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仓储和配送管理 第一章

xuey****n398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269KB
约46页
文档ID:253243792
仓储和配送管理 第一章_第1页
1/46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仓储和配送管理,本课程主要内容,第1章 导论,第2章 采购管理,第3章 库存管理,第4章 商品保管,第5章 配送类型和配送模式,第6章 配送中心管理,第7章 仓储配送设施和设备管理,第8章 现代仓储配送技术及信息系统,第9章 仓储和配送规划,第10章 仓储配送绩效管理,第11章 国内外仓储配送发展实践和前景,第1章导论,主要内容,1.1 仓储和仓储管理,1.2 配送和配送管理,1.3 仓储配送一体化,第1章导论,1.1 仓储和仓储管理,1.仓储,仓储指的是商品在使用之前的保管,它是商品到达客户之前,介于供应和消费之间的中间环节仓储是物流系统的一部分,其主要功能是在产地、消费地,或者在二者之间存储物品(原材料、零部件、在制品、产成品),并向管理者提供有关存储物品的状态、条件和处理情况等方面的信息2.仓储观念的发展,早期的仓储被看作是“一种必不可少的邪恶”;,二战后,仓储管理的注意力转移到了仓库的效率上,人们对仓库设置的减少和储存量的降低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之后,对制成品进行个性化或小型化再加工上的潜在优势,使企业开始以“战略储存”的观念来有效地进行仓库作业管理。

第1章导论,3.,仓储管理,仓储管理是指将物品存入仓库并对存放于仓库里的物品进行保管、控制等管理活动,也就是对物品的入库、保管和出库等业务活动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监督和调节工作,4.仓储的功能:,1)经济利益:,a、整合(consolidation),整合仓库接收来自一系列制造工厂指定送往某一特定额的材料,然后把它们整合成单一的一票装运b、分类和交叉站台(break bulk and cross dock),除了不对产品进行储存外,分类和交叉站台的仓库作业与整合仓库作业类似c、加工/延期(processing/postponement),d、堆存(stockpilling),图 仓库利益,2)服务利益:,现场储备:在实物配送中经常使用现场储备,尤其是那些产品品种有限或产品具有高度季节性的制造商偏好这种服务配送分类:按照对顾客订货的预期,对产品进行组合储备组合:按照顾客的精确分类进行储备,仓库组合类似于仓库分类过程生产支持:生产支持仓库可以向装配工厂提供稳定的零部件和材料供给市场形象:提高市场份额,增加利润,5.仓储种类,1)按用途分类:,采购供应仓库,批发仓库,零售仓库,储备仓库,中转仓库,加工仓库,保税仓库,2)按保管货物的特征分类:,原料仓库,产品仓库,冷藏仓库,恒温仓库,危险品仓库,水面仓库,3)按仓库的构造分类,单层仓库,多层仓库,立体仓库,筒仓,露天堆场,单层仓库示意图,一种阶梯形多层仓库示意图:,一个立体仓库的内部布置:,钢板圆筒仓,一个用于堆放集装箱的露天堆场,4)按建筑材料分类:,钢筋混凝土仓库,混凝土块仓库钢质仓库,砖石仓库,泥灰墙仓库,木架砂浆仓库,木板仓库等。

随着建筑材料的发展,按建筑用材划分的仓库还会有新的种类出现.,5)按所处位置分类:,码头仓库,内陆仓库,车站仓库,终点仓库,城市仓库,工厂仓库等,6)按仓库的管理体制分类:,自用仓库,公用仓库,7)按仓库的功能分类:,储存仓库,流通仓库,6.仓储合理化,1)不合理仓储:,储存时间过长,储存数量过大,储存数量过低,储存条件不足或过剩,储存结构失衡,2)仓储合理化标志,质量标志,数量标志,时间标志,结构标志,分布标志,费用标志,7.我国仓储业的现状与发展,1)我国仓储活动的演变和发展过程,古代仓储源于新石器时代.公元前5000年,窖藏开始出现,春秋战国到两晋南北朝,各朝统治者大量修建储粮仓库:官仓、太仓、常平仓;,隋代的仓储规模宏大,有黎阳仓、河阳仓、广通仓、社仓、含嘉仓;,宋代:“塌房”;,19世纪:堆栈业,集中在东南沿海;,新中国成立后,对仓库进行对口接管改造;,20世纪60年代以来,静态仓储向动态仓储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期,物流外包;,我国加入WTO后,租赁、速递、货仓、货物储运、技术检验和分析、包装服务等逐步取消对外国的股权限制2)我国仓储活动的现状,1)具有明显的部门仓储业特征,2)仓库的拥有量大,但仓储管理水平较低,3)仓储技术发展不平衡:仓库布局不合理、仓库设备状况相差悬殊,各仓库作业效率不均衡,4)仓储管理方面的法制法规不够健全。

资料:,全国经济普查反映的全国仓储业概况,(,发布时间:2006-8-1 15:03:19 来源:中国物流产品网,),2004年,我国共有仓储企业10177个,就业人员39.9万人,仓储企业资产总额2578亿元,负债为1791.4亿元,所有者权益为786.6亿元主营业务收入897亿元,利润总额23.6亿元与物流其它主体企业比较分析如下:,(一)仓储企业平均规模偏小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平均每个法人单位拥有104.5人,仓储业每单位有39.2人,仅高于装卸搬运企业的32.7人;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每单位占有资产4915.7万元,仓储企业每单位平均占有资产为2533万元二)仓储业经济效益偏低所有物流主体企业中,平均业务收入利润率为8.77%,仓储业为2.6%,远低于道路运输业的12.45%,水运企业的18.17%,管道运输的15.6%,甚至低于装卸搬运和其他运输企业的8%;从资产利润率看,物流主体企业平均为2.86%,仓储企业仅为0.92%,低于道路运输的3.37%,水运企业的7.86%,装卸搬运及其他运输业的6.4%三)仓储业资产负债率最高物流主体企业平均资产负债率为47.7%,而仓储业高达69.5%,高于道路运输企业(56.5%)13个百分点,高于水运企业(51.8%)17.7个百分点。

以上情况表明,仓储业在物流市场中的竞争力较弱一是,无垄断性资源,企业数目较多,任何一个企业都无法产生价格影响力;,二是,负债较多,债务及利息压力较大,无力进行积累,扩大再生产的能力较弱;,三是,仓储企业规模偏小,不能适应现代物流的需求,不能产生规模效益,缺少为大客户、跨国客户服务的能力;,四是,创利能力差,仓储企业人均业务收入为22.5万元,处于中等地位,但人均利润为0.59万元,处于倒数第三位3)我国仓储业的发展,A.我国仓储业的发展趋向,以顾客为中心,减少作业、压缩时间,仓库作业的合理化,订单批量趋小化,不间断供货,直拨,运作的电子化,第三方仓储,B.加快我国传统仓储业向现代物流的转换,改善仓库的管理功能,注重仓库的信息化和标准化建设,注重仓库自动化和智能化建设,注重加工、配送业务的拓展,积极主动建立网络,制定人才战略,加快人才培养,依靠政府、协会的作用实现转型,第1章导论,1.2 配送和配送管理,1.2.1,配送的概念,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用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业,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第1章导论,1.2 配送和配送管理,1.2.1,配送的特点,配送是按照用户需求进行的商品组配与送货活动。

配送是一个综合性的物流运动配送是面向终端用户的服务,配送强调时效性,第1章导论,1.2 配送和配送管理,1.2.3,配送的界定,配送与送货,配送与运输,第1章导论,1.2 配送和配送管理,1.2.4,配送的功能和作用,配送能够促进物流资源的合理配置,配送是降低物流成本的有效途径,配送能够有效促进流通的高效运行,配送促进了整个物流系统的完善,第1章导论,1.2 配送和配送管理,1.2.5,配送管理,配送管理是用现代管理方法,对配送活动进行有效的指挥、控制、协调、监督等工作的总称它是实现配送合理化的保证,其目的是能够按客户要求,以最经济、快捷、安全的方法实现对物品的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第1章导论,1.3 仓储配送一体化,1.3.1,物流一体化,物流一体化(,Logistics Integration,)是以物流系统为核心的生产企业,经由物流企业、销售企业直至消费者的供应链的整体化和系统化第1章导论,1.3 仓储配送一体化,1.3.2,仓储配送一体化,在仓储的基础上发展配送,是仓储功能的延伸和扩展,也是提供增值服务、提高客户满意度的重要手段配送的内在含义包括储存的功能,因而配送与仓储的结合是必然的。

在全球化和物流一体化的推动下,伴随全球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仓储与配送二者之间的结合不仅成为可能,而且正在很多国家、地区、企业开展资料:我国仓储业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战略,仓储业是专为他人储藏、保管货物的商业营业活动,是现代化大生产和国际、国内商品货物的流转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到目前为止,仓储业者的作用有输送、保管、配送、理货,发展的趋势是连接起销售将货主与物流中心两者结合在一起的接口.,一、中国的仓库是多了还是少了?,1995年,内贸部召开储运工作会,我代表部在会上做了一个主报告,题目叫为储运业的社会化、现代化而奋斗,当时提到商业、物资、粮食系统的仓库面积为1.8亿平方米,冷库容量380万吨,铁路专用线800多条,大小船只3100艘,货用汽车15万辆,各种储运机械2500台(套)后来在1995年至1998年完成的跨世纪中国流通发展战略的国家级课题中,专门对仓储业作了研究,里边有个数字讲到,商业、粮食、供销社、物资、外贸,五个系统的仓库面积为3亿平方米,铁路系统为1126万平方米讲到物资系统由于仓库落后,一年要损失25亿元人民币2005年国家进行经济普查,全国仓储业有了一个新的数量概念2004年,全国共有仓储企业10177个,就业人员为39.9万人,仓储业资产总额为2578亿元,负债为1791.4亿元,所有者权益为786.6亿元。

主营业务收入897亿元,利润总额23.6亿元从总体分析,仓储企业平均规模偏小,仓储业经济效益偏低,仓储业资产负债率在各行业中最高但全国有多少仓库,这些仓库的现状是什么,还是不清楚从总体看,我国仓库量很大,形成这种局面的根本原因是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短缺经济,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必须大库存,大库存必然有大仓库一方面库房很多,2005年,仓库的基本建设投资达到356亿元第一,原有的仓库非常陈旧、落后,已不适应现代库存的要求;第二,大量制造企业的仓库无法得到整合重组在这种情况下,外资进入启动了中国的物流地产,比如美国的普洛斯农民也看到了仓储业的前景,以租代征进行新建仓库的投入所以在仓储业界形成了激烈竞争的格局,使仓储业的利润率下降仓库总体面积是多了,但符合要求的少了,这就是中国仓储业的现实二、物流总费用中,仓储费用所占比例是合理的,还是不合理的,是对物流业的推动,还是制约?,我们可以来看两组数字,一组是中外对比,我们可以看到,在1020年中,美国、德国、日本的运输费及管理费与GDP的比率基本上不变,变化大的是保管费即仓储费与GDP比率的下降也就是说,,物流成本下降的主要空间在降低仓储费用,减少库存,加快周转。

而中国,运输费、保管费及管理费与GDP的比率基本不变,既说明了中国物流的粗放运行,更说明中国物流业发展没有抓住关键第二组数据是中国仓储费用的构成2005年,中国物流总成本为3.38万亿元,其中保管费为10632亿元,比2004年增长18.4%,占整个物流总费用的31.4%,在10632亿元保管费中,利息费2902亿元,仓储费2808亿元,货物损耗费622亿元,配送、包装、流通加工费2150亿元,保险费111亿元这一组数字中,一般仓储费用过大,而加工增值部分过小,原有的仓储业刚开始向现代物流的多功能一体化运作转轨在2005年物流业增加值中,78%来自运输,来自仓储的只占,4.36%,,说明仓储业的效益比较差因此,可以得出结论,减少库存,加快货物周转速度,是中国物流发展下一步。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