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二语文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题(共8页)

3626209****147198...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2KB
约8页
文档ID:52422004
高二语文祭十二郎文同步练习题(共8页)_第1页
1/8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祭十二郎文基础过关看一看,很简单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 )A.及长,不省(xǐnɡ)所怙(ɡù) 取其孥(nú)B.闻汝丧(sànɡ)之七日 中年,兄殁(mò)南方C.虽万乘(chénɡ)之公相 竟以此而殒(yǔn)其生乎D.呜呼哀哉,尚飨(xiǎnɡ) 其余奴婢(bēi),并令守汝丧答案:B解析:A“怙”应读“hù”,C“乘”应读“shènɡ”,D“婢”应读“bì”2.下列各句加点双音词与现代汉语词义最接近的一项是( )A.吾与汝俱少年 B.几何不从汝而死也C.又可冀其成立邪 D.而汝抱无涯之戚答案:D解析:“少年”,古代指青年男子,与“老年”相对;“几何”,此处是多少之意,今天是几何学的意思;“成立”,在此处是成长自立之意,今天是建立或有根据之意;“无涯”一词古今同义。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乃能衔哀致诚 致诚:表达诚意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纯明:完全明白C.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几何:多少日子D.吾实为之,其又何尤! 何尤:怨恨谁答案:B解析:“纯明”,纯正明智4.“其”字用法相同的两项是( )A.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B.其无知,悲不几进C.亦不知其悲也 D.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答案:AD解析:AD均为语气词,加强语气;B为连词;C为代词5.下列各组句子中均有“以”,其意义和用法完全不同的一项是( )答案:B解析:A“以”,用来,而;B前“以”,而,后“以”,在;C“以”,拿;D“以”,而,来巩固提高想一想,设问题阅读下文,完成6—9题 ①呜呼!②其信然邪?③其梦邪?④其传之非其真邪?⑤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⑥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⑦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⑧未可以为信也!⑨梦也,传之非其真也,东野之书,耿兰之报,何为而在吾侧也?⑩呜呼!其信然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

所谓天者诚难测,而神者诚难明矣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6.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其信然邪 信然:真实、确实B.不克蒙其泽 蒙:蒙骗C.宜业其家 宜:应该D.所谓天者诚难测 诚:的确7.下列词类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A.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B.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C.莫如西归,将成家而致汝D.长吾女与汝女8.对本段思想感情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②③④句三个“邪”表明作者难以接受十二郎夭亡的事实;用反诘的语气,强化作者极度震惊的心情B.第⑤句“也”“乎”合用,表明作者仍不相信事实,所以用推断来排除现实的可能性,整个一句用假设语气C.第⑥⑦句末尾用“乎”,来表示作者的质疑,不愿意接受残酷的现实D.第⑧句末尾用“也”,表明作者陷入极度苦闷之中9.翻译下列两个句子1)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2)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6.答案:B解析:“蒙”,承受7.答案:B解析:A使动用法B名词动用,继承……事业C动词使动用法,使……来;使动用法,“使……成长”。

8.答案:B解析:不能排除现实,只是用这种推断加强作者的感情9.答案:(1)(如果是真的)那么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反而早早地绝后了呢?(2)你纯正聪明,本来是应该继承家业的,现在却不能承受你父亲的恩泽了拓展应用跳一跳,够得着!阅读袁枚的《祭妹文》,完成10—13题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 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时虽角奇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 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

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 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祥,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汝以辰时气绝;四支犹温,一目未暝,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

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姪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注:窀穸(zhūn xī):墓穴 侍者:妾旷渺:广远 原隰(xí):平原和低下的地方 栖霞:山名周晬(zuì):周岁 阿品:袁枚之弟10.开头总起说了些什么?结尾时与开头怎样呼应?11.文中哪些句子突出地表达了作者哀痛的心情?请找出12.本文在写法上与《祭十二郎文》有哪些相同之处?13.找出两处写景的句子,分析写景的作用是什么?《祭十二郎文》在这一点上与选段有什么不同?10.答案:先总写其妹素文死后还不能回归故里,竟葬在离家七百里的异地,一开头就充满无限哀伤之情结束时,直抒悲痛之情,“哭汝”二字总括全文,“奠汝”二字与前文交待话中的“奠以文”相应。

用“呜呼”领起,结束时连说“呜呼哀哉”,呼应开头一段的悲叹,一往情深,使悲痛的气氛回荡不息,加强了抒情的效果11.答案:“四支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汝死我葬,我死谁埋”“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12.答案:都用第二人称,全文像汝吾面谈叙事主要形式是回忆往事,表现与亡者的亲密关系与深厚感情抒情融于叙事之中,叙事抒情有机结合13.答案:①羊山旷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②纸灰飞扬,朔风野大作用:选段中偶尔穿插写景,使叙事,抒情、写景有机融合烘托了悲凉气氛,强化了悲伤情感,有利于淋漓尽致地抒情,增强感染力《祭十二郎文》中没有写景,这与选段的写法有所不同,但悲情也是感人的专心---专注---专业。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