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泵与风机的性能ppt课件

文****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1.43MB
约58页
文档ID:167990889
第二章-泵与风机的性能ppt课件_第1页
1/58

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第一章第一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泵与风机的性能第一节第一节 功率功率 损失与效率损失与效率第二节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第三节第三节 泵与风机的测试泵与风机的测试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 第一节第一节 功率功率 损失与效率损失与效率一、功率一、功率设原动机的输入功率为设原动机的输入功率为Pg,in,原动机的效率,原动机的效率为为g g,原动机功率原动机功率Pg:ingggPP,u原动机功率原动机功率Pg: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u轴功率轴功率P:若机械传动效率为若机械传动效率为tmtm,则机器的轴功率为:则机器的轴功率为:tmgPPu有用功率有用功率Pe:若泵与风机的效率为若泵与风机的效率为,则机器的有用功率为:则机器的有用功率为:PPe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1.有用功率有用功率Pe:HgqPve(对于泵)(对于泵)tFvePqP(对于风机)(对于风机)stvstePqP,2.轴功率轴功率Pe:HgqPv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原动机功率原动机功率Pg:tmvtmgHgqPP在选择电动机时要考虑过载的问题,应加一定的富裕量在选择电动机时要考虑过载的问题,应加一定的富裕量。

gtmvgtmMHgqKPKP4.原动机的输入功率原动机的输入功率:gtmingPP,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二、损失和效率损失和效率1.机械损失机械损失(用功率(用功率Pm表示)包括:表示)包括:轴与轴封、轴与轴与轴封、轴与轴承轴承及叶轮及叶轮圆盘摩擦圆盘摩擦所损失的功率,一般分别用所损失的功率,一般分别用Pm1和和Pm2表示一)、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一)、机械损失与机械效率 2 2、机械损失的定性分析、机械损失的定性分析,与轴承、轴封的结构形式、填料种类、,与轴承、轴封的结构形式、填料种类、轴颈的加工工艺以及流体密度有关,约为轴颈的加工工艺以及流体密度有关,约为1%5%P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叶轮在壳腔内转动时,叶轮在壳腔内转动时,因克服壳腔内流体与盖板之间存在的摩因克服壳腔内流体与盖板之间存在的摩擦阻力而消耗的能量,称为圆盘摩擦损擦阻力而消耗的能量,称为圆盘摩擦损失 功 率,这 项 损 失 约 占 轴 功 率 的失 功 率,这 项 损 失 约 占 轴 功 率 的2%10%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3 3、减小机械损失的一些措施、减小机械损失的一些措施(1 1)合理地压紧填料压盖,对于泵采用机械密封。

合理地压紧填料压盖,对于泵采用机械密封2 2)对给定的能头,增加转速,相应减小叶轮直径对给定的能头,增加转速,相应减小叶轮直径4 4)适当选取叶轮和壳体的间隙,可以降低圆盘摩擦损)适当选取叶轮和壳体的间隙,可以降低圆盘摩擦损失,一般取失,一般取B/D2=2%5%3 3),效率可,效率可以以提高提高2%3%,效率可提高,效率可提高2%4%风机风机的盖板和壳腔较泵光滑,风机的效率要比的盖板和壳腔较泵光滑,风机的效率要比水泵高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4 4、机械效率、机械效率机械损失功率的大小,用机械效率机械损失功率的大小,用机械效率m来衡量机械效率来衡量机械效率等于轴功率克服机械损失后所剩余的功率(即流动功率等于轴功率克服机械损失后所剩余的功率(即流动功率Ph)与轴功率与轴功率P之比:之比:PPPmm机械效率和比转速有关,下表可用来粗略估算泵的机械效率机械效率和比转速有关,下表可用来粗略估算泵的机械效率m与与ns的关系(泵)的关系(泵)比转速比转速 ns5060708090100机械效率机械效率m(%)848789919293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二、容积损失和容积效率二、容积损失和容积效率当叶轮旋转时,在动、静部件间隙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当叶轮旋转时,在动、静部件间隙两侧压强差的作用下,部分流体从高压侧通过间隙流向低压侧所造成的能量损失称部分流体从高压侧通过间隙流向低压侧所造成的能量损失称为容积(泄漏)损失,用功率为容积(泄漏)损失,用功率PV 表示。

表示u 发生发生在叶轮入口处的容积损失叶轮入口处的容积损失u 发生在平衡轴向力装置处的容积损失;发生在平衡轴向力装置处的容积损失;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1.发生发生在叶轮入口处的容积损失叶轮入口处的容积损失通过进口间隙的泄漏量按下式计算:通过进口间隙的泄漏量按下式计算:HgAq211式中:式中:流量系数1间隙两侧的能头差H间隙的环行面积A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2.发生在平衡轴向力装置处的容积损失;发生在平衡轴向力装置处的容积损失;通过轴向平衡装置的泄漏量按下式计算:通过轴向平衡装置的泄漏量按下式计算:HgAq222总的泄漏量:总的泄漏量:21q(占理论流量:(占理论流量:4%10%)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3.减小泵容积损失的措施减小泵容积损失的措施为了减小叶轮入口处的容积损失为了减小叶轮入口处的容积损失q1,一般在入口处都装,一般在入口处都装有密封环(承磨环或口环),如图下所示有密封环(承磨环或口环),如图下所示检修中应将密封间隙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密封间检修中应将密封间隙严格控制在规定的范围内,密封间隙过大隙过大q1;密封间隙过小密封间隙过小Pm1;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4.容积效率容积效率容积损失的大小用容积效率容积损失的大小用容积效率V 来衡量。

容积效率为考虑来衡量容积效率为考虑容积损失后的功率与未考虑容积损失前的功率之比:容积损失后的功率与未考虑容积损失前的功率之比:qHHqPPPPPVVVVmVmVTTg(g)容积效率容积效率V 与比转速有关,对给水泵,可供参考与比转速有关,对给水泵,可供参考ns=5060708090100qV90m3/hqV145m3/h0.800.900.8350.9200.860.940.8750.9500.8900.9550.900.96 给水泵的容积效率给水泵的容积效率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三、流动损失和流动效率三、流动损失和流动效率 1 1、流动损失、流动损失 流动损失是指:泵与风机工作时,由于流体和流道壁面流动损失是指:泵与风机工作时,由于流体和流道壁面发生发生摩擦摩擦、流道几何形状改变使流速变化而产生、流道几何形状改变使流速变化而产生旋涡旋涡、以及、以及偏离设计工况时产生的偏离设计工况时产生的冲击冲击等所造成的损失等所造成的损失冲击损失冲击损失 摩擦损失和局部损失摩擦损失和局部损失分类分类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流动损失和过流部件的几何形状,壁面粗糙度、流体的流动损失和过流部件的几何形状,壁面粗糙度、流体的粘性及流速、运行工况等因素密切相关。

粘性及流速、运行工况等因素密切相关1)摩擦损失和局部损失)摩擦损失和局部损失 当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时,这当流动处于阻力平方区时,这部分损失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可定性地用下式表示:部分损失与流量的平方成正比,可定性地用下式表示:232221jfVVVqKqKqKhh2)冲击损失)冲击损失 当流量偏离设计流量时,在叶片入口和出当流量偏离设计流量时,在叶片入口和出口处,流速变化使流动角不等于叶片的安装角,从而产生冲口处,流速变化使流动角不等于叶片的安装角,从而产生冲击损失冲击损失可用下式估算,即冲击损失可用下式估算,即 2d4s)(VVKh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2、冲击损失、冲击损失当流量小于设当流量小于设计流量时,计流量时,1a 1,则则=1a 10,称为,称为正冲角;正冲角;当流量大于设当流量大于设计流量时,计流量时,1a 1,则则=1a 10,称为,称为负冲角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实践证明:正冲角时,由于实践证明:正冲角时,由于,能量损,能量损失比负冲角(失比负冲角(时为小因此,设计时,时为小因此,设计时,一般取正冲角一般取正冲角=3 5若全部流动损失用若全部流动损失用hw表表示,则:示,则:hw=hf+hj+hs 正冲角的存在,对改善泵正冲角的存在,对改善泵的汽蚀性能也有好处的汽蚀性能也有好处。

存在存在流动损失最小工况流动损失最小工况流动损失曲线流动损失曲线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3 3、流动效率、流动效率 流动损失的大小用流动效率流动损失的大小用流动效率h来衡量流动效率等于考来衡量流动效率等于考虑流动损失后的功率(即有效功率)与未考虑流动损失前的虑流动损失后的功率(即有效功率)与未考虑流动损失前的功率之比功率之比,即,即TThHHHgqHgqPPPPPPPPPPPVVVmeVmhVm四、泵与风机的总效率四、泵与风机的总效率 泵与风机的总效率等于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即:泵与风机的总效率等于有效功率和轴功率之比即:mheVmmVmVmePPPPPPPPPPPPPP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第二节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泵或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泵或风机的主要性能参数有流量qV、扬程、扬程H(或全或全压压PtF)、功率、功率P和效率和效率这些参数之间有着一定的相这些参数之间有着一定的相互联系,反映这些性能参数间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互联系,反映这些性能参数间变化关系的曲线,称为泵与风机的泵与风机的特性曲线特性曲线常用的特性曲线有以下三种:常用的特性曲线有以下三种: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性能曲线的作用性能曲线的作用能直观的反映能直观的反映泵与风机的总泵与风机的总体性能,对泵体性能,对泵与风机的安全与风机的安全、经济运行意、经济运行意义重大。

义重大作为设计及修作为设计及修改新、老产品改新、老产品的依据,是相的依据,是相似设计的基础似设计的基础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一)、流量扬程曲线(一)、流量扬程曲线()理论特性曲线理论特性曲线()由无限多叶片时的理论能头可得:由无限多叶片时的理论能头可得:TT222y2222y22T222u2T-gctgg)ctg(gg1VVVBqAqbDuubDquuuHTT2yT-ggVVBqAqbDuuH22222ctg显然,这是一个直线方程,显然,这是一个直线方程,和和呈直线关系变化呈直线关系变化,且直线且直线的斜率由的斜率由a a 来确定,来确定,一、离心式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一、离心式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对于三种叶型分别为:对于三种叶型分别为:u后弯式叶轮后弯式叶轮当当增大时,增大时,减小,流量扬减小,流量扬程关系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程关系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直线9020cot2B0u径向式叶轮径向式叶轮9020cot2B0当当增大时,增大时,减小,流量扬减小,流量扬程关系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程关系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直线u前弯式叶轮前弯式叶轮9020cot2 当当增大时,增大时,减小,流量扬程关系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减小,流量扬程关系曲线是一条向上倾斜的直线。

线前弯式前弯式902径向式径向式902后弯式后弯式902gu22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实际特性曲线实际特性曲线以上的直线为理想状况的以上的直线为理想状况的流量扬程流量扬程性能曲线,由于考虑到有限叶片性能曲线,由于考虑到有限叶片数和流体粘性的影响,需对上述曲线进行修正数和流体粘性的影响,需对上述曲线进行修正考虑滑移系数考虑滑移系数HT=KHT 考虑叶轮中流动损失考虑叶轮中流动损失211VTqkH 考虑叶轮中冲击损失考虑叶轮中冲击损失222)(设VVkH考虑叶轮中泄漏损失考虑叶轮中泄漏损失qVT-q=qVqVOHT-qVTHT-qVTH-qVThf+hjhsH-qVVd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常用的泵或风机实际压头曲线有三种类型:常用的泵或风机实际压头曲线有三种类型:陡降型、缓降型与驼峰型陡降型、缓降型与驼峰型qVu 陡降型性能曲线的泵或风机陡降型性能曲线的泵或风机宜用于流量变化较小的情况宜用于流量变化较小的情况u 缓降型曲线的泵或风机可用缓降型曲线的泵或风机可用于流量变化大而要求压头变化于流量变化大而要求压头变化不大的情况不大的情况u 具有驼峰型性能曲线的泵或风具有驼峰型性能曲线的泵或风机,可能出现不稳定工况。

这种机,可能出现不稳定工况这种不稳定工况是应避免的不稳定工况是应避免的陡降型陡降型缓降型缓降型驼峰型驼峰型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二)、流量(二)、流量-功率特性曲线功率特性曲线1.理论特性曲线理论特性曲线假设没有能量损失,假设没有能量损失,理论理论轴功率轴功率等于等于有效功率有效功率 )(VTTTBqAgqvqvgHP 式中式中guA222222cotbDguB 可见对于不同的可见对于不同的2 2值具有不同形状的曲线,当值具有不同形状的曲线,当qVT=0时三种叶轮的理论功率都等于零,理论功率三种叶轮的理论功率都等于零,理论功率曲线都交于原点曲线都交于原点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u 对于径向式叶轮对于径向式叶轮 u 对于前弯式叶轮对于前弯式叶轮 u 对于后弯式叶轮对于后弯式叶轮 0,0cot,9022B0,0cot,9022B0,0cot,9022B理论功率曲线是一条直线理论功率曲线是一条直线理论功率曲线是向上凹的二次曲线理论功率曲线是向上凹的二次曲线理论功率曲线是向下凹的二次曲线理论功率曲线是向下凹的二次曲线PTqVT902902902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 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定性地说明不同叶型的泵根据以上分析,可以定性地说明不同叶型的泵或风机性能曲线的变化趋势,对于研究实际性能曲或风机性能曲线的变化趋势,对于研究实际性能曲线是很有意义的。

同时理论性能曲线还可以解释泵线是很有意义的同时理论性能曲线还可以解释泵或风机在运转中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如由理论功或风机在运转中产生一些问题的原因如由理论功率曲线可以看出,率曲线可以看出,前弯式叶轮的轴功率随流量增加前弯式叶轮的轴功率随流量增加而迅速增长,而迅速增长,因此这种风机在运行中,电机很容易因此这种风机在运行中,电机很容易超载,而后弯式叶轮几乎不会发生超载超载,而后弯式叶轮几乎不会发生超载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2.实际特性曲线实际特性曲线由于存在机械损失,实际轴功率大于理论功率由于存在机械损失,实际轴功率大于理论功率mTVTmTPHqPPPu以后弯式叶片为例,由上式以后弯式叶片为例,由上式可知,在理论功率性能曲线上可知,在理论功率性能曲线上加上机械损失功率加上机械损失功率 Pm 即得即得理论流量的特性曲线理论流量的特性曲线Pm随流量变化很小,可随流量变化很小,可以认为是一恒定的值)以认为是一恒定的值)说明:说明:PqVqVTTqP P-qVT理论的理论的P-qV曲线曲线 PmPv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三)、流量(三)、流量效率特性曲线效率特性曲线.理论特性曲线理论特性曲线在理想条件下,各项损失为零,因此效率恒为在理想条件下,各项损失为零,因此效率恒为100%。

实际特性曲线实际特性曲线泵或风机的效率曲线,可由扬程曲线及功率曲线泵或风机的效率曲线,可由扬程曲线及功率曲线计算出来,即计算出来,即PHqPPVe10001000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由上式可见,当由上式可见,当qV=0和和H=0时,时,都等于零因此都等于零因此,-H-H曲线是一曲线是一条通过坐标原点与横坐标轴相交条通过坐标原点与横坐标轴相交于两点的曲线于两点的曲线.这是理论分析的结这是理论分析的结果果,实际上实际上-H性能曲线不可能下性能曲线不可能下降到与横坐标轴相交降到与横坐标轴相交,因而曲线也因而曲线也不可能与横坐标轴相交不可能与横坐标轴相交.实际的性实际的性能曲线位于理论曲线的下放能曲线位于理论曲线的下放曲线上最高效率点即为泵或风机的线上最高效率点即为泵或风机的设计工况点泵或风机在此工况设计工况点泵或风机在此工况下工作最经济,能量损失最小下工作最经济,能量损失最小一般以一般以maxmax作为高效区,只作为高效区,只要在此范围内工作,就认为是经要在此范围内工作,就认为是经济的qVmax理论理论实际实际maxqVd 效率曲线效率曲线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四)、性能曲线的分析(四)、性能曲线的分析1.最佳工况点和经济工作区最佳工况点和经济工作区u 当当qV=0时,实际功率并不等于零。

因为空载运转时,机时,实际功率并不等于零因为空载运转时,机械摩擦损失仍然存在一般离心式泵或风机的实际功率随械摩擦损失仍然存在一般离心式泵或风机的实际功率随流量加大而增大,空载功率最小,所以离心式泵或风机应流量加大而增大,空载功率最小,所以离心式泵或风机应空载启动,以免电机超载空载启动,以免电机超载u若现场的凝结泵和给水泵闭阀启动,则这部分功率将若现场的凝结泵和给水泵闭阀启动,则这部分功率将导致泵内水温有较大的温升,易产生泵内汽蚀,故导致泵内水温有较大的温升,易产生泵内汽蚀,故2.离心泵的空载起动和防止汽蚀离心泵的空载起动和防止汽蚀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3.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比较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比较 对前向式和径向式叶轮对前向式和径向式叶轮,能能头性能曲线为一具有驼峰的或呈头性能曲线为一具有驼峰的或呈型的曲线,且随型的曲线,且随 2a 曲线弯曲曲线弯曲程度程度K点左侧为不稳定工作区点左侧为不稳定工作区能头曲线总能头曲线总的趋势一般是随着流量的增加能的趋势一般是随着流量的增加能头逐渐降低,不会出现头逐渐降低,不会出现型uH-qV 性能曲线的比较性能曲线的比较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后向式叶轮的性能曲线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

常见的有后向式叶轮的性能曲线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常见的有、和和三种基本类型三种基本类型陡降型陡降型缓降型缓降型驼峰型驼峰型qV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 其其特点是:当流量变化很小时能头变化很大特点是:当流量变化很小时能头变化很大例如火力例如火力 发电厂自江河、水库取水的循环水泵,就希望有这样的工作发电厂自江河、水库取水的循环水泵,就希望有这样的工作性能因为,随着季节的变化,江河、水库的水位涨落差非因为,随着季节的变化,江河、水库的水位涨落差非常大,同时水的清洁度也发生变化常大,同时水的清洁度也发生变化,均会影响到循环均会影响到循环水泵水泵的的工作性能(扬程),因而要求循环水泵应具有当扬程变工作性能(扬程),因而要求循环水泵应具有当扬程变化较大时而流量变化较小的特性化较大时而流量变化较小的特性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 其其就希望有这样的性能就希望有这样的性能因为,汽轮发电机在运行时负荷变化是不可避免的,因为,汽轮发电机在运行时负荷变化是不可避免的,特别是对调峰机组,负荷变化更大但是,特别是对调峰机组,负荷变化更大但是,由于主机安由于主机安全经济全经济性的性的要求,汽包的压强或凝汽器内的压强变化不要求,汽包的压强或凝汽器内的压强变化不能太大,因而要求给水泵、凝结水泵应具有流量变化很能太大,因而要求给水泵、凝结水泵应具有流量变化很大时,扬程变化不大的特性。

大时,扬程变化不大的特性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 其其特点是:在峰值点特点是:在峰值点 左侧出现不稳定工作区左侧出现不稳定工作区,故设计时故设计时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或尽量减小不稳定区应尽量避免这种情况,或尽量减小不稳定区经验证明,对离心式泵合理的选择叶片安装角经验证明,对离心式泵合理的选择叶片安装角2a 和和叶片数叶片数z,可以避免性能曲线中的驼峰可以避免性能曲线中的驼峰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uP-qV 性能曲线的比较性能曲线的比较当泵与风机工作在大于额定流量时,与风机工作在大于额定流量时,原动机易过载原动机易过载因而当泵与风机工因而当泵与风机工作在大于额定流量时,原动机不作在大于额定流量时,原动机不易过载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u -qV 性能曲线的比较性能曲线的比较前向式叶轮的效率较低,但在前向式叶轮的效率较低,但在额定流量附近,效率下降较慢;额定流量附近,效率下降较慢;而径向式叶轮的效率居中而径向式叶轮的效率居中因此,为了提高效率,因此,为了提高效率,泵几乎不采用前向式叶轮泵几乎不采用前向式叶轮,而采而采用后向式叶轮即使对于用后向式叶轮即使对于风机,也趋向于采用效率较高的后风机,也趋向于采用效率较高的后向式叶轮向式叶轮。

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二、轴流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二、轴流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1 1、性能曲线的趋势分析、性能曲线的趋势分析 冲角增加,曲线上升;冲角增加,曲线上升;叶顶和叶根分别出现二次叶顶和叶根分别出现二次回流,曲线回升回流,曲线回升边界层分离,叶根出现回边界层分离,叶根出现回流,曲线下降,但趋势较缓;流,曲线下降,但趋势较缓;2 2、性能曲线的特点、性能曲线的特点 存在不稳定工作区,曲线存在不稳定工作区,曲线形状呈形状呈型;型;空载易过载;空载易过载;高效区窄高效区窄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3.离心式、混流式及轴流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比较离心式、混流式及轴流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比较 H-qV 性能曲线的比较性能曲线的比较 离心式泵与风机的离心式泵与风机的H-qV 曲线曲线比较平坦比较平坦,而混流式、轴流式泵,而混流式、轴流式泵与风机的与风机的H-qV曲线比较陡因此,曲线比较陡因此,前者前者适用于流量变化时要求能头适用于流量变化时要求能头变化不大的场合变化不大的场合,而后者宜用于,而后者宜用于当能头变化大时要求流量变化不当能头变化大时要求流量变化不大的场合大的场合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P-qV 性能曲线的比较性能曲线的比较离心式和轴流式泵与风机的离心式和轴流式泵与风机的P-qV 曲线随着流量的增加其变化趋势刚好曲线随着流量的增加其变化趋势刚好相反,前者呈上升趋势,而后者则急相反,前者呈上升趋势,而后者则急剧下降。

因此,为了减小原动机容量剧下降因此,为了减小原动机容量和避免启动电流过大,和避免启动电流过大,启动时,启动时,轴流轴流式式泵与风机泵与风机阀门阀门应处于应处于全开全开状态,而状态,而离心式离心式泵与风机泵与风机阀门阀门则原则上应处于则原则上应处于关闭关闭状态状态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 -qV 性能曲线的比较性能曲线的比较为了克服轴流式泵与风为了克服轴流式泵与风机轴功率变化急剧和高效区机轴功率变化急剧和高效区窄的缺点,提高调节效率,窄的缺点,提高调节效率,常常将其叶轮叶片设计成可常常将其叶轮叶片设计成可调的这样这样,当流量变化时,当流量变化时,通过调节叶轮叶片的角度,通过调节叶轮叶片的角度,使轴流式泵与风机仍具有比使轴流式泵与风机仍具有比较高的效率较高的效率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第三节第三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测试泵与风机的性能测试 以前,我们曾从理论上对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进行分析,以前,我们曾从理论上对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进行分析,但由于流体在叶轮内的流动情况非常复杂,至今还不能用理但由于流体在叶轮内的流动情况非常复杂,至今还不能用理论计算的方法获得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因此,通过试验手论计算的方法获得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因此,通过试验手段开展对泵与风机性能的研究,或对已有的产品确定其实际段开展对泵与风机性能的研究,或对已有的产品确定其实际的工作性能就显得极为重要的工作性能就显得极为重要试验目的:试验目的:确定泵的工作性能曲线,从而确定它的工作范围,以便向确定泵的工作性能曲线,从而确定它的工作范围,以便向用户提供经济、合理地使用和选择的可靠数据用户提供经济、合理地使用和选择的可靠数据通过试验得到的性能曲线来校核设计参数,检验是否达通过试验得到的性能曲线来校核设计参数,检验是否达到了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以便修改设计或改进制造质到了设计所要求的技术指标,以便修改设计或改进制造质量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一、泵性能测试一、泵性能测试 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一)、性能参数的测量及计(一)、性能参数的测量及计算算 1.流量的测量及汁算流量的测量及汁算孔板流量计孔板流量计 孔板流量计孔板流量计喷嘴流量计喷嘴流量计喷嘴流量计喷嘴流量计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文丘里管流量计文丘里管流量计 文丘里管流量计文丘里管流量计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2.扬程的测量及汁算扬程的测量及汁算2222121122hgvgpHhgvgp122122122hhgvvgppHgappp11gappp22泵的进出口压力泵的进出口压力3、功率和转速的测量及计算、功率和转速的测量及计算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二、风机性能测试二、风机性能测试 风机的性能试验必须遵循风机的性能试验必须遵循GBl236GBl2368585通风机空气动力试通风机空气动力试验方法验方法的规定。

的规定1试验装置试验装置试验装置按风管布置方式可分为三种:试验装置按风管布置方式可分为三种:(1)进气试验进气试验这种布置形式只在风这种布置形式只在风机进口装设管道机进口装设管道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2)排气试验排气试验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3)进排气联合试验进排气联合试验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2性能参数的测量及计算性能参数的测量及计算(1)流量的测量及计算流量的测量及计算节流式流量计产生的节流损失较大,测量很小风压时不节流式流量计产生的节流损失较大,测量很小风压时不宜采用因而,测旦气体的流量通常采用动压测定管因而,测旦气体的流量通常采用动压测定管先测出截面上的气流平均速度再按截面尺寸计算出流先测出截面上的气流平均速度再按截面尺寸计算出流量u 皮托管:这是一种标准的动压测定管,用丁含伞浓度不大的气体皮托管:这是一种标准的动压测定管,用丁含伞浓度不大的气体u 笛形管:这是一种测呈气体平均动比的非标泄型功压测定管笛形管:这是一种测呈气体平均动比的非标泄型功压测定管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带半球头的皮托管带半球头的皮托管单笛形管安装图单笛形管安装图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遮板式测定管:遮板式测定管:适用于含尘浓度较大的气体,是种非标准型适用于含尘浓度较大的气体,是种非标准型的动压测定管。

的动压测定管遮板式动压测定管遮板式动压测定管皮托管只能测量截面上某一皮托管只能测量截面上某一点的流速,而所需要的是截点的流速,而所需要的是截面广的平均流速为此,应面广的平均流速为此,应在截面上测得若干点的流速,在截面上测得若干点的流速,然后取其平均值,这就要求然后取其平均值,这就要求正确选择测点:正确选择测点:注意:注意: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 对圆形管道对圆形管道,通常是将通常是将圆形截面的管道分成若圆形截面的管道分成若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干个面积相等的同心圆环,每个圆环再分成两环,每个圆环再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部分,测个面积相等的部分,测点就放在这两部分的分点就放在这两部分的分界面圆形截面测点分布圆形截面测点分布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矩形截面测点分布矩形截面测点分布 对矩形截面管道:在矩形管对矩形截面管道:在矩形管道上测量流量时,为了求取道上测量流量时,为了求取截面平均速度,将测量截面截面平均速度,将测量截面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小矩形分成若干面积相等的小矩形各小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就各小矩形的对角线的交点就是动压的测量点,小矩形面是动压的测量点,小矩形面积的数量决定于管道的边长,积的数量决定于管道的边长,沿管道任一边长均匀分布的沿管道任一边长均匀分布的小矩形数量测点排数小矩形数量测点排数),一般不应少于下表所列数值。

一般不应少于下表所列数值流体机械原理流体机械原理(2)风压的测量及计算风压的测量及计算风机产生的全压风机产生的全压P等于风机出口的全压减去入口的全压,即等于风机出口的全压减去入口的全压,即12ppp风机进出口的全压等于静压及动压之和风机进出口的全压等于静压及动压之和111dstppp222dstppp。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