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工程概况 2、 脚手架方案编制依据 3、 脚手架参数信息及搭设 3.1、 脚手架参数及搭设 3.2、 活荷载参数 3.3、 风荷载参数 3.4、 静荷载参数 3.5、 地基参数 4、 脚手架计算 4.1、 大横杆的计算: 4.2、 小横杆的计算: 4.3、 扣件抗滑力的计算: 4.4、 脚手架荷载标准值: 4.5、 立杆的稳定性定算: 4.6、 连墙件的计算 5、 材料、劳动力用量计划 5.1、 主要物资定划 6、 脚手架的使用及保养 6.1、 脚手架的使用 6.2、 脚手架的保养 7、 脚手架的拆除 8、 脚手架的安全管理 9、 脚手架坍塌事故应急预案 9.1、 目的 9.2、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 9.3、 应急响应 9.3.2 报警 9.3.3 接车 9.3.4抢救 9.3.5 现场保护 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寿阳县曹家河城区段污水收集工程六标段沉井脚手架 工程,外部采用双排落地式脚手架沉井内径为7m,外径为8.6m, 高度为6.5m2、 脚手架方案编制依据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2)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3)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3、 脚手架参数信息及搭设3.1、 脚手架参数及搭设1、沉井外部采用双排落地脚手架,其搭设尺寸为:立杆的纵距 为1.2米,立杆的横距为1.2米,立杆的步距为1.8米;沉井内外脚 手架搭设均为高度为6.3m,立杆计算采用单立管;内排架距离壁板长 度为0.35米;大横杆在下,搭接在大横杆上的小横杆根数为2;采用 的钢管类型为①48X3.5;横杆与立杆连接方式为单扣件;扣件抗 滑承载力系数为0.80;连墙件采用一步四跨,竖向间距6.0米,水 平间距1.8米,采用钢筋做拉筋通过焊接连接;3.1.1、 施工前严格按施工方案放线、设置底座、垫板和标定立杆位 置。
3.1.2、搭设前,必须对进场的脚手架杆、配件进行严格的检查,禁 止使用规格和质量不合格的杆、配件3.1.3、 脚手架从中间部位开始向两边交圈搭设,在搭设完该处的立 杆、纵向水平杆后,立即设置连墙杆3.1.4、 立杆:采用单立杆,相邻立杆的接头位置错开布置在不同的 步距内,与相近大横杆的距离必须小于600mm,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 直角扣件相紧,不得隔步设置,不得遗漏立杆的垂直偏差必须小于 架高的1/300,并同时严格控制脚手架绝对偏差,落地脚手架必须小 于 40mm;3.1.5、 扫地杆: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 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为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亦应采 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3.1.6、 大横杆:大横杆分布在立杆内侧,长度选择6.0m钢管为宜, 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近立杆的距 离大于500mm3.1.7、 小横杆:小横杆贴近立杆布置,长度选择1.5~2.0m钢管,搭 于大横杆之下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相邻立杆之间,根据需要加设1 根或2根便于铺设脚手板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作为基本构架 结构杆件的小横杆。
3.1.8、 剪刀撑:剪刀撑与脚手架同步搭设,设置在脚手架外侧立面, 沿架高连续布置,斜杆与地面夹角为45度至60度,剪刀撑的斜杆除 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增加2~4 个扣结点所有剪刀撑搭接长度不得小于1m,并最少采用3组扣件 固定3.1.9、连墙杆:连墙杆采用一步四跨,竖向间距1.8米,水平间距 6.0米,离墙身0.3m,采用钢筋焊接连接脚手架各杆件相交伸出的端头,均应大于10cm,以防止杆件滑脱 每一步距内均设置防护栏杆及安全网人员通道:附着在沉井脚手架北侧,按常规要求,搭设一座“之” 形走道,以供人员上下,搭设时及时进行安全网围护3.2、 活荷载参数施工荷载均布参数设计为3. 0kN/m2,脚手架设计为结构脚手架;同时施工层数按2层考虑;3.3、 风荷载参数根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泉州地区,基本风压为).800,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海边地区考虑m z为1.800,风荷载体型系数m s为0.649 ;考虑风荷载;3.4、 静荷载参数每米立杆数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为0.1291kN/m2;脚手板自重标准值为0.350 kN/m2 ;栏杆挡脚板自重标准值0.110 kN/m2;安全设施与安全网为0.005 kN/m2 ;脚手板铺设层数:2;脚手板类别:竹串片脚手板;栏杆挡板类别:栏杆冲压钢;3.5、 地基参数地基土类型:沉井内部为中粗砂垫层,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为 150kN/m2;4、脚手架计算落地脚手架最高为6.3m,故本次主要计算搭设最高时的稳定性 和安全性。
4.1、 大横杆的计算:大横杆按照三跨连续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 下面按照小横杆上面的脚手板和活荷载作为均布荷载计算大横杆的 最大弯矩和变形4.1.1、 均布荷载值计算大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0.033 kN/m ;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0.300X1.2/(3+1)=0.090 kN/m ;活荷载标准值:Q=3.000X1.2/(3+1)=0.900kN/m;静荷载的计算值:q1=1.2X0.033+1.2X0.090=0.147 kN/m;活荷载的计算值:q2=1.4X0.900=1.260kN/m;Qi q? q?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跨中最大弯矩和跨中最大挠度)大横杆计算荷载组合简图(支座最大弯矩)4.1.2、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弯矩跨中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跨中最大弯距为 Mmax=0.08X0.147X1.5002+0.10X1.2601X 1.5 002 =0 . 3 1 0 kN.m;支座最大弯距计算公式如下:支座最大弯距为 M2max= -0.10X0.147X1.5002-0.117X 1.260X1.5002 =-0.365 kN.m;选择支座弯矩和跨中弯矩的最大值进行强度验算:。
M/W= Max(0.310X 106,0.365X 106)/5080=71.9N/mm2;大横杆的抗弯强度:71.9N/mm2小于[f]=205.0 N/mm2满 足要求!4.1.3、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计算公式如下:静荷载标准值:q1= P1+P2=0.033+0.090=0.123 kN/m;活荷载标准值:q2= Q =0.900kN/m;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最大挠度V= 0 . 6 7 7 X 0.123X15 004/(100 X 2 . 06X105X12 1 900 . 0)+0 . 990 X 0 . 900X15004/(100 X 2 . 06X105X12 1 900 . 0) 二1.964mm;脚手板,纵向、受弯构件的容许挠度为1/150与10 mm请参 考JGJ130-200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5.1.8大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150 mm或者10 mm,满足要 求!4.2、小横杆的计算:小横杆按照简支梁进行强度和挠度计算,大横杆在小横杆的下 面用大横杆支座的最大反力计算值,在最不利荷载布置下计算小横 杆的最大弯矩和变形。
4.2.1、 荷载值计算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1=0.350X1.200X1.500/(3+1)=0.157kN;活荷载标准值:Q=3.000X1.200X1.500/(3+1) =1.350kN;荷载的计算值:P=1.2X0.157+1.4 X1.350 = 2.078kN;小横杆计算简图4.2.2、 强度计算最大弯矩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 的弯矩和均布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m = 1.2X0.038X1.2002/8 = 0.007 kN.m;集中荷载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Mpm 二qi/4Mpm = 2.078X1.500/4 = 0.799kN.m ;最大弯矩 M= Mm + Mpm = 0.786kN.m;M / W = 0.786X106/5080=154.724N/mm2 ;小横杆的计算强度小于205.000 N/mm2,满足要求!4.2.3、 挠度计算最大挠度考虑为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与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 配的挠度和小横杆自重均布荷载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Vqmax=5 X 0 . 03 8 X 12 004/(3 84 X 2 . 060X105X 12 1 900 . 000) =0.041 mm ;P2 = p1 + Q = 0.157+1.350 = 1.507 kN;集中荷载标准值最不利分配引起的最大挠度计算公式如下:Vpmax = 19 X150 7X12003 /(384 X 2 . 060X105X121900.000) = 5.131 mm ;最大挠度和 V = Vqmax + Vpmax = 0.041+5.131= 5.172 mm;小横杆的最大挠度小于(1500/150)=10.000与10 mm,满足要求!;4.3、 扣件抗滑力的计算:按规范表5.1.7R W Rc其中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取6.40 kN;R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横杆的自重标准值:P1 = 0.038X1.200=0.046 kN;脚手板的荷载标准值:P2 = 0.350X1.2000X1.500/2=0.315 kN;活荷载标准值:Q = 3.000X1.20X1.500 /2 = 2.700 kN;荷载的计算值:R=1.2X (0.046+0.315)+1.4X2.700=4.213 kN;R < 6.40 kN ,单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4.4、 脚手架荷载标准值:作用于脚手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活荷载和风荷载。
静荷载标准 值包括以下内容:(1) 每米立杆承受的结构自重标准值(kN/m);本例为0.125NG1 = 0.125X = 1.813kN;(2) 脚手板的自重标准值(kN/m2);本例采用竹串片脚手板,标准值为 0.35NG2= 0.350X7X1.500X1.200/2 = 2.205kN;(3) 栏杆与挡脚手板自重标准值(kN/m);本例采用栏杆冲压钢,标准 值为0.11NG3 = 0.110X7X1.500/2 = 0.578kN;(4) 吊挂的安全设施荷载,包括安全网(kN/m2); 0.005NG4 = 0.005X1.200X = 0.087 kN;经计算得到,静荷载标准值NG =NG1+NG2+NG3+NG4 = 4.683 kN;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内、外立杆按一纵距内 施工荷载总和的1/2取值经计算得到,活荷载标准值NQ= 3.000X1.200X1.500X2/2 = 5.400 kN;风荷载标准值应按照以下公式计算其中Wo --基本风压(kN/m2),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Wo = 0.800 kN/m2;Uz --风荷载高度变化系数,按照《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的规定采用:Uz= 1.800 ;Us --风荷载体型系数:Us =0.649 ;经计算得到,风荷载标准值Wk = 0.7 X0.800X1.800X0.649 = 0.654 kN/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1.2NG+1.4NQ= 1.2X4.683+ 1.4X5.400二 13.180kN;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N = 1.2 NG+0.85X1.4NQ = 1.2X4.683+ 0.85X1.4X5.400= 12.046 kN;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立杆段弯矩MW计算公式Mw = 0.85 X1.4WkLah2/10 =0.850 X1.4X0.654X1.500X1.8002/10 = 0.378kN.m;4.5、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组合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13.180 kN;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 cm;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 = 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u= 1.530计算长度,由公式 Lo = kuh确定:lo = 3.071m;Lo/i = 194.0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g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 0.191 ;立杆净截面面积:A = 4.89 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 = 5.08 cm3;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0 N/mm2; 。
13180.000/(0.191X489.000)=141.115 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141.115小于[f] = 205.000N/mm2满足要求!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12.046 kN;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8 cm;计算长度附加系数:K = 1.155 ;计算长度系数参照《扣件式规范》表5.3.3得:U= 1.530计算长度,由公式lo = kuh确定:lo = 3.071 m;Lo/i = 194.000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g由长细比lo/i的结果查表得到:©= 0.191立杆净截面面积:A = 4.89 cm2;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 = 5.08 cm3;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205.000 N/mm2;12046.400/(0.191X489.000)+378000/5080.000= 203.4 N/mm2;立杆稳定性计算203.4小于[f] = 205.000N/mm2 满足要求!4.6、 连墙件的计算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应按照下式计算:Nl = Nlw + No风荷载基本风压值Wk = 0.654 kN/m2;每个连墙件的覆盖面积内脚手架外侧的迎风面积Aw = 10.8m2;连墙件约束脚手架平面外变形所产生的轴向力(kN), No= 5.000 kN风荷载产生的连墙件轴向力(kN),应按照下式计算:NLw = 1.4XWkXAw = 9.889kN;连墙件的轴向力计算值NL= NLw + No= 14.889kN;连墙件设计值Nf=NhXn=8X4=32kNNL=14.889kN
6.1.2、 严格控制脚手架上的施工荷载,脚手架上同时进行多层作业 时,各作业层之间设置可靠的防护遮挡,以防止层坠物伤及下层作业 人员6.1.3、 脚手架施工操作层堆载量应不得大于150kg/m2不得在脚手 架上堆放模板、钢筋等物件;严禁在脚手架拴拉缆风绳和起重设备等 定期并及时清除脚手架上的建筑垃圾6.1.4、 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查看以下项目:扣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扣件螺栓是否松动,脚手架是否 变形6.1.5、严禁随意拆除外脚手架杆件和进行危及架子的作业6.2、脚手架的保养6.2.1、 检查扣件是否有松动的同时,应对扣件的旋转面及螺丝丝口 上油一次6.2.2、 应随时检查脚手板是否绑扎紧密,否则应及时修复加固,每 天检查一次安全网有无破损和是否固定牢靠,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加 固修复7、脚手架的拆除7.1、 架子拆除时应分划作业区,周围设围栏或竖立警戒标志,地面 设专人指挥,严禁非作业人员入内7.2、 拆除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穿软底鞋7.3、 拆除顺序应遵循由上而下、先搭后拆、后搭先拆的原则,即先 拆栏杆、脚手板、剪刀撑、斜撑、后拆小横杆、大横杆、立杆等,并 按一步一清的原则依次进行,要严禁上、下同时进行拆除作业,连墙 点必须与脚手架同步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 手架。
7.4、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 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 面拆除时,应在暂不拆除的两端加设连墙点和横向水平支撑7.5、 拆下的扣件和配件及时运至地面,严禁高空抛掷8、 脚手架的安全管理8.1、 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国家《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管理 规则》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体检和考核合 格者持证上岗8.2、 脚手架搭设人员应严格按操作规程施工,高空作业时,应系安 全带,穿软底鞋,雨、雪天严禁高空作业8.3、 脚手架的构配件质量与搭设质量,应按《建筑施工扣件钢管脚 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规定进行检查验收,并取样送检,检测合格后方 准使用8.4、 作业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本工种的安全操作技术、技能,操作过 程中应严格遵守劳动纪律,服从领导和安全检查人员的指挥,且工作 中应思想集中和专心操作8.5、 六级及六级以上大风、大雾、大雨天气应停止脚手架作业,雨 后上脚手架作业,应有防滑措施9、 脚手架坍塌事故应急预案9.1、 目的为预防脚手架坍塌安全事故的发生和发生后的应急响应,一旦发 生以上事件,立即启动该预案,把灾难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对公司 的影响在最小范围。
9.2、 应急指挥领导小组成员组长:赖学裕副组长:刘兴毕组员:邹淑军、孙贵勇、向兴保、张银国组员的职责:1、 协助组长对应急事件的信息进行收集,整理以及对外联络等日 常工作2、 负责妥善处理,保护现场等工作,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态进一 步扩大3、 负责对应急情况下所需要投入的人员及物资调配立即进行落实9.3、应急响应9. 3. 1响应当工地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最先发现事故的人员应大声呼叫,呼 叫内容要明确:某某部位发生脚手架坍塌事故!将信息准确传出听 到呼叫的任何人,均有责任将信息报告给与其最近的管理人员,使消 息迅速报告到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总指挥处,应急响应小组现场总指挥 负责现场组织工作9.3.2报警报警员负责打急救120,报告事故地点,同时必须告知工程 附近醒目标志建筑,以利救护车迅速判断方位9.3.3接车接车员迅速到路口接车,引领救护车从具备驶入条件的道路迅速 到达现场9.3.4抢救9.3.4. 1事故发生,组长应立即询问最先发现事故人员有关情况,了 解是否有人员伤害,9.3.4.2在急救车未到来前,副组长负责抢救下来的伤员,应使其平 躺地上,周围应通风良好,有呼吸窘迫,抢救小组成员应对其进行人 工呼吸。
9.3.5现场保护组长、副组长负责现场应急过程中,应急小组应负责保护现场, 以满足事后对事故调查的需要9.3.6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在24小时内向上级主管 部门作出书面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