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遥感图像处理的一般步骤

小***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4KB
约2页
文档ID:156688429
遥感图像处理的一般步骤_第1页
1/2

遥感图像的处理一般包括的步骤1)1)图像精校正由于卫星成像时受采样角度、成像高度及卫星姿态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造成原始图像非线性变形,必须经过几何精校正,才能满足工作精度要求一般采用几何模型配合常规控制点法对进行几何校正在校正时利用地面控制点(GCP)(GCP),通过坐标转换函数,把各控制点从地理空间投影到图像空间上去几何校正的精度直接取决于地面控制点选取的精度、分布和数量因此,地面控制点的选择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即:地面控制点应当均匀地分布在图像内;地面控制点应当在图像上有明显的、精确的定位识别标志,如公路、铁路交叉点、河流叉口、农田界线等,以保证空间配准的精度;地面控制点要有一定的数量保证地面控制点选好后,再选择不同的校正算子和插值法进行计算,同时,还对地面控制点(GCPS)(GCPS)进行误差分析,使得其精度满足要求为止最后将校正好的图像与地形图进行对比,考察校正效果2)2)波段组合及融合对卫星数据的全色及多光谱波段进行融合包括选取最佳波段,从多种分辨率融合方法中选取最佳方法进行全色波段和多光谱波段融合,使得图像既有高的空间分辨率和纹理特性,又有丰富的光谱信息,从而达到影像地图信息丰富、视觉效果好、质量高的目的。

3)3)图像镶嵌如果工作区跨多景图像,还必须在计算机上进行图像镶嵌,才能获取整体图像镶嵌时,除了对各景图像各自进行几何校正外,还需要在接边上进行局部的高精度几何配准处理,并且使用直方图匹配的方法对重叠区内的色调进行调整当接边线选择好并完成了拼接后,还对接边线两侧作进一步的局部平滑处理4 4)匀色相邻图像,由于成像日期、系统处理条件可能有差异,不仅存在几何畸变问题,而且还存在辐射水平差异导致同名地物在相邻图像上的亮度值不一致如不进行色调调整就把这种图像镶嵌起来,即使几何配准的精度很高,重叠区复合得很好,但镶嵌后两边的影像色调差异明显,接缝线十分突出,既不美观,也影响对地物影像与专业信息的分析与识别,降低应用效果要求镶嵌完的数据色调基本无差异,美观5 5)反差调整对合成好的图像根据人眼的观察特性进行图像增强处理,有效地突出有用信息、抑制其它干扰因素,改善图像的视觉效果,提高重现图像的逼真度,增强信息提取与识别能力6 6)地理配准对经过增强处理的图像进行地理投影,叠加公里网和经纬度坐标,然后按工作区范围进行裁剪遥感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规划、市政管理、公共交通、环境保护、土地管理、水资源管理、资源调查、区域开发规划、灾害预测与防治、军事、公安、消防、勘界以及住宅小区综合管遥感技术的特点:1 1)数据源丰富多样,利于进行多尺度、多目标的综合调查研究;2 2)重复周期短,利于快速调查及动态监测;3 3)处理技术完善,能有效降低人为因素的干扰,客观反映实际情况;4 4)受地形、地貌、海拔高度及气候等自然因素的限制较小,从而最大限度地节省人力物力。

应用遥感技术,可为编制国土规划和地区经济规划提供动态信息和基础数据,为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