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沂市第二中学xx~xx学年度第二学期月清检测二 高一年级语文试题2022年高一下学期月清检测(二)语文试题缺答案一、 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四组词语中,字形正确且每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取缔/纵横稗阖 缟素/心如槁木 堙塞/湮没无闻B.国粹/若即若离 拓片/开疆拓土 面颊/沦肌浃髓C.流弊/残羹冷灸 机杼/毁家纾难 散佚/卷帙浩繁D.璧还/无上光荣 赈济/噬脐莫及 枕藉/蕴藉空灵2.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⑴古代人说的话是无法听见的了,幸而 ▲ 下来一些古代的文字文字虽然不是语言的 ▲ 记录,但是它必得拿语言做基础⑵作为强势文明的发达国家,容易 ▲ ,热衷于搞“传销”,一古脑儿地推销自己的“文明”,其实这样做会蒙住自己的耳目,成了不了解世界大势的 ▲ A.流传 真实 夜郎自大 井底之蛙B.留传 如实 妄自尊大 井底之蛙C.留传 真实 夜郎自大 村夫野老D.流传 如实 妄自尊大 村夫野老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 ▲ )A.被美国大众视为价廉的麦当劳餐食,在北京则成为正在形成的中产阶级群体常常可以光顾就餐的地方。
B.纵观古今,我们不难发现,政府是否爱民亲民、是否清正廉洁并高效运作是制约国家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C.开办道德讲堂,旨在结合社区实际,普及道德理念,弘扬道德精神,展示道德力量,培养社区居民良好的道德风尚D.为遏止日益严重的肥胖现象,纽约市近日颁布了一项禁止超市、流动贩卖车、电影院等销售大剂量含糖饮料的禁令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一件事物发生时立即使你联想到一些套语滥调,而你也就安于套语滥调,毫不斟酌地使用它们,并且自鸣得意这就是近代文艺心理学家所说的“套板反应” ▲ ▲ ▲ ▲ ▲ 人生来有惰性,常使我们不知不觉地一滑就滑到“套板反应”里去①一个作者在用字用词上面离不掉“套板反应”,在运思布局上面,甚至于在整个人生态度方面也就难免如此②因为就作者说,“套板反应”和创造的动机是仇敌;就读者说,它引不起新鲜而真切的情趣③一个人的心理习惯如果老是倾向“套板反应”,就根本与文艺无缘④沿着习惯的去做,总比新创较省力⑤不过习惯力量的深广非我们意料所及A.①②④⑤③ B.③①②④⑤ C.③②①⑤④ D.④⑤③②①5.下列四个选项中,与选文意旨最接近的一项是(3分) ( ▲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
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余光中《不朽,是一堆顽石?》)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B.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C.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D.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21分)6.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凭借,依靠) 将崇极天之峻,永保无疆之休(美好,福祉) 何穷达之易惑,信美恶之难分(确实) 秦王坐章台见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启禀)B.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美好) 意北尚可以口舌动也(料想,猜想) 蓼洲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褒美(显露)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儿女亲家)C.扬州城下,进退不由,殆例送死(几乎) 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希求,讲求) 三折肱而成医,其说痛可信也(沉痛) 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仰视的样子) D.辱教,审体力胜健,为慰(明白,知道) 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追究,查办) 今予遭有道,而违于理,悖于事(违背) 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能承受)7.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 )A.夫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B.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 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 C.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D.此数宝者,秦不生一焉,而陛下说之 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8~10题。
15分)谢杜相公书①曾巩 伏念昔者,方巩之得祸罚于河滨,去其家四千里之远南向而望,迅河大淮,天下之险,为其阻厄而以孤独之身,抱不测之疾,茕茕路隅,无攀缘之亲、一见之旧,以为之托惟先人之医药,与凡丧之所急,不知所以为赖,而旅榇②之重大,惧无以归者明公独于此时,亲屈车骑,临于河上使其方先人之病,得一意于左右,而医药之有与谋至其既孤,无外事之夺其哀,而毫发之私,无有不如其欲;莫大之丧,得以卒致而南其为存全之恩,过越之义如此! 窃惟明公位之极,年之高,天子不敢烦以政,岂乡闾新学,危苦之情,丛细之事,宜以彻于视听,而蒙省察?然明公存先人之故,而所以尽于巩之德如此!盖明公虽不可起而寄天下之政,而爱育天下之人材、不忍一夫失其所之道,出于自然,推而行之,不以进退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在丧之日,不敢以世俗浅意,越礼进谢;丧除,又惟大恩之不可名,空言之不足陈,徘徊迄今,一书之未进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伏惟明公终赐亮察夫明公存天下之义而无有所私,则巩之所以报于明公者,亦惟天下之义而已誓心则然,未敢谓能也选自《曾巩文集》,有删节) 【注】①曾巩之父曾易占,当年从江西来汴京途中,在河南安阳忽患重病,后病逝。
期间,杜衍给了曾巩很多帮助曾巩写此信,其父已丧多年②旅榇(chèn):客死者的灵柩8.下列四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不同的一组是(3分) ( ▲ ) A.去其家四千里之远 使愚者喜笑眷慕,乐而不能去也 B.得以卒致而南 卒廷见相如,毕礼而归之 C.过越之义如此 度道里会遇之礼毕,不过三十日 D.然明公存先人之故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9.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使其方先人之病,得一意于左右,而医药之有与谋3分)(2)而巩独幸遭明公于此时也!(2分)(3)顾其惭生于心,无须臾废也3分)10.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杜衍帮助曾巩及其父亲的原因4分)三、古诗词鉴赏(8分)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旅夜怀远客许浑异乡多远情,梦断落江城病起惭书癖,贫家负酒名过春花自落,竟晓月空明独此一长啸,故人天际行⑴“竟晓月空明”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运用的是何种表现手法?(4分)⑵诗以“异乡多远情”开篇,从全诗看,诗中寄寓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2.补写岀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⑴ ▲ ,靡有朝矣《诗经·卫风·氓》)⑵丘也闻有国有家者, ▲ , ▲ 《季氏将伐颛臾》)⑶且尔言过矣, ▲ , ▲ ,是谁之过与?(《季氏将伐颛臾》)⑷ ▲ ,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⑸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 ▲ ;(《寡人之于国也》)⑹ ▲ ,恐年岁之不吾与《离骚》) 五、现代文阅读(一)(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3~16题 品 质〔英〕高尔斯华绥⑴我很年轻时就认识他了,因为他承做我父亲的靴子⑵他的店房开设在一条横街上那座店房有某种朴素安静的特色,门面上没有注明任何为王室服务的标记,只有包含他自己日耳曼姓氏的招牌;橱窗里陈列着几双靴子那几双靴子太美观了——有一双轻跳舞靴,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地步;那双带布口的漆皮靴,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还有那双褐色长筒马靴,闪着怪异的黑而亮的光辉,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从那时起一直到现在,我总觉得,做靴子,特别是做像他所做的靴子,简直是神妙的手艺。
⑶他——格斯拉先生——本人就有点儿像皮革制成的:脸庞黄皱皱的,头发和胡须是微红和鬈曲的,双颊和嘴角间斜挂着一些整齐的皱纹,话音很单调,喉音很重;因为皮革是一种死板板的物品,本来就有点儿僵硬和迟钝这正是他的面孔的特征,只有他的蓝灰眼睛含蓄着朴实严肃的风度,好像在迷恋着理想⑷人们不可能时常到他那里去,因为他所做的靴子非常经穿——他好像把靴子的本质缝到靴子里去了 ⑸人们走进他的店堂,不会像走进一般店铺那样怀着“请把我要买的东西拿来,让我走吧”的心情,而是心平气和地像走进教堂那样来客坐在那张仅有的木椅上等候,因为他的店堂里从来没有人的 ⑹有一次(也只有这一次),我穿着那双因为急需才在一家大公司买的靴子,漫不经心地走进他的店铺他接受了我的订货,但没有像往常那样拿皮革给我看;他的眼睛在细看我脚上的次等皮革最后,他说:⑺“那不是我做的靴子⑻他的语调里没有愤怒,也没有悲哀,连鄙视的情绪也没有,不过那里面却隐藏着可以冰冻血液的潜在因素为了讲究时髦,我左脚上的靴子有一处使人很不舒服;他把手伸下去,用一个手指在那块地方压了一下 ⑼“这里痛吧,”他说,“这些大公司真不顾体面可耻!”跟着,他心里好像有点儿沉不住气了,说了一连串的挖苦话。
我听他议论他的职业上的情况和艰难,这是唯一的一次 ⑽“他们把一切垄断去了,他们利用广告而不靠工作把一切垄断去了我们热爱靴子,但是他们抢去了我们的生意事到如今——我很快就要失业了生意一年年地清淡下去我看看他满是褶皱的面孔,看到了我以前未曾注意到的东西:惨痛的东西和惨痛的奋斗——他的红胡子好像突然添上好多花白须毛了! ⑾我尽一切可能向他说明我买这双倒霉靴子时的情况但是他的面孔和声调使我获得很深刻的印象,结果在随后几分钟里,我订了许多双靴子这下可糟了!这些靴子比以前的格外经穿差不多穿了两年,我也没起想要到他那里去一趟⑿等我再去他那里的时候,格斯拉先生却饿死了因为他想把店铺撑下去,但是除了自己以外,不让任何人碰他的靴子;因为他接了一份定货后,要费好长时间去做它,可顾客却不愿等待,结果,他失去了所有的顾客;因为他肯用最好的皮革,从早到晚坐在那里做靴子,从不让自己有吃饭的时间,而且店里也从来不存一个便士——所有的钱都用在房租和皮革上了;他经常断炊,从不登广告⒀他是个怪人但是他做了顶好的靴子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有删改)13.小说第二段中关于店房和橱窗样品的描述有哪些作用?(6分)14.请简要赏析小说第三段中关于格斯拉肖像描写的文字。
4分)15.小说第八段中的加点词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4分) 16.根据小说内容,探究“我”对格斯拉的情感态度以及“我”在小说中的作用6分)六、现代文阅读(二)(1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简笔与繁笔周先慎⑴从来文章都提倡简练,而繁冗拖沓为作文病忌这诚然是不错的然而,文章的繁简又不可单以文字的多寡论言简意赅,是凝练、厚重;言简意少,却不过是平淡、单薄繁”呢,有时也自有它的好处:描摹物态,求其穷形尽相;刻画心理,能使细致入微有时,真是非繁不足以达其妙处这可称为以繁胜简看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有时用简:惜墨如金,力求数字乃至一字传神有时使繁:用墨如泼,汩汩滔滔,虽十、百、千字亦在所不惜简笔与繁笔,各得其宜,各尽其妙⑵一部《水浒传》,洋洋洒洒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有时用笔极为简省,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破落”二字,便点染出大虫出没、人迹罕到景象最出色的要数“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那纷纷扬扬的漫天大雪,只一句:“那雪正下得紧一个“紧”字,境界全出鲁迅先生赞扬它富有“神韵”,当之无愧⑶以上是说用简笔用得好同一部《水浒传》有时却又不避其繁。
看作者写鲁智深三拳打死“镇关西”鼻上一拳,“打得鲜血迸流,鼻子歪在半边,却便似开了个油酱铺:咸的、酸的、辣的,一发都滚出来”眼眶际眉梢又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的:红的、黑的、绛的,都绽将出来”第三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从味觉写,从视觉写,从听觉写,作了一大串形容,使读者深为鲁智深伸张正义、惩罚恶人时那痛快淋漓劲儿所感染⑷字面上的简不等于精练,艺术表现上的繁笔,也有别于通常所说的啰嗦⑸刘勰说得好:“句有可削,足见其疏;字不得减,乃知其密无论繁简,要是拿“无可削”“不得减”作标准,就都需要提炼但是,这提炼的功夫,又并不全在下笔时的字斟句酌像上列几个例子,我相信作者在写出的时候并没有大费什么苦思苦索的功夫只要来自生活,发诸真情,做到繁简适当并不是一件太困难的事顾炎武引刘器之的话说:“文章岂有繁简耶?昔人之论,谓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若不出于自然,而有意于繁简,则失之矣⑹现今,创作上有一种长的趋向:短篇向中篇靠拢,中篇向长篇靠拢,长篇呢,一部、两部、三部……当然,也有长而优、非长不可的,但大多数不必那么长,确有“水分”可挤。
作品写得过长,原因很多,首先是对生活的提炼亦即艺术概括的问题,但艺术手法和语言表达的欠洗练也是不容忽视的一条简而淡,繁而冗,往往两病兼具有的作品内容确实不错,因为写得拖沓累赘,读起来就像是背着一块石板在剧场里看戏,使人感到吃力、头疼而读大师们的名著呢,却有如顺风行船,轻松畅快⑺感此,提倡简练为文,重议文章繁简得失这个老题目,也许并不算得多余选自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三》,有删改)17.请简要分析文章第一段的论述层次6分)18.从文中看,画线句中的“提炼”一词包含着哪几层意思?(6分)19.结合全文内容,阐释“简笔”“繁笔”的内涵并简析“简笔与繁笔”之间的辩证关系6分)八、作文(70分)20.阅读下面这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无论走向何方/都会有无数双眼睛跟随着你/从别人那里/我们认识了自己读了这首诗,你有何感想?请以“从别人那里,我认识了自己”为题,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记叙性文章,立意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