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山碧螺春茶叶消费适应性气候分析及高产对策 摘要通过对苏州市洞庭东山、西山地区碧螺春茶叶消费气候条件进展分析,提出碧螺春茶叶优质高产对策,以为指导碧螺春茶叶消费、推动地方茶叶经济快速开展提供一定的科学理论根据 关键词洞庭山碧螺春;适应性气候;高产对策;江苏苏州 abstratbyanalyzingtheprdutinliatefbiluhunteaindngshanandxishandistritfsuzhudngting,thehigh-yieldeasuresfbiluhunteaereputfrardaiingatprvidingasientifitherytguidebiluhunteaprdutinandprterapidenidevelpentflaltea. keyrdsdngtingbiluhun;adaptabilitytliate;high-yieldeasure;suzhujiangsu 碧螺春茶叶有着1300多年的历史,早在宋代就被列入贡茶,新中国成立后屡次被评为优质名品和全国名茶,是我国指导人招待和馈赠外国友人的“礼茶〞碧螺春茶叶原产于江苏省苏州市洞庭东、西山,两山气候温和,土壤呈微酸性或酸性,质地疏松,太湖水面水气升腾,云蒸雾润,空气潮湿,独特的地理及小气候条件是碧螺春成为优质名茶的首要条件之一。
东、西山是我国著名的茶果间作区,茶树和枇杷、柑桔、李、杏、梅、柿、白果、石榴等果木立体种植,茶树、果树枝桠相连,根脉相通,茶吸果香,使碧螺春茶具有花香果味的天然品质碧螺春茶制作要求很高,早春时期,茶芽初发,芽尖局部,即“一旗一枪〞不超过2时采摘,经过杀青、烘炒、揉搓等一系列特殊工艺加工而成其具有条索均匀、造型优美、卷曲似螺、茸毛遍体、色如凝脂、香气馥郁、回味甘冽等特点,以形美、色艳、香浓、味醇,而被人们视作茶中精品,在国内外茶叶市场享有极高的声誉苏州洞庭碧螺春茶全部用嫩芽制成,0.5kg碧螺春约有6万个“一旗一枪〞,故又被人们称为“功夫茶〞、“心血茶〞 近年来,吴中区洞庭山地区茶叶经济快速开展截至2022年,整个东、西山茶园面积1833.3h2,全区果(林)茶间作茶园1200h2,平面成片茶园400h22022年全区茶叶总产量292t,碧螺春产量155t,占总产量53.1%茶叶总产值17968万元,其中碧螺春产值13564万元,占总产值75.5% 1碧螺春茶叶消费对气象条件的要求 1.1温度 碧螺春茶树属亚热带耐阴性多年生植物,小叶种茶树喜温喜湿,要求年平均气温、消费期间月平均气温均在15℃以上[1]。
3月连续3d以上日平均气温≥10℃时,茶芽萌动生长、鱼叶迅速展开;气温稳定在10℃以上时,茶芽、叶片生长加快,并抽出新梢;15~20℃时生长较快;20~30℃时生长最旺盛,但易老化,因此有“茶到立夏一夜粗〞的说法 1.2水分 水是茶树生长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茶叶采摘过程中,新梢不断萌发,茶叶相继采摘,需要连续地补充水分,因此茶叶消费中要求年降雨量在1500左右,月降雨量在100以上;灌溉条件好的茶园,年降雨量在1000以上,相对湿度保持在80%左右[2] 1.3光照 茶树有机体中90%~95%的干物质靠光合作用合成光对茶树生长、茶叶质量有较大的影响,其中红光、黄光易被茶树吸收利用[3]在光照强度较弱的条件下生长的鲜叶,氨基酸含量较高,有利于制成香浓味醇的绿茶 1.4灾害性天气影响 春季低温阴雨,盛夏高温少雨、干旱都会影响茶叶的产量和质量[4]但在高温强日照条件下生长的鲜叶,多酚类含量较高 2碧螺春茶叶生长气候条件分析 苏州太湖属亚热带潮湿气候区,具有夏季温暖潮湿多雨、冬季枯燥寒冷、季风明显、四季清楚、冬夏季长、春秋季短、降水丰沛、日照充足和无霜期较长等气候特点 2.1洞庭山气候条件 (1)温度条件。
年平均气温为16.5℃,4—10月月平均气温均15℃历年极端最高气温为39.3℃,最低气温为-12℃;日最低气温≤-5.0℃历年平均日数为0.5d,1991年和1993年最多为2d;≥10℃积温为5482℃ (2)水分条件年平均降雨量为1188.6,除当年10月至翌年2月及4月期间月平均降雨量100之外,其余各月平均降雨量都在100以上,3—8月平均雨日10d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7%,各月平均相对湿度为73%~82% (3)日照条件年均日照时数为1812.8h,日照百分率为41%日照时数最多的是7月,为210.5h,日照百分率为49%;最少为1月,仅113.8h,日照百分率36%,日照百分率以3月最低,仅34%日照时数季节分布为:春季(3—5月)449.8~500.3h,夏季(6—8月)529.5~600.6h,秋季(9—10月)447.0~517.5h,冬季(11—2月)368.4~407.6h 2.2碧螺春茶叶生长的有利气候因素 (1)2月中下旬至3月上旬为茶叶萌动期,平均气温为7.5℃,平均降水量为95.8,该时期当连续3d以上日平均气温≥10℃时,有利于休眠状态的越冬芽逐渐膨大,当芽体露出鳞片局部达鳞片长度的1/3以上时,即进入萌动期。
(2)2月下旬至3月上中旬为茶叶萌发期,平均气温为7.8℃,平均降水量为101.5此时气温开场上升,土壤水分充足,茶叶开场萌发,茶芽、叶片生长加快假设遇暖冬或早春气温显著偏高,会促使茶芽早发;假设后期温度正常,无倒春寒天气,那么春茶开采期将明显提早,明前茶产量增加,前期偏暖对春茶有利 (3)3月上中旬至4月中下旬为茶叶采摘期,平均气温为10.5℃,平均降雨量为88.9,其中3月上中旬有利于茶芽萌发初展,可开场采摘“一旗一枪〞不超过2的特优质碧螺春茶期间空气相对湿度为76%左右对进步茶叶产量和品质均有利,日照百分率为35%左右,光照强度较弱,有利于制成香浓味醇的绿茶3、4月春雨绵绵,平均雨日25d,天气多晴雨相间,对茶叶品质和采摘最有利,由于该时期气温仍有波动,有升有降,正负距平交替出现,可使茶叶产量分布均匀,顶峰不明显,保证高品质茶的产量4月上旬平均气温为13.3℃,旬降雨量为23.0,茶芽、叶片生长速度加快,仍可采摘局部优质螺春茶4月中旬开场,旬平均气温为15.4℃,旬平均降雨量为20.9,春茶生长迅速,顶峰突出、产量集中,是春茶采摘旺盛期,此时大量优质炒青绿茶等可以采摘 2.3碧螺春茶叶生长的不利气候因素 (1)冻害不利茶树越冬,对茶叶生长产生不利影响。
如2022年初的连续雨雪低温冰冻天气对碧螺春茶树的生长产生了直接和间接的影响,连续低温雨雪冰冻过程出如今1月11—22日,持续了12d,使得许多幼年茶树树枝被积雪压断,此外,雪落在茶叶上,叶芽中的液泡被冻坏,从而产生“焦头〞现象2月温度持续偏低,茶叶萌动晚,导致2022年碧螺春茶采摘期比往年推延近半个月 (2)低温连阴雨对茶叶成长有影响3月中、下旬10℃低温阴雨天气≥3d时,茶芽停顿生长,叶片生长缓慢如1998年3月15—30日连续16d出现低温阴雨天气,致使茶叶采摘期推延到4月5日,采茶次数减少,优质名茶少且总产量低 (3)高温干旱对茶叶生长不利根据研究,当最高气温35℃,平均相对湿度低于60%,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35%以下时,茶叶的生长发育受到限制,假如这种天气条件持续8~10d后,茶叶就会受害苏州洞庭山地区属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虽然受太湖水体调节作用,使得该地区平均气温较周边略低,但假设被副太平洋高压控制,那么易出现持续晴热天气,导致土壤供水缺乏,影响茶叶生长因此,高温干旱为影响碧螺春茶叶生长的又一不利因素 3太湖地区碧螺春茶叶消费对策 3.1选择山区中层作为茶叶基地 由于山区夏季气温偏低,茶叶生长不易受高温危害;山区中层排水通畅,不易遭受洪涝和干旱侵袭;山上云雾较多,湿度、光照适宜,有利于优质茶叶生长;受山区小气候影响因素,冬季不易受到冻害。
3.2防御霜冻 在低温寒潮降临前用稻草、遮阳网、地膜等覆盖地面,可减少土壤的热辐射,增强地温,保护茶树,促进茶树抵御霜冻 3.3防冻害 冬季遇有连续雨雪冰冻天气情况时,应及时去除积雪;加强茶园管理,受灾后尽快修剪受冻枝叶;及时补充肥料,促使茶树尽快恢复活力 3.4低温阴雨,防渍害 降水过多时,假设茶园排水不畅,茶树易受渍害,易使茶树烂根,茶芽迟发,造成减产,因此,要及时清理水沟系统,保证地下水位在1以下,做到雨停园干,茶园内不积水 3.5雨后晴热,适时采摘 雨后连续2~3d气温在20℃以上时,温度较高,天气晴热,嫩叶生长速度快,会出现洪峰,茶叶迅速老化,采摘时间相应缩短要保证充足的人工抢采抢收,以免不及时采摘造成产量亏损 4参考文献 [1]张锦镔.乐清市茶叶消费的气候条件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22(19):34-35. [2]王远泰.浮梁县开展茶叶消费的气象条件分析[j].江西气象科技,2022(28):33-35. [3]徐玲.上绕县茶叶消费的气象条件分析[j].现代园艺,2022(1):50-51. [4]林笑茹,高吟婷.福鼎市开展茶叶消费的气象条件分析[j].中国茶叶,2022(3):2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