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横渠四句?阅读练习及答案横渠四句 冯友兰张载的四句话,我称之为“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四句话,简明地说出了人的特点,人之所以为人,即“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这四句中的那四个“为〞字的主词,可能是张载本人,也可能是哲学家,也可能是哲学无论如何,从一般人的观点看,第一句“为天地立心〞很费解其实,并不费解宋朝有一个无名诗人,在客店的墙上题了两句诗:“天不生仲尼,万古长如夜〞这是以孔子为人类的代表他应当说:“天假设不生人,万古长如夜〞在一个没有人的世界中,如月球,虽然也有山河大地,但没有人理解,没有人赏识,这就是“长如夜〞自从人类登上月球,它的山河大地方被理解,被赏识万古的月球,好似开了一盏明灯,这就不是“长如夜〞了地球和其他星球的情况,也是如此地球上的山河大地是自然的产物,历史文化那么是人的创造人在创造历史文化的时候,他就为天地“立心〞了人所立之“心〞,是宇宙“底〞(所有格)心,不是宇宙“的〞(形容词)心第二句是“为生民立命〞立命〞二字,在儒家经典中,初见于?孟子?孟子说:“夭寿不二,修身以俟之,所以立命也〞(?尽心上?)儒家所谓“命〞,是指人在宇宙间所遭遇的幸或不幸,认为这是人所不能自主的。
信宗教的人,于不能自主之中,要求一个“主〞信基督教的人遇见不能自决的事,就祷告“上帝〞,求他的“主〞帮助他决定祈祷以后,他自己再作决定即使这个决定还是以前的决定,他也认为这是他的“主〞替他作的决定儒家指出,不需要这个“主〞人在宇宙间所遇到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所不能控制的既然个人不能控制,那就顺其自然,而只做个人所应该做的事这就是“天寿不二,修身以俟之〞人的精神境界到达这样的高度,宗教对于他就失去作用了蔡元培提倡以美育代宗教,其实,真能代替宗教的是哲学第三、四句都是“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的事对于禽兽,只有如今,没有过去,也没有将来,也无所谓“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最合于“人之所以为人〞的标准的人,儒家称为“圣人〞儒家认为,圣人最宜于做社会最高统治者,因为他是廓然大公柏拉图认为,在他的理想社会中,最适宜的统治者是哲学家,即把哲学与政治理论结合起来的所谓“哲学王〞儒家也认为,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这就是所谓“圣王'庄子·天下?认为,最高的学问是“内圣外王之道〞,用我们如今的话说,就是哲学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封建统治者利用这个传统的说法欺骗人民照他们的解释,不是圣人最宜于为王,而是为王者必定是圣人。
所以在中国封建社会中,有关统治者的事都称为“圣〞皇帝的名字称为“圣讳〞,皇帝的命令称为“圣旨〞,甚至于皇帝的身体也称为“圣躬〞欺骗终究是欺骗,没有人信以为真在中国哲学史中,从孟子起,就把政治分为两种:一种名为“王〞,一种名为“霸〞王者“以德服人〞,霸者“以力服人〞中国的历代王朝都是用武力征服来建立和维持其统治的,这些都是霸至于以德服人的,那么还没有宋明以来,道学和反道学的“王霸之辨〞,其根本的分歧就在于此 照我的理解,圣人之所以为圣,全在于他的最高精神境界 中国哲学的传统认为最宜于为王的人是圣人,因为有圣人之德的人是大公无私的程颢说:“天地之常,以其心普万物而无心;圣人之常,以其情顺万事而无情〞(?答横渠张子厚先生书?,?程氏文集?卷二)大公无私,只有最高精神境界的人才能如此所以,只有圣人才最宜于为王这就是“内圣外王〞之道的真正意义注:张载〔1020-1077〕,北宋哲学家凤翔郿县〔属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世称横渠先生21.〔1〕根据文章内容,试各用一句话概述“横渠四句〞中两句话的大意〔4分,每句2分〕“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2〕作者认为,当遇事不能决的时候,基督教徒与儒家的做法有何区别?〔4分〕〔3〕从本文来看,中国古代修身的最高理想是什么?〔3分〕参考答案:21、〔1〕.“为往圣继绝学〞,并不是要接续一般意义的中国学统,而是接续儒家之学统。
为万世开太平〞,最高统治者应为有圣人之德者,实现王道〔2〕.基督教徒要求上帝做主,由“主〞来决定;儒家认为不需要这个“主〞,人的幸或不幸是个人的力量不能控制的,应该顺应自然,只做该做的事,因此更需要不断修身〔3〕.有圣人之德者,才宜于居最高统治者之位,以德服人,大公无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