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柴棒医生治病养生系列-------------------------湖北移动集团客户部 张声惠首先申明,我即将谈到的非药物治疗疾病方法都是取自周尔晋老先生的《火柴棒医生手记》和《人体X形平衡法》《简易X形平衡法》(淘宝、当当均有售),并非我所创,只不过机缘凑巧学到了,不敢敝帚自珍,在这里将我熟练运用过几个方法系统呈现给大家先开篇对周老的理论体系给个初步认识吧,我认为他对祖国中医主要有三点贡献:首先系统的提出了内药的概念,认为人体与生俱来,其本身体内即是一个“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丰富大药库,所谓“内药是根据,外药是条件,外药通过内药而起作用”,而长期以来,我们却是重外药而轻内药;其次,解决了如何调动内药的问题,用火柴棒、牙签替代传统的银针,使得原本高深莫测的针灸成为每个普通人都很容易掌握的操作方法,而且更加安全、简便易行再则,提出的“高低医疗学”发前人所未发,从《黄帝内经》的“缪刺论”中悟出下病上治、上病下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中间有病四边治、四边有病中间治的方法,有“四两拨千斤”之效在讲以下各种治疗方法之前,先打个预防针:请大家一定要克服畏难情绪,“哇,这么多穴位啊,还是耳朵里面,密密麻麻的哪看得清楚啊,岂不很容易压错”“中医理论我一点都不懂,我是学不会的了”“啊,要压这么长时间,给小孩退个烧,要推拿40分钟,我坚持不了,太费劲了,还是打针吃药吧”“呀,火柴棒要到耳朵穴位上太疼了,象皮肤被撕裂的感觉,我受不了,还是吃药吧”以上抱怨和畏难情绪必须先要克服,才能真正掌握好这套方法,要知道,我也是对中医一窍不通,对穴位也没有过研究,但我却照样现在运用自如,不是我有多厉害,而是你要首先相信这套方法和尽量实践运用,经验和信心要从实践中来,我就是从第一次用小儿推拿法给我小孩成功退烧开始,建立起的信心,后面的学习就得心应手了。
第一章 治病(儿童篇)一、退烧(2岁小孩剂量)先还是从小儿退烧说起吧,一是因为它是小儿推拿中最难和最复杂的,掌握好它,其他方法都触类旁通,二是,我学小儿推拿也是从退烧开始的三组动作,开始吧,大约40分钟-1个小时,你准备好了吗1、清脾土300次、清肝木300次,清心火3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400次,退烧为清脾土,感冒为补脾土,仅此区别而已2、揉外劳宫200次、推三关300次3、清天河水300次,推脊柱300次,如果小孩高烧超过40度,加退六腑300次推完脊柱这就做完了,你可以去呼呼大睡了,接下来的事情就是等着小孩退烧,你收获成果和喜悦吧不过,虽然方法很清楚,还有几个注意事项:1)、以上次数是2岁小孩的标准剂量,如果小孩不是2岁,则需要根据实际年龄加减,如1岁小孩,则手指推拿次数需要减100次为宜这套方法最适合5岁以下小孩,超过10岁则必须用成年人的退烧方法,后面我就会谈到2)、手法要加适当的力度,不能是轻轻在皮肤上摸,尤其是推三关、推脊柱等动作,要见到皮肤发红3)、每个动作必须做完,方向和顺序不能错,尤其是方向这方面我是有深刻教训的,手指直推为清,旋推为补,有一次我给小孩退烧时,无名指我用了补的手法(旋推),结果小孩差点得了中耳炎。
注意:退烧的手法是,五个手指全部是往指尖一个方向推,而且只推指尖这一段指节4)、小儿如果不配合,可以等他睡觉了后做另外,推拿是,最好沾点润肤露什么的,有润滑作用推六腑这个手法只能是高烧40度以上才能用,40度以下高烧不要用,很伤人如果小孩不出汗,可以给小孩泡个生姜熬的热水脚,多喝温开水,配合小孩推拿法很快就可以退烧5)、所谓清肺金、清脾土、清心火,清肝木、补肾水其实就是对应在小孩五个手指上做直推和旋推操作,但是关于方向问题却是有争论的,有的流派认为直推是补,旋退为清,有的流派则相反但请不要管其他版本如何,尽管按照周老的方法来操作,因为他的小儿推拿法是经过30多年的实践验证的记住:拇指(脾土)、食指(肝木)、中指(心火)、无名指(肺金)都是直推为清,旋退为补,直推的方向是在罗纹面上向指尖推,旋退则是在罗纹面上作顺时针运动;唯独小指(肾水)相反,直推为补,旋退为清换句话说,在为小孩退高烧时,在五个手指上都是做向指尖方向的直推运动6)、上面这些手法只能作为治疗使用,不要作为小孩日常保健使用,不要有事没事给小孩补脾土,补肾水等小孩日常保健方法我在后面会谈到二、小孩感冒和咳嗽(2岁小孩剂量)本法可以治疗一般咳嗽、小儿慢性支气管炎,该方法适合于5岁以下小孩,剂量是以2岁小孩为标准,1岁以下次数减半,10岁以上小孩则该用成人方法。
1、补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400次,看专业名字又有人犯难了,还是看图吧,看了后,哦,这么简单,不就是推手指的第一节嘛呵呵,十个手指都要推,这一组动作是耗时最长的1)、补脾土300次、清肝木200次,清心火200次,清肺金300次,补肾水300次2)、揉外劳宫200次、推三关300次3)、分推肩胛骨100次、揉肺俞50次分推肩胛骨和揉肺俞这个步骤是最重要的,如果时间紧迫,可以只做这两个动作三、儿童腹泻先贴段文字,里面说了一个炮姜治疗胃痉挛和一个推拿治疗小儿腹泻的案例,这里主要将治小儿腹泻,但炮姜法也很有用处,我家里人有两次遇到类似胃寒情况,一喝红糖姜水就好了具体治疗方法如下,共八个步骤,有点多,最关键的其实是推大肠、推尾椎、揉长强三个步骤但时间充裕的情况下,还是每个步骤都做,身体是一个整体,其他的步骤有调理和巩固身体的作用,不可或缺学会了小儿退烧的手法后,以下东西就不陌生了,同样有年龄次数的要求,有方向和顺序的要求上面再补充一句,捏脊在这里首次出现,但后面你会注意,这是整个周老医疗体系中最常见和用得最多的一个手法,每天坚持具有滋阴补血、调理慢性疾病和亚健康的功效,对于治疗肝脾病、肠炎病具有非常好的效果。
捏脊简单说来就是翻背皮,“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尾椎开始到颈椎,方向从下至上算一遍,一次共捏5遍,大约2-3分钟时间,可以临睡前夫妻双方互相做,最好不要中途间断,以利经气流通四、医治白血病幼儿火柴棒医生手记中记录了治疗幼儿白血病和成年人白血病的案例:一农妇怀了10胎,一到五胎正常,六、七、八、九4胎,生下后小孩均患白血病,六、七、八3胎已亡,年龄均没有超5岁,现第九胎小儿已4岁,面临白血病晚期,此妇肚中又怀第十胎形势是很严峻的,我曾拒绝为她治疗,但她四处求医碰壁之后,仍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我身上此男孩奄奄一息,一张皮包着骨头,腹胀大如鼓,坚硬如石,高热40℃ 而不降病家说:“这是死马当成活马医,无论情况如何?你都是我们的大恩人!”他们着实山穷水尽,别无他路了,便答应试治我利用小儿推拿法但有两大难题,一是降热,高热一定要降下来,否则孩子便会被活活烧死;二是要把肝脾肿大治消,使其恢复正常按×形法“四边有病中间平”的原则,我决定采取以捏脊为中心的降热与消肿的医疗方法,先以推拿法摸小儿左手,【补脾土300次(脾土为后天之本,此儿脾土严重虚弱,根本无法运化食物),清肝木、心火各200次(此两穴有清火、降热功能,此儿阴虚阳亢已到极点),补、清肺金各150次(热生于肺,清肺有降热作用,鉴于此儿肺金极虚,故而补清结合),补肾水300次(补肾水相当于吊盐水与葡萄糖,也有健体与降热作用,推上三关300次(此穴有发汗降热作用),清天河水300次(此穴是退热要穴,还有宁心与安眠之作用),退六腑300次(此穴大寒,相当于中药中之犀角、羚羊,非40℃ 以上之高热,不可轻用),推脊柱300次(从颈椎向下一直推到尾椎,此穴为退热要穴)】(小儿退烧手法),【捏脊5次(从尾椎骨一直捏到发际,此穴为消除肝、脾肿大之要穴,并有医治百病与抗癌作用)】(治疗肝脾肿大,抗癌,非常重要)。
有人说“时医治病尾”,也许我是很走运的时医吧!一周之后,此小儿体温完全恢复正常,20天之后,肝、脾肿大消失,腹部完全恢复正常,只是在两星期时,【发生腹泻,原来因脱肛留不住大便,在长强穴上扎了一针,腹泻就好了】(长强穴止泻)也就是说20天我就击退了白血病病魔,使孩子康复,本打算再压20天的,但因淮南家中小儿心脏病发作,我不得不请假回家此儿健康活泼地活了4个半月,忽因感冒高热,转成肺炎,不治而死,死时腹部正常,无白血病症状另一件事,秋天田野有成熟之“枸杞子”,我嘱此妇大量生服枸杞子,此妇甚信我言,吃下大量枸杞子(无法计算数字),第十胎母子平安,小儿也不再患白血病实话实说,小儿如不死亡,当然更足以证明×形法、小儿推拿法确实可抗白血病死亡了,同样说明×形法、小儿推拿法是白血病的克星而吃了枸杞子后的孕妇,不但自己身体好了,孩子也不再是白血病了,这也是很有参考价值的,也不妨以中药枸杞子来治一治白血病治疗白血病儿取穴示意图: 第二章 治病(成年人篇,10岁以上)预备知识:首先要准备的工具:火柴棒,按压是用有火药的圆头接触患者的皮肤,如果手头没有,用牙签的圆头,或自己削一段木棍替代也可以,木棍一头要削圆。
关于火柴棒压耳穴和手穴的注意事项:(一)火柴棒的选择为了预防火柴棒忽然折断.要选择比较粗壮的火柴棒.无须用全根火柴棒.可将火柴棒杆部掐除三分之一,带火柴棒头留下三分之二.即可应用这样.压耳穴更实在有力.更不易折断二)采取垂直压法一般均是垂直压在耳穴之上.只有极少穴位,如交感穴,因为其位置在眼看不见处,只能斜压.一般不斜压,更不能横压因垂直压更实更有力.有利治疗.(三)采用火柴棒头(即带药部分)压穴?,(1)要选用安全火柴.即黑头火柴.(2)因患者的耳上高升点(也即反应点),极为敏感,用火柴杆压.痛得吃不消而火柴棒头是圆而秃的比较柔和,易于掌握,使患者既有有较强的胀痛热感,又不致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3)耳壳处皮肤娇嫩,一定要妥善保护,用火柴棒圆头,正是保护皮肤的,必要措施,本人压耳穴长迭二十七年,从未造成皮肤感染事例,(4)有人询问是否因火柴头的药有医疗作用,实则是误解.火柴药是没有医疗怍用的.只要不擦破皮肤,对人体也无伤害作用.大可以放心使用,但需要提出的是切不可将火柴头弄断.掉进“耳窍洞”,那是有危险的.但只要注意了,这种可能就不存在了.我在长期实践中.也无此事例四)用火柴头压在耳穴上不动.无须晃动与上下动,其压力强度视人而定,体强则稍强,体弱则稍弱.不敏感者强,敏感者弱。
既要造成有较强的胀热痛感,又要使患者能够忍受按压之后,觉两耳充血,发热、发红、发胀,保持时间越长,疗效越好.所以提倡不动1)要保持较长较强的胀痛热感,其感觉均匀、持续、有力,如若晃动与上、下动,便达不到此种目的有些患者,特别是失眠患者,如果按压上、下动,便会造成“时睡时醒”的怪现象,这是我亲身体会到的2)晃动与上、下动,既易折断火柴杆,又易损坏耳壳皮肤,有悖于安全,故不可取五)耳压时间与掌握重点的问题1)以一个穴一个穴地压为好,每穴可压两到三分钟,如无钟,则可以默念两百数计时(注意:这是计时,不是手动两百次,手仍是压住不动)2)重点穴可压四到五分钟(如肾病取肾,肝病取肝),可以在压完全耳之后.将重点穴再重压一遍这样才能将综合作用与重点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口(3)一般均采取压双侧耳穴,压完一耳,再压另一只耳,一般耳针,乃是同侧耳医治同侧之病,但按压健侧之耳,亦可增进患侧之医疗作用正如用双手提水,比用一只手提水有力一样,故宜双取一般耳压是每天压一次,如需压两次,则将时间错开,如早晨压一次,晚上再压第二次六)关于选准耳穴的问题由于耳穴多达一百三十余个,且大小、形状有异,还是在所指示的方位之上,以压痛取准为好,即哪里最痛、最敏感就向哪里按压,坚持压下去,必有良效。
再来看看耳朵结构和耳穴按压操作方法,耳朵结构我刚开始看的时候也觉得很难找,但你只要将耳图对照他人的耳朵看,弄清楚耳朵内的几条主要线条和分区,就很容易找到穴位了,而且常用的耳穴无非就是:枕、肾上腺(两个消炎穴位)、皮质下、神门、肺、肾、肝等等十来个穴位一)耳朵的结构(附图):耳朵共分三角窝、对耳轮、耳甲艇、耳甲腔耳屏、外耳道口、耳舟、耳轮、耳垂等部分其中三角窝代表女子的子宫区、男子的相对应部位;对耳轮上脚代表腿脚;对耳轮下脚代表臀;对耳轮代表颈椎、胸椎、腰椎、尾椎、胸等;耳舟代表肩、臂、手;甲耳艇代表肾、膀胱、大肠、小肠等;耳轮脚尽头处则是胃、肝、脾等;耳甲腔代表心与肺、气管等;耳垂上部代表脑穴,下部有面颊、眼、口等有了这样一个大体的概念,再参照我所绘的筒图,压痛取穴,就可以取准穴位了其主要规律乃是如同胎儿在母体之中,头下脚上,乃是倒置的形状,掌握这个要点乃是准确取穴的关键二)火柴棒头压耳穴的具体操作万法:首先要准确判断病情,选定棒压的穴位,宜少而精,不宜多而滥,如无“参考书”或无医生处方可采取压痛取穴法,即用火柴棒头遍压耳朵,仔细探寻最痛最敏感点,找到便做记号,作为棒压点每耳可取三到六个棒压点不等,坚持每天棒压,越敏感越痛效果就越好(当然,要考虑病人能够忍受的程度,不可蛮干),当有一天.耳穴的敏感点消失.疾病也裁好了。
就这方面来说.人人都可成为¨火柴棒医生”、其次,棒压耳穴的操作手法:患者取坐位或卧位均可,患者取坐位.则施术者采取站位;患者取卧位.则施术者取坐位一般身体过度衰弱、疲劳或心脏病、高血压患者宜取卧位可选取结实耐用火柴棒一根,用棒头带药部分去压穴(因耳穴太敏感,用棒脚去压吃不消),以一手捏耳壳既便于取准穴位,又能压得准确有力另一只手将穴柴棒头用些力度压在选定的耳穴之上,压上不动,无需摇动与上下动,注意病人的接受能力,或是减压或是加压,都是越敏感越痛,其效果会越佳每穴压两到三分钟.压完一次,再换压另一穴位全耳选定穴位压完以后,对病变所在穴位(如腰椎病的腰椎),可以多压一次.以加强疗效压完一耳,再换压另一耳两耳压完之后,以耳廓发红发烧,保持一段时间.其效则佳好,讲完火柴棒和耳穴的基本知识,我们可以开始退烧了一、退烧方法成年人退烧方法是记录在周老的火柴棒一书的139、三天清退无名高烧虽然整书就这么一节是说成年人退烧,但作者无不掩饰的说:退热方法是他最引以为豪的,只有成功,从来没有失败过从我的十几次退烧经验来看,确实是这样,心理也由衷感谢周老的创造还是分为三组动作,包括耳穴、手穴、体穴,耗时40-60分钟。
同样成年人退烧这套方法是所有火柴棒治疗方法中最复杂的一套,学会了它,你就掌握了基本的耳穴,学会了用耳穴进行消炎的方法,也掌握了手穴1、耳穴:肺、皮质下、神门、肾上腺、内分泌、枕,共六个穴位,肺、皮质下压4-5分钟,其他穴位压2-3分钟即可2、手穴,肺、头顶点、心、肾、肝、脾、大肠、小肠、前头点、偏头点、后头点,手指上的穴位也要用火柴棒按压,时间2-3分钟3、体穴,也是退烧最重要的步骤,这几组穴位就不用火柴棒了,要用大拇指尖用力按压,每个穴位3-4分钟五组穴位:双合谷、双外关、双曲池、双承山、双冲阳退热的注意事项:1、耳穴、手穴和体穴三组穴位配合,一次性就可以将高热清退耳穴和手穴要用火柴棒按压,体穴用大拇指掐压,时间基本都在3分钟左右,重点穴位要4-5分钟2、体穴按压和找准要以强烈酸痛感为准,耳穴找准要以有撕裂感为准,放心,只要对方是发热,这些穴位压上去一定会感觉非常痛这就是找准穴位的秘诀3、一般高热病在中午12点以后效果明显饭前饭后、活动前后、洗澡前后30分钟内不宜按压按压结束后应饮用温开水一杯,不易立即剧烈运动4、如果你掌握了枕和肾上腺,再加上要消炎的器官和部位,你就会进行消炎处理了,等同于打消炎针,作者告诉我们这套消炎处理方法可以用于战争、运动、户外各种创伤消炎急救。
如果你要对眼睛消炎,就可以按压“眼点、肝、枕、肾上腺”,如果肺炎,可以按压“肺点(有两个)、大肠、枕、肾上腺”等等二、腹泻治疗方法:长期腹泻或菌痢急性腹泻:周尔晋在书中说到“一次耳压,15分钟内治好菌痢,这是世界医学奇迹”这句话没有夸大,疗效确实如此,而且慢性腹泻也可以用这个方法止住方法就是:火柴棒压耳穴治病取双耳穴:小肠、大肠、上颌、下颌、神门、肾上腺、内分泌其中上、下颌是按“高升点”而取,压后15分钟病愈,第二天再压一次,以巩固疗效三、咳嗽/慢性气管炎我妹妹用压手掌肺线的方法治好了我外甥女的咳嗽,我用X形法治好了我岳母的多年的慢性气管炎顽疾两个方法都公布出来,也可以同时使用另外,手掌黄金肺线(肺、咳喘、气管、哮喘)是很重要的一条线,既然讲到防灾,经常压这条线对于抵抗非典、瘟疫等通过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是非常好的方法需要重点掌握注意:体穴和手掌上的穴位要用指压,手指上的和耳朵上的要用火柴棒压四、感冒治疗周尔晋:压百会穴速治感冒摘自《简易×形平衡法》 第42页感冒是常见病与多发病本法是根据上下左右中的中字诀而来,百会在头脑正中,头为诸阳之会,百会是阳中之阳,感冒多属风寒是阴,即使阴中有阳,但本质仍为阴,故压本穴可速治感冒。
取穴要领:两耳尖向上之头顶中点是穴按摩要领:强力指压而不揉,压穴1小时以上,不限时间,可一次治愈感冒适当保健按摩此法治感冒特效,不可多得五、颈椎病再讲讲颈椎病的治疗,这是周老书里面取穴少而精的方法之一了:总共只需要压脚上四个点,脚脖子两个、脚背两个,位置也非常好找图示如下:1、脚脖子的昆仑和太溪,不要被这些穴位名字吓倒了,很好找两个穴位是对称的位于两边,和踝尖(最凸出点)平齐,往后取中间的位置就好用手拇指和中指对拿住两个穴位加力,大约坚持3-5分钟,以有强烈痛感为标准,如果痛感不强烈,说明位置没找准,要微调2、脚背上的两个点,就更好找了,找准的依据是:这个点越痛越好,如果这个点不太痛,你的颈椎病又很严重的话,肯定就不对,要在周边继续找这两个点分开用大拇指尖点压,陷入骨缝中,坚持3-5分钟三、养生篇一、周尔晋安眠四宝1、搓涌泉,也可加泡热水脚涌泉是肾的大穴肾属水,心属火正常的人是水火相济心火过旺会导致睡眠质量的不好,按摩涌泉会使得水能把心中过大火扑灭这样的情况下时能改善睡眠的同样,如果心中的火冒得到头顶,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血压升高,这时候引水将他浇灭掉,能改善高血压每天晚上睡觉前,闭目,坐姿,用双手掌左右交替,摩擦涌泉穴,顺时针方向与逆时针方向各揉100次。
如果配合用温水泡脚,再按摩足部涌泉穴,效果更佳2、捏脊捏脊,每天捏一次,一次捏五遍捏脊有滋阴补血作用,适用于阴虚阳亢的失眠患者用双手拇指及食指夹起尾椎两旁的皮下组织,食指及中指在前导引,拇指下压并往前推,一松一紧,由尾椎开始到颈椎,方向从下至上算一遍,一次共捏5遍,大约2-3分钟时间,可以临睡前夫妻双方互相做,最好不要中途间断,以利经气流通3、压脐隔衣指压脐眼,意念集中脐眼,自然呼吸100次,每天压一次,此法既有益气壮阳,调节性功能作用,也有安眠作用神阙(肚脐眼)是—个让入返老还童、起死回生的穴位 对于养生或疗病来说,每天压肚脐眼儿也是妙用无穷的—招方法很简单:只要用手指压在肚脐眼上,不需要进行任何揉动,根据自已的舒适程度调整—下按压力度的大小就行了,如果感觉压得太紧,就放松—点,如果感到太松了没感觉,就压重—点按压时要平心静气,把意念集中在肚脐眼儿上,数自已的呼吸,数到100次,压脐的时间就够了,每天压—次即可4、揉腹取一手掌心放肚脐眼上一手放丹田穴上,紧贴腹部,以手带动皮下组织,顺时针与逆时针的方向各81圈,摩腹不宜在过饥或过饱时进行揉腹方法有利健肾,名医孙思邈就以“食后行百步,常以手摩腹”作为自己的养生之道。
二、艾灸养生艾灸非常好,但需要根据各人体质,各人身体对艾灸的反应,慢慢来逐步加长时间和频次1、艾灸器具单孔艾灸盒双孔艾灸盒如果坚持做艾灸,那么最好的方法就是买艾灸盒,这样就便于操作,而且不受任何位置的限制,即使颈椎部位或后背,后腰等等部位,你都可以自己操作,实在是很方便,这样就 不用求人,自己完全可以治疗自己的疾病使用方法:先点燃艾条,把点燃的一端放入艾灸盒内, 2、艾灸艾灸三个区域:肚腹区域、腰腿部区域、背部区域1、肚腹部区域,包括神阙(肚脐眼)、气海、关元、中脘等艾灸神阙穴,百病自然灭神阙穴又称脐中,神阙穴就在我们的肚脐眼上,大家知道,这里是连接脐带的地方胎儿在母体的时候,就靠脐带供给营养,就好像瓜蒂一样,是吸取营养的唯一途径所以也称为命蒂,就是生命结蒂之处,非常重要神阙穴的作用主要有①温补脾肾,回阳救逆;②调理脾胃,理肠止泻;③熄风开窍,宁心安神;④交通心肾,制约膀胱;⑤温经通络,祛风除湿;⑥调和气血,调补冲任神阙养生对于身体虚寒,肠胃功能弱的人来说,效果非常好,不但对沉疴痼疾屡有奇效,而且还能延年益寿,老而不衰艾灸神阙法常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1、艾炷(或艾条)直接灸; 2、神阙隔姜(或隔盐)灸。
用艾柱或者艾条灸比较简单,到药店买来艾柱或艾条(无经验者最好使用艾条),点燃艾条后对准神阙穴,距离神阙约两厘米,以皮肤感到温热舒适能耐受为度,时间10—15分钟即可隔盐灸,就是将一小把粗盐填在肚脐眼上,上面放上切成薄片的姜片,然后用艾柱灸,灸到最后,肚脐上填满了黄黄的盐姜水,这样对于身体的保健效果相当好春灸气海,秋灸关元春灸气海,秋灸关元是指古人养生的方法之一春天适宜灸气海,是因为气海穴为生气之海,而春季主生发,因此,春灸气海,目的是为生发阳气一般无病保健来讲,气海适合立春施灸立春时正是风气当令,生发的好时机秋灸关元也一样,关元穴主关闭藏精,也就是主阴阳元气的关藏,而秋季主闭藏,因此,立秋灸关元,属于当令在介绍艾灸时,的很多文章都引用这个例子:宋朝时,有个退伍老军人,成为江洋大盗,后来被官府抓住,服刑时,被问起,为什么以他高龄的年纪身体却这么好(据传他当时已经90岁),他说自己年轻时,遇到世外高人,传给他一个秘法,就是每年夏末秋初灸关元千壮,因此身体健壮神阙艾灸中脘都是调理脾胃的要穴!中脘,就在心窝处,是任脉与胃经交汇的枢纽,常言说“得胃气者生”,中脘就是调理胃气的要穴2、腰部区域这个区域包括肾俞、命门、八髎等,以及腿部太溪、复溜等温和灸命门、肾俞和太溪,可以温肾助阳、强腰利水,治疗各种肾虚问题每天1次,每次每穴10~15分钟。
命门就是生命之门,人体的先天之气就蕴藏在这里它对各脏腑有温煦、激发、推动的作用,就像炉灶下的一把火,火力旺,炉灶才有热气艾灸本来就有纯阳的效力,在命门艾灸,不亚于是“火上浇油”而肾俞益肾助阳、太溪生气,这都是补肾的常用穴位,适用于各种肾虚的症状艾灸八髎治疗女性妇科病,艾灸复溜可以给女性补肾八髎就是八个穴位: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对,所以叫做“八髎”这是一个区域,也就是盆腔所在之处,邻近胞宫这个区域的皮肉,应该是很松软,能捏起来的,如果不松软,说明经络肌肤之间有粘连,这种粘连,正是体内尤其是胞宫有毛病的外在表现,而妇科的一切疾病,都与胞宫紧密相连在八髎区域进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正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冲脉、任脉和督脉也都起于胞宫督脉主一身阳气,任脉主一身之血,冲脉则为经脉之海,五脏六腑都要靠他们支配,所以,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务必畅达无阻胞宫健康了,妇科问题没有了,困扰女性的很多杂病,比如失眠、便秘、爱生气、急躁、慵懒等,都会自然消失女性补肾,我推荐复溜这个穴位复溜就是让血液重新流动起来的意思,它是肾经的母穴,具有滋阴补肾的功效。
复溜在太溪直上2寸,对于治疗血瘀、妇科炎症,以及因流产留下的后遗症很有效而且,复溜这个穴位可以用作检验肾虚的按钮如果按压复溜感觉到很酸很疼,就说明有肾虚的情况,需要艾灸了等到艾灸一段时间,复溜不酸不疼了,就说明肾虚的毛病治好了3、背部区域包括身柱、肺俞、脾俞等穴位中医中身柱灸是小儿保健灸的主要内容之一,而在日本身柱穴被誉为“小儿百病之灸点”妈妈们可以学习为宝宝艾灸,只要坚持就能大大改善宝宝的体质虚弱儿童的家长,应该格外注意长期给孩子灸身柱身柱是学龄儿童施灸的重要穴位身柱灸对于成年人,也是必要的灸穴,是保健上不可缺少的身柱穴为何有如此神奇的作用呢?原来,身柱穴为督脉之脉气所发,名为身柱,含有全身之柱之意它有通阳理气,祛风退热,清心宁志,降逆止嗽之功效根据临床经验结合相关文献,灸身柱穴可以通治儿科百病对于婴儿消化不良,吐乳、泄泻、食欲不振、精神萎靡、夜不眠、夜哭、哮喘、支气管炎、百日咳、抽风、发育不良、面黄肌瘦,都有预防和治疗的作用由于泻吐、消化不良而引起乳幼儿病危者,灸身柱可以转危为安另外,身柱灸还可以预防和治疗感冒,对于小叶肺炎、肺门淋巴结核、初期肺浸润、胸膜炎、哮喘、支气管炎等,是必不可少的灸穴。
肺俞、脾俞、胃俞等对于治疗鼻炎具有重要的作用,肺主一身之皮毛,在治疗鼻炎和外感的时候,肺俞穴,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用艾灸治疗鼻炎具有非常好的效果肺俞这个穴位在背部,具体的位置是第3胸椎棘突旁开1.5寸很多人不会找第三胸椎,我教大家一个小窍门:先找第7颈椎低头摇头,有一块骨头隆起并且随着头摇动,这就是第7颈椎向下摸索3块骨头就是第3胸椎了1.5寸大概是两指宽,比量一下就行了三、节气养生1、冬至养生1)先王以至日闭关古人提倡冬至这天要静坐养生在这个时刻无论是休息还是静坐养生,都会收到不一般的好效果冬至过后,虽然大自然的滋养会使阳气一天天壮大,但也千万别忘了,冬至的到来也意味着进入了一年中最寒冷的阶段,所谓数九寒天要心中守着那团阳气,存着对未来的期待,在越来越短的黑夜中心态安详2)艾灸神阙冬至是我国夏历(农历、阴历)二十四节气中第一个重要的节气它类似于一天当中的子时,此时是阴极一阳生,即阳气开始生发起来了自冬至之日自然界的阳气开始复苏充盛,人体当此时节,可以顺从自然界的阳升之气,借助艾灸神阙、关元来补充阳气 神阙即肚脐眼,神阙穴是连接我们先天和后天的一个很根本性的穴位我们都知道,脐带是婴儿从母体吸取营养的唯一通道,是胎儿身上最先长出来的东西。
有了脐带,然后再生肾,易经八卦中肾属水,“天一生水”,是人体生长的开端婴儿生下来后,这条吸收营养的通道就关闭了,按压或艾灸神阙等于重启这条通道,从生命的源头激发自身的潜能,其作用在于激发人体的元神、元气所谓元神、元气,就是指人在生命开端的那一刻就有的神和气,它的力量是强大的,不然不能发育成胎儿的生命元神和元气一直伴随着人走完生命的全程,而很多疾病都源于元气的衰弱,但只要重新激活元神和元气,任何疾病都能很快治愈歌曰:“常灸神阙穴,万病自会灭自古民间就有许多人在冬至前后施用关元灸预防中风、感冒等多种疾病并达到助阳保健延衰强壮的目的关元穴又名丹田,具有培肾固本,调气回阳,灸之可使元气充足,虚损可复,故能祛虚劳百损,壮一身之气,为历代强壮保健的主穴《景岳全书》说:“虚能受热,所以补必兼温冬至的关元灸恰好满足了“补必兼温”的特点,可达到温壮元阳,从根本上提高人体的强身抗病能力的目的3)当归生姜羊肉汤冬天严寒的时候来了,向大家推荐一道驱寒保暖的食疗方——当归生姜羊肉汤这是沿用了2000多年的中医名方,由汉代医圣张仲景创制,记载于医学经典《金匮要略》经常疲倦乏力、恶风怕冷、头昏失眠、容易感冒、面色偏白的人,不妨试试这个食疗方。
用料 精制当归10克,新鲜生姜20克,优羊肉500克,料酒50克,味精和食盐各5克,香葱10克,孜然2克做法当归和生姜洗净后加水2升,以中火烧开,煎10分钟,捞出当归渣待用;羊肉洗净后入锅急火烧开后,立即捞出,洗清血沫;香葱挽结待用;另外留部分葱花和姜丝持用将羊肉放入当归汤中,加入科酒和盐及葱结,加水至没过羊肉3厘米,以急火烧开,再用小火煨20分钟,加入味精,洒上葱花和姜丝即成服用方法 作为主菜佐食用,如伴以少量黄酒助兴,效果更佳功能 补血活血,益气补虚,暖胃润肠,温中暖下四、拳医同源,内家拳养生形意拳、太极拳、混元桩、瑜伽等都是内家养生的锻炼手段,能够从形体、骨骼、体质乃至气质上改造和涵养身心,但建议要在专业老师指导下进行,有许多要领是书本上得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