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某电站发电机导轴承瓦面处理及调整方法 水轮发电机导轴承概述 立式水轮发电机导轴承的作用是:使水轮发电机坚持在一定的中心位置运转并承受径向力这种径向力主要是转子本身的静不平衡,动不平衡,磁拉力不均匀,水流冲击产生的不均衡所产生的震动,以及发电机在非工况下运行时所产生的震动,使机组主轴在轴承的间隙范围内稳定运转 导轴承的结构 该电站导轴承的结构为楔子板式导轴承结构:楔子板式导轴承与稀油分块瓦式导轴承相比,它的特别特点是用楔子板、垫块、调节螺杆代替了抗重螺栓,其余结构相同,这种导轴承的优点是:间隙调好后不易变,无抗重螺栓,结构简单,容易加工制造 为了防止机组轴电流流过瓦而烧瓦,导轴瓦必须进行绝缘措施,通常的方法是在瓦背安装一个环氧树脂做的绝缘垫块或绝缘套在每次检修后,都要对绝缘块进行绝缘检测,用1000v摇表测量电阻,阻值不得低于50M,否则要给绝缘块清洗再烘干处理,假设还是达不到阻值,必须改换新的绝缘块导轴承安装、检修时,先检查轴领,将轴领清洗干净,用眼睛观察轴领有没有划痕、锈斑或硬伤,也可用指甲顺轴方向刮,如有卡阻,说明轴领有画划痕。
轴领划痕处理时,用细油石沾透平油按机组旋转方向对轴领进行研磨,最后用研磨膏和透平油调和的抛光油,倒在羊毛毡上对轴领进行抛光处理;轴领处理完毕后,安装导轴瓦,安装前对其进行检查,检查瓦表面有无脱壳、裂痕、杂质或是轴电流烧痕假设不合格,应进行处理 导轴瓦处理 导轴瓦处理时,用酒精将瓦面清洗干净,然后用划针将瓦面杂质剔除,最后给瓦重新修刮在检修中对轴瓦瓦面同心度的处理,叫刮瓦当瓦面普遍已被磨光,原瓦花已不显然时,可普遍进行一次挑花处理,否则只必须将磨光的部分进行挑花即可挑花指的是刮瓦的一道工艺,瓦花应均匀整齐,瓦花形状主要有三角形、燕尾形、月牙形三种形状三角形刀花应用较为广泛,这种花纹形大纹深,有易于瓦面存油,既有用又易于掌握,刀花的最深处约为0.03-0.05mm,位置在下刀侧与花纹中部之间,深度应用缓弧过渡,其边缘应无毛剌和棱角,为避免刀迹的重复,刮瓦前后两次刀花应成90℃刮瓦是一项繁重的工作,刮瓦的姿势正确与否直接影响到刮瓦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如果姿势不正确,就很难发挥出力量,工作效率不高,质量也不能确保目前采纳的刮瓦姿势一般有挺刮法和手刮法两种:挺刮法的姿势为,右手握住刀柄,四指自然轻握且大拇指在刀身上面,左手在右手上前面压住刀身并距刀头约80mm处,刀柄顶于腹部,左手控制下压,右手稍微上抬,同时利用刮刀的弹性与腹部的弹性相配合。
要求下刀要轻,然后重压上弹,上弹时速度要快,这样的瓦花在下刀后上弹时的过渡呈圆弧,这也是刮瓦的难点所在修刮时应坚持刀刃锋利,磨好刀和倾角,否则会造成打滑不吃刀而划深沟;手刮法姿势为,右手握刀柄〔柄端顶住掌心,大拇指放在柄的上部〕,左手四指向下卷曲,握住刮刀近头部约50mm处,刮刀和瓦面成25~30角度,使刀刃抵住瓦面左腿跨前一步,上身随着往前倾斜一些,这样可以增加左手压力,也便于看清刮刀前面的研点状况刮削时右臂利用上身摆动使刮刀向前推动,随着推时的同时,左手下压,引导刮刀的前进方向,当推动到所必须的距离后,左手马上提起,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手刮动作 挺刮法和手刮法各有利弊挺刮法是右下腹肌肉施力,而且身体还必须要弯曲着操作,虽每刀刮削量较大,但身体较容易疲惫手刮法中的推、压和提起动作,是依靠两手臂的力量来完成的,要求力臂大如果两种方法都能掌握,则可以依据自已的体力和瓦面刮削状况灵活用应刮瓦分为粗刮、精刮、刮花三阶段,进行粗刮时,一般采纳平板刮刀,这种刀多用废旧机用锯条改制而成,它比弹性刮刀更富于刚性,刮削量要大轴瓦精刮时,一般选用弹性刮刀,其刀身为弹簧钢打制而成,具有一定的弹性,弹性刮刀又有弯头和平头之分,平头弹性刮刀适用于大而深些的刀花,弯头弹性刮刀适用于窄而长些的刀花。
刮瓦的要求和标准: 挑花后,瓦面接触点的要求由制造厂家规定,一般轴瓦面积较大的,刀花也要大些,单位面积上的点数要少些,可按1~3/cm2接触点控制轴瓦面积较小的,也花也要小些,单位面积的点数就要多些,可按2~3/ cm2 接触点来控制,瓦花应交错排列,整齐美观,瓦花断面应呈楔形,下刀处应呈圆角,切忌下刀处一条深痕,抬刀时不成斜面最后还要给瓦刮出进油边 导轴承检修-瓦面图 导轴承间隙测量 分块瓦式上、下导轴承间隙的测量,在轴瓦拆装前后,必须测量每块瓦的间隙方法为:首先在轴的对称四个方向架好百分表,用深度千分尺测量楔子板顶面至瓦架高程,然后将楔子板固定螺栓松开,用锤子往下打紧,直至打到对称方向百分表的读数变动但小于1时,再测量楔子板至瓦架高程,这两个高程数据相减之差除以50,即是该瓦的间隙 轴承间隙大小直接影响到机组运行稳定性和轴承的温度,轴承间隙的大小还会影响到机组摆度和振动,对机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导轴承间隙的调整方法因导轴承结构不同大致可分千分尺调整法〔楔子板式导轴承〕和塞尺调整法〔抗重螺栓导轴承〕两种导轴承间隙的调整是在推力瓦受力调好及机组轴线调整合格后进行 上导瓦间隙调整方法〔千分尺调整法〕: 调整前先将所有瓦抱好〔两个人以主轴对称两块瓦同时进行,并架表监视主轴不能有大于0.01mm的位移〕。
全部抱好后,同样两人以对称方向开始调瓦间隙,方法是:用深度尺先测得楔子板的高程并记录,然后将楔子板上升7.5mm左右〔该站的上导瓦间隙为0.15mm,楔子板斜面为1:50,所以上升7.5mm即为0.15mm间隙〕,把调节螺丝紧死,再复测数据有无变化,有变化必须重新调整,没变动就算一块瓦调间隙节完成,并将上升后的高程记录然后换90再对称方向同行进行当所有瓦间隙调完后,须指定专人复测一遍所有间隙,确认无误后将所调间隙数据储存日后记录检修台帐,即上导瓦间隙调整完毕 下导轴承瓦间隙调整方法(塞尺调整法〕: 在被调导瓦的抗重螺栓两侧用两个小千斤顶顶住瓦背抱紧轴领〔对称方向两块瓦同时进行〕,然后调节抗重螺栓的长度,同时用塞尺测量间隙,使其头部球面与瓦背之间的缝隙等于该瓦的调整计算值(咱们站间隙在0.25mm左右〕,调好后,用扳手卡住抗重螺栓的螺母,另一扳手上紧固螺母,紧后复测一次间隙,如果无误,再进行下一组〔对称两块〕轴瓦间隙的调整工作,全部调整完毕之后,必须要全面复查一遍间隙,同意要在0.01mm,符合要求后,普遍紧一遍抗重螺栓螺母 第 6 页 共 6 页文章源于网络整理,侵权及时告知删除。
Word格式,可编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