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住在富人区的她四川大学22春“汉语言文学”《教育学1540》期末考试题库易错、难点精编【C】(参考答案)一.综合考核(共50题)1.师生关系在教育中的作用有()A.良好的师生关系式教育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重要条件B.师生关系式衡量教师和学生学校生活质量的重要指标C.师生关系式校园文化的重要内容D.师生关系是维系人际关系的基础E.师生关系是学生学习成败的前提参考答案:ABC2.影响师生关系的因素有()A.教师方面B.学生方面C.环境方面D.社会方面E.家长方面参考答案:ABC3.教学设计的依据有()A.现代教学理论B.系统科学的原理与方法C.教学的实际需要D.学生的需要和特点E.教师的教学经验参考答案:ABCDE4.对于课程的含义包括()A.课程即教学科目B.课程即学习经验C.课程即文化再生产D.课程即社会改造的过程E.课程即书本参考答案:ABCD5.()是指测验结果的可靠性或一致性的程度A.信度B.效度C.难度D.一致性参考答案:A6.()一词是美国社会学家米尔斯提出的概念,专指对个体的社会化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的具体人物。
A.恩人B.师长C.重要他人D.长辈参考答案:C7.师生关系式指教师和学生在()过程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A.活动B.课堂C.社会交往D.教育教学参考答案:D8.在世界教育学史上被认为是“现代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的人()A.老子B.夸美纽斯C.康德D.赫尔巴特参考答案:D9.学生心理障碍和失范行为的归因分析表现在()A.社会生活环境中的问题B.学校教育失误问题C.教师职责问题D.家长管理问题E.家庭生活环境中的问题参考答案:ABE10.在计划或产品完成以后实施的评价是()A.课程评价B.学业评价C.终结性评价D.形成性评价参考答案:C11.教育在促进个体社会化中的功能主要表现为()A.促进个体思想意识的社会化B.促进个体行为的社会化C.培养个体的职业意识和角色D.促进个体差异的充分发展E.形成人的独特性参考答案:ABC12.()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A.校本课程B.国家课程C.核心课程D.综合课程参考答案:A13.根据()可以分为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A.学生评价在教学活动中的不同作用B.评价的价值标准C.评价的目的D.评价的方式参考答案:A14.()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个体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和作用A.教育功能B.教育者C.教育影响D.教育背景参考答案:A15.()是指能够在一定社会背景下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活动的人。
A.班主任B.教师C.学校D.教育者参考答案:D16.()是作为研究者的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的自然状态下,根据研究的问题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看、思、记的一种方法A.观察B.调查C.实验D.访谈参考答案:A17.现代学制主要由两种结构构成:()A.纵向划分的学校系统B.平行划分的学校系统C.横向划分的学校阶段D.正向划分的学校阶段E.负向划分的学校系统参考答案:AC18.信息社会的教育的特点有()A.教育的国际化与教育的本土化趋势都非常明显B.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C.学校发生了一系列变革D.教育的功能将进一步得到全面理解E.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参考答案:ACDE19.()是指课程本身要实现的具体目标和意图A.课程目标B.课程C.教学目标D.学习目标参考答案:A20.学生评价指根据一定的标准,通过使用一定的技术和方法,以()为评价对象所进行的价值判断A.学生B.家长C.社会D.教师参考答案:A21.()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完成教学任务,而在对教学活动清晰认识的基础上对教学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的一系列质性过程A.教学设计B.教学策略C.教学目的D.课程设计参考答案:B22.教育功能的释放主要包括两个环节:()A.产品的输入B.产品的输出C.产品的利用D.社会的需求E.科学文化产品的应用参考答案:AC23.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是我国教育目的的()A.指导性文件B.理论基础C.行动指南D.纲领性文件参考答案:B24.教师个体专业性发展的具体内容包括()A.专业理想的建立B.专业知识的拓展C.专业能力的发展D.专业自我的形成E.专家化的出现参考答案:ABCD25.从教育系统赖以运行的()特征看,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三种类型。
A.空间特征B.时间特征C.自身形式D.距离参考答案:A26.()即教育活动中教育者作用于学习者的全部信息,既包括了信息的内容,也包括了信息选择、传递和反馈的形式,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A.教育影响B.授课C.课外活动D.教育参考答案:A27.()把人的价值看成高于社会价值,把人作为教育目的根本所在的思想主张A.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B.人文主义C.学生中心D.人本位的价值取向参考答案:D28.《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我国的义务教育年限为()A.12年B.9年C.20年D.9年参考答案:B29.()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世界最早的成体系的古代教育学作品A.《中庸》B.《孟子》C.《学记》D.《老子》参考答案:C30.根据教育系统自身形式化的程度,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两种类型A.家庭教育B.学校教育C.社会教育D.制度化的教育E.非制度化的教育参考答案:DE31.()是教师群体或个体在其职业生活中的形象,是其精神风貌和生存状态与行为方式的整体反映A.职业形象B.教师形象C.教师的职业形象D.外表参考答案:C32.从形态上看,我国现行学制是从()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A.双轨学制B.单轨学制C.六三三制D.五三三制参考答案:B33.杜威是()课程论流派的代表人物。
A.经验主义B.学科中心主义C.社会改造主义D.存在主义E.后现代主义参考答案:A34.把传授知识的学校转变为培育丰富人性的学校,需要注意()A.学校教育实践的重心应该转变B.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激发C.学校教育要有利于学生人文精神的培育D.学校教育要有利于教师工作的展开E.学校教育要和社会、家庭教育结合起来参考答案:ABC35.班级组织的特点有()A.班级组织的目标是使所有学生获得发展B.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是一种直接的、面对面的互动C.情感是班级组织中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纽带D.师生交往的多面性E.班主任和教师需要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组织班级活动参考答案:ABCDE36.划分教育形态的标准有()A.教育系统自身的标准B.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场所或空间标准C.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实践标准D.社会形态的影响E.学习者的特点参考答案:ABC37.()年,清政府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亦称“壬寅学制”,这是我国正式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A.1908B.1899C.1907D.1902参考答案:D38.()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教育机构与组织的体系及其管理规则A.教育目标B.教育制度C.教育者D.教育功能的释放参考答案:B39.教育功能的形成大体经过的三个阶段是()A.教育功能取向的确立B.教育功能行动的发生C.教育功能对象的出现D.教育功能选择的确立E.教育功能结果的产生参考答案:ABE40.师生关系的类型主要有()几种A.以年轻一代成长为目标的社会关系B.以直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的教育关系C.以维持和发展教育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D.以校园文化活动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关系E.以维持人际关系为目的的心理关系参考答案:ABC41.教师职业形象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A.教师的道德形象B.教师的文化形象C.教师的人格形象D.教师的外表形象E.教师的学历水平参考答案:ABC42.农业社会的教育的特点有()A.古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B.教育阶级性的出现和强化C.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D.教育的公共性日益突出E.现代学校的出现和发展参考答案:ABC43.从作用的对象看,教育功能可分为个体功能和()A.整体功能B.社会功能C.正向功能D.负向功能参考答案:B44.学生失范行为主要表现为越轨行为和()两类A.违纪B.攻击C.违法D.心理障碍参考答案:C45.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A.对教育活动的保持功能B.对教育活动的定向功能C.对教育活动的调控功能D.对教育活动的评价功能E.对教育活动的反馈功能参考答案:BCD46.世纪世界教育发展的趋势不包括()A.全民教育B.教育民主化C.九年义务教育D.教育信息化参考答案:C47.学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有()A.顺序性和阶段性B.稳定性和可变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E.整体性参考答案:ABCDE48.班级组织发育经历的第二阶段是()A.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B.团体要求与个人属性之间的矛盾阶段C.团体要求架构内的矛盾D.班级组织建立后的矛盾参考答案:B49.学生的非正式群体的特点有()A.亲社会性B.自娱性C.消极性D.能动性参考答案:ABC50.教育的三种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学习者”和()A.教育影响B.教育活动C.课本D.学校参考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