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1 . 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⑤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上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⑥我爱这迟来的春天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A.⑥②④①③⑤B.③⑥②①④⑤C.⑥③①②⑤④D.③⑥②①⑤④2 . 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邓稼先》中引用《吊古战场文》和五四时期的一首歌,更增加了邓稼先精神的悲壮色彩,赞颂了邓稼先就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B.《土地的誓言》是作者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作者对沦亡国土的思念之情C.《最后一课》是长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痛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D.《卖油翁》是一篇富含哲理与情趣的文章,集中笔墨刻画了卖油翁和陈尧咨两个人物形象,向我们揭示了勤能补拙,熟能生巧的道理。
二、字词书写3 . 给加着重号的词语注音,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港珠澳大桥主体工程全线亮灯,世纪之光在伶仃洋绽放(__________),全世界为之震撼2)在石家庄,提起俗称(_________)“大佛寺”的正定隆兴寺,尽人皆知3)汉字具有无与伦比的美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bǎo zng)________4)内心的安详与宁静才是人生的(zhēn d)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绿》一文的片段,完成下列小题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揪着草,攀着乱石,小心探身下去,又鞠躬过了一个石穹门,便到了汪汪一碧的潭边了瀑布在襟袖之间;但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我的心随潭水的绿而摇荡那醉人的绿呀!仿佛一张极大极大荷叶铺着,满是奇异的绿呀我想张开两臂抱住她;但这是怎样一个妄想呀——站在水边,望到那面,居然觉着有些远呢!这平铺着,厚积着的绿,着实可爱她松松的皱缬着,像少妇拖着的裙幅;她轻轻的摆弄着,像跳动的初恋的处女的心;她滑滑的明亮着,像涂了“明油”一般,有鸡蛋清那样软,那样嫩;她又不杂些儿尘滓,宛然一块温润的碧玉,只清清的一色——但你却看不透她!我曾见过北京什刹海拂地的绿杨,脱不了鹅黄的底子,似乎太淡了。
我又曾见过杭州虎跑寺近旁高峻而深密的“绿壁”,丛叠着无穷的碧草与绿叶的,那又似乎太浓了其余呢,西湖的波太明了秦淮河的也太暗了可爱的,我将什么来比拟呢?我怎么比拟得出呢?大约潭是很深的,故能蕴蓄着这样奇异的绿;仿佛蔚蓝的天融了一块在里面似的,这才这般的鲜润呀——那醉人的绿呀!我若能裁你以为带,我将赠给那轻盈的舞女,她必能临风飘举了我若能挹你以为眼,我将赠给那善歌的盲妹,她必明眸善睐了我舍不得你,我怎么会舍得你呢?我用手拍着你,抚摩着你,如同一个十二三岁的小姑娘我从此叫你“女儿绿”,好么?4 . 用简要的语言概括梅雨潭水色和水光的特点不超出10个字)5 . 作者通过比喻写“梅雨潭的绿”的质地色彩后,又如何写“绿”恰到好处的?6 . 从用词的角度赏析下面的句子梅雨潭闪闪的绿色招引着我们;我们开始追捉她那离合的神光了7 . 作者为什么说“我的心中已没有瀑布了”?8 . 作者描写梅雨潭的绿时蕴含了哪些感情?阅读说明文,完成各题顺天应时:二十四节气的文化精神①二十四节气和现在通行的公历一样,都是太阳历但与公历不同的是,它是太阳历和物候历的精妙结合②二十四节气将时间的流转直接与特定的季节、物候、气候相关联,这突出体现在24个节气名称上。
其中,有8个反映了季节的变化,即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和冬至;有4个反映了物候的变化,即惊蛰、清明、小满和芒种;有5个反映了温度的变化,即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和大寒;有7个反映了气候的变化,即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③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古代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最晚在西汉初年,24个节气就已经全部出现了汉武帝时将其纳入历法,从此,节气就成为中国传统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④一般认为,二十四节气起源于四季分明、农业发达的黄河中下游地区不过,一经进入官方历法,便随着历法的颁布而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开来,甚至影响到朝鲜、日本、越南、马来西亚等诸多周边国家⑤二十四节气传承久远,播布广泛,内涵丰富,其文化精神是顺天应时所谓顺天应时,就是一方面,人要遵循自然规律,尊重生命节奏,根据时间的变化、自然界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行为,循时而动,以合时宜;另一方面,人要充分利用自然之物,满足自身的需要,实现自身的圆满换句话说,就是“跟着节气过日子”,就是“人随节气变,保证吃上饭”⑥中国地域广阔,文化多样,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历史环境。
比如清明时节,黄河中下游平均气温一般在10℃以上,广东平均气温在20℃左右气候、水文、地形、地貌、物产、人文传统的不同,使得人们必须结合地域特征决定生产生活的节奏与内容可以说,因地制宜是顺天应时的必然要求事实上,不同地方的中国人正是在二十四节气的时间框架下,因地制宜,创造出了符合本地特点、具有本地特色、发挥本地优势的节气文化⑦比如台湾省宜兰县大元山山麓上的香格里拉休闲农场,十分注重二十四节气中的惊蛰日、芒种日、白露日和冬至日,将其视为最重要的四个时间转换节点农场工作人员将这几个节气日与农场的生产、生活相结合,写作了散文,并书写装裱,每到这四个节气日来临,便换上相应的散文这就是富有地方特色的节气文化9 . 本文围绕二十四节气依次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十四节气的影响以及________________10 . 本文第⑥段划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1 . 第③段中“它的形成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但最晚在西汉初年,24个节气就已经全部出现了一句中“最晚”能否去掉?请说明理由12 . 第③段中“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是古代民众在长期生产实践中不断求索、认知、总结的智慧结晶”这一句加点词语能否互换顺序?为什么? 13 . 你喜欢二十四节气中的哪一个节气?从这个节气的名称上看,你认为它包含着怎样的内涵?四、对比阅读文言文对比阅读(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陈太丘与友期行》)(乙)魏文侯与虞人①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公将焉之②?”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 乃往,身自罢之《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注释)①虞(y)人:侍卫②焉之:到哪里14 .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 ②去后乃至乃:______③天又雨,公将焉之雨:_____ ④是日,饮酒乐是:_____15 .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②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16 . (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给了你什么启示?五、句子默写17 . 默写诗文中空缺的部分①东临碣石,以观沧海《观沧海》曹操②,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晏殊③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雍也》④子曰:,,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⑤《次北固山下》中描述自然时序交替蕴含哲理的是:,。
六、诗歌鉴赏阅读《江南逢李龟年》,完成各题江南逢李龟年杜甫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逄君18 . 前两句诗人写过去的兴盛,追忆往昔,表达对盛唐_______________之情,后两句诗写现在的衰败,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之情19 . “落花时节又逢君”诗中的“落花”寓意丰富,寄寓了哪些内容?七、名著阅读《铁是怎样炼成的》选读20 . 冬妮亚和保尔柯察金之间的故事是保尔青年阶段一段难忘的回忆请根据情节,先将(1)处空白补充整,再选择相应的序号与故事内容相匹配①那旧日的友谊,那如此可爱又如此叫人激动的友谊,就会恢复过来的②他完全不是我想象的那种粗野无礼的人无论如何,他一点也不像那懦弱无能的中学生③我也没有想到你会这么……这么酸臭④在人生中的道路上遇到这个姑娘,真是极大的幸福!21 . 刘小枫在《记恋冬妮亚》中写道:“我一开始就暗自喜欢冬妮亚……她是我心目中第一个具体的轻盈、透明的美人儿形象但保尔说过,她不是‘自己人’,要警惕对她产生感情……”你如何看待冬妮亚和保尔之间的结局?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八、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小题。
A】当代青少年对传统孝道的认知与传承状况调查您认为有必要遵守传统的孝道吗?您觉得现在对待自己的父母怎样?有必要74.07%已经很好20.99%遵守部分24.69%一般35.8%没必要1.23%做得不够39.51%(原始数据来源:问卷星问卷调查平台)【B】西周:五十养于乡,六十养于国,七十养于学,达于诸侯《礼记•王制篇》)春秋战国: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人之行,莫大于孝《孝经》)汉朝:以孝治天下,选拔官员也把孝当做一个基本标准唐朝:参加医学、算学、律学考试的人,不用读五经,但孝经却不能不读,类似于现代大学的公共课宋朝:儒学理论得到较大发展,但其宣扬的孝道有所偏离儒家的基本准则清朝:康熙、乾隆等极力提倡孝道,他们经常举行“千叟宴”、颁诏“旌表百岁”C】孝的伦理观念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重要精神基因,是中华文化的价值内核之一任何一个民族的发展都不可能割断历史孝文化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固然有“父为子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等需要批判和摒弃的东西,但其积极方面对于我们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建设仍然具有重要价值传统孝文化认为,孝是一种自然生发的亲情,有助于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亲情。
这种亲情植根于血缘关系,生长于父母与子女长期的共同生活中,尤其是子女“三年不免于父母之怀”的婴幼儿时期同时,在子女的整个青少年阶段,父母都为子女尽心尽力,体现了无私的爱父母与子女的爱是自然生发的,是无条件的道德情感子女为父母尽孝,是在成长懂事之后才成为理性自觉的孝作为一种亲情,蕴含着父母养育未成年子女的责任和子女赡养年老父母的义务这种责任和义务关系既不是契约关系,也不是任何意义上的等价交换,而是亲情的自然产物,是一种不可推卸的道德责任和义务在我国传统社会,孝在一些时期与“父为子纲”紧密相连,因而在家庭关系中存在等级制和威权色彩,使孝的亲情色彩受到严重削弱这是不可取的在当代社会继承和弘扬传统孝文化,应摒弃“父为子纲”等不合时宜的内容,而着眼于升华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肉亲情在传统孝文化看来,父母对子女的无私之爱,有助于培育子女对父母等亲人的爱,进而外推到对其他社会成员以至民族和祖国的爱孝,可促进个体关怀他人和社会这就是孟子所说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此,为父母尽孝是一切教化之本谁相信一个连“亲亲”的德行或情感都没有的人会真心诚意地关心他人、热爱祖国呢?因此,传统孝文化把孝与公、忠联系起来,强调人们以“亲亲”和尽孝为起点,培养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胸怀和情怀。
现代社会是所谓的“陌生人社会”,传统社会中那种邻里守望相助的局面发生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新形势下,我们可以合理借鉴和弘扬传统社会中由近及远、由己及人的“大孝”精神有了这样一种精神,我们就能够处理好自己与家人、社会、民族、国家的关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在关键时刻为国家和民族利益挺身而出、尽责尽力摘自《人民日报》)22 . 从材料【A】中你获得了什么信息?23 . 用材料【C】第①段中的一句话概括材料【B】的主要内容24 . 材料【C】中划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5 . 综合三则材料,说说当前大力弘扬中国传统孝文化有哪些现实意义?九、作文26 . 根据要求作文人们常说:生在福中不知福明明自己很幸福,却老觉得不幸福其实,幸福就藏在日常生活中,关键在于我们能否用心去感受……当你从母亲手中接过一杯热茶时,你在温馨中体会幸福;当你考试失利得到朋友安慰时,你会在友情中享受幸福;当你在路上失足跌倒时,陌生人将你扶起来时,你会在和谐中感悟幸福幸福就藏在点点滴滴的生活中,你如不细心去感受,是察觉不到你所拥有的那么多的幸福啊请以“不易察觉的幸福”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⑴字数不少于600字; ⑵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⑶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如不可避免,请用“XX”代替;⑷不得抄袭或套作。
第 8 页 共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