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综合题答题训练——对策措施类【题型特点】措施类试题的设问中常见设问词有“措施”“治理方法”“建议”“发展方向”等,常见问题有环境问题、自然灾害的治理措施,人口、城市化问题的解决方法,区域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治措施,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的解决措施,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方向等思维建模】在解答措施类试题时,要把握两点:1.即使题中没有对原因的考查,在解答该类试题时也应该先找出造成问题的自然和人为原因,然后针对原因或不足,提出合理的治理措施2.解题时有两个注意:一是自然条件一般不易改变,主要应从改变人类不合理的活动方面来寻找措施;二是治理措施是多方面、综合性的,一般应该包括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等,要点应尽量全面,而且要具有针对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问题表现措施人口问题发展中国家:人口出生率高、自然增长快,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实行计划生育政策,控制人口增长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和人口老龄化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德国鲁尔区资源开发:传统产业衰落;环境污染严重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改造煤炭、钢铁工业,促进经济结构多样化;治理环境污染,加强环境管理,营造绿色空间美国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土地退化、植被破坏、环境污染从防洪入手,综合开发利用水资源;电力先行,发展高耗能工业;利用土地资源,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业;改善环境与发展旅游相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带来的问题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开发:黑土流失、森林破坏、湿地减少①改进耕作制度;加强黑土培肥,增施有机肥;植树造林,加强对坡面、沟壑的治理。
②以营林为主,合理采伐;加强自然保护区建设,保护生态环境③建立湿地保护区;围垦的湿地逐年退田;恢复已经退化的湿地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产业升级面临困难;城市建设相对落后;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①优化产业结构;推动地区的产业升级;②构建大珠江三角洲城市群;③加强规划与管理,治理污染、保护生态环境【考点定位】2.滑坡泥石流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降水(雨量、时长、强度);2.地形坡度;3.岩石破碎(板块、断层)3.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陡坡开荒;开山挖石;开矿)治理措施加固陡坡;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3.地震破坏程度(烈度)的影响因子、治理措施影响因子:震级;震源深浅;震中距;地质构造;建筑的抗震能力;发生时间;发生地点防御措施: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和减灾意识;建立灾害监测预报体系;加强地质灾害的管理,建立健全减灾工作的政策法规体系;提高建筑物的抗震强度;植树造林,建立防护林体系;加强国际合作等4.缺水(旱灾)原因的分析与解决措施: 原因自然原因1.气候特征(降水和蒸发);2.河流和湖泊(灌溉水源);3.农作物需水季节人为原因1.用水量大(人口、工农业);2.利用方式(不合理,利用率低、污染浪费严重) 解决措施1.开源:跨流域调水、修建水库、海水淡化2.节流:减少水污染、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利用率、限制高耗能水工业发展、发展节水农业(喷灌滴灌)、制定法律法规,提高节水意识、实行水价调节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2.地形(坡度);3.土质;4.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乱砍乱伐;修路;开矿)治理措施禁止乱砍乱伐;大力植树造林;禁止陡坡开荒;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解决农村能源问题(水电、风能、太阳能、沼气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5.水土流失的原因、治理措施(黄土高原、江南丘陵红色荒漠化、西南地区岩漠化、南亚、东南亚地区)6.土地沙漠化的原因、治理措施(我国西北、中亚、西亚、非洲、澳大利亚、美国西部内陆、秘鲁、阿根廷、巴西等地区)自然原因1.气候(降水、蒸发、风力);2.植被人为原因破坏植被(过度放牧、过度垦殖、过度樵采;修路;开矿)治理措施合理载畜量;人工种草;实行轮牧;退耕还牧还草;生态移民;解决牧区能源问题(风能、太阳能等);制定法律法规;提高意识7.自然灾害损失大小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灾害强度(哪些因素影响?);2.当地自然状况(地形、地质;自然条件潜力大小);3.灾害时间和地点社会经济人口、经济水平、经济密度、距发达地区远近治理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8.能源短缺的原因、治理措施自然原因1.常规能源缺乏(储量、种类);2.分布不均人为原因1.消耗量大(人口、工业、农业);2.利用率低(浪费);3.能源消耗快速增加;4. 能源勘探、开采跟不上国民经济需求;5.石油储备体系健全。
治理措施1.能源多元化战略,实施跨地区调配、进口能源;2.提高利用率,节约能源;3.控制高能耗工业;4.能源循环使用;5.开发新能源,完善能源结构;6.完善能源储备体系【例1】(广东省韶关市2013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东南部该州海拔2000米以上的山区,年平均降雨量2026.5毫米,海拔较低的山间盆地、河谷地带,年平均降雨量817.2毫米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28分)材料一: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区域略图(图10)材料二:2010年锡都个旧市主要工业行业的工业总产值图(图11)1)红河的流向是__自西北向东南 _,元阳哈尼梯田种植的粮食作物主要是_水稻__影响该地种植这种粮食作物的主要因素是_气候(热量和水分)_,限制性因素是__地形_8分)(2)分析哈尼人“山顶森林、山腰村寨、山坡梯田”布局的优点8分)该地区高海拔山区降水丰富,山顶森林可以涵养水源(或保持水土);村寨位于海拔1400~2000米的山腰,水源充足洁净(或冬暖夏凉,适宜居住);山坡梯田海拔较低,热量充足,水、肥可顺地势自流至农田,利于水稻种植;山坡梯田具有保水保土(或净化地表径流、防止滑坡)等作用。
8分)(3)2010年个旧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 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影响该市该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原料4分)(4)为防止“锡都”变“熄都”,实现个旧锡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8分)合理开采锡矿;改进传统工艺,提高锡矿资源利用率;延长锡产业链,深加工锡产品;利用废弃的锡矿井、锡冶炼遗址发展旅游业等言之有理酌情给分,共8分)【例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德国地处欧洲的十字路口,又在欧洲经济最发达的区域内,鲁尔区是典型的传统工业区材料二 辽中南地区是我国著名的传统工业区,是我国重工业、基础工业和国有大中型企业最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在全国经济中的比重逐渐下降,水资源也逐渐短缺材料三 下图为德国鲁尔区和辽中南工业区图1)简述辽中南工业区和鲁尔区成为著名传统工业区的共同原因①丰富的煤炭资源;②市场广阔;③便利的交通运输2)针对辽中南工业区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应采取哪些措施既能减缓水资源短缺的状况,又能使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开源: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修筑水库;海水淡化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调整产业结构区际联系:实施产业转移;跨流域调水 (3)两地区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哪些?(6分) 资源枯竭,主导产业衰落,环境恶化,失业人口增多。
4)实现辽中南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采取哪些措施?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调整工业布局,保证各行业平衡发展;完善交通网;发展科技;消除污染,美化环境;对东北老工业城市、资源枯竭型城市的发展给予政策优惠;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创新体制地理综合题答题思路和技巧总结】1.细审“题干”抓住“关键词”和“修饰词”、“限定词”模拟训练:从大气环流角度,解释两地气候特点及成因分析图示地区种植棉花的有利自然条件结合图示地区的地形,评价该地区的农业发展条件比较两地水土流失带来损失的差异性,并分析其主要原因从环境角度,分析该城市工业布局的合理性常见“词语”的把握和答题要求描述详细描写;先总体大概描述、后具体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简述概要描写;从各个具体要素大概描述;不必细化描写;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说出相当于“罗列”要素;各要点之间是并列关系;不必解释原因和理由阐述“分析+叙述”;既要有原因,又要有结果和观点;语言格式:因为…所以(导致)..例析“实例+分析”;一定要结合具体实例,从这个例子分析其具体做法评价“有利+不利”;语言格式:有利:1、2、3..不利:1、2、3..分析“有利及其原因+不利及其原因”;语言格式:有利:1、因为..所以(导致)..2..。
不利:1、因为..所以(导致)..2..比较两个地理事物都要回答语言格式:因为A..,以A比B...意义正面意义+负面意义;本地区(事物)意义+其它地区(事物)意义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本地区(事物)影响+其它地区(事物)影响;现在的影响+将来的可能影响;自然环境影响+社会经济影响+生态环境影响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生物措施+管理措施;当地措施+合作措施判断理由+结论语言格式:正确(合理)或错误(不合理)、因为..所以..变化体现“提高、上升、增加、下降、先降后升、先升后降”思路关系思路:A导致B导致C..体现“因果关系、前后关系、时间关系、主次关系”结构所占比例;主要组成;适当评价其合理性2.列出“模板”3.仔细“筛选”根据限定词筛选;根据所在地区筛选;根据地理事物特性筛选;根据题目提供的材料筛选4.酝酿“语言”先自然,后社会经济”;“先主要,后次要”;“先自身原因,后其它原因”;(先主后次、先上后下、先内后外)5.书写答案地理语言(避免口语化)”、“套装语言(不用自造语句,出现语法错误)”、“逻辑语言(不得互相矛盾)”、“精炼语言(不要同样意思,反复罗嗦诉说)”、“一语中的(语言不绕弯子)”。
Ⅰ、抓住关键词,用规范的地理语言表述,尽量多使用地理术语作答Ⅱ、注意条理性和层次性,主动标明①②③④Ⅲ、答题时点要多,但避免重复采分点Ⅳ、充分利用材料中的有用信息 【名题巧练】1.(广东省茂名市2013年第二次高考模拟考试)(28分)半岛是指陆地一半伸入海洋或湖泊,一半同大陆相连的地貌部分,它一般是三面被水包围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5)题 材料一:阿拉伯半岛、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地形示意图(图5)材料二:2011年印度的城市化水平为31.30%,城市人口高度集中于孟买、新德里和加尔各答等几个大城市,城市化问题突出孟买人口约为1800万(2010年),大约43%的人口位在棚户区和贫民窟,贫民窟基础设施务件差,其居民靠着做小生意、收垃圾等维持生计图5(1)从板块构造理论角度分析,阿拉伯半岛属于印度洋板块板块,该板块的大致移动方向是向向东北(北)4分)(2)北回归线穿过阿拉伯半岛和印度半岛,但两者的主要气候类型截然不同据图分析,此时阿拉伯半岛的气候特点表现为高温干燥,印度半岛则表现为 高温多雨 的特点4分)(3)图5湄公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为 水稻种植业 ,与商品谷物农业相比,这里的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中竞争力不强,主要原因是 经营规模小〔商品率低;机械化和科技水平低)。
4分)(4)印度孟买城市化进程中贫民窟问题突出,请就该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8分)①加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②大力建设保障房和福利房;③发展实体经济,增加就业机会;④建设卫星城镇、疏散、分流市仪人口(8分)(5)印度河是巴基斯坦主要河流,也是巴基斯坦重要的农业灌溉水源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的原理,分析印度河中上游过度取水灌溉对下游自然环境的影响8分)海水倒灌,(海岸线侵蚀加剧,)海岸线后退;②径流量减少图15,地下水位下降;③气候更加干旱,荒漠化加剧;④湿地减少,(影响动植物的生长与栖息,)生物多样性减少; ⑤生态环境趋向恶化答其中4点即可,共8分)2.(江苏省扬州市2013届高三期中检测试题)图15为“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及某时刻近地面等压线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5分)(1)比较A、B两地风速、风向及图示时刻天气特征,将答案填写在表格中8分)风速风向天气特征A小西北(偏北)风气温较低;云层较厚,可能出现阴雨天气B大西南(偏南)风气温较高;天气晴朗(2)A、B两地易发生洪涝灾害,说明其多发的月份,结合水循环相关环节分析该灾害产生的主要原因3分)多发月份:6月份(6、7月)(1分) 原因:此月份受夏季风影响,降水量大,多暴雨;植被减少,下渗与蒸腾量减少;加之湖泊面积减小,地表径流的洪峰量增大。
2分)(3)分析A、B两地预防洪涝灾害应采取的不同措施4分)A地: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修建水库,削减洪峰威胁;(2分)B地:加固堤坝,防止洪水漫溢;退耕还湖,疏浚河道;修建排水、分洪、等水利工程(任答两点,2分)3.(湖南省永州市2013届高三月考试题)阅读澜沧江流域的图文材料,回答问题澜沧江—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河流,我国境内澜沧江流域的资源十分丰富,是一个有待开发的资源宝库但长期以来资源优势并没有转化为经济优势,目前仍是一个十分贫困的区域1)说出澜沧江流域的主要资源优势有哪些?气候资源(水热资源)、生物资源、旅游资源、水能资源、铅锌等矿产资源2)对澜沧江流域(我国境内)的开发提出合理化建议水电梯级开发;发展航运;发展与邻国的经贸合作;加快旅游资源开发;防治水土流失,保护生物多样性4.(山东省德州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3月) (22分)挪威海岸线沒长,境内多山,降水丰沛,河流、湖泊、冰川众多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 挪威及其邻国简图材料二 挪威A地与芬兰B地月均气溫(0C)、月均降水(mm)对比表:ABA材料三 挪威是欧洲少数几个油气资源丰富、油气能够自给的国家之一,并且最大限度的减少了油气并采对环境的危害。
下图为挪威北部梅尔科岛液化天然气生产流程示意图1)简述挪威海岸线曲折的原因及其对经济发展的有利影响4分)(1)海岸被冰川侵蚀,形成许多峡湾2分)多优良港湾,利于发展海洋运输;(1分)曲折幽深的峡湾风景秀丽,利于发展旅游业1分)(2)根据材料二对比图中A、B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并分析成因7分)A、B两地气候特点的差异:A地比B地冬季气温高,夏季气温稍低(1分),气温年较差要大;(1分)各月降水量和年降水总量要多(1分)原因:A地比B地距大西洋近,(1分)A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地一侧,B地位于西风带的迎风一侧1分)A地比B地受海洋西风(1分)和北大西洋暖流(1分)的影响强 (3)挪威铝土矿资源缺乏,却是与俄罗斯齐名的世界著名铝生产国和出口国简述挪威与俄罗斯相比发展炼铝工业的劣势4分)铝土矿(原料)资源不如俄罗斯丰富,(2分)国内市场需求量不如俄罗斯大(2分)挪威发展铝土矿的优势条件:水能、天然气等能源丰富,动力充足;海运廉价便利,利于原料和产品的运输;国际市场广阔;技术先进每点2分,任答3点得6分)(4)材料三中的运输方式X应当是 管道运输__,并说明判断的理由4分)管道运输 判断理由:管道运输运量大,运费低,连续性强,安全无污染,适于运输天然气。
天然气作为燃料的特点:①清洁;使用方便;燃烧效率高;比较价格低)(5)分析材料三所示天然气生产模式的优点3分)直接抽取(或海面上没有钻井平台),减少了对海洋生态的影响;采用管道运输,减少对海水的污染;陆上处理厂产生的CO2送回海底,减少CO2的排放,减轻温室效应每点2分,共6分)5.(江西省九江一中2013届高三第三次月考)下图是南美洲局部示意图图中委内瑞拉是世界重要石油生产与出口国之一,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部的马拉开波湖地区以及委内瑞拉的东部和中部等地区读图回答下题1)虽然奥里诺科河流域的水力资源丰富,但大部分地区对水能的开发却很少,试分析原因当地人烟稀少,使市场需求量小(2分);经济落后,技术水平低(2分);气候炎热、森林茂密、地形崎岖,使开发建设环境恶劣(2分)6分)(2)经过半个多世纪破坏性的开采,委内瑞拉部分油田逐渐枯竭,为了保持石油工业的可持续发展,请提出合理化建议6分) 进一步加强石油勘探工作;坚持适度开采;改造设备、改良技术提高炼油能力;积极发展石油化学工业,加大对石油的深加工;建立石油战略储备基地等任意选3点得6分)6.读下图,回答问题 (1)沿图中AB线雪线高度的变化规律及其主要成因是什么? 北段(青藏高原以北):由南向北降低,主要因为纬度向北增高,且降水量大致向北增多;南段(青藏高原以南):由北向南降低,主要因为降水量大致由北向南增加。
2)近几十年来,我国西部雪线高度有不同程度升高的趋势,主要人为原因是什么?有何解决措施? 人们生产、生活排放大量二氧化碳,产生温室效应;破坏森林,植被导致全球变暖治理措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和清洁能源;提高矿物能源的利用率;植树造林,保护森林;加强国际合作 (3)河流②流域内种植业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有何相应的治理措施? 土地(绿洲)荒漠化(沙漠化)合理利用水资源;解决生活能源问题,禁止过度樵采;恢复自然植被;采用生物和工程措施固沙;调整农业结构,退耕还林还草;合理放牧,建设绿洲草场高考真题】(2012广东卷)1.(28分)加拿大地广人稀,西南部地区地形复杂,欧肯那根河谷是世界著名的冰酒产地根据加拿大西南部某地区示意图(图8),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1)维多利亚所在地气候类型的特点是__全年温和多雨 ;位于草原地区的梅迪辛哈特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__ 6分)(2)从温哥华到梅迪辛哈特,水平方向上自然景观主要表现为由森林到草原的变化,这体现了_经度地带性(由沿海到内地)______的地域分异规律,其主要影响因素是___水分(海陆分布)。
4分)(3)冰酒是由富含糖分的优质葡萄,成熟后在树上经自然冰冻,再采摘酿造而成欧肯那根河谷是这种自然冰冻葡萄的产地,分析其自然原因10分)地处河谷地区,热量充足;位于河谷,多河没滩平原,地形平坦,灌溉水源充足;土壤肥沃;处于山脉风坡,降水少,晴天多,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葡萄养分积累;地处中纬高山气候区,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利于形成冰冻;地处高山河谷地区,葡萄病虫害较少.(4)加拿大西南部地区历史上由于过度开垦与放牧,加上连年干旱,植被遭到破坏、土地资源退化为应对这种危机,当地可能采取哪些措施?(8分)退耕还林还草;兴修水利设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合理放牧,种植人工草场;防治土地退化;发展节水农业,采用喷灌、滴灌技术;实行轮牧、舍饲养殖,限制载畜量,种植人口草场;封育沙漠化的弃耕地和草场退化,恢复植被等2、2012年新课程全国卷的选做题:42、(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分)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43、(2)说明为防范上述灾害应采取的措施4分)加强灾害监测与预报;制定防灾应急预案;修建避难场所等工程性防御设施;进行防灾教育和培训等。
44、(2)提出保护城市水源地应采取的措施6分)控制污染源,加强水质监测和日常管理,防止水污染;制定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案;加强城市水环境教育,增强公众水环境保护意识;强化水资源管理等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