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骨髓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

daj****de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3.97KB
约8页
文档ID:177548821
骨髓穿刺术的详细操作步骤_第1页
1/8

骨髓穿刺术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 常用临床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 学,造血干、祖细胞培养以及病原微生物学等几个方面临床上, 一方面可以协助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另一 方面还可为骨髓移植患者提供自体或异体骨髓一、适应证各种原因所致的贫血、血小板减少的诊断、各种类型的白血 病、骨髓发育异常综合征、骨髓增殖性疾病、多发性骨髓瘤等的 诊断和分类以及淋巴瘤等其他肿瘤性疾病等是否有骨髓侵犯和转某些寄生虫病,如疟疾、黑热病等可检测寄生虫原因不明的长期发热,肝、脾、淋巴结肿大均可行骨髓穿刺 检查,以明确诊断骨髓穿刺又可观察某些疾病的疗效二、禁忌证血友病及有严重凝血功能障碍者,当骨髓检查并非唯一确诊 手段时,则不宜行骨髓穿刺检查,以免引起局部严重出血骨髓穿刺局部皮肤有感染者三、术前准备(一)医患沟通 术前医患沟通,与患者及其家属介绍此项操作的必要性及过 程以消除对本操作的顾虑二)患者准备1. 了解、熟悉患者病情2. 与患者及家属谈话,交代检查目的、检查过程及可能发生 情况,并签字3. 对怀疑有凝血功能障碍者,在穿刺前应行凝血功能检查, 根据检查结果决定是否适合行骨髓穿刺检查。

三)器材准备1. 治疗车 治疗车上应备有无菌骨髓穿刺包,内含治疗盘、无菌棉签、 手套、洞巾、注射器、纱布以及胶布2. 消毒用品75%乙醇、2%碘酒或碘伏3. 麻醉药品2%利多卡因2 ml4. 其他—次性注射器2个,无菌手套,干净玻片6〜8X以及一 X好 的推片,抗凝管数个(根据检测项目决定)四)操作者准备1. 掌握骨髓穿刺术操作的相关知识,了解患者的病情和穿刺 目的2. 摆好患者的体位,选择好穿刺点3. 熟悉操作步骤,洗手,戴口罩、帽子四、操作方法及步骤(一)体位根据穿刺点不同采取不同的体位1. 俯卧位或侧卧位 适合于选择髂后上棘穿刺点2. 仰卧位 适合于选择髂前上棘和胸骨穿刺点3. 座位或侧卧位 适合于选择腰椎棘突穿刺点二)穿刺点的选择1. 髂前上棘常取髂前上棘后上方1~ 2 cm处作为穿刺点,匕处骨面较平,容易固定,操作方便安全2. 髂后上棘位于骶椎两侧、臀部上方骨性突出部位3. 胸骨柄匕处骨髓含量丰富,当上述部位穿刺失败时,可做胸骨柄穿 刺,但匕处骨质较薄,其后有心房及大血管,严防穿透发生危险,较少选用4. 腰椎棘突 位于腰椎棘突突出处,穿刺难度较大,不常选用三)消毒麻醉 常规消毒皮肤,戴无菌手套、铺消毒洞巾,用2%利多卡因做 局部浸润麻醉直至骨膜。

四)穿刺1. 选择髂后和髂前上棘时,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 部位,右手持骨刺针与骨面呈垂直方向刺入,当穿刺针接触骨面 时,则沿针体长轴左右旋转进入,当突感穿刺阻力消失,即有突 空感且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穿刺针已进入骨髓腔内2. 选择胸骨穿刺点时,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位右手持骨刺针与骨面呈30°~45°角方向刺入,深度0.5~1 cm, 穿刺针固定在骨内即可,一般无明显突空感3. 选择腰椎棘突穿刺时,操作者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穿刺部 位,右手持骨刺针与骨面呈垂直方向刺入,左右旋转,缓缓钻入 骨质,进针,深度0.5〜1cm,穿刺针固定在骨内即可,一般无 明显突空感五)抽吸骨髓液当穿刺针接触到骨质后则左右旋转,缓缓刺入骨质,穿刺针已固定在骨内时,表示已进入骨髓腔用干燥的20 ml 注射器, 将内栓退出1cm,拔出穿刺针芯,接上注射器,用适当力度缓慢抽吸,可见少量红色骨髓液进入注射器内,骨髓液抽吸量以0.1~ 0.2 ml为宜,取下注射器,将骨髓液推于玻片上,由助手迅速制 作涂片5 ~ 6X,送检细胞形态学及细胞化学染色检查六)骨髓培养如需做骨髓培养,再接上注射器,抽吸骨髓液2~3 ml 注入 培养液内。

七)未能抽得骨髓液的原因及处理方法如未能抽得骨髓液,可能是针腔被皮肤、皮下组织或骨片填 塞,也可能是进针太深或太浅,针尖未在髓腔内,此时应重新插 上针芯,稍加旋转或再钻入少许或再退出少许,拔出针芯,如见 针芯上带有血迹,再行抽吸可望获得骨髓液若仍抽不出骨髓液,或仅抽出少许稀薄血液,则称谓干抽,这可能是操作欠佳,或由 于骨髓纤维化,或由于骨髓细胞成分太多、太黏稠如高细胞白血 病等若属于技术问题,则应换技术操作熟练的人员更换部位再 穿,若属于后者,则应行骨髓活检术(八)制片取下带有少量骨髓液的注射器,立即将骨髓液推滴于载玻片 上,用推片蘸取少许骨髓快速涂片5~7X (具体数量根据检查内 容而定)九)固定抽吸完毕,穿刺针插入针芯,轻微转动拔出穿刺针,随将消 毒纱布盖在针孔上,稍加按压,用胶布加压固定嘱咐患者3天内穿刺部位不要着水,并保持清洁五、不良反应及处理1. 穿刺针进入骨质后避免摆动过大,以免折断穿刺针折断 的并发症很罕见,大多是由于穿刺针进入骨质后,穿刺者摆动幅 度过大,或由于骨质坚硬(如骨髓纤维化)难以进入骨髓腔而强 行进针所致因此,为了防止穿刺针折断,在穿刺针进入骨质后 不要摆动过大,遇到骨质坚硬难以进针时不要强行进针。

若穿刺 针折断在骨质内,可请外科处理2. 胸骨柄穿刺不可垂直进针,不可用力过猛,不可穿刺太深, 以防穿透内侧骨板伤及心脏和大血管,尤其是老年人或骨髓瘤患 者由于骨质疏松,初次骨髓穿刺最好避免胸骨穿刺3. 骨髓液抽取后应立即涂片,仅做细胞形态学检查时,抽吸 量不宜过多,否则会使骨髓液稀释4. 多次干抽时应进行骨髓活检5. 术前应做出凝血时间、血小板等检查严重出血的血友病 禁做骨髓穿刺6. 有出血倾向或凝血时间明显延长者不宜做骨髓穿刺,但为 明确诊断疾病也可做,穿刺后必须局部压迫止血5 ~10 min7. 晚期妊娠的妇女慎做骨髓穿刺,小儿及不合作者不宜做胸 骨穿刺六、操作记录的书写要点操作记录主要包括操作日期,患者一般信息包括XX、年龄、性别、病区、床位号、住院号、以何体位、取何穿刺点,简要操 作过程,操作后患者情况,操作者签名等X文:2014-11-18,患者Xxx,女,53岁,血液科28床, 住院号xxxxx患者取侧卧位,以右髂前上棘为穿刺点,常规消 毒皮肤,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以2%利多卡因作局麻,局 部皮肤及骨膜浸润麻醉后,穿刺点进针,穿刺针固定后,连接注 射器抽吸出骨髓液0.5 ml,立即涂片5X送检骨髓细胞学检测。

同 时继续抽取骨髓液10 ml 分别送检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检测 骨髓液抽取完毕后出针,换用骨髓活检针,在原穿刺点进针,穿 刺针固定后去针芯,穿刺针再旋转进针2〜3 cm,反向旋转1〜2 圈拔出穿刺针,用针芯推出活检骨髓组织送检覆盖无菌纱布, 稍用力压迫片刻,用胶布固定操作顺利,患者无不适主诉,安 返病房操作者签名七、结果判读骨髓检查包括常规细胞学检查和骨髓活检,通过骨髓细胞学 检查能够判断患者的造血情况,对于增生极度活跃的患者常见于 急性、慢性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以及淋巴瘤骨髓浸润等;对于 增生低下的患者常见于骨髓衰竭性疾病,如再生障碍性贫血等; 同时骨髓涂片对于一些实体瘤骨髓浸润也具有诊断价值同时通 过骨髓细胞的免疫分型以及分子生物学检查对于白血病的分型具 有不可或缺的重要价值而骨髓活检对于骨髓纤维化、慢性再生 障碍性贫血以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骨髓穿刺术(bone marrow puncture)是采取骨髓液的一种常 用临床诊断技术,其检查内容包括骨髓细胞形态学、细胞遗传学、 造血干、祖细胞培养以及病原微生物学等几个方面临床上,一 方面可以协助各种血液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随访,另一方 面,还可为骨髓移植患者提供自体或异体骨髓。

术后需注意患者 生命体征及穿刺部位的情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