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王家训述评浙江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硕导龚剑锋吴越钱家,是一个延绵千年未曾中断且代有人杰的世家典范钱王世家,千年传承,人才辈出,从未断绝究其原因,却要归功于一人及其所遗留的家训钱锡为吴越钱家开创之祖,他的一生颇具传奇色彩,从一介布衣,跃居成为两浙之王称王之后,钱锡采取保境安民的政策,一方面派遣使节同中原王朝保持良好关系,另一方面与民休养生息,兴修水利,修筑钱塘江沿岸捍海石塘,即保护了农田不再受海潮侵扰之苦,也便于农田灌溉;重视文化,兴办教育,注意人才的培养在这样的政策下,吴越国社会安定,经济繁荣,成为五代十国时期为数不多的一方乐土更难能可贵的是布衣出身的钱锡非常注意家族的传承,依靠其过人的智慧,给钱氏家族留着了受用不尽的家训钱锡的家训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的,而是其经过长时间的考量才得以最终完成在其六十岁时,钱锡立家训八条,在临终前乂给子孙留下遗训十条这些宝贵的精神财富促成了钱氏家族的人才井喷,给华夏文明贡献了众多一流的人物,其精彩绝伦几乎无第二姓可比到了民国十三年钱氏后人钱文选根据钱锡的八训和遗训,采辑中国历代名人家训和格言中的精华,凝练整理出新的钱氏家训,分为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等内容,并被广大钱氏后人所认可尊崇。
依靠着家训的力量,钱王世家自宋代以降,人才辈出,载入史册的钱姓知名人士高达千人以上宋初即出现了钱氏文人群,钱惟演、钱易的文才倾动中原文坛,为苏东坡、冯梦龙等文学大家所称道明代则有万历年间殿试第一名,后官至礼部尚书的钱士开,乂有文学大家钱谦益活代则有著名学者钱大昕,长于校勘考订,精于音韵训诂,著有《廿二史考异》至近代,满天星斗来形容恰为不过,最负盛名的是“三钱”:钱学森、钱伟长、钱三强还有钱穆、钱钟书、钱昌照、钱其琛等等,钱氏人才犹如白花齐放,竞相争艳,以至被编成了绕口令“一诺奖、二外交家、三科学家、四国学大师、五全国政协副主席、十八两院院士”钱氏家训作为钱氏家族的精神之源,滋滋不断地哺育着钱氏后人,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曾说“我们钱氏家族代代克勤克俭,对子孙要求极严,或许是受祖先家训的影响”钱王家训,作为钱氏家族的精神财富,即可以是钱家的也可以是大家的,我们可以从中汲取对每一个人都有益的部分,共同学习,促进个人、家庭、社会的进步那么,我们就需要深入了解钱氏家训的精神内涵,下文就对流传最广,接受程度最高的武肃王八训、武肃王遗训、钱氏家训三部分内容进行评述一、武肃王八训一曰:吾祖自晋朝过7工已经二十一代,承京公枝叶居住安国。
吾七岁修文,十七习武,二十一上入军7工南多事,溪洞猖獗,训练义帅助州县平溪洞寻佐陇西镇临石镜,乂值黄巢大寇奔彳莆,日夜领兵七十来战,固守安国余杭与潜等县免被焚烧自后,辅佐杭州郡守为十三部指挥使,值刘汉宏谶起金刀捉与东土,此时挂卜甲七年,身经白载,方定东区初领郡印守加廉察,乂值刘浩作乱于京口,将兵收服即绡浙西节旄乂值陇西僭号诏敕与兵三年收复罗平蒙大唐双授授雨湖节制加封郡王自是恭奉化倏匡扶九帝,家传衣锦立私门梁室受神,三帝加爵封锡国号,玉册金符专降使臣宣扬帝道,受非常之叨,添播今古之嘉名自固封疆勤修贡奉,吾五十年理政,钱塘无一日耽于三惑,孜二乾皆为万姓,三军子父土客之军并是一家之体矣二曰:自吾主军六十年来,见天下多少兴亡成败,孝于家者十无一二,忠于国者白无一人,寻志佐九州,誓匡王室,依吾法则世代可受光荣如如远整吾理则一朝兴亡不定三曰:吾见7工西钟氏养子不训,自相图谋,亡败其家星分解;乂见河中王氏、幽州刘氏皆兄弟不顺不从自相鱼肉,措讼破家子孙遂皆绝种;乂见襄州赵氏、鄂州杜氏、宵州王氏皆被小人狡书丧家门,汝等兄弟或分守节制或连绡郡符,五升国号一领蕃节,汝立台衡并存功业古人云:妻子如衣服,衣服破而更新;兄弟如手足,手足断而难续。
汝等恭承王法莫从骄奢,兄弟相同上下和睦四曰:为婚姻须择门户,不得将骨肉流洛他乡及与小下之家,污辱门风;所娶之家亦须挽择门阅,宗国旧亲是吾乡县人物矗知礼义便可为亲,若他处人必不合祖宗之望五曰:莫欺孤幼莫损平民六曰:两国管内,绫绢绵等财签,谓吾广种桑麻米十文签,谓吾遍开荒亩,莫广爱资财,莫食人财物,教人勤耕种,岁岁自得丰盈七曰:吾家门世代居衣锦之城,敦守高祖之松,楸今日与隆化家为国子孙后代,莫轻弃吾祖先八曰:吾立名之后,须在子孙绍续家风、宣明礼教,子孙若有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破吾家门,千叮咛万嘱慎体吾意武肃王八训是钱锡在六十岁之时所立,在古代社会,六十岁是花甲之年,已届不易钱锡在这一年立下家训,想来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作为一名布衣出身而位列王侯的他,有着更多不为人知的艰辛,他希望的不是自己所建立的吴越国能万世永昌,而是自己的钱家能够源远流长在八训之中,我们能感受到他对钱氏家族未来的深深忧虑,在那个年代,父子相残,手足相争的例子不胜枚举,所以他特别告诫子孙们要“莫从骄奢,兄弟相同上下和睦”对于吴越臣民,他则强调要“莫欺孤幼莫损平民”,要爱护平民,民定方能国安同时还注意发展经济,要“广种桑麻米十文签”、“遍开荒亩”、“教人勤耕种”,正是在这样的政治理念下,吴越国为苏杭成为人问天堂,打下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二、武肃王遗训余自束发以来少贫苦,肩贩负米以养亲,稍有余暇,温理春秋,兼读武经十七而习兵法,二投军,适黄巢叛,四方豪杰并起,唐室之衰微,皆由文官爱钱,武将惜命,托言讨贼,空言复仇,而于国计民生全无实济余世沐唐恩,目击人情乖忤,心忧时事艰危,变报络绎,社稷将倾余于二十四得功,由石镜镇白总枕甲提戈,一心杀贼每战必克大工以内十四州军,悉为保障,故由副使迁至国王垂五十余年,身经数白战,其间叛贼诛而神人快,国宪立而忠义彰,无如天方降祸霸主频生余固心存唐室,惟以顺天,而不敢违者,实恐生民涂炭,因负不臣之名而恭顺新朝,此余之隐痈也尔等现居高官厚禄,宜作忠臣孝子,做一出人头地事可寿山河,可光俎豆,则虽死犹生;倘图眼前富贵,一味骄奢淫佚,死后荒烟蔓草,过丘墟而不知谁者,则浮生若梦矣!十四州白姓,系吴越之根本圣人有言:“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乂云:“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民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乂云:“省刑罚,薄税敛乂云:“惟孝友于兄弟此数章书,尔等少年所读,倘常存于心,时刻体会,则白姓安而兄弟睦,家道和而国治平矣:至元渊、元琛、元瑶、元璜、元勖、元禧,俱系幼稚,不特现在之饮食教训,均宜尔等加意友爱,即成人婚配,亦须尔等代余主持。
元濯、元琏、元^等中年逝世,遗子尚小,亦宜教养怜惜,视犹己子,毋分彼此将吏士卒,期于宽严并济,举措得宜,则国家兴隆余之化家为国风篆龙纶,堆盈几案;实由敬上惜下,包含正气,而能得此每慨往代衰亡,皆由亲小人远贤人,居心傲慢,动止失宜之故正所谓德薄而位尊,智小而谋大,未有不遭倾覆之患也尔等各守郡符,须遵吾语余自主军以来,见天下多少兴亡成败,孝于亲者十无一二,患于启者白无一人是以第一要尔等心存忠孝,爱兵恤民第二,凡中国之启,虽易异姓,宜善事之第三,要度德量力,而识时务,如遇真主,宜速归附圣人云顺人者存乂云民为贵,社稷次之免动十戈,即所以爱民也如违吾语,立见消亡依我训言,世代可受光荣第四,余理政钱塘五十余年如一日,孜孜兀兀,视万姓三军,并是一家之体第五,戒听妇言而伤骨肉古云■妻妾如衣服,兄弟如手足,衣服破犹可新,手足断难再续第六,婚姻须择阀阅之家,不可图色美,而与下贱人结缰,以致污辱门风第七,多设养济院,收养无告四民,添设育婴堂,稽察乳媪勿致阳奉阴违,凌虐幼孩第八,吴越境内绫绢绸绵皆余教人广种桑麻斗米十文,亦余教人开辟荒亩凡此一丝一粒,皆民人汗渍辛勤,才得岁岁丰盈汝等莫爱财无厌征收,毋图安乐逸豫,毋恃势力而作威,毋得罪于群臣白姓。
第九,吾家世代居衣锦之城郭,守高祖之松楸,今日兴隆,化家为国,子孙后代莫轻弃吾祖先第十,吾立名之后,在子孙绍续家风,宣明礼教,此长享富贵之法也倘有子孙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便是坏我家风,须当呜鼓而攻千叮万嘱慎体吾意,尔等勉旃,毋忘吾训武肃王遗训是钱锡在临终前所立,共有十条内容,相较于八训,遗训的内容更为丰富也更加完善第一条即强调要“心存忠孝,爱兵恤民”,这是有感当时“孝于亲者十无一二,患于启者白无一人”而发,在人生的最后时刻,钱锡还在强调忠孝二字,就是希望钱氏后人不要因为王位继承而手足相争,同时要爱兵恤民,维持吴越国的社会稳定,不要让黎明白姓受到战乱之苦第二、三两条,则见钱锡过人智慧,他突出强调了要识时务,遇见真主,要快速归附,这促成吴越国继承者后来归附宋朝,两浙民众得以保全,未受生灵涂炭之苦第七条告诫子孙要有仁义之心,“多设养济院,收养无告四民,添设育婴堂,稽察乳媪这也为钱氏后人热衷丁社会公益事业注入了家族基因第十条则强调了家训的重要性,要求钱氏后人要牢记他的遗训,注重家风培养,这样才能保证钱氏家族长享富贵,代代相传据说,钱氏家族每有新生儿诞生,就要全家人一起恭读钱氏家训,这个传统直到近代才中断,由此可见,武肃王遗训对钱氏后人影响之大,意义之重。
三、钱氏家训个.•七原文:心术不可得罪丁天地,言行皆当无愧丁圣贤曾子之三省勿忘,程子之四箴宜佩持躬不可不谨严,临财不可不廉介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促前行者地步窄,向后看者眼界宽花繁柳密处拨得开,方见手段:风狂雨骡时立得定,才是脚跟能改过则天地不怒,能安分则鬼神无权读经传则根底深,看史则议论伟;能文章则称述多,蓄道德则福根厚译文:存心谋事不能够违背规律和正义,言行举止都应不愧对圣贤教诲曾子“一日三省”的教诲不要忘记,程子用以自警的“四箴”应当珍存要求自己不能够不谨慎严格,面对财物不能够不活廉耿介处理事务不能够没有魄力,起心动念必须要宽容厚道只知往前走的处境会越来越狭窄,懂得回头看的见识会越来越宽花丛密布柳枝繁杂的地方能够开辟出道路,才显示出本领;狂风大作暴雨肆虐的时候能够站立得住,才算是立定了脚跟能够改正过错天地就不再生气,能够安守本分鬼神也无可奈何熟读古书才会根基深厚,了解历史才能谈吐不凡擅长写作才能有丰富著作,蓄养道德才能有大的福报家庭原文:欲造优美之家庭,须立良好之规则内外门闾整洁,尊卑次序谨严父母伯叔孝敬欢愉,期姓弟兄和睦友爱祖宗虽远,祭祀宜诚;子孙虽愚,诗书须读娶媳求淑女,勿求妆奁;嫁女择佳婿,勿慕富贵。
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栗勤俭为本,自必丰亨;忠厚传家,乃能长久,译文:想要营造幸福美好的家庭,必须建立适当妥善的规矩里里外外的街道房屋要整齐干净,长幼之间的顺序伦理要谨慎严格对父母叔伯要孝敬承欢,对期姓兄弟要和睦友爱祖先虽然年代久远,祭祀也应该虔诚;子孙即便头脑愚笨,也必须读书学习娶媳妇要找品德美好的女子,不要贪图嫁妆;嫁姑娘要选才德出众的女婿,不要羡慕富贵家庭富足时要帮助家族中人,设立免费的学校和共有的田地;年景饥荒时要救济亲戚朋友,筹备施舍的钱米把勤劳节俭当做根本,一定会丰衣足食;用忠实厚道传承家业,就能够源远流长社会原文: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赈灾救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义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粮仓私见尽要卸除,公益概行提倡不见利而起谋,不见财而生嫉小人固当远,断不可显为仇敌;君子固可亲,亦不W伽为附和■:译文:用诚信结交朋友,把恩惠遍及乡邻救济寡妇怜惜孤儿,尊敬老人关心小孩救济受灾的人民接济紧急的需要,为人排除危难化解矛盾纠纷架桥铺路方便人们行走,开河造船帮助人们通渡兴办孩子接受启蒙教育的免费学校,建立存贮粮食用以救济饥荒的民间粮仓。
个人成见要全部去除,公众利益要全面提倡不要看见利益就动心谋取,不要见人才高就心生嫉妒小人固然应该疏远,但一定不能公然成为仇敌;启子固然应该亲近,也不能失去原则一味追随国家原文:执法如山,守身如玉爱民如子,去蠹如仇严以驭役,宽以恤民官肯著意一分,民受十分之惠上能吃苦一点,民沾万点之恩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利在一时固谋也,利在万世者更谋之大智义邦,不过集众思;大愚误国,只为好自用聪明睿智,守之以愚;功被天下,守之以让;勇力振世,守之以怯;富有四海,守之以谦庙堂之上,以养正气为先;海宁之内,以养元气为本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译文:执行法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像爱护自己的子女一样去爱护白姓,像对待自己的仇敌一样去剪除蠹虫管理届下要严格,体恤白姓要宽厚官员如能用一分心力,白姓就能得十分利益;启王如肯受一点辛苦,白姓就能得万倍的恩惠利益得在自己一人就不去谋取,得在天下白姓就一定谋取;利益得在当前一时当然也要谋取,得在千秋万代更要谋取才智出众的人能使国家强盛,不过是汇集了大家的智慧;极端无知的人会败坏国家大事,只因为总喜欢自以为是。
即便聪颖明智,也要以愚笨自处;即便功高盖世,也要以辞让自处;即便勇猛无双,也要以胆怯自处;即便富有天下,也要以谦恭自处朝廷中,要把培养刚正气节作为首要;普天下,要把培养元气生机作为根本抓住生财根本努力节约开支国家就会富足,选拔任用德才兼备的人国家就会强大,兴办学校培养人才国家就会昌盛,与邻邦交往信守道义国家就会安定钱氏家训为钱王后人近代钱文选先生整理,其精神脱胎于钱王八训、遗训,乂融合了新的积极向上的内容,被广大钱氏后人所尊崇信奉家训分为四部分内容:个人、家庭、社会、国家,基本与中国传统社会所提倡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相一致,正是这样的理念,使得钱氏后人不断奋进,传承千年而不断个人篇开篇即讲“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从总体上就对钱氏族人如何立足于社会、如何为人处世提出了要求而后乂说“言行皆当无愧于圣贤”,这是要求族人不管是说话还是做事都应当无愧于古今的圣贤孔子曾经说“夫取人之术也,观其言而察其行,夫]者所以抒其匈而发其情者也,能行之士,必能吉'之,是故先观其言而揆其行,夫以言揆其行,虽有奸轨之人,无以逃其情矣”通过个人的言行就能判断一个人是否值得信任、是否值得去任用,因而个人的言行十分重要,钱氏家训也着重强调。
在家庭篇,首先强调良好的家规,是美好家庭的前提保障,无规矩,不成方圆家规之中说明要注重家庭和睦,相亲相爱,同时还要讲究仁义,“家富提携宗族,置义塾与公田;岁饥赈济亲朋,筹仁浆与义栗家庭富裕了不能忘记宗族,要互相帮助,救济亲朋中有困难的家庭,这就如改革开放时期所提出的“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最后则要求族人要“勤俭为本”、“忠厚传家”,这样才能是家族长久留存钱氏家族不仅讲究家族内部的仁义,还宣扬对社会的仁义,在社会篇中即提到“信交朋友,惠普乡邻恤寡矜孤,敬老怀幼赈灾救急,排难解纷修桥路,以利人行;造河船,以济众渡义启蒙之义塾,设积谷之粮仓”,这是钱氏族人社会责任感的体现,注重社会公益,热心丁社会公益事业,一个世家巨族如果没有仁义作为内核,是很难在历史的滚滚洪流中留存下来的,钱氏家族正是凭借着这样一种精神,困难时期互相帮助,乂注重对社会的贡献,方能历经千年而不衰,代代都有才人出在国家篇则有“利在一身勿谋也,利在天下者必谋之”的要求,不去谋求个人的利益,以国家的利益为重,这是钱氏族人以“天下为已任”的高尚情怀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会晤钱氏后人台湾两岸共同市场基金会最高顾问钱复时,就曾引用了这句话,希望两岸同胞要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面向未来,捐弃前嫌,密切合作,携手并进。
关丁国家的治理也提出良好的建议,“务本节用则国富,进贤使能则国强,兴学育才则国盛,交邻有道则国安”,即要开源节流、注重人才、兴办教育、睦领友好,这些真知灼见在眼下社会同样熠熠生辉,有着顽强生命力钱氏家训三部分内容,一脉相承,万古流芳,为钱氏后人带来了受用不尽的福报,也让钱王世家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上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今天,个人的财富也不断积累,但是我们更多的却是听到“我爸是李刚”这样有辱家门的声音,“富二代”更是成为了贬义的代名词,家庭教育的缺失不可谓不重,古语有云“启子之泽,五世而斩”,如何让家庭教育更加成熟完善、让家族更加有长远的流传,已经成为眼下社会所关注的热点问题钱氏家族奇迹股地延绵千年而不断,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注意,人们去探究这背后深层次的原因,钱氏家训也不断的被人所提起,一部好的家训,铸就了一个家族的传奇我们要探寻出钱氏家训的精神内核,让更多的人受益,为个人、家庭、社会乃至国家的进步贡献其力量,以此来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其更大更广的历史功用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致力为企业和个人提供合同协议,策划案计划书,学习资料等等打造全网一站式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