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精编同步测试题(无答案)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549.73KB
约7页
文档ID:169871749
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第四章第一节光的直线传播精编同步测试题(无答案)_第1页
1/7

光的直线传播例题讲解:1.生活中许多物体可以发光,下列物体不属于光源的是( ) A .水母 B .萤火虫 C .月亮 D .发光的霓虹灯2.下列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可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解释的是( )A . 镜中花 B . 水中桥 C . 林中影 D .缸中鱼 3.如图所示,属于光的直线传播现象的是( )4.小明在学习“光的传播”时,看到老师的一个演示实验,过程如下:① 用激光笔射向水中,观察到光线是一条直线(如图);② 在 A 点处用漏斗向水中慢慢注入海波溶液,观察到光线发生了弯曲;③ 经搅拌后,观察到光线又变直.小明根据上述现象得出的结果,正确的是( )A .光的传播需要介质 B .光只有在水中才沿直线传播C .光在海波溶液里不能沿直线传播 D .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才沿直线传播5.小明看到闪电后 12.3 又听到面声已知声音每 35 传播的距离约为 1000m ,光速约为 3×108m/s ,于是他 用 12.3 除以 3 很快估算出闪电发生位置到他的距离为 41km 假设声速或光速发生以下变化,这种估算方 法不再适用的是( )A.声速增大为原来的两倍 B.声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C.光速减小为原来的一半 D.光速减小为声速的两倍6.下列有关光的表述正确的是( )A. “凿壁偷光”——光的直线传播B. 岸上的人看到水中的鱼—光的镜面反射C. “海市屋楼”——光的漫反射D. 驾驶员看到后视镜中的物光的折射7.下列关于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 小孔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虚像B. 镜花水月的成因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C. 人配戴凹透镜能矫正近视眼D. 浸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道循光的反射定律8.下列现象中,与月食的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A.手影 B.平面镜中的像 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的浅 D.雨后彩虹9.下列诗句中有关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绿树阴浓夏日长”,树阴是光的反射形成的B. “楼台倒影入池塘”,楼台倒影是光的折射形成的C. “瀑水喷成虹”,彩虹是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D. “潭清疑水浅”,水浅是光的折射形成的10.小华用两个硬纸筒制成针孔照相机探究小孔成像,如图 a 所示.(1) 请在图 a 中画图解释蜡烛 AB 在屏上所成 A′B′像的原因.(2) 2009 年夏季,中国出现了日食奇观.若小华借助小孔成像实验装置对“”形太阳进行观察,如图 b 所示,则她在半透明光屏上看到像的形状是( )(3 )①小华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她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 填在表格中.请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图 c 中作出像的高度 h 随像到小孔的距离 s 变化的图线.根据表中 的数据及描绘的图线可得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 与像到小孔的距离 S 关系的数学表达 式为 .像的高度 h/cm像到小孔的距离 S/cm1. 02. 02.04.03.06.04.08.05.010.0②如图 d 所示,小孔的位置和屏的位置固定后,只将蜡烛 AB 由甲位置移到乙位置,可观察到屏上蜡烛的 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 )晴天的正午时分,走在泰兴羌溪公园茂密的樟树林下,你会看到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而在地上留下 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形光斑(如图 e 所示),这是 (选填“太阳”、“树叶的缝隙”或“树叶”) 的 (选填“像”或“影子”),光斑大小不同的原因是 .11.请在图中用作图的方法表示人眼看到挡板右侧的范围.课堂练习:1.太阳、水里的太阳、月亮、井里的月亮,其中是光源的( ) A.太阳、水里的太阳 B.太阳、月亮 C.月亮、井里的月亮 2.下列四幅图中,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D.太阳3.现在,轿车已进入寻常百姓家,设想你是一位驾驶员,在夜间行车时不但需要前车灯有良好的照明,还 要会合理判断灯光的照射情况,若前方出现弯道时,灯光照射路面的情况是( )A.照射情况不变 B.灯光由路中移到路侧 C.灯光离开路面 D.照射距离变短4.小明同学在课外用易拉罐做成的装置做小孔成像实验,如果易拉罐底部有一个很小的三角形小孔,则他 在半透明纸上看到的像是( )A.蜡烛的正立像 B.蜡烛的倒立像 C.三角形光斑 D.圆形光斑5.我市夏季多雷雨天.打雷时,我们通常会先看见闪电,后听到雷声.这是因为( )A.光的传播速度大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B.光的传播速度小于声音的传播速度C.光的传播速度等于声音的传播速度 D.先发生闪电,后发出雷声6.中华文明,源远流长。

例如光现象,《墨经》中就曾经记载了影子的形成、平面镜反射等光学问题下面 四图中,光现象与影子的形成原理相同的是( )7.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论述,正确的是( )A. 青蛙“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B. 在“猴子捞月亮”的故事中,井水中的“月亮”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C. 刚下过雨的夜晚,人们在坑洼的路面迎着月亮行走,看到发暗的地方是水D. 小明看到平静的湖面上“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都是光的反射现象8.清代诗人袁枚的《苔》:“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其中“白日不到处”主 要涉及的物理知识是(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9.与“立竿见影”现象原理相同的是( )A.平静湖边,倒影可见 B.山间小溪,清澈见底C.林荫树下,光斑点点 D.雨过天睛,彩虹出现10.如图所示,S 是一个发光的小电灯,P、Q 为不透光的挡板,试作出在挡板右侧能被照亮的范围课后巩固:1.下列物体都属于光源的一项是( )A.太阳、镜子、灯笼鱼 B.萤火虫、水母、太阳 C.恒星、钻石、蜡烛 D.火把、萤火虫、月亮 2.早在战国时期,我国古代著名教育家、思想家墨子就在研究小孔成像的现象.如图所示,他用蜡烛作为 光源,在木板上钻一个小孔,发现光线透过小孔在墙壁上形成一个倒立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孔成像现象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B .木板上的小孔一定是圆形的C .保持蜡烛和墙的位置不变,将木板向靠近墙的方向移动,蜡烛在墙上的像会变大 D.蜡烛在墙上形成的像是虚像3.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海市蜃楼 B. 水面“折”枝 C. 水中倒影 D.手影4.“体育测试”是资阳市高中阶段招生考试科目之一,其中一个项目是50m 短跑.若甲、乙两位计时员一 起在终点给某同学计时,甲从听到发令枪开始计时,乙从看到发令枪口冒烟开始计时,他们都在该同学达 到终点线时按下秒表,甲测得的成绩为 t ,乙测得的成绩为 t ,则( )1 2A.t <t B.t =t C.t >t D.无法判定1 2 1 2 1 25.下列关于光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 海市屋楼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B. 月食的形成与“小孔成像”的原理是一样的C. “潭清疑水浅”与“池水映明月”的形成原因是一样的D. 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的彩虹是光的反射现象6.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7.在一个同学的物理笔记上,有如下的四句话。

其中错误的是( )A. 光反射时,反射光与入射光的速度相等B. 紫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能使荧光物质发光C. 平面镜中所成像的大小与平面镜的大小有关D. 光在真空的传播速度为 3×108m/s8.如图,在一个空罐的底部中央打一个小孔,再用一片半透明的塑料膜蒙在空罐的口上将小孔对着烛焰, 我们可以看到烛焰在薄膜上呈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成像原理与影子相同B. 适当增大小孔面积能使成的像变大C. 小孔的形状会影响像的形状D. 薄膜上呈现的像一定是缩小的实像9.2009 年 7 月 22 日,在我国长江流域出现了“日全食”.如图表示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位置的示意图,图中的 A 处是 球,B 处是 球,日全食现象可用光的 来解释.10.请在图中画出井底之蛙能看到天空的范围。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