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教案设计小学语文《梦圆飞天》一、 教案背景1、 面向学生:小学2、 学科:语文3、 课时:2课时4、 教材:苏教版第十册第二单元第 6课5、 学生课前准备:(1 )朗读课文,自学生字词2) 思考:课文按什么顺序记叙,可以分几个部分?(3) 上网搜集有关“神舟” 5号发射成功的情况二、 教学课题使学生了解飞船发射成功的过程, 弘扬国威,展示人类最新科技成果,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1、 学会本课6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 想象课文所描写的情景,体会“神舟” 5号发射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 能结合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3、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以及作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感三、 教材分析1、 内容分析:本文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详尽描写了 神舟”号飞船载着航天员杨利伟首次飞行太空的过程,表现了中国人民实现飞天梦想的无比喜悦与自豪全文 20个自然段,可分为“送行一一发射一一问候一一圆梦”四部分2、 学情分析:经过四年的语文学习,学生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初步学会了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 累理解词句的能力, 能够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 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在基本的阅读中揣 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
学生的自主意识正在增强,处在一个由依赖到独立的过渡阶段这时他们强烈的要求自主、独立、成功所以,在教学中应当将整体感知,字词的理解,放 手让孩子们自己完成给学生一个立足点,给他足够的体验3、 教学目标:(1) 、朗读课文,凭借具体的语言文字感受飞船发射成功的喜悦与自豪2) 、借助多媒体课件声情并茂的特点, 引领学生,把学生带入梦圆飞天的真实场景中, 感悟激动人心的场面3) 、在把握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激发学生热爱航天事业,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4、 教学重难点: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体会“神州” 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一些场面谈谈自己的感想5、 教学准备:生字卡、挂图、录象四、 教学方法建立“自读自悟一一师生研读一一自由倾吐” 的阅读结构,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自主性五、 教学思路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推动力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 课伊始,我便采用给学生播放从”神五飞天”的场面,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六、 教学过程一、神话开篇 激趣导入1、 “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激起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 2003年10月15日, “神舟” 5号发射成功,圆了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那个难忘的日子。
生齐读课题)【百度视频】嫦娥奔月动画:2、 在这难忘的日子里,课文为我们记录下了哪些场面?(板书:送行、发射、问候)[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视野、丰富心理活动最主要的推动力 凡是富有成效的学习,学生必须对要学习的材料具有深厚的兴趣 课伊始,教师便从"嫦娥奔月”引到神五飞天,一开始就为学习课文奠定了骄傲自豪的情感基调]二、交流讨论,细品课文1、 课文一到五自然段为我们描写了送行的场面,读读这部分内容体会一下人们和杨利 伟不同的心情2、 播放《歌唱祖国》,出示送行的画面百度视频】:歌唱祖国:△听,雄壮瞭亮的《歌唱祖国》的乐曲声响起来了,人们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了这儿――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你能体会此时人们的心情吗?△师小结:在距美国发射的第一架载人航天飞船 42年后,我们中国终于也拥有了自己的载人航天飞船此次发射成功我们就将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拥有航天载人技术的国家 人们的心情是激动,是喜悦,更是期盼[现代教育家叶圣陶曾说:“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努力挖掘学生的情感因素, 积极创设情景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情感表达是语文学科重要的任务学习第一部分送行的场面, 为了让学生深入体会人们与杨利伟不同的心情。
在自由朗读课文后,雄壮瞭亮的《歌唱祖国》乐曲配合送行画面的媒体渲染,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帮助 学生更好地去感悟、体会人们复杂的心情]2、与人们不同的是,此时,身着乳白色航天服的杨利伟平静地等待着出发的命令指 名读百度百科】杨利伟:出示:“总指挥同志,……他的眼神显得格外平静△从杨利伟格外平静的眼神中你读懂了什么?学生谈体会并朗读句子[体会杨利伟当时的心情, 抓住了 "平静"一词对于它的理解涉及到许多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杨利伟艰苦训练、科技工作者的辛劳和付出、我国的航天发展史……,这些问题恰恰 也正是学生最感兴趣最想了解的, 并且有助于他们更透彻地理解文字内容的深层意蕴 --平静是因为信任,不光对自己的训练充满信心,更对我国科技水平和科技工作者们充满信任 可见,课前利用专题学习网站收集资料,使课堂学习效果事半功倍 而且,学生在收集资料的过程中,积极性与学习潜能都得到了极大的发挥]3、 在神舟五号发射的过程中,哪些场面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找出来读一读,然后看看连接,谈谈自己的感受4、 指名读描写发射场面的句子并说说体会出示:随着发射时间一秒一秒地逼近, "起飞!”△ “逼近”还可以换成哪些词?为什么这里要用“逼近” ?5、 让我们屏息凝视与他们一同去看看神五发射的场面。
教师点击放映录像,学生观 看百度视频】:神州5号的发射全过程:△这场面,这气势一定震撼了你,那就放声把它读出来出示:烈焰升腾,大漠震颤……直指苍穹△男生们,请你们来读读,读出它的气势来![一段神舟五号发射升空的录像惊心动魄, 气势恢宏,把学生从语言文字的描述中带到了发射的现场,发射场面的再现深深地感染了学生, 他们的朗读把自己内心的震撼以及感受到的场面的壮观淋漓尽致地表达了出来 信息技术为语文课堂教学提供了 ”媒介”,它提高了学与教的效率,改善了学与教的效果]5、 “神舟” 5号发射成功了!又是怎样一个场面?出示:“神舟” 5号发射成功!……无限的自豪△说话训练:指挥大厅里一片欢腾,有的一一(指名);有的一一(指名);有的一—(指名);还有的一一(指名)每个人脸上都一一(生接读)[不管是对指挥大厅里欢腾场面的想象, 还是自主阅读时文字的感染, 目的都在于使学生融入课文角色,逐步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6、 神州五号发射成功了,世界各地的炎黄子孙无不激情澎湃,杨利伟在飞船上更是难以抑制豪迈之情,他深情地向地球发回了问候——(生接读)出示:“向世界各国人民问好!感谢全国人民的关怀!”△他的问候传向酒泉发射中心,传向祖国各地,传向香港、澳门、宝岛台湾,传向世界各国一一(生齐读)7、 此时的你一定非常去看看杨利伟从太空中拍摄到的画面,那就让我们一同去领略一 下。
百度图片】神州5号拍摄画面:△播放画面,教师配乐朗诵出示:来到茫茫太空,……景色十分迷人 ”△景色如此神奇美妙,请你自己读一读,感受一下自由读)△把你认为景色特别美或特别神奇的句子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让我们一起读一读,读出它的神奇美妙来女生齐读)[杨利伟向儿子描述的太空中所看到的景色是神奇美妙的, 但学生限于生活经历和生活积累,感知发展水平不高,难以仅从文字中感受到如何借助媒体让学生从中体会它的神奇 美妙呢?教学时,教师配着一段自制的与课文相一致的视频示范朗读, 把他们一同带向了那个神秘莫测,神奇美妙的太空 在这里,媒体的运用刺激了学生的多种器官,使学生唤起了强烈的真实感受,怪不得听着带着神秘色彩的音乐, 看着一幅幅美妙的画面, 学生个个沉浸其中]8、 浩瀚的太空从此写下了中国人的名字,留下了中国人的脚印,这是个多么值得骄傲 与自豪的日子让我们一同自豪地告诉全世界一一让我们一同骄傲地告诉全世界一一出示:2003年10月15日,浩瀚的太空……今朝终于成真了![课至此,学生个个为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为我们科技水平的突飞猛进而骄傲自豪, 教师在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后适时引读,给予了他们一个倾吐的时机,朗读达到又一个高 潮。
]9、 15年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访问中国在演讲时,他蓝色的眼睛一眨,说了一段令中国人感到尴尬和苦涩的开场白:人类第一个向往飞向月球的人是谁?是中国古代一位美丽的姑娘人类第一个蹬上月球的是谁?是一位美国人 那个美丽的姑娘就是嫦娥, 那个美国人就是我太空一往返,中华五千年从嫦娥到杨利伟,中华民族经历了多么长的奋斗历程啊! 当我们的神舟五号、神舟六号相继顺利返航的这一刻,你内心有着怎样的深切感受△学生回复后交流[美国宇航员这段令中国人感到尴尬和苦涩的开场白, 同样触动了学生的心弦 在我国的神舟“ 5”号和神舟“ 6”号相继发射成功的这一刻,他们情绪高涨,有着许许多多感慨 要一吐为快]三、 小结继神五之后,2005年10月12日搭载着费俊龙和聂海胜两位宇航员的“神舟”六号飞船也发射成功了,七号、八号也非常成功 “神舟”十号的发射更是指日可待,中国人登陆月球并非遥不可及, 勤劳而充满智慧的中国人的一个个梦想都将一一成真! 课后还可以选择你感兴趣的继续浏览四、 板书设计5、梦圆飞天送行----发射一 问候一 梦圆【百度百科】神州5号:神州6号:神州7号:神州8号:神州9号::40分钟的学习学生意犹未尽,教师除了为学生提供《梦圆飞天》专题网站外,还提 供了几个有关神六的新闻网站与视频网站。
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他们都会去关注航天信息, 关注科技发展,不断从网络中获取信息, 信息素养与语文素养的不断提高, 就在这潜移默化之中]七、教学反思《梦圆飞天》这篇富有时代气息的课文报道了我国的 “神州” 5号飞船发射成功的经过,抒发了中国人民梦想成真的壮志豪情 2003年10月15日是一个令人难忘的日子,这一天,我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 “神州” 5号,每一个中国人都记住了这个响亮的名字一一杨利伟 这篇通讯报道激情澎湃, 充满喜悦与自豪教学这一课,应该着重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感悟 梦圆飞天的喜悦之情和当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我一直认为课题是全文的眼睛,因此在教学中我总是从理解课题入手初读《梦圆飞天》,读着朗朗上口,富有诗意紧扣“圆”字让学生理解课题的意思 通过释题,学生知晓这里的“圆”是“使圆满”、“使实现”的意思中华民族做了几千年 的飞天梦,如今终于梦想成真了当学生再次读着课题时,心里已涌动着激情教学中的重难点在于让学生体会“神舟” 5号发射成功时人们无比激动、自豪的思想感情,能结合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的场面谈谈自己的感受毕竟这种喜悦之情和学生的生活距离较远: 神五上天的意义学生了解不够, 对当时的场 面没有举国欢庆的氛围, 从课文中体会人们的激动、 自豪显得有些表面化, 并不能触动学生 的内心世界。
那么,如何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从内心深处真正地感受到激动和自豪?文章的谴字造句十分讲究,这样的范文应让学生多感悟,多品读如课文中有这样的两 个句子“人人脸上写满了喜悦与自豪”、 “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澎湃的激情、胜利的喜悦和无限的自豪”我让学生仔细品读句子,想想“写满”与“洋溢”之间有什么区别?通过 读,通过品,学生明白: “洋溢”比“写满”更进一步地显露出人们内心的激情因为人们得知“发射成功”,内心的激情如大海的波涛汹涌澎湃,喜悦溢满脸庞可见作者用词的精 确文章有很多地方值得学生去深入挖掘, 如第二节中的省略号, 我就引导学生想象, 除了课文中写到的教练、专家、少先队员来了,在送行的队伍中,还有谁在呢?请学生补白,有 学生写道“有亲密无间的战友来了”、“有依依惜别的亲人来了”……还如,第三节中描写杨利伟肃然伫立, 请学生想象此时此刻的杨利伟心里在说什么?通过思议,让学生体会杨利伟出征前的沉着冷静,坚强自信再如,从“航天工程总指挥刚劲的话语中蕴含着期待与信任” 这句话中,想想他“期待”着一一“信任”一一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逐步学会抓词句品析文章内涵的能力为了使学生充分理解阅读材料, 精心设计了问题,从 而 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朗读形式也多样化。
让学生有种身临其境的感受,用抑扬顿挫的声音,朗诵了描写发射时的片段, 那种抑制不住的澎湃的心情涌上心头, 为祖国感到骄傲,为杨利伟感到骄傲同时也激发起了学生朗读的欲望, 在朗读中感悟,在朗读中领会作者的意图,达到了精读理解的目的激 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