如下反应:X+YA(气),Y+ZB(气)请针对以下两种不同情况回答: (1)若常温下X、Y、Z均为气体,且A和B化合生成固体C时有白烟产生,则: ①Y、C的电子式分别是 _________ ;_________ .②A和B生成固体C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常温下Y为固体,X、Z为气体,A在空气中充分燃烧可生成B,则: ①B的化学式是 _________;A是_________分子(填写极性或非极性)②苛性钠溶液中通入过量的A,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将Y与(1)中某单质的水溶液充分反应可生成两种强酸,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15分)北京市场销售的某种食用精制盐包装袋上有如下说明:产品标准GB5461产品等级一级配料食盐、碘酸钾、抗结剂碘含量(以I计)20~50 mg/kg分装日期分装企业(1)碘酸钾与碘化钾在酸性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配平化学方程式(将化学计量数填于空白处):___KIO3+___KI+___H2SO4 =___K2SO4+___I2+___H2O(2)上述反应生成的I2可用四氯化碳检验。
向碘的四氯化碳溶液中加入Na2SO3稀溶液,将I2还原,以回收四氯化碳①Na2SO3稀溶液与I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某学生设计回收四氯化碳的操作步骤为:a.将碘的四氯化碳溶液置于分液漏斗中;b.加入适量Na2SO3稀溶液;c.分离出下层液体以上设计中遗漏的操作及上述步骤所在的位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I2+2S2O32 - = 2I-+S4O62 -某学生测定食用精制盐的碘含量,其步骤为:a.准确称取w g食盐,加适量蒸馏水使其完全溶解;b.用稀硫酸酸化所得溶液,加入足量KI溶液,使KIO3与KI反应完全;c.以淀粉溶液为指示剂,逐滴加入物质的量浓度为2.010-3 mol/L的Na2S2O3溶液10.0 mL,恰好反应完全①判断c中反应恰好完全依据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b中反应所产生的I2的物质的量是________mol③根据以上实验和包装袋说明,所测精制盐的碘含量是(以含w的代数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mg/kg。
20.(7分) 一定温度下,在100g水中溶解17.4gK2SO4恰好达到饱和,此饱和溶液的密度为1.174g/ml.将250mL此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用水稀释至500mL. 计算稀释后的K2SO4的物质的量浓度天水市一中xx级xx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答题卡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1分) (1)__ ___和___ ___;(2)_____ 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元素符号)(3)_______ (填写元素符号),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_________大于__________(填化学式)17.(12分)(1) (2) (3) ;(4)① ;② 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 (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③ 18.(10分)(1)①Y_________ ;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①____ _____; _____ ____分子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9.(15分) (1):___KIO3+___KI+___H2SO4 =___K2SO4+___I2+___H2O (2)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 ____ ___mol③ _________________mg/kg20.(7分) 天水市一中xx级xx学年第一学期第二阶段考试化学答案 第I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5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BAABCDCAACDCCBB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55分) 16.(11分) (1)__ Si 和___ Ar __;(2) KO __ KO 或 KO 、 ___F__;(填写元素符号)(3)Al , Al(OH)+H=Al+3HO,Al(OH)+OH=AlO+2HO,;(4)Cl+Br=Cl+Br(其它合理答案均可) (5) NH大于SiH(填化学式)17.(12分)(1)H+S=HS(2)2HS + SO=3S + 2HO(3)HSO4+NaSO=NaSO4+HO+SO↑(4)①HSO+2OH=SO+2HO② > , SO+HO <=> HSO+OH③增大18.(10分)(1)①H2 略 ②NH3+HCl===NH4Cl(2)①SO2 极性 ②H2S+OH-===HS-+H2O③S+3Cl2+4H2O===H2SO4+6HCl 19.4、(15分) (1)1、5、3、3、3、3 (2)①I2++H2O====2I-+ SO+2H+②在步骤b后,增加操作:将分液漏斗充分振荡后静置(3)①溶液由蓝色恰好变为无色 ②1.010-5 ③420/m20.(7分) 0.05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