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一本书”读书活动方案一、 指导思想师生同读一本书,是为了让师生共同体验成长的快乐教师通过各种方式,指导学生阅读,和学生一同阅读,帮学生打开一扇又一扇文学的窗口、文明的窗口、文化的窗口, 不但会让学生获得丰富的语言材料,还会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鉴赏文化精品, 提高审美情趣,净化心灵,完善人格塑造,产生一种深广的道德境界,这是对学生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基础内容,也为他们 今后进一步深造和继承祖国优秀文化遗产打下良好的基础二、 活动目的1、 通过活动,引导师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2、 通过活动,引导师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3、 通过活动,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构建最理想的成长文化生态;4、 通过活动,推动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学习型家庭的建设三、 活动主题:师生共读一本书四、 参与人员:总策划:董梓桂负责:李启新、毛栋才、皮孟玲、吴磊执行人员:各班语文老师五、 班级具体工作:1、 保证学生有书读书源:(1)班级图书角借阅,(2)学生自由购买,(3)学生之间相互借阅,(4)节假日上书店、校外图书 馆阅读等,(5)各科老师推荐2、 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1) 在校期间每天中午12: 10— 12: 30为固定的学生集中阅读活动时间,让学生自由阅读,任何老师不得挤占。
读书时间还可以与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 (自主课)、班队活动相结合,做到不挤占学生课外休息时间、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又保证学生有读书时间2) 周一到周五建议学生放学回家保证半小时的阅读时间, 3) 周末要求学生保证至少2小时的阅读时间2)、(3)条由各班主任、课任老师自行建立检查反馈制度,资料备查,作为“书香班级”评选条件3、 保证学生会读书以各班主任和语文老师为主对学生的读书活动进行针对性指导,指导课型可以是:(1) 读物推荐课――结合课内教材,推荐读物―-结合学生的阅读兴趣,推荐读物――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推荐读物——结合本土的地方文化,推荐读物(2) 方法指导课指导内容包括:怎样选择书籍,怎样阅读一本书,如何做内容摘要,怎样在书上画批及写读书笔记、 读后感,从而使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3) 阅读赏析课就是让学生把阅读的书籍中自己最喜欢、最感兴趣的部分通过表情朗读、配乐朗诵、背诵片断、格 言及表演等方式表达出来,使大家在进一步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鉴赏, 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同样老师要引导学生领会全书的主要内容,学会归纳整理知识,掌握不同体裁 的作品 的阅读方法4) 阅读展示课是通过学生汇报,教师来检查学生课外阅读的效果。
形式可多种多样, 生动活泼不过于指导,提倡个性化阅读5) 主题阅读课根据语文教材专题组元的特点或者班级风尚建设、 时事需要开展短期或长期的“主题阅读”,把学科教学和班级德育、时代精神教育等相结合以上课型本学期内语文老师负责至少开展一次,并有资料(指导方案、指导反思、反馈)备 查4、 保证学生读好书制定班级读书活动计划,建设班级读书活动制度,含读书目录,读书时段、内容安排,指导 预设,反馈资料等,提醒老师及时将班级读书活动资料建档 (期末上交检查)5、 鼓励师生共读师生共读利于学生读书活动的针对性开展做好共读资料的收集与保存六、 学校工作1、 为各班配置书柜2、 扩充图书馆藏书,健全学校图书借阅制度,使学校有限的图书“活”起来书源:学校 购买,家 长捐赠,学生捐献3、 编制读书目录(必读书目/推荐书目)4、 建立读书活动评价制度1) 通过资料检查、问卷调查、赛事检查和抽查等形式对各班读书活动进行监督、促进2) 开展评比活动评比分两阶段进行:班级评比 各班推荐优胜者参加学校级别评比3)各班评选“书香少年”5、 把读书活动与校本研训相结合定期开展好课展示,开展读书活动经验交流6、 开展读书竞赛活动。
结合上级读书活动的安排,根据年级特点组织学生竞赛,如知识竞赛、征文、演讲、读书笔记 评比等7、 开展“读书节”活动,在“读书节”或期末开展先进表彰活动开展教师读书活动9、 发起“亲子共读”倡议,形成家校结合,促进学生阅读10、 形成课任老师即是学生读书活动的指导师的意识, 把学校读书活动要求渗透在各自学科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各教师列出本学科本学期需要学生阅读书目, 由班主任汇总提供给学生、家长)七、 家长工作1、 保证孩子的阅读书源2、 配合学校读书活动的安排,监督孩子进行校外阅读,积极参与“亲子共读” 3、 积极为学校开展读书活动捐赠书籍,出谋划策4、 积极参加“书香家庭”评比,做好孩子的榜样阅读改变人生,让孩子爱读书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负责,是学校教育工作的重点任务保证时间,保证读书,调动所有老师、家长的力量共同开展好本校的读书活动,让学生在读 书中得到更好的成长,也让家长在陪孩子读书中得到新的学习, 同时也让老师在开展读书活动中得到能力和素养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