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高考生物中等生课外练(17)

xia****ia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2KB
约5页
文档ID:155203730
2022年高考生物中等生课外练(17)_第1页
1/5

2022年高考生物中等生课外练(17)一、选择题1.刚刚收获的马铃薯块茎种到土壤里不能发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不能发芽是因为块茎中含有较多的生长素,生长受到抑制B.不能发芽是因为块茎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进入休眠期C.要促使其发芽,可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处理D.要促使其发芽,可用适宜浓度的细胞分裂素处理解析 马铃薯块茎不能发芽的主要原因是脱落酸的浓度较高,处于休眠状态用赤霉素处理,可以解除休眠,促进发芽答案 B2.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和利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既能分离微生物也能对微生物进行计数B.接种时连续划线的目的是将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获得单个菌落C.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含酚红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尿素分解菌D.用大白菜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是先减少后增加解析 稀释涂布平板法可以用于分离微生物以及对微生物计数;接种时要连续划线,这样可以获得单个菌落;大白菜腌制过程中开始时细菌大量繁殖,亚硝酸盐含量增加,一般腌制10天后亚硝酸盐含量下降答案 D3.三个培养皿中分别加入10 mL不同的培养基,然后接种相同的大肠杆菌样液培养36 h后,计算菌落数,结果如下表。

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培养皿培养基成分菌落数Ⅰ琼脂、葡萄糖35Ⅱ琼脂、葡萄糖、生长因子250Ⅲ琼脂、生长因子0A.该实验采用的是液体培养基B.该实验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C.Ⅰ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不需要生长因子D.Ⅱ和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葡萄糖解析 该培养基加入了琼脂,故为固体培养基,对微生物进行计数,宜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而不是平板划线法)接种;稀释涂布平板法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方法,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Ⅰ与Ⅲ对照,说明大肠杆菌生长需要葡萄糖,但不能证明是否需要生长因子;Ⅱ和Ⅲ对照,自变量是有无葡萄糖,说明大肠杆菌的生长需要碳源如葡萄糖答案 D4.单纯的磷脂分子在水中可以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如图),它载入药物后可以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下列关于脂质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a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B.在b处嵌入脂溶性药物,利用它的流动性将药物送入细胞C.在a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D.在b处嵌入水溶性药物,利用它与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细胞解析 球形脂质体的双层脂分子的亲水端朝外,疏水端朝内,所以图中a处可嵌入水溶性物质,b处可嵌入脂溶性物质,利用脂质体可以和细胞膜融合的特点,将药物送入靶细胞内部。

答案 C5.下列有关糖蛋白的叙述,错误的是(  )A.糖蛋白的构成元素中至少含有C、H、O、N元素B.生物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的物质基础是细胞膜上糖蛋白的不同C.依据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分布情况可判断细胞膜的内侧和外侧D.癌细胞表面糖蛋白较多,导致黏着性降低,故易扩散和转移答案 D6.下列与右图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图中甲反映了细胞膜具有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B.图中乙细胞表示靶细胞C.图中a表示信号分子(如激素)D.图中b表示细胞膜上的受体,是细胞间信息交流所必需的结构命题思路 本题考查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方式及识图分析能力,难度较小解析 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形式有三种类型,一是通过化学物质,二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三是通过胞间连丝,所以细胞间的信息交流不一定需要细胞膜上的受体,故D项错误答案 D7.已知某样品中存在甲、乙、丙、丁、戊五种蛋白质分子,其分子大小、所带电荷的性质和数量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样品中蛋白质的分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将样品装入透析袋中透析12 h,若分子乙保留在袋内,则分子丙也保留在袋内B.若用凝胶色谱柱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则分子甲移动速度最快C.若将样品以2 000 r/min的速度离心10 min,分子戊存在于沉淀中,则分子甲也存在于沉淀中D.若用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离样品中的蛋白质分子,则分子甲和分子戊形成的电泳带相距最远解析 分子甲的分子量最小,进入凝胶内部通道而移动速度慢;分子乙留在透析袋内,说明其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分子丙比分子乙相对分子质量大,所以分子丙也留在袋内;分子戊比分子甲的分子量大,分子甲可能不存在于沉淀物中;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中的样品,其电泳迁移率完全取决于分子的大小,分子量相差越大,形成的电泳带相距越远。

答案 A8.下表是植物组织培养时,相关激素的使用情况及实验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激素使用情况实验结果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有利于细胞分裂,但细胞不分化先使用细胞分裂素,后使用生长素细胞既分裂也分化同时使用,且比例适中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同时使用,且生长素用量较高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同时使用,且细胞分裂素用量较高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A.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的使用顺序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B.从表中信息可知,不同激素用量比例影响植物细胞的发育方向C.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的生长、分裂和分化D.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减弱趋势解析 如先使用生长素,后使用细胞分裂素,则有利于细胞的分裂,但细胞不分化,表明在生长素存在的情况下,细胞分裂素的作用呈现加强趋势,D错误答案 D9.下列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蒸馏水进行红细胞的洗涤,其目的是去除细胞表面杂蛋白B.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大的杂质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D.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解析 红细胞的洗涤用的是生理盐水,其目的是去除血浆蛋白等杂质,有利于后续步骤的分离纯化;而本实验中蒸馏水的作用是涨破红细胞,使血红蛋白释放。

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溶解细胞膜整个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血红蛋白的结构答案 D二、非选择题1、如下图所示,用一根玻璃针将一个变形虫切成两半,有核的一半能继续生活,无核的一半死亡如果将一个变形虫的核取出,无核部分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单独的细胞核则无法生存如果在去核后三天,再植回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生活正常根据上述结果,回答下列各题1)正常生活中核与质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去核后的变形虫能短期生存,但不能繁殖后代,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单独的细胞核不能生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如果去核后三天,再植入一个细胞核,这个变形虫则生活正常,该实验与(2)进行对比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大量科学实验表明,在真核细胞中,凡是失去细胞核的细胞,既不能生长也不能分裂,如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植物韧皮部中成熟的筛管细胞等,人工去核后的细胞也不能存活多久,离开细胞质的细胞核存活的时间比离开细胞核的细胞质存活的时间还要短如变形虫去除细胞核以后,细胞质的代谢逐渐减慢,运动也减慢并逐渐趋于停止,最后死亡,但当在死亡之前植入一个新的细胞核后,又能恢复生命活动离开细胞质的细胞核将很快死亡,这个实验表明,变形虫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是在细胞核和细胞质共同作用下完成的,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答案 (1)相互依存的统一整体 (2)失去了细胞核的控制和调节作用 (3)细胞核失去了细胞质中营养物质和能量的供应 (4)细胞只有保持结构的完整性才能正常完成各项生命活动2、多年来,每天的食品中含60%~80%的转基因成分,许多美国人竟一无所知1)一向挑剔、苛刻的美国人对转基因食品的这种漠视态度,反映了转基因食品在安全性方面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可能带给人类健康和环境方面的风险表示关注和担忧,可能原因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转基因食品或转基因生物武器都要应用DNA重组技术,该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生物武器是一种大规模的杀伤性武器,它与常规武器相比有许多特点: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5)1998年6月27日,中美两国元首在关于《禁止生物武器公约》议定书的联合声明中,重申在任何情况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生物武器解析 转基因作物及其产品是新生事物,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是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因此人们对它的安全性还存在着怀疑答案 (1)相对安全的 (2)转基因生物的潜在危险:如生物入侵、破坏原来的生态平衡、过敏反应、抗生素抗性、疾病流行等 (3)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载体(4)传染性强 污染面广 难以防治 (5)不发展 不生产 不储存。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