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一先进事迹材料

Wo****Z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8KB
约38页
文档ID:137402748
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一先进事迹材料_第1页
1/38

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一先进事迹材料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一先进事迹材料 ——孙云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孙云波,男,新立村新立屯人,今年 47 岁,家中有 5 口人父亲年迈多病,卧床不起,儿子刚刚初中毕业,女儿正在读研,家中有 17 亩地,主要经济来是靠孙云波夫妻二人在外打工,家庭非常困难20__ 年,被精准识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一、转变思想,因人施策自从孙云波家庭被精准识别以来,新立村两委、哈理工驻村工作队以及帮扶责任人屡次到其家中与其谈话交心、调查摸底,积极宣传讲解党和国家各项扶贫政策,帮助其分析^p 致贫原因在询问理解详细情况后,帮扶干局部析^p 出经济来单一,没有致富思路,缺乏技术,成为他脱贫致富的主要制约因素扶贫干部首先解决的是孙云波的思想方面的问题,其女儿的学习成绩比拟好,因经济情况曾经屡次想让女儿放弃学业,通过与其谈心,最终从不支持女儿读书深造,转变为大力支持,目前其女儿已经攻读到研究生学位二、掌握技术,吃苦耐劳扶贫干部理解其具有一定的木工根底,通过多方努力和帮扶,在充分尊重贫困户意愿的根底上,寻找脱贫措施,制定脱贫方案,确定通过提升他的木工技术,和其妻子学习油工技术为该户脱贫的新思路。

通过培训和自身不断努力理论,树立了肯钻研,肯吃苦的意志品质,同时具备了较强的技术才能,目前已经能独立完成木匠和油工相应工种要求,实现打工从零工到技术工的转变,家庭收入也有了较大地进步三、充享政策,无后顾之忧几年来,通过国家扶贫政策的帮扶,乡党委政府、村两委及驻村工作队的关心和帮助,“就业扶贫政策”、“安康扶贫政策”、“危房改造政策”、“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策”、“产业扶贫政策”“自来水改造”、“小额贷款扶贫政策”等各项扶贫政策都在孙云波家庭得到了表达,木工技术得到提升,家里喝上了干净的自来水,危房得到了改造,医疗养老获得了保障,父亲得到了医疗救助,扶贫产业工程得到分红,家庭生活质量发生了极大变化,于20__ 年 10 月通过审核顺利退出贫困户行列面对困难,孙云波没有“等、靠、要”思想,而是干劲十足,敢闯敢拼敢创,充满拼搏实干的能量,生活质量和获得感明显提升,最终走出了自己的脱贫致富之路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二淘宝小样扎根农村姐妹携手共同致富 ——李琛璨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她叫李琛璨,是开淘宝店的,店铺名称是“小样儿的春天东北特产店”小样儿”是她家宝宝的小名,“春天”是她对她小店儿的一种期望。

她是来自巴彦县万发镇张英化屯的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村姑娘,她是一个因为家庭贫困而返乡创业的大学生,一个帮乡亲们把不起眼的趴了棵、菜团子等家庭美食卖到全国各地帮乡亲们脱贫的小样儿她店铺主要经营的就是咱们老百姓餐桌上常见的家常美食,有近两百多种,如今每个月销售农产品上千单,月营业额十多万元一、亲情牵绊,生活所迫,点燃返乡创业的梦想 李琛璨上小学六年级的时候,爸爸就脑血栓偏瘫,勉强生活自理,所以她们家一直是村里的贫困户她是她们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考上大学的时候父母特别快乐,她带着父母“望女成凤”改变家境的夙愿,拿着家里仅有的一千块钱去了南方读书大学期间,她一直半工半读,赚取自己的生活费和学费在她读大三那年,哥哥尿毒症病发,为了给大哥治病,家里的地都卖了,但也只够把人抢救过来接下来每个月昂贵的透析费也是这个本来贫困的家庭无法承当的,当时的医疗政策也没有这么好所以即便是难舍,也没有方法,不得不辍学,扛起生活的重担,开场打工赚钱养家的生活当时白天上班工资两千多,加上赶早市卖菜和晚上摆摊赚的钱,根本上能勉强维持家里的日常消费一旦大哥病情有波动就要四处借钱救急随着大哥病情恶化,家里负担越来越重,她就苦思冥想,怎么才能赚更多的钱。

南方互联网比北方兴起的早,李琛璨就想,别人在网上能赚钱,我在网上也能她凭着一股犟劲开场研究怎么开网店,学习打字,大概一周的时间,她学会了盲打,又自学了制图软件,店铺装修等等20__ 年,她注册了自己的第一家淘宝店铺,取名“小样儿的春天”其实从开店到卖出去第一单大概用了半年的时间,这是个困难又难熬的过程她说,当她接到第一个订单的时候,她都不敢相信,盯着看了半天,有点不相信,是不是人家拍错了从那之后,她的小店儿订单就开场渐渐多了起来,也终于看到了希望20__ 年过年,李琛璨大哥的病情恶化到一周要透析三次,走路都费力儿,生活勉强能自理她大哥一向是个积极乐观的人,乐呵呵的跟李琛璨说:“老妹儿,我啥也不能做,都快憋疯了,就靠你养活我,连累你”听到这话,她心里一阵酸痛,勉强笑着和大哥说:“大哥,等着,老妹给你找活干李琛璨说,在外面打拼期间,她特别能感受到外地老乡对家的那种思念,而最能寄托这种乡愁的就是老家的特产,过年的时候,缓一盆冻梨,嗑点瓜子,坐在热炕头上看春晚,这就是咱们老百姓过得日子,而在外面的时候,想吃个豆包都困难所以李琛璨就开场在她的淘宝小店儿里上架咱们的东北家常美食她负责网络运营,她大哥负责备货打包,当时家里没有快递,她大哥去哈尔滨透析的时候,就顺带着拿到哈尔滨快递。

只要是平时自己喜欢吃的,李琛璨就开场研究怎么打包,怎么运输,结合外地老乡们的需求,渐渐的丰富自己店里的产品,像韭菜盒子、爆米花、杀猪菜等放在网上卖,渐渐的形成了一个颇具特点的东北特色小店儿二、不忘初心,坚持梦想,淘宝小店释放大能量其实我们看李琛璨做电商好似很顺利,坐在家里就将农产品卖出去,在网上把钱就赚了,可谁知道她背后的艰辛据她说,从开淘宝店铺以来,12 点之前不会上床睡觉,吃饭很少上饭桌,电脑从买回来到报废就没有关机过半夜有客户买货,马上就得爬起来回应,有时早上一看聊天记录,都不知道自己到底写的是啥,实在是困蒙了她不断的学习经营管理,店铺运营,还要亲自到农户家中挑选好品质的农产品,包装好再发出去如今李琛璨开场整合村里乡亲们前后庭院的资,搞原生态的种植和养殖,把以前吃不完扔的满大街的黄瓜豆角,还有烂在地里的冻白菜都变成了商品卖到全国,她给乡亲们提供一些工作岗位,到了腌菜季节,收获季节也来她这里做兼职干活乡亲们有说有笑,守家待地的赚点钱,是不是挺好的在她忙不过来的时候,村里的阿姨也都主动过来免费帮助,开玩笑的说,我们不要钱,供饭就行,其实乡亲们不是为了一口饭,大家嘻嘻哈哈的,做着平时再熟悉不过的活,这是一种难得的情分。

据理解,18 年底,李琛璨的小店儿又和兴北村的 15 户建档立卡的贫困户签订了种养殖协议她说,村里还有十六七户贫困户等着脱贫,所以希望能研究更多的新品,进步销量,尽最大的努力,能带动一个就带动一个,让更多的百姓参与进来,不仅让自己有更多的收益,也给乡亲们带来了更多的收益,表达了普通百姓的自身价值,也创造了更多的社会价值三、政策好,领导好,我们百姓干的好 电商扶贫是国家一直鼓励大家去做的事情而说到农村电商,电商扶贫,做起来又谈何容易每次说到自己决定辞职回家进展电商创业的时候,她就特别冲动的说自己回家创业,要感谢她们镇的董书记因为自己家本身就是贫困户,住着全村最古老的破旧的房子书记下来走访贫困户,看到家里的房子,和院子里堆放的纸箱等东西的时候,以为是收废品度日的,就进来理解情况才知道是做电商的书记联络了李琛璨,并希望她能回家带着乡亲们一起创业,说人要有所作为这些话让李琛璨又感动又兴奋,人要有所作为,带着乡亲们一起创业,这是荣幸也是责任李琛璨决定辞去北京的工作,决定专门回家做电商,做真正属于我们农村的“农村电商”回到家里后,书记帮助联络县里的对口部门,争取政策扶持商务局、妇联等部门也给他们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在县委韩书记等各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下,李琛璨办理了正规的消费手续,自己也规划了两千多平的开展用地,还建了近 300 平方米的新厂房,她的小店儿越来越正规化、标准化李琛璨在各级领导的帮助下不断的努力,18 年 10 月份,李琛璨在巴彦县召开的哈尔滨市电子商务开展暨电商扶贫现场推进会议上,获得了哈尔滨市农村电商带头人称号;11 月份,市妇联举办的巾帼先锋电商大赛中荣获市赛二等奖;全省妇联举办的龙女电商大赛获得第二名的殊荣尤其是能在黑龙江省妇联十一届六次执委会〔扩大〕会议暨巾帼脱贫工作推进会议上作典型发言,更是让她冲动不已20__ 年,李琛璨的小店被市妇联授予“巾帼创业创新基地”称号、省妇联授予“黑龙江省巾帼脱贫示范基地、龙女电商基地”,并在国际三八妇女节表彰大会上被授予“省巾帼建功标兵”称号在省委书记座谈会上,李琛璨兴奋的说:我们是做真正的农村电商的,卖的是我们老百姓的农产品她总是说:没准哪一天,她们带着下的农村淘宝店,也能迈上全国或者全世界的电商舞台,把咱们地道的农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甚至到外国去20__ 年年底,李琛璨搬进了新建的厂房,虽然简单但却是新希望的起点20__ 年,李琛璨开场和更多的农户签订种养殖协议,把平时老百姓荒废的土地都利用起来,帮助种植农产品,李琛璨以蔬菜类高于市场价一毛的价格收买,土鸡高于市场价 1元的价格,土鹅高于市场价 20 元的价格收买。

如今村里面还有很多镇上的乡亲们,平时吃不完扔掉的瓜果蔬菜,都能被李琛璨高于市场价回收如今每个月李琛璨都要从农户那里回收几万元的农产品还带动村里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消费,一起开店,一起销售,就连村里面五六十岁的阿姨,也来李琛璨的店里上班,每个月也能赚到一千多的工资,李琛璨的农村网店如今预计每年可以给乡亲们创收一千到五万元不等四、把握机遇,艰辛奋斗,砥砺前行 华夏的文化起于农耕,但是在现代饮食文化的冲击下,传统的特色乡村手工饮食文化也随着老一辈手艺人的渐渐离去而逐渐流失!李琛璨说,在她脑海里面一直有这样一个画面,她们村村西头建立一个笨榨油厂,村南头做粘豆包,村北头腌酱咸菜,村东头在做千层底,她的电商小店儿就在村中间她希望把这些资整合,把这些富有特色传统文化意义的东西通过互联网,传播到世界中去五、艰辛奋斗,有所作为 20__ 年,李琛璨在镇里刘书记的支持下,开场对镇上的愿意一起从事电商创业的兄弟姐妹进展培训,刘书记容许大家,只要愿意跟着学习电商的,都免费给提供电脑等办公设施,而且还帮助筹备资金,帮我们建立培训基地,消费基地和仓储基地等县委韩书记和妇联也努力的帮助我们寻找更多的好的平台进展培训和学习。

相信在政府的领导下,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一定能做出来一个不一样的电商新农村,振兴乡村经济记得总书记说过“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只有奋斗的人生才称得上幸福的人生2022 年全面脱贫工作即将完毕,下一步将进入乡村振兴阶段,她希望在国家和各级领导的支持下,能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带着更多的乡亲们一起努力创业,脱贫致富,表达普通百姓的人生价值,为乡村振兴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三先进事迹材料 ——卢士明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一、典型根本情况通河县士明农机现代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于 20__ 年,由火炬村村主任卢士明牵头成立,采取农民主办、大户参股方式建立的,位于通河县通河镇境内合作社以共同繁荣、共求开展、为宗旨;以诚信树立品牌,以科学创造价值为效劳核心;以效劳万家、带动万家、致富万家为效劳目的在各级政府和业务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帮助下,经过广阔合作社成员的共同努力,合作社规模得到了较大开展,现拥有水稻育苗基地 4 个,其中一个有 20__栋大棚,催芽车间一个每次催芽 180 吨现有资产 1750 万元,其中农机具 70 多台,厂房库房面积 2286 平方20__ 年,合作社农机整合土地 11000 亩,农机作业总收入 450 万元,实现农机作业纯收入 320 万元;绿色有机大米 10000 亩,收入 750 万元;大棚二次利用收入 94 万元。

带动当地周边 20__余户农民增收,22 户贫困户当年脱贫极大的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开展为走绿色农业奠定了坚实的根底理事长卢士明同志身系通河镇火炬村村主任等多重身份担任村委会主任和董事长时,向社员承诺一年脱贫、三年致富、五年收入翻番,村集体经济三年还清 100 万外债、六年村集体收入100 万为了增加村委会的经济收入,卢士明首先从种植上入手,20__ 年,他带着全村在全县率先成立了“农民水稻专业合作社”, 由于经济效益好,卢士明又担任了通河县“崇古尔河有机稻米农民专业合作社结合社”总经理仅水稻种植年收入就达一百多万元,20__ 年,他又组建了“士明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这个合作社又可为村增加收入十二万余元;20__ 年,村里又种植了一百多亩的经济作物,大榛子套种小辣椒,小辣椒年收入二万元,可用在侍弄大榛子的费用上,到 20__ 年大榛子盛果期,可为村里增加收入 300 万元20__ 年,全村农民人均收入 1400 元,到 20__ 年人均收入已经到达二万九千元村里发挥龙头作用,为增加农民收入,“崇古尔河有机稻米农民专业合作社 ”是全县最大的结合社,为了全村农民增加收入,卢士明发动了全村的 80%农民参加合作社,卢士明主要是从开展稻米上下功夫,加速调绿、调优速递,从20__ 年开场,有机水稻种植面积先后增加了 220__亩,绿色水稻7000 亩,又增加了“鸭稻”“蟹稻”等绿色有机水稻种植,水稻种植已全部使用生物有机肥和生物防病除虫技术,70%的地块实现全程溯。

仅水稻调优这一项,种植的农户人均收入可达 0.7万元水稻总收入二千三百万社员的腰包变得更鼓,通河大米叫的更响,在这喜人的成绩背后是“村委会+结合社+优质化”的组合拳发挥宏大威力,“小团抱大团”让同学稻米产业走上优质之路,而且越走越宽从20__ 年开场,结合社把其他未入社农民吸收进来,让更多的人受益结合社还严格制定种植标准标准,实行全程绿色标准化种植,水稻种植区全程视频监控,20__ 年就已获得黑龙江省有机认证结合社旗下的主打产品“冰凌飘香”牌高端有机米备受南方消费者好评,20__ 年,卢士明结合水稻育秧大棚小区的实际,通过整合全村育秧棚区资,进展二次利用的水稻育秧棚区 91栋,棚内秧苗移栽大地后,种植食用菌,食用菌包括挂带、地摆,每栋大棚纯利润七千元食用菌可收入六十三万七千元羊肚菌10 栋,每栋纯利润六千元,收入六万还有 10 栋黄芪、15 栋油豆角和秋菜等每栋纯利润都在伍仟元以上,收入十二万五千元另外 60 栋育苗大棚,采用棚内覆膜技术,种植高优质香米,高优质香米每栋可多收入 220__元,实现收入十三万二千元大棚二次利用可收入九十四万元并以农机合作社为主导,结合了 9 家水稻合作社成立了结合社,于 20__ 年 3 月,有水稻面积 29.6 万亩,有机水稻 1.07 万亩,〔亩产 830 斤〕绿色水稻 5 万亩〔980 斤〕,普通水稻 23.53万亩〔1100 斤〕。

结合社所出品牌大米在上海博览会 20__ 至 20__年荣获有机大米金奖,在北京食品平安大会获得生态好大米金奖20__ 年全国平安食品产业评选生态好大米金奖、第三届食品与国家平安论坛荣获生态好大米金奖、20__ 第 21 届中国国际有机绿色食品产业博览会金奖、荣获 SFEC20__ 第十一届上海优质大米杂粮及设备博览会金奖等多项奖项二、典型开展形式合作社开展方案化:实事求是、因地制宜的制定开展规划,量力而行打好经济根底,抓牢社员自身素质教育与工作才能、及科普工作开展施行方案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使合作社经营走向正规,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获得农户的关注与好评招商引资扩大规模加强合作,吸纳更多的企业农户入社、入股合作社开展标准化:有立场、有态度、有力度人无信那么不立!首先,抓好领导班子建立责任制其次认真协调员工工作,落实员工责任制发挥工作人员特长,做好工作岗位安排做好工作人员管理工作,加大监管制度,秉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那么,考核员工效劳工作情况同时,信息公开、账务公开,让每一个社员都可以第一时间理解合作社开展进程与开展方向合作社开展形式化:创市场、创理念、创角度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吸引人才,招贤纳士。

把别人的经历请进来,把自己的优势宣传出去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我管理机制,把握合作社前进方向合作社效劳多元化:多元化效劳,提供应农户更多自主权,合作社在不改变农户土地承包权的前提下,提供三种效劳形式供农户自主选择:一是农户将承包地几年或一年出租给合作社经营,租赁款可以结算现金或粮食由合作社交给农户二是农户承包田自主经营,由合作社提供粮食消费全程机械化效劳,农户向合作社交纳相应的效劳费三是农户在粮食消费过程中,可选择合作社为其提供局部作业环节的机械化效劳,并按市场行情交纳相应的效劳费,日常田间由农户自已承当通过大机械整地,进步了粮食的产量,亩均增产 20__公斤,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合作社提供效劳化:对合作社成员实行统一收买、统一销售即由合作社统一收买后,到北京等内地城市联络销售渠道,进展统一销售合作社开展科技化:20__ 年合作社与省农科院建立了协作关系,有该院水稻研究提供合适铜和种植的水稻品种龙稻 18,这个品种经省领导品味口感超过五常稻花香合作社把这个品种作为高端有机米种植面积在 10%左右在有与广种业建立合作关系,由他们提供优质稻种“三江 6 号”,这个品牌作为合作社主打绿色米品牌种植面积在 60%左右。

其他土地面积 20__年全部实现绿色稻20__ 年,理事长卢士明在天津与北京鑫煜安植生态农业科技开展建立供销关系,由他们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科技与质量标准司重点推广产品,“抗病毒多元长效全元肥”,这种肥一经使用,当年可转成绿色米,〔有省级检验证〕假如是种植两年的绿色米地块,可以验证为有机米合作社资利用化:20__ 年,卢士明结合水稻育秧大棚小区的实际,通过整合全村育秧棚区资,进展二次利用的水稻育秧棚区 91 栋,棚内秧苗移栽大地后,种植食用菌,食用菌包括挂带、地摆,还有 10 栋黄芪、15 栋油豆角和秋菜等另外 60栋育苗大棚,采用棚内覆膜技术,种植高优质香米,实现大棚的二次利用今年大棚种植的黄芪全部移栽到大榛子基地上,并且与黑龙江未名制药达成工程合作协议,签订了黄芪的回收协议;跟中国医药协会董事赵会长达成一致,协会主要负责黄芩种植技术及收买扩大基地面积,增加粮食吞吐量改善社员生活、工作环境,进步社员工作质量总结工作经历、开掘自身潜力与缺乏,进展阶段性分析^p ,使合作社经营工程不断的做大做强三、典型发挥作用 合作社“多元化”效劳的经营形式,进步了合作社的组织化程度,实现了农业产业化、集约化经营,推进了农机作业效劳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进程,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

一是加快了农机新机具、新技术推广步伐,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丰收据不完全统计,合作社今年开展机耕作业 11000 亩,农机作业总收入 450 万元,实现农机作业纯收入 320 万元同时,积极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合作社对特困户、五保户、军烈属采取五折优惠效劳,受到广阔农民朋友的好评二是整合农机资,提供了技术保障合作社定期举办农机技术培训班,为广阔有机户提供了学习交流的时机培训了 32名农机手,为机手开展机械作业提供了技术保障四、扶贫解难,助农增收 随着合作社的不断壮大,不仅增加了合作社的经济效益,而且使一些家庭比拟困难的农民在短时间内脱贫致富局部农民原来常年以种粮食为生,家庭主要经济来仅靠卖点玉米等粮食作物维持,经济收入非常微薄,生活拮据,由于疾病、无劳动才能等原因致贫的贫困户,合作社给予帮助合作社于 20__ 年带动火炬村 24 户贫困户,通过合作社分红及合作社务工的方式,帮助扶贫户脱贫,合作社 20__ 年度为贫困户分红 3500 元,使 22户贫困户当年脱贫同时合作社还带动其他种植户发家致富对没有入社的种植户,提供技术、销售方面的支持,从而到达共同致富的目的经过近几年来不断的努力,通河县士明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为当地农民脱贫致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为合作社成员开展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经济提供了保障,我们将不断努力,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合作社的开展形式,为更多的农民脱贫致富创造条件,促进通河县县域经济快速开展。

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四脱贫攻坚事迹材料——宋洪财同志先进事迹材料今年是加信镇民主村宋洪财又一个兴奋的年头,家里的三头母猪连续产了三窝小猪,目前存栏量已经到达 40 余头抑制不住的喜悦洋溢在黑瘦的男人脸上回想 5 年前宋洪财是延寿县加信镇民主村张油坊屯的一名残疾贫困户,因小儿麻木,肢体残疾,妻子因病无法劳动,还有一个孩子,全家居住在一个泥草房里,依靠他这个弱劳动力困难度日,收入非常微薄,生活无望20__年____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强调,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脱贫攻坚战的冲锋号已经吹响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的、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确保到 2022 年所有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一道迈入全面小康社会按照市县各级精准扶贫工作要求,民主村全面展开扶贫工作通过本人申请、入户核查收入、村民大会表决通过,将残疾人宋洪财识别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国家针对贫困户的好政策一项一项走进了宋洪财的生活全国脱贫攻坚的号角吹响后,宋洪财作为民主村的精准扶贫户,得到了政府有关部门的精准帮扶民主村很注重扶志和扶智,他没有坐、等、靠,而是更加坚决了信心,要靠自己的努力脱贫致富。

正如他所说:“我做人的宗旨是,残疾人也能干成事,是我今生最大的心愿”上天在为他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也为他翻开了一扇窗,虽然肢体残疾,但脑子特别好使他凭借自己的聪明才智,充分借助电视、等媒体,广泛搜集市场信息,跑遍了偏远的村庄和大街小巷人最怕没有盼头,谁愿意当贫困户?”这是脱贫后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在成为贫困户后,县卫计局为他安排了一名帮扶人,经过帮扶人员的不懈努力,不断屡次深化与及家人沟通,不断鼓励他们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和妻子改变了“等、靠、要”的思想,决定靠勤劳双手奋斗,誓要摘掉贫困户帽子他们忙里偷闲参加村上的会议和学习扶贫方面的政策,参加产业方面的各种培训,有了目的、有了方向,说干就干,20__ 年生猪价格持续上扬,仔猪繁育市场走俏,他瞅准这一商机,通过多方筹资〔借了 5 万元的小额扶贫贴息贷款和村级发放0.5 万元的产业开展周转金〕搭建了 100 余平方米的养殖场,引进 2 头母猪开场了养猪之路由于知识和技术的欠缺,加上身体残疾,使得这条路比别人走得异常的艰辛母猪买回来后,白天他在养殖场里观察和检查母猪生长情况,由于腿部残疾,使得行动不便,来来回回几趟下来,常常累得上气不接下气,只有晚上夫妻二人才有多余时间来学习饲养技术,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多方 咨询专家,为了保证养猪的成活率和出栏率,专门咨询专家作为养殖场的参谋,做到技术与管理相结合。

在 20__ 年初见成效他不断学习,接触新的养殖技术,改变传统自然受精方式,通过购置良种种猪冷冻精子施行人工授精,节约了经济本钱的同时增加了母猪的受精率和做胎率,每胎出生仔猪 10 个,经过精心照料喂养,全部出售,当年经济效益近 15000 元,增强了脱贫信心随着养猪规模的扩大,宋洪财遇到了新问题,猪的发病率有所增高于是,他更注重防疫以及猪舍的清洁工作在他的猪舍里,一点也闻不到猪粪的臭味宋洪财养猪如鱼得水,扩大养殖规模后,他认真研读养殖方面的书籍,在实际工作中,遇到不懂的问题还积极请教镇兽医站的兽医,很快便掌握了一定的养殖技术精准扶贫让宋洪财看到了开展养猪业的光明前景在脱贫根底上,宋洪财从不小富即安,甘于现状在养殖产业上又开展了养鸡工程,开展了家庭肉鸡养殖产业,建立了鸡舍,一期引进肉鸡种鸡 50 只,由于养猪养鸡需要大量饲料本钱,头脑灵敏的宋洪财看准了粮食加工工程,引进设备利用原住房干起了粮食加工作坊粮食加工产生的米糠是养殖业最好的饲料,在扩大再消费的同时既满足了养殖产业所需的饲料,也解决周边村民粮食加工需要,并且雇佣同村贫困户劳力在工厂工作,增加贫困户收入,带动周边贫困人口共同脱贫同时,让自己在脱贫奔小康的道路上越走越快。

经过两年的精心饲养,20__ 年,宋洪财出栏了 40 多头肉猪和 50 多只鸡,扣除本钱,赚了 5 万余元通过国家扶贫政策以及自己和家人的努力,在 20__ 年上半年住上了平安住房,全省对 d 级危房进展改造,宋洪财第一批享受国家政策进展房屋改造,全家住进翻建新房,解决了住房大问题家里每人在享受城乡根本医疗保险的根底上,国家又免费给全家上了商业补充保险,门诊 500 元药品报销政策,三重医疗保障,让这个因残、因病,的贫困家庭完全解决了全家人医疗保障,让孩子顺利入学,为这个特殊家庭脱贫奔小康打下坚实根底又带来了希望如今的他常笑着说,如今觉得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感谢共产党的好政策,感谢新时期扶贫的好待遇,感谢帮扶责任人,自己脱贫后会和政府一起帮助许多像他一样困难的家庭他说:“并不觉得贫困户是多么荣耀的事情,如今政策这么好,总不能坐享其成等着别人给,别人给的始终没有自己劳动得来的踏实他还表示,身残更应该志坚,如今他信心很足,将来他会不断扩大自己的养殖业,带动更多的人实现致富增收梦,大家一起过上好日子目前,宋洪财不但早已脱贫,而且生活已经到达了小康程度他还为其他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带动大家一起脱贫,“如今党的扶贫政策越来越好,我们家有幸赶上这样的好时代,更要知福、感恩。

宋洪财的话语真诚而坚决,“我觉得要脱贫,自己首先要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不能墙根底下晒太阳,等着政府送钱物,政府帮我们一把,我们自己也要蹬一脚只要自己勤劳,就不会过穷日子;只要吃苦肯干,日子一定会越来越甜美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五脚下有路 心中有志 生命有光 残疾夫妻“跑赢”脱贫冲刺——乔福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在黑龙江省泰来县平洋镇平洋村的“百姓创业之家”,墙上一条“鸟吃等食定会饿死 人不勤劳穷一辈子”的横幅格外醒目10 多位农村妇女有说有笑,正在编织汽车坐垫管理员乔福军的妻子刘宇佳也是其中之一,尽管身体弱小,身高只有一米三,但她乖巧的手指来回穿插,非常纯熟乔福军的身高也只有一米四,在这群农村妇女中间非常显眼他们夫妇用自己坚强的意志,用一副双拐撑起这个家,忍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贫寒,屈指弹奏着脱贫攻坚的赞歌今年 45 岁的乔福军,5 岁时受伤导致骨膜受损,胸背部出现严重畸形妻子刘宇佳患先天性软骨病,腿骨极易骨折,行动离不开拐杖虽然夫妻二人干不了重活,但乔福军会开车,前些年他买了一辆小货车,在齐齐哈尔市跑业务后来又在泰来县江桥镇买了3 间房屋天有不测风云,20__6 年乔福军的母亲患乳腺癌,使得这个家庭雪上加霜。

面对困难,乔福军表现得比正常人还坚强那时我还从平洋村贩西瓜,拉到江桥镇卖,挣点零花钱让他欣慰的是,20__7年妻子刘宇佳生下安康的女儿,给这个家庭带来欢乐和希望为给母亲看病,乔福军不得已把赖以栖身的 3 间房子卖掉,还了外债,开场了租房生活在 12 岁的女儿乔欣怡记忆里,这些年前后搬了四次家乔福军欠下巨额外债,无奈将自家的房子卖掉还饥荒身残志坚的乔福军深知为人子、为人父的责任,他常以泪洗面,咬紧牙关过着极其困难的生活他们三口人是村里的低保户,自有耕地 6.2 亩,两口子都是残疾人,也干不了什么重活,女儿乔心怡,如今在平洋中心学校上学一贫如洗的家庭,实在是难以生活2022 年母亲去世后,乔福军带着妻女和双目失明的父亲,来到河北廊坊卖早餐有一天大清早,两人骑着三轮车,不小心车翻了,豆浆、包子散落一地从地上爬起来,夫妻俩抱头大哭我和妻子都有残疾,孩子又小,受的辛酸苦楚就别提了,也没挣到啥钱20__ 年乔福军一家又回到平洋村那时候没啥收入,住的地方也没有,真觉得日子过不下去了刘宇佳哽咽着说后来,村里给他们租了房子,才把生活安排下来说实话,乔福军之前也是村里的老大难,用支部书记的一句话就是“豆腐掉灰堆—吹吹不得、打打不得”,窘迫的生活,让乔福军有一些心灰意冷,感觉自己走投无路了,也想过放弃生活,也有过轻生的念头,但回头再想想妻子和孩子,他还是得坚强的走下去,毕竟他是一家之主。

曾经他也耍过一段无赖的表现,当他回到村里的时候,他感觉村里帮他租了房子,就得管他所有,他就躺在了政府的身上,家里没有米了就去村里要点,你要是不给我就泡着不走了,家里没有面了,就给支部书记打 软磨硬泡,家里没有零花钱了,就去村里找支部书记要点,要是不给,他就把孩子和残疾的老婆都领到村里,呆着不走,就这样,过着寄人篱下、靠着别人的同情和施舍生活了不到半年的时间,他自己感觉太让人瞧不起了,就连睡觉都睡不踏实,他开场改变自己的错误行为,就在他改变的过成功,党的光芒普照在全国大地,也就是在那时,乔福军的日子也在悄然改变改变从 20__ 年开场全国上下吹响“打赢脱贫攻坚战”号角,平洋村人口有 835 户,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 127 户,因病因残致贫超过 60%20__ 年 12 月,通过个人申请,村组评议将乔福军一家成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在上级扶贫政策的普照下他看到了希望,他主动找到村委,要求谋生存,村组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积极为其谋划,20__ 年春,县残联知道乔福军家境后,屡次入户走访他被聘为泰来县残联专职委员,负责联络平洋镇的残疾人平洋镇共有 1000 多名残疾人,忙的时候,乔福军一整天都在外面。

工资从最初的每月 700 元涨到去年的每月 120__元生活有了起色之后,乔福军没有躺在扶贫政策上继续“伸手要”乔福军一直在想,不能完完全全的依靠共产党生活,要考自己的现有条件谋求一个致富路驻村工作队、村干部等经常到我家宣讲政策,嘘寒问暖,我就想,我们两口子已经给大家添了费事,我年纪还不算大,多少还有点劳动才能,得自食其力 为了早日脱贫,走上致富路,他在村党支部和定点扶贫单位的帮助下,根据自身条件拟定了脱贫方案和措施:即开展手工编织,靠自己的双手自食其力,用实际行动来改变如今的生活状态有了帮扶单位,有了第一书记,有了对口帮扶人,有了驻村工作组,有了政策支持,再加上乔福军自己的坚强意志和勤劳苦干,他的日子越来越好20__ 年,驻村工作队针对村里的现有条件,积极对上争取工程资金,引进手工编织工程,乔福军当得知这一消息的时候,他和妻子第一个报名,他心想,这下可要把握好时机,我们两口子重活干不了,走路不方便,这个手工编织的工程似乎就是为他们家量身定做的一样当时我们就憋了一股劲,暗下决心,不学拉倒,学就学好乔福军和妻子起早贪黑研究编织技术,手上磨了不少泡不甘贫寒,不忘初心的他起早贪黑,日出而做,日落而息于手工编织的联络中。

他们夫妇常拖着疲惫的身影和滴血的伤腿,把手工编织工程做大做强,不负众望,用热血回报社会、用汗水回报党恩在培训中,乔福军克制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很快掌握了手工编织技能作为第一批学员,夫妻俩掌握了纯熟的编织技术,去年靠编织挣了 4000 多元乔福军还当了“师父”他这样鼓励别人:“我一个残疾人都不服输,你们还能服输?”经他的“徒弟”就达 30 多人,村民刘淑华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期培训没参加上,是乔福军的他身残志坚,我们都佩服他正在编织的刘淑华有个线头接不上,叫来乔福军,他很快就接上了经考察,乔福军不但手工编织技术纯熟,而且本人脑子灵敏、组织、协调才能强,2108 年 5 月被聘为手工编织基地管理员,每月开资 500 元乔福军除了开展手工编织,自己动手以外,他还开展起了手工编织车坐垫的经营生意,他把成品的车坐垫回收回来,再面对市场卖出去,中间的差价也是不小的收入他在村里还身兼其他职位,在生态补偿脱贫一批中,担任村里的生态护林员,每年可以增收 4000 元,以前女儿上学的费用也是他们两口子的负担,如今每年女儿上学还会得到教育补贴 20__0 元,这对他们一家人来说,别提多快乐了,日子一天一天好起来了,生活也越来越有奔头了,乔福军三口人的脸上也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20__ 年家庭总收入 23119.6 元,人均收入 7706.53 元从“贫困”到“温饱”再到“小康”,他感慨万千20__ 年 6 月,平洋镇投资 20 万元购置了 140 平方米临街房屋作为手工编织基地,命名为“百姓创业之家”,乔福军被聘为管理员他们一家搬进管理员室,完毕了租房生活以前屋子又小又黑,如今住得宽阔亮堂,是我最喜欢的乔欣怡说去年,县里举办为期 8 天的“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暨巧女编织工程培训班”,乔福军当了主讲人摆脱贫困,首先从精神上与贫困绝缘,不等不靠乔福军把这当作“秘诀”乔福军说:“致贫的原因有千百种,但是脱贫致富最终还是要靠自己的勤劳苦干,千万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各级领导和爱心人士对我的帮助之恩,我无以报答,只有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他们没有帮错人!” 在县里组织的“身残志坚,脱贫荣耀”的演讲会上,站在台上的乔福军双臂一举,骄傲地告诉大家:“我于 20__ 年荣耀地脱贫了!美妙生活是干出来的感谢政府搭建的平台,让我们残疾人也能靠勤劳的双手挣钱,实现人生价值在乔福军带动下,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参加编织队伍扶贫攻坚活动开展以来,平洋村针对贫困户致贫的原因,分别采取了不同的帮扶措施,对有劳动才能的贫困户,主要是鼓励他们树立自力更生致富的信心,在各级的帮扶下,通过努力辛勤劳动,增收致富。

贫困户走出贫困、走向富裕的艰辛历程,更看到了消灭贫困、实现共同富裕的灿烂前景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六守得云开见日出 ——白秀芹同志先进事迹材料白秀芹,女,1971 年 4 月出生,是泰来县江桥蒙古族镇艾伦村哈木台屯建档立卡贫困户,本来拥有一个平淡幸福的小家庭20__ 年,宏大的灾难毫无征兆地降临到这个家庭,白秀芹的独生子钱成被查出患有心脏病,如晴天霹雳般将本来幸福快乐的家庭一步步推向痛苦的深渊从此,白秀芹辗转全国各地为儿子的病寻找治疗的方法,最后在北京被确诊为心肌淀粉样变、外周神经病变,为全国首例,无法有效治疗倔强的她,为给儿子看病,只要有一丝希望她都会想尽方法,但厄运还是缠绕着这个家庭,钱成于 20__ 年病情恶化分开了人世几年来的就医历程,不仅花光了家中所有的积蓄,还欠下巨额的外债,也没有保住儿子的生命,本来幸福的三口之家,顿时陷入了绝境面对无法改变的事实,白秀芹没有向命运低头,她擦干眼泪,用瘦弱的肩膀扛起整个家庭,在困难中继续前行,不屈不挠的同贫困和命运做抗争,她坚信守得云开,终会见到日出时!“4 月 3 日,去村上帮工,150 元;4 月 9 日,帮杨二家种地,100 元;4 月 15 日,国良发工资 1000 元,4 月份可还 1500元,总计还欠 184000 元。

翻开皱巴巴的笔记本,里面的每一页纸,都记录着白秀芹与丈夫张国良的辛勤汗水,还有她们夫妻二人正直的品格和无愧于心的承诺从 20__ 年到如今,江桥镇艾伦村的白秀芹将为儿子治病所欠的 30 余万元债务已归还近半,黝黑的皮肤和手上厚厚的老茧挡不住她坚决的目光,这就是白秀芹,一位勤劳的妻子,一位坚毅的母亲,一个守信的贫困户一、美妙生活转瞬便成追忆 以前,白秀芹一家一边经营着自家的口粮田,一边在农闲时做些零活赚外块,忠厚孝顺的儿子平时也能帮着种种地,生活上虽没有多么富足,却也是衣食无忧、平淡幸福,在外繁忙过后,全家人围坐炕头吃着农家饭,尽情说笑的画面,回想起来至今难忘20__ 年,充实而平静的生活突然被打破,儿子一张颇为严重的心脏病体检报告,好似迎头痛击般的敲打在这个家庭身上夫妻二人一番商量后,白秀芹便单独携子踏上了长达五年的漫漫求医路五年间,省城、北京、上海,为了能医好儿子,她操碎了心,跑断了腿五年间,累计看病花销近 40万元,天文般的数字,不仅花光了家中仅有的十多万元积蓄,还因此欠下巨额的外债可尽管如此,白秀芹也从未放弃为儿子寻找活力,她说“那时我心里没有别的念头,只要能治好我儿子的病,拿我的命和他换我都愿意”。

灾祸无情人有情在疾病面前,江桥镇政府和艾伦村村两委在得知白秀芹一家的不幸后,全力发动镇村干部、社会各界人士及爱心群众为其捐款很快,来自各界的 12 万多元的款项,通过各种渠道被送到了白秀芹的手中,为白秀芹带来了生的希望她一直觉得“只有在最困难的时候,才能体会到这雪中送炭能给人带来多么大的力量”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多番努力后,不幸仍然降临其子最后被确诊为心肌淀粉样变、外周神经病变,为全国首例,无法有效治疗,并于 20__ 年病故白秀芹说,那时真感觉天都塌了二、灾难过后照旧真诚坚强 孩子没了,外债可还在那里,30 余万元的债务,对于生活在大城市、有生活来的人们或许都不算小数,更何况于只有 6亩 2 分口粮田的白秀芹一家当时,很多债权人生怕白秀芹家“跑了”,都连忙到她家围堵,但随后白秀芹的举动,却让他们纷纷对这刚刚丧儿的女子刮目相看我从没想过要跑出去躲债,既然当初咱开了借钱的口,如今就得能伸出还钱的手孩子没了,我还在,这钱,咱肯定得还”承受着丧子之痛的白秀芹,对着坐满炕头的债主们坚决的做了保证不过,在还债之前,白秀芹还做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她将用于儿子看病的 12万元捐赠款中剩余的 10 万余元全部返还给了捐赠者。

这一出人意料的举动,感动了全泰来的百姓她太要强了,正常来讲,家中欠了这么多饥荒,一般人估计早就拿来还钱或者跑了,但是她没有我记得当初她跟我说‘咱有胳膊有腿的,不用别人的钱来堵自己家的窟窿,这钱假如给咱花,咱花了也睡不踏实’”艾伦村支部书记白庆权回忆道白秀芹也说,自己就认准了一个道理,这是好心人捐出来帮助治病的爱心钱,我家孩子虽没了,但我不能让好心人的这份爱心凉了,剩下的这些钱就应该用到它该用的地方去,帮助它该帮助的人,得让这份爱心能传递下去三、努力奋斗让自己活得更精彩 那剩下的30多万债务该如何还呢?白秀芹与丈夫商量后决然决然的卖掉了家中三间砖瓦房,并把自家的耕地一次性对外流转 6 年,将卖房子的钱和流转土地的钱,全部用来先归还局部债务此时的白秀芹真正变成了一无所有,正应了那句老话“房无一间,地无一垄”正在她两手撰空拳,一愁莫展的时候,县委县政府伸出了援助之手,通过落实政策,为其新建了 30 平方米 EPS 混合构造保温房,在关键时刻解决了她的住房平安问题;又通过发动群众捐款和利用金融扶贫政策,扶持其丈夫利用已有的养殖经历,开展肉羊养殖,60 只羊年可实现收入近 6万元;并将白秀芹介绍到离家 1 公里外的葡萄园基地务工,年可实现收入近 3 万元;利用公益性岗位,聘任其丈夫为生态护林员,白秀芹本人也参加互助效劳队,年可实现收入近 7000 多元。

有了稳定的收入来,白秀芹和他的丈夫,更加笃定了对将来美妙生活的信心,为了兑现心中的承诺,她们用咸涩的汗水和坚决的信念,大踏步的在脱贫的道路上奔跑着20__ 年,经过夫妻二人的努力,已将过半的债务归还,还在全县开展的文明整洁家庭、脱贫致富能手、奉献社会模范“三奖评”活动中被评为艾伦村“文明整洁家庭”,镇、村干部为她送去了 500元奖金,感动得她留下了幸福的泪水白秀芹说:“生活对我来说是不幸的,幸运的是我生活在这个时代,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已经为我指明了增收脱贫的道路,剩下的就是要加倍的努力,不能靠在扶贫政策的身上,不能躺在扶贫政策的怀里,这样才不会辜负党和政府,才不会让帮助我的人伤心,才能过上幸福的生活,才能让逝去的儿子欣慰 四、回馈社会奉献绵薄之力 20__ 年 11 月,艾伦村组建了互助效劳队,白秀芹第一个报名,并被村上先为互助效劳队队长工作中,她始终任劳任怨的帮助全村所有重点互助效劳对象,用她的话说就是“我没啥大能耐,但村里需要我的时候,贫困老人需要我的时候,我就得站出来干点啥”贫困户刘建发 78 岁,失能、丧失劳动力,妻子张桂玲也是 70 岁的高龄,刘建发多年来全靠妻子照顾,老两口生活的非常困难。

经村两委反复斟选,将刘建发纳入重点帮扶对象,并决定由白秀芹为其提供效劳,经过一段时间的帮助,老人的生活、卫生、安康、养老等方面都得到了全面提升,老人对此非常感动,亲切的称她为白姑娘在白秀芹的带动下,通过互助效劳队员的精准效劳,村里的贫困、孤寡老年人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提升,队员们也与这些老年人建立了深沉的感情,带动全村形成了尊老、敬老、养老的新风气20__ 年,白秀芹依靠家庭干净整洁、邻里和睦、节俭持家、敬老美德、老实守信等良好品德,不仅在全县开展的“三奖评”活动中被评为“文明整洁家庭”,为艾伦村所有居民做出了典范,还被评为泰来县巾帼脱贫攻坚最美人物,被齐齐哈尔市妇联评选为最美家庭,并在 20__ 年由____黑龙江省委宣传部、省文明办、省委政法委等部门结合开展的第七届全省道德模范评选中,获得全省老实守信类道德模范称号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白秀芹对此坚信不疑,如今,她与丈夫已逐渐从丧子之痛中走了出来,面对崭新的房子、日益增多的羊群和逐渐减少的债务,他们对美妙生活的憧憬更加坚决白秀芹,这样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始终坚守“好日子干出来的”这样一个朴素的道理,困难面前她没有退缩,没有灰心,而是选择了自强与坚韧。

在党的脱贫攻坚好政策面前,没有伸手“等靠要”,更没有躺在扶贫政策的温床上不思进取,而是靠勤劳的双手,自力更生,不断创始属于自己的幸福,凭借自己的努力摆脱困境在党的扶贫政策帮助下,白秀芹朴实的话语、坚决的行动,给全村贫困户树立了典范她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她常说的那句话:做人要知恩感恩,自强自立,做事要信守承诺,踏踏实实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性的美妙、生活的美妙、社会的美妙脱贫攻坚奋进奖事迹材料之七精准扶贫促振兴脱贫攻坚促开展——孔国乡双发村党总支书记卞响玲讷河市响铃农作物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一家集种植、研发、销售一体化经营及社会化效劳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成立于 20__ 年 7 月 25 日,坐落于讷河市孔国乡双发村二屯,注册资金 680 万,占地面积 10000 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 4000 平方米,目前已开展成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综合型合作组织,合作社与农户之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走出了一条企业连基地,基地带农户的新路子合作社拥有大型大豆深加工消费线及产业化示范基地,已吸纳社员 36 户,入社土地 2686 亩,入社农民以土地入社的形式参与合作社开展,既是的土地所有者、又是合作社的产业工人,在享受利润分红的同时,又有工资的收益,进步了农民的总体收入。

合作社与多家大豆种植专业合作社结合种植高蛋白大豆,实现流转土地 32878 亩,大豆加工原料基地开展到 35564亩截止到目前,合作社认证有机种植基地面积已达 6.7 万亩合作社注册了“笙得利”牌商标,建立以非转基因系列产品产业基地,合作社与科研院校合作,不断提升自身功能研发大豆、玉米新产品,大豆蛋白质含量可达 45.24%,豆类蛋白质丰富而不含胆固醇,对安康更为有利玉米新品种抗病性、抗倒伏才能强春季对成员进展农技培训,推广最先进的农业技术...说不出的喜欢第 38 页 共 38 页。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