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大题共5小题,共19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5 题材料一垃圾分类是指按一定规定或标准将垃圾分类储存、分类投放和分类搬运,从而转变成公 共资源的一系列活动的总称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对垃圾进行有 效处置的一种科学管理方法从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来看,大致是根据垃圾 的成分构成、产生量,结合本地垃圾的资源利用和处理方式来进行分类垃圾通常是先被送到堆放场,大部分垃圾会得到卫生填埋、焚烧、堆肥等无害化处理 而更多地方的垃圾则常常被简易堆放或填埋,导致臭气肆虐,并且污染土壤和地下水经过 高温焚化后的垃圾虽然不会占用大量的土地,但它投资惊人垃圾无害化处理的费用也是非 常高的,人们消耗资源,进行大规模生产和消费,又大量地产生着废弃物通过垃圾分类, 将可回收的垃圾分门别类交给相关企业、单位去处理,将会有效减少真正垃圾的数量因为树木被砍伐作原料,森林就越来越少;对矿产的需求越来越大,矿山就越来越荒芜 使用过的商品最终被永久废弃,为了持续生产,就只能消耗更多的地球上有限的资源但是, 如果把使用过的商品回收分解加工变成原料,那么就可以使之循环使用,有效减少对树木、 矿产等资源的依赖。
资源如果都能被重新利用,将会成为巨大的社会财富垃圾不仅有碍观瞻、影响城市形象,有些垃圾还有毒有害:塑料会使土壤板结,焚烧塑 料会产生高致癌物二恶英;各类电池中的镉、铅、汞等都是有毒金属,处理不当都是环境杀 手,严重危害人们的健康通过垃圾分类,这些物质可以集中到专业机构进行无害化处理, 有些有毒有害垃圾经过处理后还可以变废为宝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1.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的理解,不符合原文的一项是(3 分)A. 垃圾分类是从垃圾源头开始,通过分类投放、清运和回收使之重新变成资源B. 国内外各城市对生活垃圾分类的方法完全相同,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进行C.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收集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可以把废弃垃圾变为再生资源D. 垃圾分类,不但可以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并且能改变城市形象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垃圾分类意义的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3 分)A. 减少垃圾B. 节省资源C. 避免污染D. 创造效益材料二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废旧物品的再利用、垃圾的热利用和最终无害化处理处置,是 世界各国解决城市生活垃圾问题的主要措施日本是世界上人均垃圾生产量较少的国家,同时也是世界上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 的国家之一。
日本政府认为,为解决废弃物回收问题,需要摆脱“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 量废弃型”的经济社会,建设环境负荷小的“循环型社会”《循环性社会形成推进基本法》 中提出,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还规定了减少产生、再利用、再生利 用、回收热量、适当处理等的优先顺序,从而实现了减少原料、重新利用、物品回收的法制 化澳大利亚的垃圾分类比较简单,红盖垃圾桶多用来储存送填埋场的垃圾,黄盖垃圾桶装 各类可回收干垃圾,绿盖垃圾桶用来装从花园等处产生的有机物垃圾该标准全国通行,便 于居民在各州流动时也可以容易辨识在学校教育方面,澳大利亚各州及市议会都推出了不 同的学校教育项目,以提高学生的垃圾处理和环境保护意识美国政府鼓励民众把可回收垃圾分拣出来,为此还发放专门的垃圾桶,而放置生活垃圾 的垃圾桶则需要自己购买,或者按照与垃圾公司的合同由垃圾公司提供小区或者个人跟垃 圾处理公司签订合同,每月支付一定的费用,垃圾由垃圾公司收走据了解,经过家庭的分 类处理,美国垃圾的最终走向是:回收利用占50%,填埋占 40%,焚烧占10%自 20 世纪初,德国就开始实施城市垃圾分类收集从最初的垃圾不分类,至眼下的5 类生活垃圾,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循序渐进的教育过程。
在德国垃圾回收利用的整个链条, 两个关键环节起到重要作用:一是如何教育民众自觉进行垃圾分类,二是分类回收的垃圾如 何进行专业处理再利用取材于网络相关文章,有删改)3.根据材料二,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 分)A. 得益于立法,日本是世界上垃圾分类回收做得最好的国家B. 澳大利推行学校教育项目,提高学生垃圾处理和环保意识C. 美国政府采用付费制度分类处理生活垃圾,效果非常显著D. 德国民众接受了近百年垃圾分类的教育,自觉性专业性强材料三新修订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2020年 5 月 1 日正式施行,与以往显著不同的 是,《条例》对个人生活垃圾分类由倡导性上升为义务性条款,并明确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这意味着北京的垃圾分类从此步入强制时代北京的垃圾分类到底还存在哪些问题?主要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在社会化、市场化 等方面覆盖面不高,工作推进较为缓慢;发动居民开展垃圾分类效果有限;对混装混运现象 缺乏严厉惩罚措施;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不完善、征收标准过低,收费的强制性和规范性 不够强,未能体现“污染者付费”原则;现有垃圾场严重“超载”,新建垃圾场进展缓慢; 快递包装仍需减量,过度包装依然存在;外卖行业成“限塑令”法外之地,集贸市场等仍是 “限塑”死角等。
破解垃圾分类痛点难点,本市将推行强制分类,逐步形成一些北京特点除新修订的《条例》夕卜,5月1日同 时实施《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逐条明确物业对垃圾分类的具体责任市政府还出台了四 个配套规定,并研究建立垃圾分类投放、收集、运输、处理的标准体系按照《条例》,产生生活垃圾的单位 和个人是分类投放的责任主体,应当按照厨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类, 分别投入相应标识的收集容器对于个人不按照分类要求投放垃圾的行为,遵循处罚与教育 相结合的原则,由生活垃圾分类管理责任人先进行劝阻,对拒不听从劝阻的,生活垃圾分类 管理责任人应当向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报告,由城市管理综合执法部门给予书面警告,再 次违反规定的,处50 元以上200 元以下罚款促进垃圾减量5 月 1 日起,北京餐馆依法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筷勺、刀叉,宾馆不得 主动提供一次性牙刷、梳子等用品发挥强制作用建立市民监督投诉机制,由市城管执法局建立完善日常执法检查机制 全市设置了垃圾分类桶站、分类驿站1 1 .3万余组,并配备垃圾分类指导员2万余人取材于《人民日报》,有删改)4.根据文意,在甲乙两处填写恰当的内容4 分)甲: 乙:—5.依据《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北京将全面开展生活垃圾分类。
请结合三则材料,联 系生活实际,对北京垃圾分类提出你的建议6 分)一、本大题共5 小题,共17分1. B(3 分) 2. D (3分) 3. A (3 分)4. 甲:形成管理体系 (2 分) 乙:明确分类责任 (2 分) (意思对即可)5.(6 分)答案提示:(评分标准:每点2分,答出其中三点,得6分意思对即可,其它 建设性意见也可给分)① 加强相应的宣传和引导,增强民众对垃圾分类的认知与实践意识,提高垃圾分类的实践水 平,增强民众投放垃圾的责任意识②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完善的惩罚和奖励的政策措施③ 做好分类收集与运输的体系建设,完善相应的配套硬件设备,让垃圾分类的设施全面到 位,提高其运行效率④ 落实政府主体责任,坚持政府主导,动员民众积极参与、全民参与⑤ 鼓励社会多方共同参与垃圾分类,提升垃圾分类成效,逐步形成“垃圾分类、人人参与” 的共建共治局面⑥ 加强学校教育持续推进垃圾分类知识进校园、进学堂,促进家庭垃圾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