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鉴赏的方法一、 看背景结合注释告诉的背景来迅速把握诗歌主要内容:二 关键语言(标题、结尾诗句、诗眼)古诗中的关键语言,例如标题、结尾诗句和其他一些表明诗眼的词句,住住直接透 露出诗歌主题的信息三、 看体裁如果是叙事诗,则可从分析人物形象入手,进而概括诗歌的主题,赏析诗歌语言的 凝炼性、形象性如果是哲理诗,概括主题时则应揭示诗中所蕴含的哲理,分析表现手法时则从“托物 宣志”角度出发如果是抒情诗,则从写的景物(具体名词)中理解诗人抒发的感情,在回答诸如这 样写有什么好处?”、“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请欣赏这句诗■问题时,就考 虑是否应该答直抒胸》或间接抒情(借物晦情景交融)四、 看技法一抒情手法⑴直抒胸臆(2)间接抒情A托物言志(借物喻人)B借景(物)抒情C情景交融 二描写手法①对比勾画……的生活画面突出表现诗人……的情感或表达了对生活.社会的…… 思考②衬托(映衬、反衬•烘托)③渲染(三次或三次以上描写铺排)④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三修辞手法⑴用一用神话故事、历史人物活动、古诗文2) 一一含蓄、委婉,表达特定 的■情⑶比喻一一象生动,寄托感情;或语言深入浅出地揭示生活哲理想氤 联 想,设想奇巧,勾画了.■…的生活或社会图景。
4) ——意在言外,耐人寻味,具 含蓄美.A谐育双关,含蓄,富有情趣如,东边日出西边晴,道是有晴(情)还无 晴(情)B语意双关(5)拟人,景和物人格化,形象生动,寄托感情;或情景交融,物我一体;或借物喻人, 象征. ⑹夸张,突出特点,强化感情,增强感染力;或造成奇特的意境,表现浪漫 主义的情感.⑺反复,连用某字,突出特点或某种情感⑻设问,一问一答,富有情趣;反问,增强说服力,发人深醒⑼版语,飒机 ⑽互文:“参互成文,含而见文,”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 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蔑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 如“秦时明月汉时关”、“烟笼寒水月笼沙'■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等四其它表现手法:虚实相生五、 看意古诗词中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一、草木类:1、草木的繁盛(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榭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朱雀桥边昔日的繁 华已荡然无存,桥边已长满杂草,开满野花,乌衣巷已失去昔日的富丽堂皇,夕阳映照着破 败凄凉的巷口,点出了时代更替、物是人非的盛衰兴亡之感2、草(离别、荒凉、思乡怀人)如《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 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3、 黄叶、枫叶、落叶(凋零,成熟,美人迟暮,时光飞逝,漂泊如《苏幕遮》(范仲 淹)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黄 叶就是勾起游子思乡的东西,异旅他乡,仰望苍穹的碧蓝,只见黄叶飘飞,不由使游子联想 自身漂泊异乡的怅惘,勾起寂寞乡愁4、 松柏(正直高洁、傲岸,常青、顽强的生命力)诗歌常用松柏象征孤傲正直耐寒的品格 如:《青松》(陈毅)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要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5、 竹(气节、正直、虚心、高洁、积极向上、顽强的生命力)亭亭玉立,挺拔多姿,以其“遭 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的品格,赢得古今诗人的喜爱和称颂 《竹岩》(郑板桥)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本诗赞美了立于岩 石之中的翠竹坚定顽强、不屈不挠的风骨和不畏逆境、蒸蒸日上的禀性张九龄的《和黄 门卢侍御咏竹》诗言简意赅地赞道“高节人相重,虚心世所知苏轼的《於潜僧绿筠轩》 有咏竹名句:“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6、 梅花(气节、高洁、坚韧、顽强的生命力,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如《白梅》(王冕)冰 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忽然一夜清香发,散作乾坤万里春《墨梅》(王冕)我家 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梅花已成为一种高洁人格的象征陆游:“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他们都在对梅花 的描写中寄托了一种高洁的品格写出了不怕打击挫折借梅花来比喻自己备受摧残的不幸遭 遇和不愿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也是以冰清玉洁的梅 花反映自己不愿同流合污的品质,言浅而意深7、柳(送别,留恋,思乡伤感)汉代以来,常以折柳相赠来寄托依依惜别之情,由于“柳”、 “留”谐音,古人在送别之时,往往折柳相送,以表达依依惜别的深情如《渭城曲》(王 维):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二、花卉类:8、 落花(时光飞逝,青春不在、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浪淘沙》(李煜)帘外雨潺 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独自莫凭阑,无限关山,别时容易 见时难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9、 菊(高洁,隐士,顽强的生命力)菊花,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 赏它清高的气质。
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诗人以饮露餐 花象征自己品行的高尚和纯洁表达了诗人对坚贞、高洁品格的追求其他者如“宁可枝头 抱香死,何曾吹落百花中”(宋人郑思肖《寒菊》);“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疽'都 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10、 兰(高洁,耿耿劲节、高贵)如《咏幽兰》(陈毅)婀娜花姿碧叶长,风来难隐谷中香 不因纫取堪为佩,纵使无人亦自芳11、 莲花高洁、爱情的象征 与“怜”音同,所以古诗中有不少写莲的诗句,借以表达爱 情如南朝乐府《西洲曲》:“采莲南塘秋,莲花过人头低头弄莲子,莲子青如水采用 谐音双关的修辞,表达了一个女子对所爱的男子的深长思念和爱情的纯洁12、 丁香(忧愁、高贵、高洁、脆弱、纯洁)如《浣溪沙》(李璟)手卷真珠上玉钩,依前 春恨锁重楼风里落花谁是主,思悠悠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回首绿波三楚 暮,接天流三、动物类13、子规(杜鹃、杜宇)(悲惨、凄恻、思乡怀归)杜鹃鸟俗称布谷,又名子规、杜宇、子鹃古代传说中周朝末年蜀地的君主,名叫杜宇后 来禅位退隐,不幸国亡身死,死后魂化为鸟,暮春啼苦,至于口中流血,其声哀怨凄悲,动 人肺腑,名为杜鹃。
杜鹃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与悲苦之事联系在一起李白诗云:“杨花飘 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又如李白《蜀道难》:“又闻子归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 琶行》:“杜鹃啼血猿哀鸣秦观《踏莎行》“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杜鹃的 啼叫又好像是说“不如归去,不如归去”,它的啼叫容易触动人们的乡愁乡思,宋代范仲淹 诗云:“夜入翠烟啼,昼寻芳树飞,春山无限好,犹道不如归14、 猿猴(哀伤,凄厉)如《登高》(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衮衮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 停浊酒杯15、 鸿雁(理想,追求,思乡怀归、思亲、音信,消息)如《思乡》(岑参)渡口欲黄 昏,归人争流喧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见雁思乡信,闻猿积泪痕鸿雁是大型候鸟, 每年秋季奋力飞回故巢的景象,常常引起游子思乡怀亲和羁旅伤感之情,因此诗人常常借雁 抒情如李清照《一剪梅》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哀鸿象征流离失所的百姓,孤鸿是 孤独、孤傲的象征16、 鹧鸠(离愁别绪,思乡怀归鹧古鸟的形象在古诗词里也有特定的内蕴鹧鹄的鸣声让 人听起来像“行不得也哥哥”,极容易勾起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
如“落照苍 茫秋草明,鹧鸟啼处远人行”(唐人李群玉《九子坡闻鹧鸟》)、“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鸟”(辛弃疾《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等,诗中的鹧鸟都不是纯客观意义上的一种鸟17、 马(漂泊思乡,奔腾,追求)如《天净沙•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 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8、 燕子(春光的美好,惜春、离别思念亲友、时光飞逝、世事变迁亡国破家的感慨和悲愤、 羁旅情愁,漂泊流浪)如《乌衣巷》(刘禹锡)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 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燕子经常出现在古诗词中,或惜春伤秋,或渲染离愁,或寄 托相思,或感伤时事以含蓄手法,写燕子依旧,但屋主易人,来表现昔日豪门贵族不可避 免的没落命运,表面是感慨,实为辛辣的讽刺宴殊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浣溪沙》)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诗经•燕燕》), 正是因为燕子的这种成双成对,才引起了有情人寄情于燕、渴望比翼双飞的思念四、自然风霜雨雪水云类19、 烟雾(忧愁、情感的朦胧、惨淡、前途的迷惘、渺茫,理想的落空、幻灭《饯别 王十一南游》刘长卿望君烟水阔,挥手泪沾巾。
飞鸟没何处,青山空向人长江一帆远, 落日五湖春谁见汀洲上,相思愁白骚 诗中借“烟雾”写友人一去前途的茫茫,“飞鸟” 隐喻友人的南游,写出了友人的远行难以预料,倾注了自己的关切和忧虑20、 雨(惆怅、春景、希望、生机、残酷的环境(风雨,人生的挫折) 定风波(苏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 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21、 江水(时光的流逝、岁月的短暂、绵长的愁苦、历史的发展趋势)《黄鹤楼送孟浩 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 流22、秋、西风(秋风)(惆怅、游子思归、衰败、落寞) 如“自古逢秋悲寂寥”,秋,成 了愁的词无论是秋瑾诗中的“秋风秋雨愁煞人”,还是“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 台都赋予秋独特的涵义23、霜(人生易老、社会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人生坎坷挫折《秋菊》(陈毅) 秋菊能傲雪,风霜重重恶本性能耐寒,风霜其奈何?24、云(游子飘泊、自由自在)《答齐高帝诏问》(陶弘景)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 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送友人》(李白)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 万里征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25、冰雪(心志高洁美好、环境的恶劣、恶势力的猖狂)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以冰雪的晶莹比 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如“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冰心:高洁的心性, 古人用“清如玉壶冰”比喻一个人光明磊落的心性26、月亮(思乡盼归、思亲怀人、故国之悲) 《月夜忆舍弟》(杜甫)戌鼓断人行,秋 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对月思亲一一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静夜思》) 如“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李煜《虞美人》)望月思故国,表明亡国之 君特有的伤痛如“碛里征人三十万,一时回首月中看碛,沙漠,茫茫大漠中几十万战 士一时间都抬头望着东升的月亮,抑制不住悲苦的思乡之情27、 夕阳(思乡怀归、时光易逝人生的短暂) 登乐游原(李商隐)向晚意不适,驱车登 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从军行》(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烽火城西百尺楼”这首写的是一位处于战斗空隙之 中的唐军战士戍楼独坐,夕阳西下,晚风轻拂。
他吹的是寄托着“伤离别”之情的《关山月》 曲调通过“夕阳”与“笛声”,表达战士思念家乡亲人的感情28、 天地(人类的渺小人生的短暂心胸的广阔情感的孤独)《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作者 纵观广阔宇宙,浩浩苍空,茫茫旷野,不由产生人生渺小、前途无望的悲伤,由此而感到自 己的不遇,心中诞生了无限抑郁悲凉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