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年中考30)(7 分)现有四只烧杯,分别盛有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中的 一种,并向其中滴加了酚酞或石蕊溶液(如下图所示) 已知: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选用下列药品继续实验:铁、氧化钙、氧化铁、稀盐酸、饱和石灰水、碳酸钠溶液请依 据实验回答问题:(1) B中溶液是 2) 取A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甲,溶液由无色变为黄色,则甲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 取C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乙,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为无色,无气泡产生,则乙的化学式为 4) 取D中溶液于试管中,加入丁,溶液变浑浊;再加入丙,又变澄清,且由红色变 为无色,同时产生气泡① 化学方程式表示溶液变浑浊的原因: ② 最终所得溶液中溶质的组成为 (写出所有可能)11 年中考 30)(7 分)实验小组研究盐酸、氢氧化钙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做了如下图所示 8 个实验C02蕊溶液 溶液? C^7£无色酚 稀盐酸 Na2CO3 駄溶液 溶液澄清石灰水已知:Na CO + CaCl—CaCO /+2NaCl2 3 2 3⑴实验后某试管中为黄色溶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 实验后某试管中为红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 ,溶液变为无色。
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盛有的物质是 ⑶ 实验后某试管的底部有白色固体,过滤后向滤液中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有 气泡出现由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为 ⑷ 实验后某试管中只得到无色溶液,向其中加入足量的Na2CO3溶液,无明显现象由 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3年海淀一模30)(7分)有A、B、C、D、E五种物质,它们由氢、碳、氧、钠、氯、 钙中部分元素组成其中, C、 E 由两种元素组成, A、 B、 D 由三种元素组成某实验小组做了如下 实验,实验中的每一步均有明显现象其中,紫色石蕊溶液遇C溶液变红,C溶液与 A、B反应时均产生无色气体,A溶液与D溶液、E溶液反应时均产生白色沉淀C 溶液A溶液紫色石 A固体 B固体 蕊溶液无色酚 D 溶液 E 溶液 酞溶液(1) A溶液遇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A溶液一定呈 性(填“酸”或“中”或“碱”)2) A溶液与D溶液反应时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式 ,D的常见用途有(写出一条即可)3) 在C溶液与B固体反应后的试管中滴加A溶液,先产生气泡后产生沉淀,则加入A溶液后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在A溶液与D溶液反应后的试管中加入C溶液,测得反应后的溶液pH 7,则反应后的溶液中含有的溶质除HC1外,还有 。
1无色酚2无色酚2无色酚酥溶液 —猷溶液 T 猷溶液13 年石景山一模 33)(8 分)实验课上,同学们用下图所示四种溶液探究与指示剂的作 用实验后进行废液处理,处理过程为:将A和B中液体混合,得到红色溶液E;将 C和D中液体混合,得到废液F;将E和F放入烧杯中稀盐酸无色酚猷溶液(1) 向A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后,溶液颜色为 色2) A和B混合后,溶液中一定没有 a.NaCl b.HCl c.NaOH(3) C和D混合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继续对烧杯中的废液成分进行如下探究提出问题】烧杯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 CaCl2 溶液呈中性初步分析】通过分析上述实验现象,烧杯中的废液除酚酞和水外还一定含有 进行实验】请设计实验验证可能含有的物质实验操作现象与结论(5)为实现绿色排放(溶液呈中性),应对废液再进行的操作 13年大兴一模32)(5分)化学小组同学利用右图装置(固定装置略)按如下操作进 行实验,研究酸、碱、盐的性质玻璃管中盛有氢氧化钠固体,锥形 瓶中充满二氧化碳气体已知: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aCl2溶液能发生复分解反应实验步骤如下:步骤1:关闭K2,从分液漏斗中加入少量的稀盐酸后关闭K1,观察到上面气球鼓起。
甲同学认为气球鼓起是由于反应放热引起的,由此证明酸和碱能发生反应请判断甲的说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步骤2:同时打开K]、K2,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锥形瓶并用清水冲洗玻璃管;关闭 k2, —段时间后,锥形瓶内气球鼓起,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步骤3:关闭K2,向玻璃管中加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钙溶液,再从分液漏斗中加入一定 量的稀盐酸,观察到 现象,证明酸和碱能反应步骤4:打开K「K2,使玻璃管中的液体流入锥形瓶中,关闭K2,观察到锥形瓶中产 生了大量气泡,气球变瘪,最终得到澄清溶液请设计实验证明所得澄清溶液中 溶质的组成 13年房山一模30)(6分)甲、乙、A、B、C、D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其中A、B、C、 D 是由 H、 C、 O、 Ca、 Na 元素中的两种或三种组成1) 甲是胃酸的主要成分,与活泼金属反应生成一种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最小的气体,该气体化学式为 2) 乙是一种红色的氧化物,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则乙的化学式为 3) A俗称为纯碱;B、C、D三种物质中含同种金属元素,并存在下列转化关系B-C-D A 与 C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 实验小组同学将A、B、C、D中的一种或几种物质混合在一起得到一包白色固体粉 末,为确定其组成,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请回答:① 若X溶液只含一种溶质,根据实验可以确定X溶液中的溶质是—② 下列对固体粉末成分的判断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A. —定有碳酸钠B. —定有碳酸钙C .可能是氧化钙、氢氧化钙、碳酸钙的混合物D.该固体粉末的组成最多有三种情况(13年海淀二模30) (7分)下列A〜G七种物质由氢、碳、氧、钠、硫、钙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1) A、B、C都是氧化物A与B反应的产物可以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B与C化合后的产物D可以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则B的化学式是 2) E是一种常见的液体燃料,在汽油中加入适量的E可以作为汽车燃料E在氧气中燃烧可生成A和B,则E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3) F在工业上广泛用于玻璃、造纸、纺织和洗涤剂的生产,F与G反应的生成物中有A,则F的俗称是 ,F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 D可中和某些工厂污水中含有的G,D与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 D与F固体混合物溶于水后发生化学反应,写出所得溶液中溶质的所有可能组成: (填化学式)13年丰台二模30)(6分)实验小组在研究酸的化学性质时,做了如下图所示5个实验0(1) 实验后,某试管中溶液呈浅绿色,该试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 实验后,向某试管中滴加无色酚酞,溶液变红,再向此试管中加稀盐酸,只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据此推断,该试管中最初发生的反应可能为 3) 将(2)反应后的溶液,与上述五支试管中某试管反应后的溶液混合,看到先产生气体,后出现沉淀则混合前两试管溶液中,溶质分别为 、- ,混合后溶液中溶质可能为 13 年朝阳二模 33)(8 分) 化学小组用生石灰制取氢氧化钠固体,他们将生石灰放入烧杯 中,加入碳酸钠溶液,充分反应后冷却、过滤、洗涤得到固体A和溶液B请完成 以下探究查阅资料】NaOH、Ca(OH)2的溶解度温度(°C)020406080100NaOH溶解度(g)42109129174314347Ca(OH)2 溶解度(g)0.180.160.140.120.090.07(1) 固体A中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甲同学: 乙同学:CaCO3, Ca(OH)2乙同学猜想可能含有的Ca(OH)2理由是 【实验与探究】甲、乙同学为了验证各自的猜想,分别进行了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甲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再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自己的猜想正确乙同学: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充分振荡, 过滤,向滤液中滴加 。
溶液由无色 变为红色自己的猜想正确【反思与评价】小组同学讨论后认为,甲同学的实验不能证明固体A的成分,理由是结合甲、乙两同学的实验能证明乙同学的猜想正确,因此确定了固体A的成分2)溶液 B 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猜想与假设】丙同学: NaOH、 Na2CO3 丁同学: NaOH、 Ca(OH)2 戊同学: NaOH表达与交流】① 结合对固体成分的探究,同学们经过讨论确定了丁同学猜想正确,理由是 ② 同学们欲将溶液B加热浓缩,加热不久,溶液出现浑浊,只好停止加热,请解释加热时溶液出现浑浊的原因 ③ 同学们立即变换方案,向B溶液中加 ,过滤,将滤液加热浓缩至饱和, 、过滤、洗涤、烘干得纯净的氢氧化钠固体13年石景山二模30) (6 分)有6种白色粉末: CuSO4、 NaCl、 NaOH、 Na2CO3、 CaCO3、 Ca(OH)2现从其中的两种物质中各取少量混合在一起,并进行如下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 写出生成气体B的化学方程式 ;无色液体C中的溶质为 2) 若向无色液体A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该混合粉末中肯定含有 ,可能含有 3)若向无色液体 A 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没有气泡产生。
该混合粉末的可能组成是 09 朝阳一模 34)初中化学课上,同学们利用下列实验探究碱的化学性质:稀盐酸NaOH溶液滴有酚酞)碳酸钠溶液(1) B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 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3) 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废液倒入同一只废液缸中,最后发现废液浑浊并显红色[提出问题] 废液中含有什么物质?[假设猜想]通过分析上述实验,同学们猜想:废液中除酚酞和水外一定含有 老师问:废液中还可能有什么物质?某同学脱口而出:废液中含有氢氧化钠,他的说法正确吗?同学们认为不准确,理由是: 于是引发了热烈讨论,下面是大家的发言:学生甲还可能有Ca(OH)2、NaOH学生丙还可能有Ca(OH)2、CaCl2学牛乙还可能有NaOH、Na2CO3学生丁2还可能有Na2CO32 32 3查阅资料]CaCl2 + Na2CO3 = CaCO3 J+ 2NaCl生成沉淀的质量[实验验证] 同学们对可能含有的物质进行确定,取一定 量的废液过滤,向滤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钙溶液,根据反应 现象绘制了如右图所示的示意图[结论解释]分析图象数据得出可能含有的物质中, 0 滴加氯化钙的质一定含有 ,一定没有 ,[拓展提高]那么是否含有氢氧化钠呢?请你帮他继续完成实验, 写出 探究的实验方 法:10 崇文一模 33)同学们在学习碱化学性质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氮羸化钠浓溶港玻璃管稀盐隈甲丙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磺耳博瘪气球广(1) 甲实验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2) 乙实验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丙实验中观察到试管内有白色沉淀产生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甲、乙、丙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同一个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废液浑浊并呈红色,可知废液中含有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提出问题】能使废液呈碱性的物质是什么?【查阅资料】碳酸钠溶液呈碱性;氯化钙溶液呈中性;两种盐的溶液之间发生复分解反应的条件是有沉淀生成实验设计】小方用氯化钙溶液进行如下实验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取少量废液缸中的上层清液 于试管中,加入过量氯化钙溶 液无白色沉淀生 成,溶液呈红色呈碱性的物质可能的组成 成分是 (几种情况 请写全)5)若甲实验改成向盛有稀盐酸的烧杯中加入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并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乙、丙实验不变当三个实验的废液倒入另一干净的废液缸中,看到废液澄清并为无色则废 液的组成成分中一定含有的 反思拓展】在分析化学反应后所得物质的成分时,除了考虑生成物外,还需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