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江苏省丹阳市吕城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

wu****ei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5.50KB
约5页
文档ID:155166446
江苏省丹阳市吕城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苏科版_第1页
1/5

江苏省丹阳市吕城片2015-2016学年八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试题一、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2分)1.小平同学观看老师演示如图所示的“烧金鱼”实验时,发现烧瓶里的水已经沸腾了,但是金鱼却安然无恙于是,他就提出“是不是烧瓶里不同部位的水温度不同”的想法;接着老师就让小平同学用手去摸,果然下方烧瓶壁很凉爽、而上方却很热小平终于知道了金鱼安然无恙的原因上述划线部分探究主要经历的过程分别是( )A.提出猜想和进行实验 B.提出猜想和总结结论C.进行实验和总结结论 D.提出问题和总结结论2.有一种电动牙刷,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B.超声波不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C.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耳听不到 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3.广场舞作为一种新的休闲娱乐方式,近几年在全国“遍地开花”,但巨大的噪声使得广场舞变成了让人头疼的“扰民舞”,为了使双方的利益都得到尊重,和谐相处,对于广场舞的危害原因或解决方法,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危害主要是因为它发出声音的响度大,影响人的休息B.住宅楼的居民都带一个防噪声的耳罩C.住宅楼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D.跳广场舞时让大妈们降低发出的声音的音调4.用一支示数为39℃的体温计,没有甩就去测量一个38℃的发烧病人的体温,当时的气温为36℃,则体温计的示数是( )A.36℃   B.38℃  C.39℃   D.以上都有可能5. 《中国好声音》是一档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也是深受观众欢迎和喜爱的唱歌类娱乐节目。

在节目中常常听到导师们说:“某某某,你的声音有很强的辨识度,我很喜欢这里所说的“辨识度”主要是指选手唱歌时声音的(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以上说法均正确6.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音色来判断的B.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途径上减弱噪声C.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D.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相同7.为改变过度依赖激素促进植物生长的种植状态,相应部门着手研究利用夜间光照促进植物生长的技术.对于绿色植物而言,下列颜色的灯光照明中,效能最高的是( )A.红光 B.绿光 C.蓝光 D.白光8.小明同学做了一个实验:将碾碎的卫生球粉末和小树枝放入封闭的烧瓶中,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发现卫生球的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剔透的人造“雪景”.对于以上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形成的B.“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C.“雪景”是卫生球凝华形成的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9.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其中错误的是( )A.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B.用手沾些冷水去拿刚出笼的包子不会感到太烫,是因为水汽化吸热C.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很低D.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水蒸气液化10.下列措施中,能使蒸发加快的是(  )A.用地膜覆盖农田B.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把新鲜的蔬菜装入塑料袋D.用电吹风机吹头发11.今年入夏以来,太湖由于水位持续偏低、天气高温少雨、湖水富营养化严重等因素,导致蓝藻大量繁殖,使湖水呈蓝绿色油漆状并发出腥臭味.蓝藻呈蓝绿色是因为(  )A.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反射,其余色光被吸收B.白光照在蓝藻上,蓝光、绿光被吸收,其余色光被反射C.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蓝光、绿光D.蓝藻是光源,自身能发出除蓝光、绿光以外的其余色光12.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出汗”或结“冰花”.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玻璃窗上“汗”是水蒸气液化成的 B.“汗”出在玻璃窗的外表面C.玻璃窗上“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D.“冰花”结在玻璃窗的内表面13. 2013年6月20日,女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上为青少年授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是通过声波传回地球的B. 王亚平讲课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她的声音频率很高C. 王亚平讲课发出的声音是由她的声带振动产生的D. 在太空讲话声带不振动也能发出声音14.实验室内的温度为20℃,小明用浸有少量酒精的棉花裹在温度计的玻璃泡上,随着酒精的迅速蒸发,下面能正确反映温度计读数随时间变化的图是(  )OT / ℃t / min1020OT / ℃t / min1020OT / ℃t / min1020OT / ℃t / min1020ABCD15.下列器具工作时,应用了紫外线的是(  )A.家用烤箱 B.验钞机 C.电视机遥控器 D.浴室取暖灯二、填空题(共37分,每空格1分)16.唐诗《枫桥夜泊》中的诗句“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在枫桥边客船里的人听到了寒山寺的钟声,是因为大钟受到撞击,产生 而发出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到人耳的.17.夏天,奶奶从冰箱里拿出鸡蛋,不一会儿鸡蛋上便布满了许多细小水珠,过一段时间小水珠又都自动消失.请你帮奶奶解释一下,这一过程中先后发生的两种物态变化依次 是 和 .18.创建文明城市,必须控制噪声污染.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 减弱噪声.19.2014年5月30日,在云南省盈江县发生6.1级地震.有些动物比人提前感觉到地震发生,是因为地震时伴有 声波产生.声音在生活中有许多应用,用超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结石”,说明声波具有   .20.李丽学习了水的沸腾知识后,按老师的要求课后做了“纸锅烧水”实验.她将适当的水装入纸锅后,放到火上加热(没有让火苗烧到水面以上的纸),一会儿水沸腾了,但纸锅并没有燃烧.针对上述现象,请回答:⑴ 水的沸腾是剧烈的   现象.⑵ 纸锅没有燃烧,是因为水沸腾时仍要继续 热,温度   ,且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锅没有燃烧.21.舞蹈演员上身穿白衣服,下身穿绿裙子.当剧场舞台上用红光灯照射到这个演员身上时,剧场观众看到演员上身的衣服是 色,下身的裙子是 色.℃22.2010年上海世博园的场馆倡导“低碳建筑”的理念,人们在墙面装饰材料中均匀混入小颗粒状的小球,球内充入一种非晶体材料,当温度升高时,球内材料熔化 (吸/放)热;当温度降低时,球内材料凝固 (吸/放)热,使建筑内温度基本保持不变,从而达到节能的效果.这种材料在熔化或凝固过程中,温度 (改变/不改变).23 .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甲、乙、丙三种物质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可以看出,这三种物质中,可能是同种物质的是 ,它们的质量关系是 的质量比 的质量大. 24. 有的科学家曾这样预言:“水,不久将成为一个深刻的社会危机.”⑴ 下列人类活动中不利于淡水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的是 A任意排放工业废水;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C大量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D任意排放生活污水⑵ 我国属于严重缺水国家,节约用水应从我做起,请你写出日常生活中可行的节水措施: 25.小林感冒了,去医院去打针,护士帮他打针前,会先用酒精棉球对注射处进行消毒,此时小林会感到该处 (填“热”、“冷”),原因是酒精涂在该处会 (填物态变化名称)而发生 (吸热/放热)现象。

护士在为他测量体温用的体温计是利用液体 的性质而制成,它的分度值是 ,此时体温计上的读数是 26.如图所示,探究声音的传播实验中(1)在玻璃钟罩内的木塞上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音乐闹铃,此时你   听到音乐(填“能”或“不能”).(2)用抽气设备抽钟罩内空气,在抽气的过程中,你听到音乐声将会   .(3)如果把钟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我们将   听到声音.(填“能”或“不能”),但有时还是能听到铃声.请你分析原因是:   .(4)该实验表明声音不能在   中传播.27.用刻度尺来探究声音产生及其特性的小实验中,将刻度尺一端紧紧压在桌面,另一端伸出桌面,拨动刻度尺使它振动:(1)用手拨动塑料尺,塑料尺会发出声音,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而产生2)若增大拨动塑料尺的力度,则声音的 发生改变3)改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同样的力拨动,会使声音的 发生改变4)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振动,却听不到声音,这是由于 28. 橱房里多处可以看到一些物态变化现象,如液化气罐中的燃气是用 方法使气体 后以液态的形式贮存的.三、解答探究题(5大题,共33分)29. (每问1分,共5分)在学习二胡演奏的过程中,小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他决定对此进行探究.经过和同学们的讨论,他提出了以下几种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度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和同学们找到了下表所列的四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编号规 格材料长度/cm横截面积/mm2A尼龙551B尼龙550.5C尼龙801D镍合金▲0.5⑴ 为了验证猜想一,应选编号为 、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⑵ 为了验证猜想二,应选编号为 、 的两种规格的琴弦进行实验.⑶ 在验证猜想三时,小明发现粗心的同学没有把表中的数据填全,表中▲的位置所缺数据是 . 30.(每空1分,共9分)小丽选择蜂蜡和海波探究“不同固态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是否相同”,设计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装有蜂蜡、海波的试管分别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而不是直接用酒精灯加热,目的是为了使试管内的物质   ;(2)将温度计正确插入蜂蜡和海波中,观察温度计示数时视线A、B、C如图乙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3)丙图是小丽绘制的海波的熔化图象,图中 (AB/BC/CD/AD)段表示海波的熔化过程,该熔化过程持续了 min,此过程中海波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第10min海波处于   态(填“固”、“液”或“固液共存”);(4)丁图是小丽绘制的蜂蜡的熔化图象,蜂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   (填“升高”、“降低”或“不变”),蜡是   .(填“晶体”或“非晶体”)31.(没问1分,共5分)小明同学在探究“液化”知识过程中,在家里进行了如下实验.⑴ 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将水壶内的水加热沸腾,水蒸气从壶嘴喷出,在离壶嘴稍远处,可以看到雾状的“白气”,这是因为喷出的水蒸气发生了 现象,雾状的“白气”实际是 .⑵ 这时,如果在壶嘴处放置一块铁板,会发现正对壶嘴的铁板表面有 ,铁板的温度将 (升高/降低/不变).⑶ 分析、归纳上述实验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32.(1-5小问,每问1分,6-7两问,每问2分,共10分)如图(a)所示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a))(b)(c)(d)(1)为了完成本次实验,加热时应使用酒精灯的 (选填“内焰”、“外焰”或“焰心”)。

2)小明观察到水在沸腾前和沸腾时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 如上图(b)、(c)所示.则图 是水在沸腾时的情况.(3)为方便读出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小明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会导致所测温度值偏 (高/低).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d)所示,此时水的沸点是 ℃.(e)(f)(g)⑷ 如图(e)、(f)、(g)是三位同学作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图 ⑸某同学在实验中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30min为了节约课堂时间,他可以采取下列哪种措施( )A.增加被加热的水的量 B.在烧杯上加带孔玻璃板作为盖子C.增加酒精灯中酒精的量 D.将烧杯位置调低,用酒精灯内焰加热(6)小明同学在家中观察水壶中的水沸腾时,发现从壶嘴喷出一股“白气”,但在最靠近壶嘴的地方反而看不见“白气”,这是由于 .(7)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现在四个实验小组测得水的沸点如下表所示: 对于下述实验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四个小组实验都失败了,因为水的沸点是100℃ B.只有第2小组数据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最接近100℃ C.只有第1小组数据不可以接受,因为他们的数据偏离100℃最大 D.只要实验操作正确,数据真实,上述数据均有效33. (每空2分,共4分)下面是声音在几种介质里传播的速度:在空气中在气、固、液体中(0℃)在15℃空气中温度/℃声速/m.s-1介质声速/m.s-1频率/Hz声速/m.s-10330氧气316200034015340水1450100034030349冰3160500340100386铁4900 -5000256340 通过比较表格里的数据,你发现了什么?请你仿照例子再写出二条: 例: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一样; ⑴ ; ⑵ 八年级物理期中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空2分,共30分)序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DACCDDDCDABCCB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 37分)16. 振动 空气 17.液化 汽化 18. 传播途径中 19. 次 能量 20. 汽化 吸收 保持不变 21. 红 黑 22. 吸 放 改变 23. 甲乙 乙 甲 24. ACD 一水多用等(合理即可)25. 冷 蒸发(汽化) 吸热 热胀冷缩 0.1℃ 38.1℃ 26. (1)能 (2)变小 (3)不能 固体(底座)可以传递声音 (罩内空气没有抽尽) (4)真空 27.(1)振动 (2)响度 (3)音调 4)发出的声音频率低于20Hz (次声波) 28. 压缩体积 液化 三.解答探究题(其中32题(6)(7),33题 (1)(2)每空2,其余每空1分,共33 分)29. (1)A B (2)A C (3) 55 30. (1)受热均匀 (2) B (3) BC 6 吸收 不变 固液共存 (4) 升高 非晶体 31. (1)液化 小水珠(2) 小水珠 升高 (3)气体液化放热 32. (1)外焰 (2) b (3) 低 99 (4) g (5)B (6)靠近壶嘴的地方温度高,水蒸气不容易液化(7)D 33.(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温度有关(2)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与声音的频率无关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