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病理学第十四章传染病题目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38.50KB
约21页
文档ID:133246991
病理学第十四章传染病题目_第1页
1/21

第十四章 传染病一、名词解释1.干酪样坏死(caseous necrosis)2.肺原发综合征(pulmonary primary complex)3.结核瘤(tuberculoma)4.全身粟粒性结核病(general miliary tuberculosis)5.继发性肺结核病(seconclary pulmonary tuberculosis)6.结核结节(tubercle)7.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acute systemic military tuberculosis)8.结核病(tuberculosis)9.上皮样细胞(epithelioid cell)10.浸润型肺结核(infiltrative tuberculsis)11.伤寒小节(typhoid nodule)12.瘤型麻风(lepromatous leprosy)13.树胶样肿(gumma)14.梅毒疹(syphilomn)15.硬性下疳(hard chancre)16.淋病(gonorrhea):17.细菌性痢疾(bacillary dysentery)18.玫瑰疹(roseola)19.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20.AIDS 二、填空题 21.结核病是由 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全身器官均可发生,但以 结核最为多见。

22.以前一般认为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以 免疫为主 23.原发性肺结核病其原发灶常位于通气好的 24.肠结核可发生于任何肠段,而以 为其好发部位 25.溃疡型肠结核其溃疡多呈 ,其长径与肠轴 26.结核杆菌含有3种成分,其中 成分决定其毒力,而且能引起强烈的变态反应 27.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其洞壁镜下分为三层,内层为 ,中层为 ,外层为 28.结核性脑膜炎以 多见,主要由于结核杆菌经血道播散所致 29.淋巴结结核最常见的发生部位为 、支气管和肠系膜淋巴结 30.关节结核病人关节腔内游离的纤维素凝块长期相互撞击可形成白色圆形或卵圆形小体,称为 31.继发性肺结核的类型有 , , , , , 32.原发性肺结核可经 , 播散,而经 播散少见 33.麻风是由 引起的 病,它侵犯的部位主要是 和 34.麻风病变分两型和两类,即 型和 型, 类和类。

35伤寒的病变主要累及 ,其中以 , 和 变化最显著 36.伤寒小结内含有一种特征性的细胞称为 37.伤寒的肠道病变可分为 , , , 四期 38.肠伤寒溃疡期的常见并发症是 , 39.肠伤寒的病变主要发生于 的集合淋巴小结和孤立淋巴小结,肠粘膜溃疡多深达 40.细菌性痢疾的病变特点是结肠粘膜的 炎症,并有不规则 形成 41.细菌性痢疾病变主要类及 ,尤以 和 为重,严重时可波及整个结肠甚至 42.急性细菌性痢疾假膜成分包括 , , 等43.流行性出血热的基本病变是 和 三、选择题A型题44.关于干酪样坏死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坏死灶内有多量抑制酶活性的物质,故可自溶、排出B.液化时,结核杆菌大量繁殖C.液化对于酪样坏死物质排出有利D.坏死物质中很多脂质,是因受累组织发生脂肪坏死E.液化可成为结核病恶化、进展的原因45.典型结核结节的中心部分应该见到:A.干酪样坏死 B.类上皮细胞C.Langhans巨细胞 D.渗出的大量血浆E.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46.在人体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巨噬细胞 B.T淋巴细胞 C.浆细胞D.B淋巴细胞 E.中性粒细胞47.初次吸人结核杆菌,最早引起的肺内病变是:A.原发灶的渗出及坏死 B.沿支气管出现广泛渗出C.结核性淋巴结炎 D.原发综合征E.肺门淋巴结结核48.继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A.浸润型肺结核 B.局灶型肺结核C.肺结核球 D.干酪样肺炎E.慢性纤维性空洞型肺结核49.患者女,29岁,近一年来常有低热、盗汗、咳嗽、痰中带血,X线胸片见右肺尖有直径3.5cm、边缘模糊不清的云雾状阴影,痰培养查见抗酸杆菌,据此应诊断为:A.右肺尖局灶型肺结核 B.右肺尖结核球C.右肺尖浸润型肺结核 D.右肺尖肺癌E.右肺尖干酪样肺炎50.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病变常以增生为主 B.易经血道播散C.伴肺门淋巴结大 D.多无需治疗而自然痊愈E.空洞形成易致咯血,甚至危急患者的生命51.在结核病的基本病变中,渗出性病变常常是:A.纤维蛋白性渗出比坏死多见 B.形成假膜C.呈浆液性或浆液纤维蛋白性炎 D.有化脓和出血E.有浓液形成52.在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中性粒细胞 B.单核一吞噬细胞C.浆细胞或B淋巴细胞 D.树突状细胞E.T淋巴细胞53.关于结核干酪样坏死的形成,下列哪项叙述是正确的?A.多发生于病变的开始B.坏死物中有多量蛋白水解酶C.大多数坏死物中含有一定量的结核杆菌D.肉眼所见对结核的诊断无意义E.发生于细菌量少,毒力弱且机体抵抗力强时54.关于结核球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为一种开放性肺结核B.若及时治疗,可在半年内痊愈C.随着抗结核药物的广泛应用,有明显增多的趋势D.主要为增生性病变,形成许多结核结节E.多出现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和体征55.结核病变的转归以下列哪种为好?A.病灶发生纤维包裹和钙化 B.纤维化C.吸收和消散 D.病灶扩大E.溶解和播散56.关于结核性脑膜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多发生在成人,小儿少见B.不累及脑实质C.脑底部有黄色、混浊、胶冻样渗出物D.在成人多不是经血源播散引起E.病变以脑底部为突出,呈化脓性改变57.关于全身粟粒性结核病的叙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临床上常有明显的结核中毒症状B.肉眼见各器官密布粟粒大小的结节病灶C.镜下为典型的结核结节D.经血源播散引起E.若急时治疗,预后仍属良好58.结核球的直径常为:A.1.2~1.5cm B.0.2~0.5cmC.2~5cm D.5~8cmE.7~8cm59.关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结核空洞多位于肺下叶B.病变局限,组织破坏不明显C.无肺功能受损害D.少见的继发性肺结核的一个类型E.多由浸润型肺结核形成急性空洞后经久不愈发展而来60.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的病变:A.大多为继发性肺结核的一部分B.一般不经治疗也可完全吸收而痊愈C.主要为浆液纤维蛋白性炎D.主要见于中老年患者E.可有假膜形成61.关于增生性结核性胸膜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积极治疗,一般1~2月后吸收 B.主要发生在肺下n十上部的肺胸膜C.常有肺受压和纵隔移位等体征 D.比渗出性结核性胸膜炎常见的多E.病变以增生性变化为主,很少见胸膜腔积液62.关于溃疡型肠结核病变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以横结肠为好发部位 B.溃疡多个、呈圆形或椭圆形,边缘整齐C.溃疡长径与肠轴相垂直 D.溃疡底部不见结核性肉芽组织E.溃疡愈合时很少造成肠腔狭窄63.关于结核性腹膜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增厚的壁腹膜在触诊时柔软 B.可分为为干、湿型,混合型多见C.湿型无结核结节形成 D.干型没有渗出性病变E.多由血源性播散引起64.骨结核最常见的部位是:A.肩胛骨 B.胫骨上端 C.颅骨D.脊柱 E.指骨65.脊柱结核最常侵犯:A.颈椎 B.第1~5胸椎C.第5~9胸椎 D.第10胸椎~第2腰椎E.骶、尾椎66.关于冷脓肿的叙述,下列正确的是?A.机体抵抗力低下时细菌引起的化脓性炎B.结核合并化脓性炎而形成C.骨结核时,病变累及周围软组织而形成结核性脓肿D.非致热性细菌所引起的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炎E.为化脓性细菌所引起深部组织的化脓性炎67.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为:A.干酪样坏死极少见B.病理变化以脑干最为明显C.常见大量典型结核结节形成D.渗出物主要为浆液、纤维蛋白和大量中性粒细胞E.蛛网膜下腔多见灰黄色、浑浊、胶冻样渗出物68.淋巴结结核最常累及:A.颌下淋巴结 B.颈淋巴结C.腋窝淋巴结 D.纵隔淋巴结E.腹股沟淋巴结69.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A.仅发生于儿童 B.常见的死亡原因是结核性脑膜炎C.病变在肺内易沿支气管播散 D.如不经过积极治疗难于痊愈E.咯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70.以下哪一项不是继发性肺结核的特点:A.好发于肺尖B.易沿淋巴管和血道播散C.病程长,随机体抵抗力的消长而起伏D.肺内病变复杂,且新旧病变交杂E.肺门淋巴结一般无明显改变71.原发性肺结核最常见的结局是:A.痊愈 B.全身粟粒性结核C.扩散为肺外结核 D.干酪样肺炎结核E.转为继发性肺结核72.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结核病的描述,下列那一项是正确的?A.病变在肺内无一定的好发部位 B.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病变C.不经治疗绝大多数能自然痊愈 D.不易有纤维空洞形成E.咯血是常见的死亡原因73.下列哪种疾病最易引起肠管狭窄?A.肠阿米巴病 B.肠伤寒C.肠结核 D.细菌性痢疾E.菌群失调性假膜性肠炎74.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性脑膜炎的特点?A.以小儿多见 B.颅内压升高不明显C.脑脊液中以淋巴细胞为主 D.主要由结核杆菌血源播散所致E.病变以脑底蛛网膜下腔内最明显75.男性生殖系统结核的症状主要由下列哪项引起?A.前列腺结核 B.精囊结核C.输精管结核 D.附睾结核E.睾丸结核76.结核病灶中巨噬细胞转变为类上皮细胞是由于:A.吞噬的结核杆菌毒力较强 B.吞噬的结核杆菌释放毒素C.吞噬的结核杆菌不能被杀死 D.吞噬的结核杆菌数量过多E.吞噬的结核杆菌破坏、释放出磷脂77.以下哪一项不是原发性肺结核的特点?A.肌体缺乏对结核的免疫力 B.肺原发病灶易形成空洞C.形成原发综合征 D.肺门淋巴结易受累E.原发病灶常见于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近脏胸膜处78.干酪样肺炎通常是由于急性或慢性结核性空洞内的细菌通过以下哪个途径播散所致?A.肺门淋巴结 B.支气管 C.肺动脉D.胸膜腔 E.肺静脉79.血行播散性结核病最罕见的部位是?A.骨和关节 B.心肌 C.肾D.脑 E.脾80.结核球是指:A.直径小于2cm的于酪样坏死灶B.状似大叶性肺炎的干酪样坏死灶C.孤立性的境界不清楚的干酪样坏死灶D.无纤维包裹的干酪样坏死灶E.直径2~5cm,有纤维包裹的、孤立的、境界分明的干酪样坏死灶28.在人体结核病的免疫反应中起主要作用的是:A.巨噬细胞 B.T淋巴细胞C.浆细胞 D.B淋巴细胞E.中性粒细胞28.在结核病的基本病变以增生为主时,常形成:A.增生性息肉B.结核性肉芽肿C.结核球D.假结核结节E.炎性假瘤83.关于干酪样肺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为一种小叶性肺炎 B.是继发性肺结核的一种严重类型C.为一种大叶性肺炎 D.是肺的纤维蛋白化脓性炎E.是肺泡浆液纤维蛋白性炎84.结核病好转的最好方式是:A.吸收消散 B.硬结、钙化C.纤维包裹 D.纤维化E.纤维包裹及钙化85.结核性肉芽肿内最基本的细胞成分是:A.类上皮细胞 B.Langhans巨细胞C.成纤维细胞 D.淋巴细胞E.浆细胞86.Langhans巨细胞是由哪种细胞演化而来的?A.类上皮细胞 B.淋巴细胞C.中性粒细胞 D.成纤维细胞E.上皮细胞87.结核病的基本病变属于:A.急性增生性炎 B.慢性出血性炎C.变质性炎 D.急性浆液性渗出性炎E.特殊性炎88.局灶型肺结核以何种病变为主?A.增生性病变 B.渗出性病变C.变质性病变 D.渗出性病变和变质性病变E.增生性病变和渗出性病变89.继发性肺结核,其播散的主要途径是:A.淋巴道 B.血道 C.血道和淋巴道D.支气管 E.支气管和淋巴道90.以下哪项与继发性肺结核不相符?A.病人抵抗力较强 B.不会发生干酪样肺炎C.病变多从肺尖开始 D.粟粒性肺结核极少见E.可发生空洞91.继发性肺结核的结核杆菌在肺内蔓延主要通过:A.血道播散 B.直接蔓延C.受累的支气管播散 D.淋巴道播散E.吞入带菌痰液92.影响结核病的发展和转归的主要因素是:A.中性粒细胞B.T淋巴细胞C.结核杆菌数量、毒力大小及机体的反应性D.机体免疫反应和变态反应的强弱对比E.机体免疫力的高低93.临床上称为开放性肺结核的是:A.原发性肺结核病 B.局灶型肺结核病C.肺结核球 D.浸润型肺结核病E.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94.以下哪一项不是结核病转向愈合时的改变?A.吸收、消散 B.钙化 C.纤维包裹D.纤维化 E.溶解坏死95.人体内吞噬、消灭结核杆菌主要依靠:A.T淋巴细胞 B.浆细胞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E.噬酸粒细胞96.肠结核好发于:A.空肠 B.横结肠 C.回盲部D.乙状结肠 E.直肠下段97.关于慢性粟粒性肺结核病的发生,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多见于成年人,因细菌由肺外潜伏病灶播散入肺引起B.常伴有肺门淋巴结病变扩大C.由肺原发灶直接蔓延引起D.由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经支气管播散造成E.由浸润型肺结核直接蔓延引起98.原发性肺结核的肺内原发病灶常位于:A.肺尖 B.脏胸膜面 C.肺门D.肺膈面 E.肺上叶下部或肺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99.结核病渗出性病变的主要愈合方式是:A.肉芽组织增生 B.吸收消散C.向周围组织蔓延 D.钙化E.纤维包裹100.结核病中,易查见结核杆菌的是:A.结核结节B.纤维化病灶C.渗出性病变D.液化的干酪样坏死物E.结核球101.关于干酪样肺炎的描述,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可状似小叶性肺炎B.可状似大叶性肺炎C.可由浸润型肺结核恶化、发展而来D.患者有严重的中毒症状E.坏死无中有大量变性、坏死的中性粒细胞102.关于干酪样肺炎的叙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可由浸润型肺结核恶化、进展而来B.病变性质为富含脂质的化脓性炎C.常发生在免疫力强或变态反应低的病人D.多由急、慢性空洞的结核杆菌经血道播散所致E.是继发性肺结核的一种常见类型103.继发性肺结核的早期病灶多出现在:A.肺尖下2~4cm处 B.肺门C.肺底部 D.右肺上叶背部E.右肺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近脏胸膜处104.原发性肺结核的发生是由于:A.感染的细菌数量大 B.肌体对结核菌处于过敏状态C.细菌毒力较强 D.机体对结核菌缺乏免疫力E.病人年龄较小105.对结核病最有诊断价值的基本病理变化是:A.类上皮细胞 B.灰白色半透明的粟粒结节’C.找到Langhans巨细胞 D.干酪样坏死E.含大量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的渗出液106.关于肠结核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绝大多数是继发于活动性空洞型肺结核B.病变可发生在任何肠段,而以回盲部为其好发部位C.形成的溃疡常易损伤肠壁而引起穿孔D.溃疡愈合后因疤痕形成和收缩而引起肠狭窄E.增生型者常使肠壁高度肥厚、变硬、肠腔狭窄,引起肠梗阻107.在原发性与继发性肺结核病变的形成中,其发生发展不同的关键因素是:A.发病年龄不同 B.发病部位不同C.病变性质不同 D.机体反应性不同E.播散方式不同108.关于结核结节的形成,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其中的Langhans巨细胞由成纤维细胞(纤维母细胞)转化而来B.其中的类上皮细胞由巨噬细胞转变而来C.是变态反应的结果D.是在体液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E.结节中央一定有干酪样坏死109.关于继发性肺结核病的描述,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多发于儿童 B.肺门淋巴结常有明显结核病变C.病变易循血管播散 D.病变多开始于肺中叶E.肺内未愈合的病变易沿支气管播散110.有关肺结核原发综合征的描述,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原发灶多在肺尖部 B.多发于儿童C.肺门淋巴结干酪样坏死 D.一般无明显临床表现E.可发展成急性粟粒性结核病111.结核结节主要由什么细胞构成?A.浆细胞 B.淋巴细胞C.成纤维细胞 D.巨噬细胞E.类上皮细胞和Langhans巨细胞112.麻风病中的泡沫细胞来源于:A.巨噬细胞 B.淋巴细胞C.浆细胞 D.平滑肌细胞E.多核巨细胞113.下列有关麻风病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结核样型麻风发病率高 B.瘤型麻风传染性强C.结核样型麻风细胞免疫强 D.瘤型麻风病灶中含菌多E.结核样型麻风病灶中干酪样坏死多见114.机体对麻风杆菌的免疫反应为:A.体液免疫 B.细胞免疫C.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并重 D.体液免疫为主,也有细胞免疫E.细胞免疫为主,并伴体液免疫115.伤寒小结的主要构成成分:A.类上皮细胞 B.淋巴细胞C.多核巨细胞 D.浆细胞E.巨噬细胞116.伤寒的传播途径是:A.消化道传播 B.呼吸道传播C.血液传播 D.接触传播E.内源性感染117.伤寒的特征性病变下列哪项除外?A.伤寒肉芽肿形成 B.病灶中较多中性粒细胞浸润C.脾肿大 D.回肠下段集合和孤立淋巴小结肿大E.皮肤玫瑰疹118.在伤寒病人发病第一周内给患者作何种培养易获得阳性?A.粪便 B. C.尿 D.胃液 E.痰119.肠穿孔常发生在伤寒病程的:A.第一周 B.第二周 C.第三周D.第四周 E.潜伏期120.横纹肌蜡样变性最常发生于:A.伤寒 B.菌痢 C.结核D.钩端螺旋体病 E.隐球菌病121.伤寒带菌者细菌一般居留于:A.结肠 B.胆囊 C.小肠D.肝脏 E.直肠122.伤寒时肠道的溃疡形成原因是:A.细菌内毒素 B.细菌外毒素C.细菌的直接作用 D.过敏反应E.内毒素和外毒素的共同作用123.肠伤寒哪一期病变处于菌血症高峰期?A.潜伏期 B.髓样肿胀期 C.坏死期D.溃疡期 E.愈合期124.急性细菌性痢疾早期的结肠病变:A.假膜性炎 B.浆液性炎 C.卡他性炎D.表面化脓性炎 E.出血性炎125.细菌性痢疾发生溃疡是由于:A.细菌的直接作用 B.内毒素C.外毒素 D.变态反应E.以上均是126.细菌性痢疾的肠道病变特点为:A.浆液性炎 B.纤维素性炎C.肉芽肿性炎 D.出血性坏死性炎E.蜂窝织性炎127.我国细菌性痢疾最常见的致病菌是:A.宋氏菌 B.福氏菌C.鲍氏菌 D.志贺氏菌E.大肠唉希菌t28.急性细菌性痢疾患者的里急后重症状的根本原因是由于:A.肠蠕动增强 B.肠痉挛C.肠扭转 D.肠壁溃疡E.炎症刺激直肠壁内的神经末梢及肛门括约肌129.有关急性细菌性痢疾所形成假膜的叙述,下列哪项不正确?A.肉眼观多呈灰白色、糠皮状 B.首先出现于粘膜的顶部C.假膜脱落常形成溃疡,易致穿孔 D.假膜可见于大便中E.可认为是急性细菌性痢疾的特征性病变130.患者男,28岁,腹痛、腹泻三天,每日排便十余次,初为粘液稀便,后转为粘液脓血便,该患者所患疾病最可能为:A.伤寒 B.大肠癌 C.阿米巴痢疾D.急性细菌性痢疾 E.肠真菌病131.慢性细菌性痢疾病变特点中描述错误的是:A.多为福氏菌感染 B.新旧病灶共存C.可致肠腔狭窄 D.所形成的慢性溃疡易于癌变E.急性菌痢病程超过两个月以上者132.流行性出血热最常见的死亡原因是:A.急性肾功能衰竭 B.急性心力衰竭C.出血性休克 D.呼吸衰竭E.中毒性休克133.哪种炎细胞浸润支持梅毒的诊断:A.中性粒细胞 B.嗜酸性粒细胞C.淋巴细胞、浆细胞 D.肥大细胞E.巨噬细胞134.关于梅毒的描述,哪一项错误?A.病变具有长期性和破坏性 B.晚期梅毒常致组织器官破坏c.以性传播为主 D.早期梅毒传染性弱E.隐性梅毒血清反应阳性135.下列哪种病变不支持晚期梅毒:A.树胶样肿 B.硬下疳C.梅毒性主动脉炎 D.脊髓痨E.麻痹性痴呆136.下列哪种病损属一期梅毒:A.阴茎硬性下疳 B.梅毒疹C.睾丸树胶样肿 D.脊髓痨E.马鞍鼻137.下列肠道传染病中,最易引起穿孔的是:A.细菌性痢疾 B.伤寒 C.肠结核D.阿米巴痢疾 E.肠曲菌病138.下述不属于性传播疾病的是:A.尖锐湿疣 B.淋病 C.艾滋病D.麻风 E.软下疳139.艾滋病时,HIV主要侵犯下列哪种细胞?A.CD4+T细胞 B.CD8+T细胞C.K细胞 D.NK 胞E.巨噬细胞140.下述哪种疾病的溃疡愈合后易致肠腔狭窄?A.肠结核 B.急性细菌性痢疾C.阿米巴痢疾 D.伤寒E.肠真菌病141.以下哪项病变有助于对尖锐湿疣的诊断:A.多量角化不全细胞 B.凹空细胞C.表皮棘层肥厚 D.乳头状瘤样增生E.角质层肥厚142.梅毒是由下列哪种病原体引起:A.螺旋体 B.病毒C.细菌 D.真菌E.寄生虫143.梅毒时下列哪种细胞会恒定出现:A.淋巴细胞 B.浆细胞C.巨噬细胞 D.中性粒细胞E.嗜酸性粒细胞144.梅毒树胶样肿病灶中极少见到:A.组织坏 B.类上皮细胞C.朗罕氏巨细胞 D.弹力纤维E.钙化145.关于梅毒疹,错误的叙述是:A.可见于全身皮肤粘膜 B.为斑丘疹C.可不治自逾 D.见于第二期梅毒E.镜下为血管炎和肉芽肿性病变B型题(146~149)A.溃疡长轴与肠长轴平行 B.溃疡长轴与肠长轴垂直C.溃疡呈烧瓶状 D.溃疡呈地图状E.溃疡边缘堤状隆起146.结核147.伤寒148.菌痢149.肠阿米巴(150~154)A.X线示肺门哑铃状阴影B.X线示边缘模糊的云雾状阴影C.X线示肺尖部单个结节状病灶D.X线示肺上叶2~5cm的孤立结节,周围毛刺状E.X线示肺内多个空洞,壁较厚150.局灶型肺结核151.浸润型肺结核152.纤维空洞型肺结核153.结核瘤154.肺原发综合征(155~159)A.椭圆形溃疡,其长轴与肠管平行 B.带状溃疡,其长径与肠的长轴垂直C.溃疡形状不规则,呈表浅地图状 D.烧瓶状溃疡E.溃疡大,形状不规则,边缘隆起155.肠结核溃疡特点156.急性细菌性痢疾溃疡特点157.肠伤寒溃疡特点158.阿米巴痢疾溃疡特点159.大肠癌溃疡特点(160~164)A.性传播 B.呼吸道传播c.皮肤传播 D.直接接触传播E.蚊虫叮咬经血传播160.尖锐湿疣的主要传播途径161..钩端螺旋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62.结核病的主要传播途径163.流行性乙型脑炎的传播途径164。

目前多数人认为麻风的传播途径是(165~169)A.纤维素性炎 B.化脓性炎C.增生性炎 D.变质性炎E.出血性炎165.伤寒的病变性质是166.急性细菌性痢疾病变性质是167.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变性质是168.乙型脑炎的病变性质是169.淋病病变性质是(170~174)A.乙状结肠、直肠 B.回肠下段C.直肠 D.盲肠、升结肠E.回盲部170.肠结核的好发部位是171.肠伤寒的好发部位是172.菌痢的好发部位是173.大肠癌的好发部位是174.阿米巴痢疾的好发部位是X型题175.原发综合征包括:A.肺门淋巴结炎症 B.肺门淋巴结结核C.肺门淋巴管炎 D.转移灶E.原发灶176.关于结核病的病变和表现,下述正确的是:A.在干型结核性腹膜炎的腹部触诊有柔韧感B.肺结核病多见于右肺 ‘C.继发性肺结核多见于成人D.肾结核多为单侧性,男多于女E.结核性脑膜炎多见于儿童177.Langhans巨细胞见于以下何种疾病:A.结核病 B.异物肉芽肿C.伤寒 D.麻风E.梅毒178.与原发性肺结核相比,继发性肺结核:A.病变从肺底部开始 B.主要为呼吸道传播C.病程短,易于恢复 D.多见于成人E.易发生干酪样坏死179.关于结核病以坏死为主的病变:A.发生在结核杆菌量多、毒力强时B.渗出和增生性改变可继发坏死性病变C.坏死组织质地较实,均匀细腻D.镜下为红染无结构物质E.坏死结构中多含有一定量的结核杆菌180.符合结核渗出性病变的是:A.常发生于结核菌量多、毒力强时 B.见于病变早期C.好发于肺、浆膜、脑膜等处 D.易检见结核杆菌E.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索性炎181.结核病转向愈复时表现为:A.溶解播散 B.吸收消散C.病灶扩大 D.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E.以上都不是182.结核病转向恶化时表现为:A.溶解播散 B.吸收消散C.病灶扩大 D.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E.以上都不是183.结核结节中类上皮细胞的来源:A.局部增生的组织细胞 B.局部渗出的中性粒细胞C.局部活化的淋巴细胞 D.局部增生的肌母细胞E.来自血液中的单核细胞184.肠结核病描述正确的为:A.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愈合后易致肠狭窄C.易肠穿孔 D.易发生癌变E.溃疡常较深185.浸润型肺结核的描述正确的是:A.属于活动性肺结核 B.可以完全吸收C.多由局灶型肺结核发展来 D.病变中心常有干酪样坏死区E.干酪样坏死物排出后可形成急性空洞186.关于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描述正确的是:A.有一个或多个薄壁空洞形成B.多见于成人肺结核C.空洞中层为增生的纤维组织D.多由浸润型肺结核发展来E.肺内不同的病灶,部位愈向下病变愈新鲜187.肠结核与肠伤寒的区别在于前者:A.溃疡的长轴与肠的长轴垂直 B.溃疡愈合后易致肠狭窄C.易肠穿孔 D.易发生癌变E.溃疡常较深188.关于原发性肺结核的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指初次感染结核菌而在肺内发生的病变B.原发复合征形成C.原发灶及淋巴结不发生干酪样坏死D.可发生血行播散到各器官E.结核菌常经淋巴道引流到肺门淋巴结189.组成结核性空洞洞壁的成分有:A.增生的纤维组织 B.干酪样坏死物质C.大量结核杆菌 D.结核性肉芽组织E.瘢痕组织190。

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A.干酪样坏死 B.Langhans巨细胞C.渗出性改变 D.增生性炎E.以上都是191.肺内的干酪样坏死灶的可能结局为:A.溶解播散 B.吸收消散C.病灶扩大 D.纤维化、纤维包裹及钙化E.坏死发生液化,导致空洞形成192.关于麻风的叙述正确的是:A.麻风杆菌引起肉芽肿性炎症B.结核样型麻风的受累神经病灶处易见干酪样坏死C.瘤型麻风病灶中含多量泡沫细胞和少许干酪样坏死物D.结核样型麻风细胞免疫较强E.结核样型麻风易侵犯粘膜193.结核样型麻风与结核性肉芽肿的病变区别有:A.无类上皮细胞 B.无Langhans细胞C.极少有干酪样坏死 D.有淋巴细胞浸润E.常侵犯神经194.伤寒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是:A.肠出血 B.肾功能衰竭C.败血症 D.肠穿孔E.支气管肺炎195.肠伤寒发病第三周,阳性较高的实验室检查有:A.血细菌培养 B.粪便细菌培养C.肥达氏反应 D.尿细菌培养E.骨髓细菌培养196.伤寒可引起:A.菌血症 B.败血症 C.毒血症D.脓毒血症 E.血中中性粒细胞减少197.伤寒的临床症状有:A.相对缓脉 B.皮肤玫瑰疹C.肌痛 D.外周血白细胞增多E.持续高热,198.肠结核与肠伤寒的区别在于后者:A.易致肠穿孔 B.溃疡愈合后可引起梗阻C.溃疡长轴与肠的长轴平行 D.浆膜面有灰白色小结节E.可致肠粘连199.细菌性痢疾可并发:A.肠出血 B.肠穿孔 C.毒血症D.肠狭窄 E.关节炎200.下列有关中毒性菌痢的描述哪些是正确的:A.多见于2~7岁儿童 B.多为毒力较低的痢疾杆菌引起C.肠道病变常是节段性坏死 D.多死于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E.肠道病变多为卡它性炎201.关于钩端螺旋体病的病变描述,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肺出血 B.全身中毒性损害C.广泛的实质器官的变性、坏死 D.严重的炎症反应E.循环障碍202.下列哪些表现对流行性出血热的诊断有意义:A.肺大片出血 B.肾上腺髓质的出血C.脑垂体前叶出血 D.右心房内膜下大片出血E.蛛网膜下腔出血203.关于淋病的描述,下列哪些是正确的?A.病原菌为淋球菌 B.以性传播为主C.女性易致不孕症 D.不发生血行播散E.可通过胎盘使胎儿感染204.下列哪项不是艾滋病的传播途径:A.游泳池或公共浴室 B.昆虫叮咬C.普通工作场所或学校的接触 D.通过注射针头传播E.医用器械传播205.下列有关艾滋病的描述哪项是正确的?A.是一种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B.混合性机会性感染发生率高C.易于发生非霍奇金淋巴瘤 D.大多通过性传播E.潜伏期长206.真菌病常见的病理变化有:A.可致化脓性炎 B.有结核样肉芽肿形成C.全身播散 D.引起的病变有特异性E.可有坏死灶形成四、问答题207.试述结核病的基本病变。

208.简述继发性肺结核的分类及其主要病变特点209.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210.溃疡型肠结核的病理形态特点211.写出你所知道的易形成肠道溃疡的疾病名称,结合大体标本观察比较本章疾病所形成溃疡的病理形态212.肠伤寒和肠结核均累及回肠,为什么溃疡形态不同?213.肠伤寒病变分哪几期?其主要病变及并发症是什么?214.简述急性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部位及病变特点215.后天性梅毒和先天性梅毒相比,有何主要不同特点?216.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有哪些?五、病例分析题 217.患者,男性,2岁,因拒食及嗜睡3d,抽搐1h人院最近3d,患儿拒食、嗜睡、精神差,有时哭闹病第2、3天患儿有喷射性呕吐1h前,患儿出现抽搐,双眼向上翻,颈部强直 入院查体:体温38.2℃,呈半昏迷状态,颈部有抵抗感,双肺未闻及罗音,心脏未闻及杂音,肝肋下一指,克氏征、布氏征阳性化验:白细胞9.6×109/L,中性55%,淋巴41%脑脊液:清,中性0.26,淋巴0.74,糖(-)结核菌素实验(+)X线检查:双肺有散在分布的、密度均匀的、粟粒大小的点状阴影 讨论题:(1)患儿诊断为何病?为什么 (2)该病有何特点? 218.患者,男,28岁,因持续高热10余天伴腹泻7天,于2001年9月21日入院。

患者两周前曾因头痛、咳嗽、发热来院就诊,诊断为“上呼吸道感染”,中西药治疗后好转约一周后再次发热,体温升高达39~40℃,并出现腹胀、腹泻,腹泻每天4~5次,偶有粘液,无里急后重右下腹隐痛,伴食欲差,恶心、呕吐,曾先后服麦迪霉素、氟哌酸未见明显改善 体检:体温38.8℃,脉搏120次/min,呼吸26次/min,血压13.7/9.1kPa(103/68mmHg)急性病容,轻度脱水貌,神志清,皮肤、粘膜无黄染躯干背侧隐约可见3颗比米粒小、压之褪色的淡红色皮疹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无异常腹部略膨隆,轻度腹肌紧张,脐周压痛(+),反跳痛(-)肝右肋下2cm,脾左肋下1~2cm,质中等腹部移动性浊音(-),肠鸣音活跃 实验室检查: 血液检查示:中性粒细胞3.1×109/L,肥达氏反应1:160 粪便检查:粪便培养无致病菌 思考题: (1)对本病例作出诊断 (2)写出诊断依据,并对临床表现作出相关解释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在结核杆菌数量多、毒力强,机体抵抗力低或变态反应强烈的情况下,渗出性和增生性病变均可继发干酪样坏死,由于坏死组织含脂质较多而呈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故称干酪样坏死。

2.肺原发灶,淋巴管炎和肺门淋巴结结核三者合称为原发综合征,是原发性肺结核病的病变特点,其X线胸片上呈哑铃状阴影 3.又称结核球,是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形干酪样坏死灶直径约2~5厘米,常位于肺上叶 4.肺原发灶累及肺静脉分支,大量结核杆菌进入破坏肺静脉分支,由肺静脉经左心至大循环,可播散到全身各器官如肺、脑、脑膜、肝、脾、肾等处,形成粟粒性结核肉眼见各器官内密布大小一致,灰白带黄,圆形的粟粒大小之结核结节 5.指再次感染结核杆菌所引起的肺结核病,多见于成人,病变多由肺尖开始,病灶容易发生干酪样坏死,其坏死周围则有以增生为主的病变其病程较长,以支气管播散为主6.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由上皮样细胞,郎罕(Langhans)巨细胞加上外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 7.结核杆菌大量侵入肺静脉分支,经左心至大循环,播散到全身各个器官,如肺、肝、脾、脑膜等处,引起急性全身粟粒性结核病 8.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一种慢性肉芽肿病,全身器官均可以发病,但是以肺结核最常见典型的病变为结核结节形成伴有不同程度的干酪样坏死。

9.为吞噬细胞吞噬结核杆菌、体积增大逐渐转变而成,呈梭型或多角型,胞浆丰富,染淡伊红色,境界不清核呈圆或卵圆形,染色质很少,甚至呈空泡状,核内有1~2个核仁 10.为继发性肺结核的一种少见类型,见于机体免疫力极低,对结核杆菌的变态反应过高的情况下病变可分为大叶性和小叶性两种镜下见肺泡腔内有大量浆液纤维素性渗出物,并有广泛的干酪样坏死 11.伤寒小结:伤寒病时,活跃增生的巨噬细胞吞噬伤寒杆菌、红细胞、坏死细胞碎片形成伤寒细胞该类细胞聚集成小结节状病灶,称为伤寒小结,小结内无中性粒细胞 12.瘤型麻风:麻风病变类型之一,较少见.缺乏有效的细胞免疫病灶内含大量的麻风杆菌,山多量泡沫细胞组成肉芽肿,夹杂少量淋巴细胞病变可累及皮肤、神经、粘膜、内脏等 13.树胶样肿:三期梅毒的特征性病变,外观呈灰白色,结节状,大小不等,质地坚韧有弹性,似树胶,故名树胶样肿镜下病变似结核结节,中央为凝固性坏死,似干酪样,但不太彻底,周围有少许类上皮细胞和朗罕氏细胞 14.梅毒疹:发生于梅毒Ⅱ期时,体内螺旋体大量繁殖,免疫复合物沉积引起全身皮肤、粘膜广泛的闭塞性动脉内膜炎和血管周围炎改变。

肉眼见皮肤、粘膜红色斑丘疹,病灶内可找到螺旋体,能自行消退 15.硬性下疳:见于梅毒I期时,梅毒螺旋体侵人部位发生炎症反应,形成下疳.多为一个,直径约1cm,表面可发生糜烂或溃疡,底部及边缘质硬,故名硬性下疳 16.淋病:为淋球菌引起的最常见的急性性传播疾病,主要病变为泌尿生殖器官化脓性炎 17.细菌性痢疾:简称菌痢,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一种假膜性肠炎,病变多限于结肠,以大量纤维素渗出为特征,假膜脱落伴有不规则浅表溃疡形成 18.玫瑰疹:伤寒病时,由于细菌栓塞皮肤表层毛细血管引起小灶性炎症和毛细血管扩张充血,皮肤出现浅红色斑丘疹,称玫瑰疹 19.尖锐湿疣:尖锐湿疣(condyloma acuminatum)是由人类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引起的性传播性疾病,好发于潮湿温暖的粘膜和皮肤交界的部位 20.AIDS:中文全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又称艾滋病.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引起的,以全身性严重细胞免役缺陷为主要特征的获得性致命性传染病 二、填空题21.结核杆菌 肺 22.细胞 23.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 24.回盲部 25.带状 垂直 26.脂质27.干酪样坏死物质 结核性肉芽组织 28.小儿 29.颈部 30.关节鼠 31.局灶型肺结核 浸润型肺结核 慢性纤维空洞型肺结核 干酪样肺炎 结核球 结核性胸膜炎 32.血道 淋巴道 呼吸道 33.麻风杆菌 慢性传染病 皮肤 神经 34.结核样瘤 界线未定 35.全身单核吞噬细胞系统 肠道淋巴组织 肠系膜淋巴结 肝 脾 36.伤寒细胞 37.髓样肿胀期 坏死期 溃疡期 愈合期 38.肠穿孔 肠出血 39.回肠下段 粘膜下层 40.急性纤维素性炎症 浅表溃疡、 41.大肠 乙状结肠 直肠 回肠下段 42.纤维索 坏死组织 炎症细胞 43.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肿胀 脱落 纤维素样坏死 三、选择题 44.D 45.A 46.B 47.A 48.A 49.C 50.E 51.C 52.E 53.C 54.C 55.C 56.C 57.A 58.B 59.E 60.C 61.E 62.C 63.B 64.D 65.D 66.C 67.E 68.B 69.E 70.B 71.A 72.E 73.C 74.B 75.D 76.E 77.B 78.B 79.B 80.E 81.B 82.B 83.C 84.A 85.A 86.A 87.E 88.A 89.D 90.B 91.C 92.D 93.E 94.E 95.C 96.C 97.A 98.E 99.B 100.D 101.E 102.D 103.A 104.D 105.D 106.C 107.D 108.B 109.E 110.A 111.E 112.A 113.E 114.E 115.E 116.A 117.B 118.B 119.C 120.A 121.B 122.D 123.A 124.C 125.B 126.B 127。

B 128.E 129.C 130.D 131.D 132.A 133.C 134.D 135.B 136.A 137.B 138D 139.A 140.A 141.B 142.A 143.B 144.E 145.E 146.B 147.A 148.D 149.C 150.C 151.B 152.E 153.D 154.A 155.B 156.C 157.A 158.D 159.E 160.A 161.C 162.B 163.E 164.D 165.C 166.A 167.E 168.D 169.B 170.E 171.B 172.A 173.C 174.D 175.BCE 176.ABCDE 177.ADE 178.BDE 179.ABCDE 180.ABCDE 181.BD 182.AC 183.AE 184.ABD 185.ABCDE 186.BDE 187.ABD 188.ACDE 189.ABD 190.ACD 191.DE 192.ABD 193.CE 194.ACD 195.BCE 196.ABCE 197.ABCE 198.AC 199.ABCE 200.ABDE 201.ABCE 202.BCD 203.ABC 204ABC 205.ABCDE 206.ABCE 四、问答题 207.结核病的基本病理变化包括: ①渗出性病变,出现在结核病变的早期或机体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表现为浆液性或浆液纤维素性炎。

病变早期局部有中性粒细胞浸润,但是很快被巨噬细胞所代替 ②增生性病变,发生于机体免疫力较强,菌量较少、毒力较弱时,则发生增生性炎,形成结核结节结核结节是在细胞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是由上皮样细胞,郎罕(Langhans)巨细胞加上外周集聚的淋巴细胞和少量反应性增生的成纤维细胞构成典型的结核结节中央有干酪样坏死单个结节非常小,直径约0.1cm ③坏死性病变,见于机体免疫力低下,菌量多、毒力强,或变态反应较强时,渗出性病变和增生性病变可以转变为坏死性病变病变部位由于含脂质成分较多而呈现淡黄色,均匀细腻,质地较实,状似奶酪,故称为干酪样坏死 渗出、坏死和增生三种变化往往同时存在而以某一种改变为主,而且可以互相转化 208.继发性肺结核的分类及其主要病变特点: ①局灶型肺结核:病变多位于肺尖下2~4cm处,右肺多见病灶0.5~1cm大小,属于无活动性肺结核镜下病变以增生为主,中央为干酪样坏死 ②型肺结核:是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属于活动性肺结核病变中央常有干酪样坏死灶,周围是是多量炎细胞包饶 ③纤维空洞型肺结核:多为浸润型肺结核形成的急性空洞的基础上发展来的,镜下洞壁分3层:内层为干酪样坏死物质,中层为结核性肉芽组织,外层为增生的纤维组织。

④干酪样肺炎:此型肺结核发生于机体抵抗力极低的情况下,可由浸润型肺结核恶化进展而来根据病灶范围可以分为小叶性及大叶性干酪样肺炎 ⑤结核球:又称结核瘤,直径2~5cm,是孤立的有纤维包裹、境界分明的球型干酪样坏死灶 ⑥结核性胸膜炎:分为干性和湿性两种 209.原发性肺结核与继发性肺结核的区别:原发性肺结核继发性肺结核结核杆菌感染初次再次发病人群儿童成人结核杆菌的免疫力或过敏性先天,病程中发生有病理特征原发综合征病变多样,新旧病灶并存,较局限起始病灶上叶下部或下叶上部靠近胸膜处肺尖部主要传播途径多为淋巴道或血道多为呼吸道病程较短,大多自愈长,波动性,需治疗 210.溃疡型肠结核的病理形态特点: ①这是肠结核较为常见的一种类型②结核杆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形成结核结节,而结节逐渐融合并发生干酪样坏死,破溃形成溃疡③由于结核杆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而肠壁淋巴管环绕肠管而行走,病变沿淋巴管扩散,所以典型的肠结核溃疡呈环状,其长径与肠腔长轴垂直④溃疡边缘参差不齐,一般较浅,底部有干酪样坏死物,其下为结核性肉芽肿⑤溃疡愈合后由于瘢痕形成和纤维收缩而导致肠腔狭窄 211.(1)肠结核、肠伤寒、茵痢、阿米巴痢疾、血吸虫病、十二指肠溃疡、大肠癌。

(2)肠结核溃疡型:多位回盲部,溃疡呈带状,其长径与肠长轴垂直,溃疡边缘不整齐,底部附干酪样坏死物 细菌性痢疾:好发于直肠和乙状结肠,溃疡浅表,大小不等,形状不一,呈地图状 肠伤寒:多见于回肠下段,溃疡呈圆或椭圆形,椭圆形溃疡的长轴与肠的纵轴平行,多深达粘膜下层,严重者可深达肌层和浆膜层 212.肠伤寒累及部位为回肠下段孤立和集合淋巴小结,由于该部位淋巴小结的分布与肠的长轴平行,故形成的溃疡亦与肠的长轴平行 肠结核时,结核杆菌侵入肠壁淋巴组织,形成溃疡,以后溃疡沿肠壁环形淋巴管扩散,故所形成的溃疡多呈环状或带状,其长径与肠管长轴垂直 213.分四期: 髓样肿胀期:发病第一周,回肠下段淋巴组织略肿胀,隆起于粘膜表面,色灰白,质软,隆起组织表面形似脑的沟回,以集合淋巴小结最为典型 坏死期:多见于起病第二周,髓样肿胀处组织坏死 溃疡期:发生于起病。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