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对比

hao****an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22.52KB
约3页
文档ID:139553998
田间试验设计方法对比_第1页
1/3

一、顺序排列设计法(一)对比设计 每隔2个供试处理设一个对照区,使每一个小区与其相邻的对照直接比较二)间比设计 在一条地上,排列的第一个小区和最末尾的小区一定时对照区,每两个对照区之间排列相同数目的处理小区二、随机排列设计法(一)完全随机设计适用: 试验空间中的各种非试验因素者相当均匀一致,否则误差大广泛应用于环境变异较小的盆载试验、温室试验和实验室试验,而在田间试验中很少应用实施步骤:将全部试验小区统一编号,按随机的方法安排每个处理优点: 易设计,对处理和重复数没严格限制,可充分利用全部材料;有无缺区也可进行分析;统计分析简单缺点: 同处理小区分布比较零乱,不便于观察没实行局部控制,在试验材料或小区土壤差异较大时,不能采用 (二) 随机区组设计适用:存在单方向系统误差的试验实施步骤:(1)确定重复数(2) 划分区组 原则:重复内具同质性,重复间允许最大异质性;区组数=重复数;区组走向与土壤肥力梯度相垂直;区组内差异尽可能小,区组间差异尽可能大3) 小区的划分小区的长边与土壤肥力梯度平行;(4) 处理的设置 将各处理随机安排区组的小区中,每处理仅占一小区。

5) 区组的设置 不同的区组可以设置在不同地段上,而同一区组内各个小区必须设置在同一地段上 特点: 随机区组设计按照局部控制的原则,将整个试验地分成与重复数相等的区组,然后把每一个区组划分成与处理数相等的小区,将各处理随机安排在区组内的小区中优点:①易设计和分析,能保证试验的精确度和准确度(贯彻了三原则)②对试验条件要求不高,灵活性大,适用广③单因素、多因素试验都可应用缺点:①不允许处理数太多,一般少于20②试验精确度没有拉丁方设计高③处理数为2的随机区组设计,叫配对法三)拉丁方设计适用:存在两个方向系统误差来源的试验 实施方法: 从行和列两个方向上排列成区组,而每一处理在每一行或列都只占有一个小区,处理在各区组的排列是随机的特点:①处理数=重复数=行区组数=列区组数;②拉丁方设计实行双重局部控制,精确度最高,是随机区组设计特殊情况;③试验结果分析简便优点:精确度最高,适用试验存在两种系统误差的试验缺点: ①缺乏伸缩性 :处理数=重复数=行数=列数 这种试验设计,不能将一行或一列分开设置;观察记载和田间管理都不方便 ②处理数限于5-8四)改良对比法适用:当参试处理数众多,环境条件差异较大(如丘陵地带)时,就难于实现局部控制,改良对比法用增加对照区的办法,来解决这一矛盾,从而提高试验的精确度。

实施方法:  1、每个重复区的第一个小区安排处理,第二个小区安排对照,以后每隔两个处理区安排一个对照区,一直至排完为止2、一般重复3-6次,重复内可不具同质性3、在各重复中,每个处理(不包括对照),必须随机排列4、若一条长形的试验地排不完一个重复,可另起一行,用两行来排完一个重复区特点:任意一个处理区的左侧或右侧必有一个对照区优点: 1、适用于丘陵地等环境条件变异较大的地方      2、不受处理数的限制,两个以上均可      3、田间操作比较方便缺点: 1、对照区占地三分之一,比较浪费土地      2、未贯彻设计三大原则,精确度较低      3、因两个处理共用一个对照,不能认为这两个处理互不相关,所以不宜采用方差分析 (五)裂区设计应用范围:(1)只用于复因子试验,且因子有主、次之分;(2)各因子的水平要求的面积不一;(3)重点研究某项交互作用;(4)临时加某些新的因子实施方法:1.分清主、次因子,先把次要因子各水平(主处理)作随机区组排列,这时的每个小区称主区(整区)2. 再将各主区按主要因子的水平数分小小区(副区),然后随机安排主因子的各水平(副处理)于副区。

3.从统计学上看,重复最好符合下面要求:裂区设计的原则:主要因子的各个水平安排在裂区,次要因子各水平安排在整区课堂练习: 有一幼年绿肥和修剪的试验,绿肥(小区面积小些)有三种(A1-A3),修剪方式(小区面积要求大些)有4种(B1-B4),重复4次,试绘田间排列图。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