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昭阳 在昭阳和ThinkPad分属两家企业的时候,它们有着相互重合的用户群及销售渠道,不过伴随近1年来联想对这两个品牌的整合,它们开始朝着不一样方向蜕变在这个过程中,它们即使相互交叉却又走向了不一样的方向,不过今天的它们,正处于重合度更高的时刻在探讨未来它们各自走向之前,CHIP更有爱好单纯从产品及设计的角度来看它们在现在大PC市场中所处的竞争位置 品牌分属 ThinkPad面向重视TCO控制的大中型企业用户,不过因为其出众的品牌、品质和设计原因,它也吸引了大量偏向于有着个人采购习惯的SMB及SOHO用户,成为一个上下通吃的品牌针对不一样特征的用户,ThinkPad品牌衍生出包含W、T和X系列在内的Classic系列,延续之前的产品风格,而新生的Edge系列则是面向SMB/SOHO用户的产品因为Edge系列在我国市场上热卖,因此整个ThinkPad旗下产品被纳入以后者为主的渠道销售领域,而坚持为大中型企业用户定制生产的昭阳系列产品,则更多地出现在行单市场中,零售渠道并不多见 正是在联想这么特殊的销售体系下,看似重合的昭阳和ThinkPad错开了定位然而,这种错开只是相正确,局限于销售模式或品牌领域,在产品和技术领域,它们之间仍含有鲜明的对比特征。
今天CHIP的对比,恰是围绕两款最为主流和热门的便携机型昭阳K29和ThinkPad X230展开 各自传承 不论是K2系列还是X2系列,全部是拥有相当长历史的产品,作为最新一代基于Ivy Bridge平台的产品,它们全部进行了内部零部件的升级,而外观设计基础保持了和前代产品相同的设计 因为Ivy Bridge平台并非大规模升级,甚至其7系列芯片组全部可和之前Sandy Bridge平台的6系列交换使用,所以K29和X230也没有必须进行重新设计除了延续特征之外,出于成本考虑,两款产品的零部件和前代产品还保持了相当强的交换性,诸如电池、外壳等零部件全部保持了罕见的通用性,尤其是X230的键盘、掌托全部可和前代X220直接交换,按键功效也和原来对应位置按键相同 最近,伴随Edge系列在我国外的大卖,ThinkPad加速了传统ThinkVantageTechnology设计的改善,其中最具争议的部分,莫过于键盘及屏轴结构的改善继X220开始改革为弹簧紧固转轴、无实体按键的一体式虚拟按键触摸板的设计后,X230深入引入了孤岛式键帽结构,6行按键、黑色TVT键及黑色Enter键替代了标志性的蓝色按键,矩阵式麦克风从摄像头两侧下移至屏轴,这种小步快跑的方法令ThinkPad的两大分支产品逐步在功效设计细节上趋于统一。
在键盘设计调整中,X230的孤岛式键盘保持了传统ThinkPad键盘出众手感的优势,这不但表现在按键行程保持2mm以上,而且笑脸式内凹键帽的手感也较前代Edge产品得到了深入提升 即便有这么的手感提升做确保,但作为Classic系列的一员,X230键盘基础功效的调整已使它不再含有鲜明的个性对老用户来说,需要适应TVT键开启SimpleTap而非ThinkVantage Toolbox、Fn+Space是开启键盘照明而非屏幕缩放、开启蓝牙而没有指示灯提醒、Fn组合键功效大调整、没有了可直接登录电脑和系统的指纹功效等改变,有相当难度关键是这些改变让ThinkPad不再“ThinkPad”,老用户的失落感溢于言表好在X230还没有激进到对外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把这个悬念留给了明年的产品 相比之下,K29各方面的外在设计改变更小,而采取皮肤质感喷涂的顶盖、在摄像头旁的键盘照明灯和有红边的双物理按键触摸板,让它的上部外观设计愈加趋近于之前的ThinkPad X2系列产品当然,没有小红点是它和ThinkPad产品最大的差异 相煎?相习? 不论是从市场定位,还是产品外观,昭阳K29和ThinkPad X230的共同点全部不难挖掘,昭阳对ThinkPad的学习不言而喻。
然而,面对今天ThinkPad的不停前行,昭阳的学习是举一反三还是邯郸学步呢? 即便有引发争论的设计改善,不过必需认可,昭阳的改善令包含CHIPxx在内的准用户感到兴奋在不停学习和追赶的过程中,昭阳让我们看到了更多的坚持和为老用户使用习惯的妥协另外,其愈加灵活的定制特征,对包含SMB在内的商业用户保持着连续的吸引力相比之下,即使ThinkPad仍在技术和设计细节上占据优势,但我们不无遗憾地说,这些优势对绝大多数用户的现实使用模式来说,全部属于设计过分ThinkPad上那些凝结了无数智慧的出众软件,能被用户熟练使用、充足发挥价值的少之又少,这简直是太遗憾的事情了,然而这就是现实 于是,更为“实在”的昭阳因为“像”ThinkPad且能满足用户对配置和价格的需求,站稳了本身发展的阵地 不过,细看K29就不难发觉,它在外观像、风格近之余,对设计和功效跟进的速度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快速,当然不排除其中夹杂有刻意区分的原因从水平方一直看,掌托之下的K29和X230可谓是完全不一样的产品当X系列为了平衡性能和存放,尝试了英寸硬盘,并将硬盘规格最终定格在英寸7mm薄盘的时候,K2依旧坚持采取最具性价比的硬盘;当X系列考虑到机身轻薄和主板保护,采取了悬浮安装主板和金属底壳时,K2则将底部工作舱合并并越开越大,为CTO定制发明便利条件。
设计初衷和对成本的平衡点考虑的差异,让产品的内在最终展现出不一样的取向只要能够满足对应用户的需求,任何取向全部无优劣可言,但用户必需选择适宜的自我需求评价平衡点,不然投资收益就难以达成初衷 尺短寸长 即使有着相同的用户定位,不过昭阳K29和ThinkPad X230却有着相去甚远的价格,除了X230-45C采取了频率更高的Core i5-3360M处理器外,二者并无显著的硬件配置差异,而产品报价却分别是7 999元和19 999元造成巨大价差的原因除了品牌溢价之外,俗称“水份”的折扣率也有显著区分,剔除此原因后,X230-45C的市场价格约为13 000元,仍是K29的两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