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压力和压强比值法计算 一.规则物体单独放置:例1.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小 B.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小 C.甲的密度小,甲受到的重力大 D.甲的密度大,甲受到的重力大 甲 乙课堂练习:1.一块砖和半块砖都平放在地面上,一块砖对地面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1、P1;半块砖对地面产生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F2、P2,则: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2.三个分别用铜、铝、木制成的圆柱体,它们的高度和体积都相同,把它们竖直放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 A.铜最大 B.铝最大 C.木最大 D.一样大3.平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三个实心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强相同它们的密度分别为r1、r2和r3,且r1>r2>r3。
则这三个正方体对桌面的压力F1、F2、F3的大小关系为A.F1=F2=F3 B.F1<F2<F3 C.F1>F2>F3 D.不能确定4.一块砖它的棱长之比为1∶2∶4,将它分别平放、侧放、竖放在水平地面上,它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1、P2、P3,则A.p1=p2=p3 B.p1∶p2=1∶2 C.p2∶p3=1∶4 D.p1∶p3=4∶15.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压力之比为4∶9则甲、乙的密度之比为:A.2∶3 B.3∶2 C.1∶2 D.4∶9 6.如图1所示,甲、乙两个实心均匀正方体V甲>V乙,将它们分别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若在两个正方体的上部沿水平方向截去相同的高度,则剩余部分对水平地面的压强关系是p甲 ________ p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甲 图 1 二.规则物体叠加放置:例2.如图所示,正方体物块A和B是用同一种材料制成的,它们的边长分别是LA、LB,并且LB=2LA,将物块A放在物块B的上面的中央,物块B放在水平地面上,已知B对地面的压强是9×103Pa,求:A对B的压强是多少? A B例3.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方体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1和P2。
如图所示,把甲放在乙的上面,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A)P1+P2 (B)P12+P22 (C)(P13+P23)/ P22 (D)(P13+P23)/ P12 甲乙课堂练习:甲乙图27.把同种材料制成的甲、乙两个正立方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甲、乙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2P和P把甲叠放在乙的上面,如图2所示,则乙对桌面的压强为 甲乙图5AB图4图 3AB图 68.如图3所示,A、B两个圆柱体叠放在一起置于水平桌面上,已知圆柱体A、B的高度比为1︰2,底面积比为2︰3,若圆柱体A对圆柱体B的压强与圆柱体B对桌面的压强相等,则这两个圆柱体的密度比为:A.2︰1 B.2︰3 C.3︰2 D.6︰1 9.材料相同的两个圆柱体A、B,他们的底面半径为RA、RB,将它们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 B对桌面的压强为p1将B叠放在A上(如图4所示),A对桌面的压强为p2,已知RA︰RB=2︰1, p1︰p2=1︰3,则两圆柱体的高度之比hA︰hB为︰A.5︰2 B.11︰4 C.2︰5 D.4︰1110.有两个不同材料制成的正方体甲和乙,已知甲 、乙的边长比为1︰2。
如图5所示,把甲叠放在乙上,甲对乙的压强为乙对桌面压强的一半则甲、乙两物体的密度之比为 11.正立方体甲和乙的边长之比是2∶3,将它们分别放置在水平桌面上时,它们对桌面的压强均为p将甲如图6所示放置在乙上面,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则p¢∶p 等于A.9∶13 B.13∶9 C.9∶4 D.13∶4液 体 压 力 和 压 强 图21.三个容器的底面积相同,如图1所示倒入质量相等的同种液体,容器底面积所受的压强最小的是A.甲容器 B.乙容器C.丙容器 D.三个容器都一样 甲 图 1 乙 丙2.一容器如图2所示,内装一定质量的水(未装满),放在水平桌面上,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1,压强为P1;若将容器倒置过来,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力为F2,压强为P2,则:A.F1=F2 、P1=P2 B.F1>F2、 P1>P2 C.F1>F2 、P1<P2 D.F1<F2、 P1>P2 3.图3是小鹏在使用同一支压强计探究液体内部压强过程中的一个情景。
请你仔细观察图4,并回答下列问题:⑴甲、乙两次测得的压强哪次大?__________________;⑵你是根据什么现象作出的判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如果A、B两烧杯中的液体都是水,根据实验,可以得到什么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4A图5图 34.如图4所示,小强同学用压强计研究“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1)在实验中,小强把探头直接放到水杯底部,这时A处的橡皮管与玻璃管互相脱开,他观察玻璃管中的液体液面 ;(填“相平”、“不相平”) (2)保持探头在水杯底部,他把橡皮管与玻璃管互相连接好,再缓慢提高探头(未离开液面),在此过程中观察到玻璃管中的液体液面差 ;(填“变大”、“不变”、“变小”) (3)小强同学从这个实验中得出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的关系是:深度加深,压强 填“变大”、“不变”、“变小”)5.如图5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分别装有质量相等的两种液体。
液体中的A、B两点在同一条水平线上比较液体在这两点产生压强的大小,正确的是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6.有一个如图6所示的两端开口的弯管形容器,从粗端向容器中灌水,在细端用一个横截面积是0.01m2的活塞堵住,活塞可在细管内无摩擦地滑动当H=30cm,h=10cm时,在活塞上放置一个质量是1kg的砝码,活塞静止由此可知图 6A.水对活塞的压强等于砝码对活塞的压强B.水对活塞压力的大小等于2倍的砝码重力C.砝码对活塞的压强相当于20cm深的水产生的压强D.撤去砝码,当两管液面相平时,活塞再次静止固体、液体结合压力和压强 1.如图1所示,质量是2kg的平底水桶底面积为800cm2,放在水平地面上,桶内装有50cm深、体积是45dm3的水小萍同学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是没有提起来这时,如果水对桶底的压强和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小萍同学提水桶的力F=________Ng=10N/kg)图3图 2图 3图 12.如图1所示的水桶,质量为2kg,底面积为500cm2,高为50cm将此水桶放在水平地面上,向水桶内倒入30kg的水,此时水面到桶底的距离为40cm。
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减小了3000 P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的大小为170NB.提水桶前,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2400 PaC.提水桶前,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小400 PaD.提水桶后,水对水桶底的压强比水桶对地面的压强大600 Pa3.图2所示为装满液体的容器设液体对容器底的压强为p1,压力为F1,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p2,压力为F2,如果不计容器自重,则:A. p1 = p2 F1=F2 B.p1 > p2 F1 >F2 C. p1 < p2 F1=F2 D. p1 > p2 F1 > F2 4.如图3所示,平底试管和沙子的总质量是10g,试管的底面积为2×10-4m2求:(1)试管底部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少?(2)试管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多少?5.底面积为800cm2,容积为3.8×10-2m3的容器装满某种液体时,它对水平地面的压强为4.9×103Pa,若容器本身重19.6 N,求液体的密度?6.如图4所示,在水平地面上分别立放和平放着完全相同的两块砖A和B。
在砖B上放有重力不计的圆柱形薄壁容器C,C中装有水,密度为ρ水砖A和B的密度为ρ,砖上表面到水平地面的距离分别为h1和h2,C与砖B和砖B与地面的接触面积分别为SC、SB,SC=1/5SB已知砖B和砖A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薄壁容器C中水的深度是多少?C A B h2 图 4 h1浮 力 的 测 量(g取10N/kg)1.一个重为50N的实心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40N,则金属球的密度?2.一个重为100N的实心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入某种液体,当金属球的体积的4/5浸入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0N,则该液体的密度?(ρ金=8×103Kg/m3)3.一个重为G的实心金属球,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并浸入某种液体,当金属球的体积的2/3浸入液体中,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则金属密度与液体的密度之比为多少?4. 弹簧测力计下端吊着一个物体,手持弹簧测力计使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是总体积的4/5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刚好为零;若手持弹簧测力计使此物体完全没入煤油中则弹簧测力计示数是 N。
ρ煤油=0.8×103kg/m3)5.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金属块,当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是30N,这个金属块所受的重力是 Nρ金属=7.0×103kg/m3)6. 弹簧测力计下挂一个物体,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把物体没入甲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3,把物体没入乙液体中,弹簧测力计示数为G/4,则甲、乙两液体的密度之比是 7. 将一个重为10N的实心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当金属块体积的1/3浸入水中并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N当金属块全部浸入水中并接触到杯底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可能变为: A.2N B.4N C.6N D.8N 8.如图所示,物体A浸没在水中,弹簧测力计的示 F1 F2 数为F1,此物体浸没在密度为0.8×103kg/m3 的液体 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2,已知F1 ∶F2 =5∶6, A A则此物体的密度 ? 9. 甲、乙两个实心金属球,它们的质量相同,其密度分别为5×103kg/m3和10×103kg/m3,甲球挂在甲弹簧秤下,乙球挂在一弹簧测力计下,并且让金属球全部没入水中,这时: A.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2:1 B.甲、乙两球所受浮力之比是1:2 C.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比是8:9 D.甲、乙两弹簧测力计示数之比是11:12 10.在空气中称木块重6N;当该木块的3/5体积浸入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恰好为零。
求:(1)木块的密度是多大?(2)若把木块从弹簧测力计上取下,并轻轻放入水中,那么在木块上加多大竖直向下的压力,才能使木块刚好全部浸入水中?11.用弹簧测力计钩着A物体,然后将A物体依次完全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8N和10N 若用该弹簧测力计钩着B物体,然后将B物体依次完全浸没在水中和酒精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分别为5N和7N 则B物体的重力是A物体重力的多少倍?(ρ酒精=0.8×103kg/m3 ) 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g取10N/kg)1.潜水艇是利用 来实现它的沉浮的,气球或飞艇当它的重力 受到的浮力时,它能上升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它受到的浮力 ,它排开水的体积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体积为100cm3的木块(ρ木=0.6g/cm3),当浸没在水中它受的浮力是 N,受到的重力 N,由 力大于 力,物体将 (填“上浮”、“下沉”、或“悬浮”),若此木块漂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是 N。
3.铝块的体积是2dm3,密度是2.7×103kg/m3,将它浸没在水中,铝块受到浮力是 N若将它的二分之一浸在煤油中,铝块受到的浮力是 N,若将它放在水银里,铝块受到的浮力是 Nρ煤油=0.8×103kg/m3,ρ水银=13.6×103kg/m3)4.一个容器的水中有体积相同的铁、铜、木三个球,它们 静止时在水中的位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木 A.铜球一定是实心的 B.铁球一定是空心的 铁 C.木球一定是实心的 铜 D.这三个球既可能是实心的,也可能是空心的 5.潜水艇浸没在水中,在它下潜的过程中,关于它受到的压强和浮力,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B.压强不变,浮力变大 C.压强变大,浮力变大 D.压强变大,浮力不变6.边长均为20cm实心正方体的木块和铁块,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铁块的密度7.9×103kg/m3,为将它们放入水中,待其静止时,分别求出木块和铁块受到的浮力。
7.(03年 长沙市中考)如图所示,把一个小球分别放入盛满不同液体的甲、乙两个溢水杯中,甲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40g,乙杯中溢出的液体质量是50g,则: 甲 乙小球的质量是 g,甲、乙两杯中液体的密度之比ρ甲:ρ乙 4:5(选“>”“<”或“=”)8.(04年天津市中考)某容器装满水,轻轻放入一小球后,溢出50g水,下列判断正确的 A.小球的质量肯定不小于50g B.小球的质量肯定等于50g C.若小球的质量大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等于50cm3 D.若小球的质量等于50g,则小球的体积一定大于50cm39.(03年 长沙市中考)为了测量某石块的密度,实验中学物理兴趣活动小组的同学利用一只小玻璃杯、一个量筒和适量的水做了如下实验:(1)在量筒内倒入60㎝3的水;(2)将小玻璃杯开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所示)此时水面与84㎝3刻线相平;(3)将石块放入小玻璃杯中,让小玻璃杯开口向上漂浮在量筒内的水面上(如图所示)此时水面与100㎝3刻线相平;(4)取出小玻璃杯,将石块沉没在量筒内的水中(如图所示)此时水面与64㎝3刻线相平;根据以上数据可知,小玻璃杯的质量为 ㎏;石块的体积是 m3;石块的密度是 ㎏/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