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化学课件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章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共49张PPT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85MB
约49页
文档ID:177503223
化学课件沪教版九年级全册第1章第2节化学研究些什么共49张PPT_第1页
1/49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学习主题学习主题 一一 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问题导引【问题导引】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分别包括哪些类型?物质的性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分别包括哪些类型?物质的性质与变化有什么关系?质与变化有什么关系?1.1.物质的变化:物质的变化:(1)(1)物理变化物理变化概念:概念:_的变化常见变化形式:常见变化形式:a._a._的改变;的改变;b._b._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没有新物质生成形状形状状态状态(2)(2)化学变化化学变化概念:概念:_的变化常伴随的现象:常伴随的现象:_、_、_、放出气体、生成沉淀、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有新物质生成有新物质生成放热放热发光发光变色变色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中经常伴随的现象那么伴随发光、发光、放热是化学变化中经常伴随的现象那么伴随发光、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放热现象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吗?提示:提示:物质发生变化时,若出现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物质发生变化时,若出现发光、放热、变色、生成沉淀等现象,只是说明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最终还需通过淀等现象,只是说明可能发生了化学变化,但最终还需通过验证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确定。

如灯泡通电时也会发光、放验证有无新物质生成进行确定如灯泡通电时也会发光、放热,但由于灯丝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属于物理变化热,但由于灯丝没有生成其他物质,故属于物理变化2.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1)(1)物理性质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物质不需要通过_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_、_、_、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硬度、密度、熔点、沸点等2)(2)化学性质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物质在发生_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化学变化化学变化颜色颜色状状态态气味气味化学变化化学变化1.“1.“物质的物理性质需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物质的物理性质需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这种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认识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提示:不正确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等,物质不正确有的物理性质如颜色、气味、密度等,物质本来就有,不需通过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有的物理性质本来就有,不需通过物理变化就能表现出来;有的物理性质如硬度、熔沸点等需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如硬度、熔沸点等需通过物理变化才能表现出来2.“2.“钢铁生锈钢铁生锈”和和“钢铁易生锈钢铁易生锈”分别描述的是钢铁发生的分别描述的是钢铁发生的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由此分析,用语言描述物质的变化和化学变化与化学性质,由此分析,用语言描述物质的变化和性质时有什么不同性质时有什么不同?提示:提示:物质的变化往往用表示物质动态的词语表示,如物质的变化往往用表示物质动态的词语表示,如“生生成成”“”“变成变成”等;物质的性质常用等;物质的性质常用“易易”“”“以以”“”“能能”“”“会会”等表示物质能力的词语表示。

等表示物质能力的词语表示学习主题学习主题 二二 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问题导引【问题导引】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是什么?混合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原理是什么?混合物和纯净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物和纯净物的分类标准是什么?1.1.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1)(1)实验装置实验装置(如图如图)2)(2)实验现象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红磷燃烧,产生_;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打开弹簧夹后,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入集气瓶,进入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_3)(3)实验原理实验原理红磷燃烧消耗红磷燃烧消耗_,生成了,生成了_,使集气瓶内压,使集气瓶内压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强减小,在大气压作用下,烧杯中的水被压入集气瓶,_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的体积即为减少的氧气的体积4)(4)实验结论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空气中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_大量的白烟大量的白烟1/51/5氧气氧气五氧化二磷固体五氧化二磷固体进入进入的水的水1/51/52.2.纯净物与混合物:纯净物与混合物:(1)(1)纯净物:只由纯净物:只由_物质组成的物质。

物质组成的物质2)(2)混合物:由混合物:由_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以上物质混合而成的物质3.3.物质的组成物质的组成元素:元素:(1)(1)世间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有些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世间万物都是由元素组成的,有些物质由一种元素组成,有些物质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有些物质由两种或更多种元素组成2)(2)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生一种物质可以通过化学变化变成其他物质,但反应物及生成物所含元素相同成物所含元素相同一种一种两种或两种两种或两种4.4.物质的构成物质的构成微粒:微粒: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的_构成的,各种物质都构成的,各种物质都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物质具有一定的组成和结构,物质_的不同导致了物质的不同导致了物质性质的差异性质的差异微粒微粒组成和结构组成和结构1.1.根据根据“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实验中产生的实验现实验中产生的实验现象,分析集气瓶内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象,分析集气瓶内剩余气体具有什么性质?提示:提示:由于氧气被消耗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说明剩余气由于氧气被消耗后,红磷不能继续燃烧,说明剩余气体不能支持燃烧;水面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不能溶体不能支持燃烧;水面不能继续上升,说明剩余气体不能溶于水。

于水2.2.在上述实验中,实验结果往往比理论值要小,你认为其中的在上述实验中,实验结果往往比理论值要小,你认为其中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原因可能有哪些?提示:提示:(1)(1)红磷的量不足,使空气中氧气未完全消耗红磷的量不足,使空气中氧气未完全消耗2)(2)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外面的空气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装置气密性不好,导致外面的空气进入集气瓶,集气瓶内外气压差变小外气压差变小3)(3)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由于温度高气体气压大,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弹簧夹,由于温度高气体气压大,集气瓶内外气压差变小集气瓶内外气压差变小4)(4)导管内没有预先装满水,这样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存在于导管内没有预先装满水,这样进入的水会有一部分存在于导管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会减少导管中,进入集气瓶中的水的体积会减少5)(5)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造成氧氧气浓度降低到一定程度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造成氧气消耗不完全气消耗不完全学习主题学习主题 三三 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问题导引【问题导引】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了解近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你了解近代以来化学史上的哪些研究成果?代以来化学史上的哪些研究成果?1.1.科学家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然资源,生产出现代社会中人科学家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然资源,生产出现代社会中人们需要的各种用品,并不断拓展着各种物质的使用范围。

们需要的各种用品,并不断拓展着各种物质的使用范围2.2.物质的性质物质的性质_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_了物质的了物质的性质决定决定反映反映3.3.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化学研究成果:历史上的一些重要化学研究成果:(1)(1)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17741774年,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年,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_19651965年,我国化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年,我国化学家首次人工合成了_2)(2)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在在18691869年发表了元素周期表年发表了元素周期表18981898年,居里夫妇发现了有放射性的钋和镭年,居里夫妇发现了有放射性的钋和镭3)(3)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取诺贝尔多年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诺贝尔多年研究炸药,改进引爆装置三位科学家研究导电塑料,获得三位科学家研究导电塑料,获得20002000年诺贝尔化学奖年诺贝尔化学奖空气的成分空气的成分结晶牛胰岛素结晶牛胰岛素门捷列夫门捷列夫考点考点 1 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物质的变化和性质【典例【典例1 1】(2012(2012泰安中考泰安中考)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存在着多千姿百态的物质世界存在着多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种相互作用,也不断发生变化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A冰雪融化冰雪融化 B B玻璃破碎玻璃破碎C C车胎爆炸车胎爆炸 D D食物腐烂食物腐烂【解析【解析】选选D D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冰雪融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化的过程中只是状态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变化;玻璃破碎的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车胎爆炸的过程中只是车胎的形状发生成,属于物理变化;车胎爆炸的过程中只是车胎的形状发生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食物腐烂的过程中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有对人体有害的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拓展归纳【拓展归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1)(1)判断的唯一依据是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判断的唯一依据是变化过程中有无新物质生成2)(2)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化学变化中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如电灯通电放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是化学变化如电灯通电放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3)(3)化学变化一般会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化学变化一般会有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现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水加热时象,但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都是化学变化如水加热时会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会变成水蒸气,属于物理变化4)(4)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不能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判断物质变化的类型不能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典例【典例2 2】(2012(2012广州中考广州中考)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下列物质性质的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化学性质的是()()A A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甲烷可以在空气中燃烧B B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金属汞常温下是液体C C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是紫黑色固体D D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银具有良好的延展性【解析【解析】选选A A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本题考查学生对物质化学性质、物理性质的区分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甲烷区分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甲烷的可燃性是甲烷在燃烧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属于的可燃性是甲烷在燃烧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一种性质,属于化学性质;物质的状态、颜色、延展性等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化学性质;物质的状态、颜色、延展性等是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方法平台【方法平台】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分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且这种性质能直接物理性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且这种性质能直接用感官感觉到或者需要借助简单仪器测出如颜色、状态等;用感官感觉到或者需要借助简单仪器测出如颜色、状态等;而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如可燃性等而化学性质必须通过化学变化体现出来如可燃性等考点考点 2 2 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典例【典例】用图用图A A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所示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1)(1)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实验时,取下橡胶塞,点燃红磷迅速伸入集气瓶中并塞紧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橡胶塞,这时看到的现象是_2)(2)小倩设计了如图小倩设计了如图B B所示的改进装置所示的改进装置(温度达温度达40 40 时,白磷时,白磷可在空气中燃烧可在空气中燃烧),其优点是,其优点是_(_(只写一点只写一点)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从理论上分析,玻璃管内液面最终将上升至_处处(填填1 1、2 2、3 3、4)4),但实验的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但实验的结果液面往往偏低,其原因可能是_。

只写一条只写一条)解析【解析】(1)(1)红磷能在空气中继续燃烧,燃烧时冒出浓厚的白红磷能在空气中继续燃烧,燃烧时冒出浓厚的白烟2)(2)从改进的装置来看,由于装置密闭,可避免燃烧产生从改进的装置来看,由于装置密闭,可避免燃烧产生的白烟污染空气,并且能防止点燃红磷后再伸入集气瓶时造的白烟污染空气,并且能防止点燃红磷后再伸入集气瓶时造成的空气逸出,从而减小了实验误差;由于氧气占空气体积成的空气逸出,从而减小了实验误差;由于氧气占空气体积的五分之一,玻璃管内的液面最终会上升至的五分之一,玻璃管内的液面最终会上升至1 1处,如果实验结处,如果实验结果偏低,原因主要是白磷不足或玻璃管未冷却到室温就进行果偏低,原因主要是白磷不足或玻璃管未冷却到室温就进行观察答案:答案:(1)(1)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红磷继续燃烧,产生大量白烟(2)(2)不污染空气不污染空气(或实验误差较小或实验误差较小)1 )1 白磷量不足白磷量不足(或未冷却或未冷却到室温就观察到室温就观察)【拓展归纳【拓展归纳】实验误差分析实验误差分析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要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对实验误差的分析,要从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实验步骤、实验操作等多方面进行探究。

实验操作等多方面进行探究1)(1)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小于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小于1/51/5,可能的原因有:,可能的原因有:红磷的量不足;红磷的量不足;装置的气密性不好;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未等集气瓶冷却未等集气瓶冷却就打开止水夹;就打开止水夹;预先没有在导管内充满水等预先没有在导管内充满水等2)(2)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若测得氧气的体积大于1/51/5,可能的原因有:,可能的原因有:止水夹没有夹紧红磷刚开始燃烧时,放出热量,使瓶内止水夹没有夹紧红磷刚开始燃烧时,放出热量,使瓶内压强增大若此时止水夹没有夹紧,集气瓶内气体会从导气压强增大若此时止水夹没有夹紧,集气瓶内气体会从导气管逸出,使瓶内压强减小,进入瓶内的水会变多;管逸出,使瓶内压强减小,进入瓶内的水会变多;点燃红点燃红磷后,伸入集气瓶时不够迅速,致使瓶中部分空气逸出,进磷后,伸入集气瓶时不够迅速,致使瓶中部分空气逸出,进入瓶内的水会变多入瓶内的水会变多考点考点 3 3 物质的简单分类物质的简单分类【典例【典例】(2012(2012娄底中考改编娄底中考改编)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纯净物的是()()A.A.冰水冰水 B.B.果汁果汁 C.C.清澈的泉水清澈的泉水 D.D.食醋食醋【解析【解析】选选A A。

本题主要考查纯净物的判断,关键看其中所含本题主要考查纯净物的判断,关键看其中所含物质的种类物质的种类A A项中,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项中,冰和水是同一种物质的不同状态,属于纯净物;纯净物;B B项中,果汁中含有水、糖、维生素等物质,属于混项中,果汁中含有水、糖、维生素等物质,属于混合物;合物;C C项中,清澈的泉水中含有水、矿物质,属于混合物;项中,清澈的泉水中含有水、矿物质,属于混合物;D D项中,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项中,食醋中含有水、醋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方法平台【方法平台】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分方法混合物与纯净物的区分方法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要注意思维上的误区:判断一种物质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要注意思维上的误区:(1)(1)不能与物质的名称混淆如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物质的名不能与物质的名称混淆如五氧化二磷是一种物质的名称,属于纯净物,而不能认为称,属于纯净物,而不能认为“氧氧”“”“磷磷”代表两种物质代表两种物质2)(2)不要被一些字眼所迷惑,如不要被一些字眼所迷惑,如“清新、清澈、洁净、混合清新、清澈、洁净、混合等等”,如清新的空气属于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则属于纯净,如清新的空气属于混合物,而冰水混合物则属于纯净物。

物1.1.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在左图中注明物质发生变化的类型,请结合你所学的知识,在左图中注明物质发生变化的类型,并完成右图的空白并完成右图的空白提示:提示:水沸腾时由液体变为气体,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水沸腾时由液体变为气体,只是状态发生了变化,没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木柴燃烧有其他物质生成,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木柴燃烧有其他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看变属于化学变化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看变化过程中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化过程中是否有其他物质生成2.2.分析下图中对硫的描述,将其所属的性质类型或变化类型分析下图中对硫的描述,将其所属的性质类型或变化类型填入对应横线中填入对应横线中提示:提示:物理性质物理性质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化学性质化学性质3.3.请结合所学知识,将纯净物和混合物之间的关系填入图中:请结合所学知识,将纯净物和混合物之间的关系填入图中:提示:提示: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是所含物质种类多少不同;纯净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是所含物质种类多少不同;纯净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成物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混合物没有固定的组成和性质,各成分保持各自的性质。

分保持各自的性质1.(20121.(2012苏州中考苏州中考)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A.A.洁净的空气洁净的空气 B.B.清澈的海水清澈的海水C.C.蒸馏水蒸馏水 D.D.自来水自来水【解析【解析】选选C C本题主要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关键看本题主要考查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关键看所含物质的种类是否单一所含物质的种类是否单一A A项中,洁净的空气仍然是空气,项中,洁净的空气仍然是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故错;由多种物质组成,故错;B B项中,清澈的海水仍然是海水,由项中,清澈的海水仍然是海水,由多种物质组成,故错;多种物质组成,故错;C C项中,蒸馏水只有水一种物质,故正项中,蒸馏水只有水一种物质,故正确;确;D D项中,自来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故错故选项中,自来水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故错故选C C2.2.下列科技成果中由我国科学家最早研究出来的是下列科技成果中由我国科学家最早研究出来的是()()A.A.克隆多利绵羊克隆多利绵羊B.B.合成结晶牛胰岛素合成结晶牛胰岛素C.C.青霉素的发现和合成青霉素的发现和合成D.D.导电塑料的研制导电塑料的研制【解析【解析】选选B B。

19961996年年7 7月,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月,英国爱丁堡罗斯林研究所威尔莫特等人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得到了一只名为特等人经过多次失败之后,得到了一只名为“多利多利”的克隆的克隆雌性小绵羊雌性小绵羊19651965年年9 9月月1717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日,中国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这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最大的天然有胰岛素,这是当时人工合成的具有生物活性的最大的天然有机化合物,实验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机化合物,实验的成功使中国成为第一个合成蛋白质的国家发现青霉素的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发现青霉素的是英国细菌学家亚历山大弗莱明导电塑料弗莱明导电塑料的发现者是美国物理学家马克迪尔米德教授的发现者是美国物理学家马克迪尔米德教授3.(20123.(2012济南中考济南中考)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下列过程中,只发生物理变化的是()()【解析【解析】选选C C火箭发射过程中燃料燃烧,以及节日燃放焰火箭发射过程中燃料燃烧,以及节日燃放焰火时均会生成其他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葡萄酿酒的火时均会生成其他气体和烟尘,属于化学变化;葡萄酿酒的过程中会生成酒精,也属于化学变化;风力发电是利用了空过程中会生成酒精,也属于化学变化;风力发电是利用了空气的流动原理,无新物质生成,故只发生物理变化。

气的流动原理,无新物质生成,故只发生物理变化4.4.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或俗语中含有诗词是民族灿烂文化的瑰宝下列著名诗句或俗语中含有化学变化的是化学变化的是()()A A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B B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千里冰封,万里雪飘C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D D水滴石穿,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绳锯木断【解析【解析】选选A A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判断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新物质生成,B B、C C、D D项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野火燃烧过程中有项的过程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野火燃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5.5.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来决定的是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化学性质来决定的是()()A.A.用氢气充气球用氢气充气球 B.B.用可燃冰作燃料用可燃冰作燃料C.C.用铁、铝制作炊具用铁、铝制作炊具 D.D.用铝丝作导线用铝丝作导线【解析【解析】选选B BA A利用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利用了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的性质;B B利用利用了可燃冰的可燃性;了可燃冰的可燃性;C C利用了铁、铝的导热性;利用了铁、铝的导热性;D D利用了铝的利用了铝的导电性。

密度、导热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属于导电性密度、导热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化学性质,故选B B6.(20126.(2012呼和浩特中考改编呼和浩特中考改编)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如图所示装置也可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是()()A 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 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素之一C C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 D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钟罩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上升水面上升【解析【解析】选选C C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全,导致钟罩内水面上升较少,使测定结果偏小;装置漏气全,导致钟罩内水面上升较少,使测定结果偏小;装置漏气会导致装置内水面上升较少,使测定结果偏小;红磷燃烧生会导致装置内水面上升较少,使测定结果偏小;红磷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钟罩内气体压成五氧化二磷固体,故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钟罩内气体压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进入钟罩,使钟罩内强减小,在大气压的作用下水槽内的水进入钟罩,使钟罩内水面上升。

水面上升7.7.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填写下列物质对应的性质或用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填写下列物质对应的性质或用途1)(1)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做铜具有优良的导电性,可以做_;(2)(2)天然气具有天然气具有_,可以做生活中的气体燃料;,可以做生活中的气体燃料;(3)(3)氧气具有氧气具有_,可以用来做火箭的助燃剂;,可以用来做火箭的助燃剂;(4)(4)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来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可以用来_解析【解析】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由于铜能导电,故可以做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由于铜能导电,故可以做电线;由于天然气可燃,且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故可以作电线;由于天然气可燃,且燃烧时放出大量的热,故可以作为燃料;氧气可用作燃料的助燃剂,说明氧气具有支持燃料为燃料;氧气可用作燃料的助燃剂,说明氧气具有支持燃料燃烧的性质;氢气是气体中密度最小的,可以用来填充气球燃烧的性质;氢气是气体中密度最小的,可以用来填充气球等答案:答案:(1)(1)电线电线 (2)(2)可燃性可燃性(3)(3)支持燃烧的性质支持燃烧的性质 (4)(4)填充气球填充气球8.8.某同学进行实验,其过程如下:某同学进行实验,其过程如下:a a研磨:将硫的块状固体通过研钵磨成硫的粉末;研磨:将硫的块状固体通过研钵磨成硫的粉末;b b混合:将混合:将1 g1 g铁粉与铁粉与1 g1 g硫粉混合均匀;硫粉混合均匀;c c加热:将上述混合物加热一会儿,产生强光、放热现象,加热:将上述混合物加热一会儿,产生强光、放热现象,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的固体。

冷却后得到一种黑色的固体请回答:请回答:(1)(1)小明认为小明认为b b是物理变化过程,你认为是物理变化过程,你认为a a是是_变化过程,变化过程,c c是是_变化过程变化过程2)(2)证明证明b b是物理变化过程的方法是是物理变化过程的方法是_3)(3)证明证明c c是化学变化过程的方法是是化学变化过程的方法是_解析【解析】固体研磨变成粉末是物理变化,混合物加热一会儿,固体研磨变成粉末是物理变化,混合物加热一会儿,就产生强光、放热现象,表明此变化产生能量,由题意知,加就产生强光、放热现象,表明此变化产生能量,由题意知,加热一会儿即发出强光、放热现象,意味着能量来自化学变化,热一会儿即发出强光、放热现象,意味着能量来自化学变化,故故c c为化学变化;为化学变化;b b中将硫粉与铁粉混合,可用磁铁对混合物进中将硫粉与铁粉混合,可用磁铁对混合物进行吸引,若能将铁粉全部吸出,表明铁没有变化,即属于物理行吸引,若能将铁粉全部吸出,表明铁没有变化,即属于物理变化;生成黑色固体的性质已经不同于原来的铁粉与硫粉,据变化;生成黑色固体的性质已经不同于原来的铁粉与硫粉,据此确定发生了化学变化此确定发生了化学变化。

答案:答案:(1)(1)物理物理 化学化学(2)(2)用磁铁吸引,然后称量吸引铁粉的质量,发现仍是用磁铁吸引,然后称量吸引铁粉的质量,发现仍是1 g1 g(3)(3)用磁铁吸引得到的黑色固体,固体不能被吸引用磁铁吸引得到的黑色固体,固体不能被吸引9.9.在在“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实验探究中,甲生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下实验方案:在燃烧匙内盛过量红磷,点燃后立即插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瓶内,塞紧橡皮塞,待红磷火焰熄灭,集气瓶冷却至室温,打开弹簧夹打开弹簧夹(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1)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2)(2)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乙生用上述实验装置测定的结果是: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与正常值有较明显的偏差,其操作上的原因可能是(要求答要求答出两种出两种):_,_3)(3)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通过该实验可以得出: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约占空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

除此之外还能得出氮气总体积的五分之一除此之外还能得出氮气_(_(填填“易易”或或“难难”)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溶于水和其化学性质_(_(填填“活泼活泼”或或“不活泼不活泼”)的结论解析【解析】红磷燃烧时,由于有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小颗粒生红磷燃烧时,由于有五氧化二磷白色固体小颗粒生成,因此产生白烟,且由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烧杯内的水成,因此产生白烟,且由于集气瓶内气压减小,烧杯内的水会进入集气瓶;应从实验原理、装置、实验中注意事项等方会进入集气瓶;应从实验原理、装置、实验中注意事项等方面找原因;由于实验中烧杯内的水不能继续进入集气瓶,说面找原因;由于实验中烧杯内的水不能继续进入集气瓶,说明剩余的氮气难溶于水,当氧气被消耗时,红磷不能继续燃明剩余的氮气难溶于水,当氧气被消耗时,红磷不能继续燃烧,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发生化学反应,即氮气的化学性质烧,说明氮气不能与红磷发生化学反应,即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答案:答案:(1)(1)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时,烧杯中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打开弹簧夹时,烧杯中的水进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的水进入集气瓶,且约占集气瓶容积的1/51/5(2)(2)红磷点燃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红磷点燃后,没有迅速伸入集气瓶 装置的气密性差装置的气密性差(答案合理即可答案合理即可)(3)(3)难难 不活泼不活泼。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