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教案设计旬邑县逸夫小学:赵亚玲一、 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 2,学科:数学2,课时:1课时3,学生课前准备:(1)预习教材41~42页的内容2)每人一带袋装的或者盒装食品,魔方,橡皮泥等二、教学课题: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体积和容积》教养方面:1、通过具体的实验活动,了解体积和容积的实际含义,初步了解体积和容积概念2、在操作、交流中,感受物体体积的大小,理解体积的大小与形状变化无关3、学生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有成功的体验教育方面:1、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的良好习惯2、在操作交流中发展学生的空间概念三、教材分析:《积和容积》是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教学内容体积和容积是比较抽象的概念,教材中是让学生在充分感知的基础上理解他们的意义教材首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交流物体的大小和容器盛放东西的多少,感受“物体有大有小,容器盛放的物体有多有少接着,教材围绕“土豆和红薯哪一个大”的问题,引导学生开展实验活动从中发现两个物体放入水中后都占据了一定的空间,而且水面上升的高度不一样,说明这两个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不一样。
然后,教材揭示体积的概念最后,教材通过学生实验研究“哪个杯子装水多,”在学生感受容器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打基础上,揭示容积的概念随后,教材还设计了搭物体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体积和容积的意义这节课的重点就是形成体积和容积的两个具有抽象性的概念概念形成一般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个步骤:(1)引导学生注意观察教师所提供的感性材料,或者从学生已有的经验中,作出新的探讨2)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从各种属性或特征中,找出本质的属性或特征,舍弃非本质的属性或特征3)由这些本质属性或特征,抽象概括成一般的概念 教学内容:体积与容积的学习是在学生认识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点以及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的基础上进行的这一内容是进一步学习体积的计算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重要载体教学重点:理解体积的含义教学难点:理解体积与容积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具准备:水槽、烧杯、课件学具准备:橡皮泥、魔方等教学之前用百度在网上搜索乌鸦喝水的视频童话故事,参考了很多的优秀的教学设计,掌握了的重点和难点,确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然后根据课堂教学需要,利用百度搜索一些感性的图片,如矿泉水瓶,球,实心的木头,魔方等。
给学生听视觉上的直观感受用百度图片网上搜索下载的其他图片及课本的相关的教学图片,做成课件,给同学们演示,使学生真正理解体积和容积的意义,从而使抽象化的知识直观化,进一步体会到,数学来源于,而应用于生活,是学生学到有用的数学 四、教学方法:引导观察,交流,实验百度及视频,课件演示等五、教学过程一、 故事引入师:同学们听过《乌鸦喝水》的故事吗?【插入百度视频】师:想了个什么办法喝到瓶底里的水?师:为什么石头丢进瓶子里,瓶子里的水就升高了呢?师随着学生的回答小结:原来石头要占一定的空间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耳熟能详的故事,使学生初步感受石子在水中占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待生活现象,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另外利用故事引入,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暗示了“体积”和“容积”两个概念之间的联系板书:占空间二、引导探究1、理解体积的含义师:(出示一个钱包和一部)这两样物品哪个比较大,哪个比较小?谁能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比较大,哪些物体比较小?生1:讲桌大,课桌小生2:书包大,文具盒小生3:地球大,月亮小生4:停车场大,汽车小。
生5:老师大,我小……(设计意图:利用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举例交流,初步感知物体的大小,为继续探索埋下伏笔师:生活中很多物体都是有大小的这些我们都能用眼睛直接判断它的大小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土豆和一个红薯(大小差不多),同学们仔细观察一下,哪个大,哪个小?课件出示:有土豆和红薯的图片 (学生猜测,意见不一师:看来光凭观察难以判断出他们的大小,有句话说得好:不怕做不到,就怕(想不到),做到做不到,(一看就知道)设计意图:提出问题,让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把学习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不仅增强了学生探索的兴趣,而且还培养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和能力同桌交流方法,全班汇报课件演示实验过程师:请大家观察一下,现在的水面在哪里生:现在两杯水都是一样多师:我先将土豆和红薯放入水中,大家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生:水面上升了师:说明了什么?生1:土豆和红薯占了地方生2:水其实没有增加,是土豆和红薯把水挤到上面来了师:请大家再观察比较一下两个杯子的水面,你发现了什么?是什么原因呢?生1:两个杯子的水面不一样高了生2:放土豆的水面高,说明土豆大生3:放土豆杯子的水面高,放红薯的杯子的水面低,说明土豆占的空间比红薯占的空间大。
师:从刚才的实验中,我们知道土豆和红薯都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它们占空间的大小是不一样的设计意图:通过实验来体验“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使“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变得可观察、可感受学生经历了实验、观察、交流等探究过程,深刻感知了体积的实际含义板书:大小(在“空间”二字的后面)其实,所有的物体都占有一定的空间,如课桌占有一定的空间,课本占有一定的空间,房间也占有一定的空间,你能再举一些物体占有空间的例子吗?班内交流想法,充分让学生联系实际多说及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学生1:桌子占有房子的空间生2:铅笔占有一定的空间生3:电脑占有一定的空间……师:像桌子、铅笔、电脑等我们就叫做物体板书:物体所占(在“空间”二字的前面)师揭示概念: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板书课题:体积 (在“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上面)(设计意图:在交流中,使学生感受到物体占有一定的空间,而且所占空间的大小有所不同经历数学存在于生活周围2、理解容积的含义课件出示:油桶、杯子、纸盒、水桶、长方体等物体师:这些是什么?它们有什么作用?生:可以用来装东西师:像油桶、杯子等可以用来容纳别的物体的器皿,我们称之为容器 板书:容器师:我这还有两个容器,是什么?生:烧杯、水槽。
师:昨天我们一家人去爬山,带了两瓶水,出示一瓶矿泉水【插入百度图片】(一大口瓶装的一瓶水)【插入百度图片】走在半山腰,女儿口渴了,闹着要喝水,我的条件是,要喝水必须喝完,我就将瓶子扔进垃圾桶了女儿一听,急了,看了又看一个高,一个矮;一个胖,一个痩不知和哪一瓶这两个容器哪一个装水多呢?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想好了的可以利用桌上的实验仪器验证一下同桌说想法,小组内说想法,选出代表给班内交流及时纠正学生的语言表达,鼓励内向的、不举手的学生动起来))生1:把两个容器装满水,分别倒入同一个哪容器中,看哪一瓶倒得杯子数多,哪一瓶就装的水多师:请二位学生上台,一个倒水,一个计数,全班认真观察并计数学生参与实验过程,能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增强学习的兴趣)师:通过实验,我们知道,矿泉水倒了二杯,大口瓶倒了一杯和125毫升我们建议我女儿喝哪一瓶?(设计意图:实验方案,激活思维,增强探索的欲望为学生提供实物进行直观操作演示,使学生充分感知容积的意义师揭示容积概念师:这两个容器装的水的体积就是它们的容积板书:容器所能容纳的别的物体的体积叫容器的容积板书课题:容积师:“容纳”是什么意思?师出示半瓶水,这半瓶水叫容纳吗?为什么? 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通过实验、交流是学生准确理解“容纳”就是“装满”的意思师:现在我们利用这些现成的容器来说一说,满茶叶的茶叶盒【插入百度图片】这个茶叶筒里能放茶叶,放满茶叶时,茶叶的体积就是这个茶叶筒的容积谁再来举个例子?生1:铅笔盒里装满铅笔,铅笔的体积就是铅笔盒的容积师:想想铅笔是什么形状的?生:圆柱体师:圆柱体的铅笔与铅笔之间有空隙,想想能装满吗?生:不能!还要装入一些沙子填充空隙,现在铅笔和沙子的体积才是铅笔盒的容积生2:桶子里装满大米米的体积就是桶子的容积生3:杯子里装满水,水的体积就是杯子的容积生4:空气球里吹满空气,空气的体积就是空气球的容积……师:是不是所有的物体都具有容积?学生交流插入百度图片】魔方的图片:【插入百度图片】实心的木头【插入百度图片】铅球的图片小结:只有空心的物体才具有容积3、进一步感知体积和容积的不同师:看来大家对容积有了比较深入的理解了现在我们回顾一下刚才所学的内容什么是体积?生:体积表示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师:什么是容积?生:容积表示所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 师:现在我要考考你们的反应请你补充我说的话我们家的这个木箱它占屋子的空间大小,就是这个木箱的(体积)木箱里面能容纳物体体积的大小是木箱的(容积)。
谁想来考考大家的反应?生1:花盆所占空间的大小是花盆的(体积),花盆里装满的泥巴的体积是花盆的(容积)生2:开水瓶里能容纳的水的体积是开水瓶的(容积),开水瓶所占的空间的大小是开水瓶的(体积)……三、练习1、基本练习:选择题:要让学生说出原因,理解材料的壁厚引起容积小于体积,想一想:(1)、生理解变与不变的规律使其明白,体积不因形状而改变2)、【百度出示图片】一枚一元硬币和一角的硬币再出市实物一枚一元硬币和一角的硬币“谁大,谁小?”师:如果各自十枚,谁的体积大?谁的体积小?2、分层练习师: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实验、讨论交流学习了体积和容积的概念,知道了它们有什么区别,搞清楚了这一些,现在我们一起来解决一些问题想一想:活动一:捏橡皮泥师:请同学们拿出一团橡皮泥,听老师的口令做请你把它捏成长方体学生实践)师:请你把它捏成球学生实践)师:捏成的两个物体哪一个的体积大?为什么?生1:一样大因为用的是同一块橡皮泥,所以无论捏成什么物体体积都是一样的设计意图:通过游戏,体会同一块橡皮泥,虽然形状改变了,但是体积不变;在游戏中加深对体积的本质认识)活动二:练一练师:课件出示课本42页,第3题小明和小红各有一瓶同样多的饮料,小明倒了三杯,而小红倒了两杯,你认为有可能吗?为什么?请大家独立思考。
想好了把你的想法说给同桌听学生汇报)生:他们有同样多的一瓶饮料,如果装饮料的杯子的容积不同,那倒的杯数就会不同生:将同样容积的饮料倒入不同容积的杯子里,倒的杯数自然就会不同,所以这种可能是有的活动三:摆一摆,课件出示师:课件出示课本42页,第4题小组活动,用12个大小相同的小正方体,分别按要求搭一搭师:搭出两个物体,使它们的体积相等师:搭出两个物体,使其中一个物体的体积是另一个的2倍怎样计算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师:谁来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生:第一问,每边摆6个小正方体,摆出的形状不限,摆出的两个物体的体积相等生:第二问,一边摆4个小正方体,一边摆8个小正方体,摆出的形状也不限,因为八是四的二倍,所以八个小正方体的体积是四个小正方体体积的二倍五(设计意图:通过比较两个长方体的体积,尝试不同策略比较体积的大小,体会长方体的体积与长、宽、高有关系,直观感受体积与容积的联系和区别)3、深化练习师:有一篇课文是《玩出了名堂》,昨天几个小女孩玩沙子,看看玩出了什么名堂?课件出示:最后一习题:如图:同一堆沙子装进两个外观一样大小的盒子里,为什么会有两种不同的结果?超过正好装满先交流想法,在汇报,最后课件揭示原因。
使学生理解“体积相同的两个物体,容积不一定相同,原因是壁厚引起的”四、布置作业:练习册的《体积与溶积》的1、2、3题五、全课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设计意图:交流学习的收获,梳理所学知识,总结学习方法板书设计:体积 与 容积体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物体的体积不随形状而改变容器所能容纳别的物体的体积叫容器的容积容积 不计壁厚:容积=体积随容器壁厚而改变 计壁厚:容积〈 体积 教学反思优点:1.故事导入,再现情景,在激趣中质疑2.联系实际,通过实物和相关的图片,实验,课件,是抽象化的知识直观化 3、能随时纠正学生的数学语言,使其表达准确,顺畅4、重视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培养,鼓励性评价很及时5、通过同桌,小组交流不仅分散了教学的难点,又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不足:1、教学箱的体积大于冰箱的容积时,应让学生交流原因和想法2、学生举例苹果框里装满框苹果时应该考虑到苹果之间的缝隙,要用沙子、或者米粒等小颗粒的东西来填充3.通过这堂课,在以后的课堂中,要更多的重视学生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个人介绍省份: 陕西省 学校:咸阳市旬邑县逸夫小学 姓名: 赵亚玲职称:小学一级:13892995394 电子邮件:390807083@通讯地址: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逸夫小学 邮政编码:711300赵亚玲:小学一级教师。
在2007年在咸阳市小学数学教师基本功大赛中荣获荣获二等奖在2009年12月9日《请你帮忙给我把小黑板提到四楼》发表于《咸阳日报》2009年11月,《“一张白纸”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一文刊登于在《中华教育科研文丛》2010年1月,《一千克黄豆大约有多少粒教学设计》刊登于《新形势下教育管理理论与实践论坛》2010年8月为旬邑县教学能手2011年4月被评为咸阳市教学能手2011年八月,《分数的再认识》教学设计,在参加全省第四届优秀教学设计交流评选活动中,荣获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