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纱机在纺织行业中起着承前启后的关键作用,如何用好粗纱设备?粗纱张力和工艺控制必不可少1粗纱张力的控制1 )要使粗纱顺利地卷绕到粗纱管上去,纱管的卷绕速度必须略大于前罗拉输出纱条的速度,于是在前罗拉与粗管之间的纱条上就产生张力和张力牵伸,它是粗纱生产的关键,不仅影响粗纱生活是否好,而且,直接影响成纱质量3%,同一机台大小纱间、前1.5%以下为宜2 )按纺纱质量的要求,一般最大伸长率,不超过及同品种机台与机台之间的伸长差异,均应控制在3 )前罗拉至锭翼顶端这段纱条,因捻陷现象而捻度较小,且距离较长,同时锭翼在高速回转时,有抖动现象,最易产生意外伸长根据经验应调整到:小纱从起绕点到筒管下部卷绕第二层时,纱条可稍有抖动,但以不起浪头为宜如果上段纱紧张,意味着卷绕速度过快、伸长过大,应把锥轮皮带起始位置向上锥轮大端移动,无锥轮从变频器控制调节,最终目的要做到始终如一地稍有抖动状态若纺纱过程中纱条逐渐偏紧,说明锥轮皮带每次移动量太少,应减少张力牙齿数,反之则增加张力牙齿数4 )影响粗纱张力变化的因素有:粗纱定量、前罗拉速度、捻度、原棉质量及温湿度和机械状态等条件变化因而,生产中应建立粗纱质量台帐,对保证生产是完全必要的。
粗纱张力的大小,差异及其不匀会影响粗纱的条干不匀率和重量不匀率,是影响粗纱质量的重要指标,故要严格加以控制因为粗纱截面内纤维根数少得多,捻度又比在细纱低,所以经受较大的张力后,容易产生意外伸长,恶化粗纱条干均匀度,增加断头5 )当张力差异较大时,粗纱重量不匀率明显增加,一般应控制在1.0%张力小时,粗纱成形松烂,贮运和退绕困难,即影响粗纱本身质量,也使细纱重不均和重量偏差增大例如在假捻效果较差的粗纱机上纺纯棉粗纱时,质量指标前排劣于后排在相同的纺纱条件下,前后排张力不同将造成质量差异当然,在假捻效果较好的条件下,后排纺纱张力可能大于前排因此,在粗纱质量管理方面,除了应注意牵伸部分影响质量外,还应掌握粗纱张力的变化粗纱机的工艺控制粗纱机的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定量、锭速、牵伸倍数、罗拉握持距及胶圈钳口隔距,罗拉加压、捻系数、卷绕密度,集合器及喇叭口直径,压掌卷绕道数1 )粗纱的定量根据细纱机牵伸能力,纺纱号数,产品质量来确定,其中主要依据纺纱号数所纺的粗纱越重、纱越粗,但过重,则细纱随牵伸倍数加大,对成纱条干有影响现在有加大定量至10g/(10m)的,细纱改“V”形牵伸,成纱也不错,值得推总之,粗纱机总牵伸倍数,除根据细纱号数与熟条定量而定以外,还要参照粗纱机的牵伸形式,由于目前细纱机向高倍数牵伸发展,粗纱可配置较低的牵伸倍数,对质量有利。
当采用双短胶圈牵伸的粗纱时,牵伸倍数可略高于三上四下曲线牵伸,一般12倍2 )粗纱机的牵伸分配,依据牵伸形式和总牵伸倍数而定,在主牵伸区的牵伸能力大时,主牵伸区承担牵伸的倍数宜大,双短胶圈牵伸属于牵伸区能力较大的一种,实践证明,在喂入棉条定量与粗纱定量不变的情况下,后牵伸倍数越大,粗纱条干越差,因此,在主牵伸区工艺条件较好时,后牵伸倍数应偏小掌握3 )后牵伸倍数:后牵伸倍数对粗纱条干影响很大一般情况下,双胶圈牵伸装置,由于胶圈部分的摩擦力较强,而且有一个弹性钳口,能稳定牵伸力,使纤维变速点前移,既集中又稳定因此,一般后牵伸倍数配置在1.08倍〜1.4倍之间生产实454型、FA468E型、FA458A型、FA421型粗纱机采用1.1倍的后牵伸、粗纱条干度为最优当然条干质量也与胶圈罗拉的加压大小有关在确定后牵伸倍数时,应当首先了解下胶圈对中罗拉的滑溜率大小,应尽量减少上、下胶圈的滑溜率另外,当粗纱定量过重时,为防止须条产生分层现象,可取较大的后牵伸倍数,当纺针织用纱时,为防止细纱长片段细节,在选用较小的总牵伸倍数的情况下,后区牵伸倍数也宜偏小掌握对三上四下牵伸形式来说,由于后区第三罗拉上存在反包围弧,当熟条定量较轻时,后区牵伸倍数也宜偏小掌握,一般1.17倍〜1.36倍4 )采用大卷装高粗纱机时,锭速可达1000r/min〜1500r/min,粗纱定量不宜过轻,否则会增大意外牵伸导致粗、细纱断头增多,生活难做5 )捻系数:当纤维长、整齐度好、细度细时,捻度数应小,反之应大,粗纱具有捻度,才能够承受卷绕及退绕中的张力,且有利于细纱后区牵伸对纤维的控制。
但捻系数太大,不仅会出现粗纱强力不匀,而且细纱会产生胶辊打滑,出硬头,增加断头;反之太小,易出现意外牵伸,也增加断头,使产品不匀6 )罗拉隔距与加压:罗拉隔距应根据纤维长度确定,过小损伤纤维、甚至出硬头,过大纤维运动不规律、恶化条干CV值等质量指标,罗拉加压是为了保证罗拉钳口有足够的握持力,防止纱条在罗拉钳口下打滑及过度分层现象在牵伸过程中,罗拉钳口能否有效地控制纤维,直接影响条干均匀度和重量不匀率及粗纱疵点的产生,在采用弹簧摇架加压的粗纱机上,由弹簧摆动上销和阶梯下销胶圈钳口控制,钳口的原始隔距随粗纱定量变化确定在定量5g/(10m)以上时,选用4.5mm、5mm、5.5mm始隔距,在选用时应在足够的弹簧压力条件下,配以较小的钳口,对产品均匀有利,但应定期校正弹簧压力,若压力不一致,会造成较大的锭间差异,钳口过小,则易吐硬头7 )粗纱机的前区与中区集合器也相当于一个附加摩擦力界的作用,其口径大小为:前区应和粗纱定量相适应,中区应和熟条定量相适应8 )锭子垂直无摆头,控制在0.03mm以内,弯曲太大,造成断头增多及无规律性粗细不匀9 )锭翼要做到动、静平衡、不歪斜、通道光滑、压掌松紧适当,过紧纱出毛羽,过松容易脱落。
支臂开档大,会相互碰撞,开档小,则磨纱压掌弧度不合格,则粗纱卷绕松紧和定量不匀,甚至出疵品,增加断头为了保持机器的正常运转,减少磨损,要定期校正擦拭总之,正确使用好粗纱机是纺织工程的一项关键环节,只有深刻了解了各项内涵,才能更好的用好粗纱机、纺出高档次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