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景广阔的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二OO六年二月十二日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是长春市政府与一汽集团合作共建的特色开发区,主要承担建立一汽综合服务体系,加快发展全市汽车产业和建设西部新城区的任务,是建设长春国际汽车城的主要载体开发区2005年9月29日正式成立一、基本情况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位于长春市区西南部,东起普阳街、长沈铁路,南至公主岭市范家屯镇,西到西新开河,北接长沈高速客运铁路总面积120平方公里,由24平方公里建成区和96平方公里可开发利用区构成,总人口23万开发区以建成区为基础,向西伸展,城市道路、水、电、热、燃气、通讯、污水处理等能够满足近期项目建设需要正在规划建设的长春热电三厂、污水处理厂、供水厂等,为中长期项目建设提供了基础设施保障.开发区交通条件优越,京哈铁路、长沈公路、绕城高速公路穿境而过,长春铁路货站、长春公路枢纽分布其间.开发区发展空间广阔,120平方公里范围中,可以开发利用的土地有80多平方公里,开发建设有较为充足的土地资源保障,具备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二、产业基础长春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是国内最大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汽车产业开发区是全市汽车产业的核心区域,包括一汽集团主厂区和原长春汽车经济贸易开发区、原绿园区属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原范家屯经济开发区等三个省级开发区,资源要素高度集聚,形成了一定的发展基础。
1、汽车制造力量强大一汽解放、一汽大众、一汽丰越等一汽集团的全资和控股整车制造企业坐落在我区一汽四环股份汽研联合改装车分公司、长春万荣汽车改装有限公司、吉林三友汽车制造有限公司等多家改装车企业也坐落在我区.区内已经形成了“中、重、轿”3大系列多个车型的产品格,形成了66万辆轿车、18万辆卡车的生产能力.2、汽车零部件制造基础雄厚区内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290家,有一汽四环股份、伊顿变速箱、杰克赛尔空调、一汽铸造、一所锻造、一汽模具中心等一批在国内较有影响的汽车零部件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的配套体系和在国内具有一定竞争优势的零部件制造企业集群产品涉及变速箱、减震器、底盘、车箱、汽车电子、内饰件等5000多个品种3、汽车贸易物流服务初具规模开发区内的汽车贸易园区是全国知名的汽车商品集散地,拥有长春机动车中心批发市场和长春旧机动车交易中心两个国家级市场,拥有一汽储运有限公司、华港二手车交易市场、吉林长久物流有限公司等几十家商贸物流企业.以骨干企业和重点市场为依托,区内形成了完整的汽车商品贸易流通体系,市场覆盖全国大部分省市和地区目前,共有汽车维修服务贸易企业300余户,汽车及零部件经销企业800多户。
2005年交易额超过110亿元4、科研、人才优势明显区内拥有汽车研究所、中国机械工业第九设计院、长春高等汽车技术职业学院等科研院所、大专院校,.汽车工业领域的技术专家,科研人员达4000多人,占全市60%多三、发展环境改革开放以来,在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汽车工业一直保持着较快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十五”期间,汽车产业一直保持较高的发展速度,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产业2005年我国汽车市场以近590万辆的总规模跃居世界第二位,仅次于美国,为汽车产业在“十一五”期间继续保持快速发展势头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未来一个时期,汽车产业开发区正面临着良好的发展环境1、国际汽车产业加快转移.全球汽车产销格局发生转变美、欧、日等发达国家汽车需求增长趋缓,亚太、东欧等新兴汽车市场增速趋快.国际跨国汽车集团为适应这一变化,正在加紧自身结构调整,加快了汽车制造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步伐.专家预测,2015年发展中国家的汽车产量占全球的份额将由目前25%增加到48%这种变化将为发展中国家的汽车工业带来发展机遇.2、国内汽车市场持续稳定增长国内汽车市场已经进入以大众消费为基础的成长期,未来几年将继续保持平稳增长,并逐步走向成熟。
预计到2010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将从2005年的近590万辆,增加到千万辆规模;汽车保有量将达到5500万辆左右,汽车化水平将达到40辆/千人;零部件产值从2005年的4400亿元达到8000亿元左右;汽车产品出口也将进入高速增长期,出口值将超过500亿美元汽车消费市场的持续发展,必将拉动汽车产业持续发展.3、汽车产业加速聚集由于市场竞日趋激烈,将带动汽车产业格局产生重大调整,推动汽车产业向集约化、集群化方向发展,以强势整车制造企业为核心,汽车零部件企业及上下游配套产业将在地域上高度聚集以一汽和一汽大众为核心的汽车产业聚集必将加速进行.4、一汽释放整车产能,并加速零部件国产化一汽集团“十五”期间累计投资300亿元左右,形成的整车产能将在“十一五”期间全面释放整车销售将超过200万辆,其中长春本埠产量将达到100万辆,汽车零部件配套体系随之进一步扩张特别是一汽“深度国产化"战略的实施,必将带动地方零部件企业高速发展四、发展思路与目标根据汽车产业发展形势,我们立足当前,着眼未来,按照建设国际汽车城的总体目标,确定了“十一五”期间的发展战略总体思路是:坚持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成立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的决定》精神,以建设长春国际汽车城为目标,以提升综合竞争实力为核心,全面推进项目建设,迅速扩大汽车产业集群,努力打造国内最强的汽车产业基地;坚持改革创新,整合资源要素,全力打造最优的一汽综合服务平台;坚持以工业化推动城市化,统筹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努力建设以汽车为特色的新型工业区和现代化新城区.1、发展目标。
2006-2007年,为起步发展阶段GDP达到12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38%以上完成起步区基础设施的主体框架,提高综合配套能力,进一步扩大汽车产业规模2008-2010年,为快速发展阶段.GDP达到300亿元,年均增长速度在35%以上完成起步区开发建设,形成集研发、制造、物流、贸易、服务于一体的强势产业集群2010年-2020年,为全面发展阶段完成120平方公里的开发建设,形成汽车产业支撑体系,建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汽车产业基地.2、发展布局十一五”期间,重点开发起步区,集中改造建成区,控制发展预留区建成区以改造、整合、提升为主线其中,汽贸建成区主要是完善功能配套,提升市场层次,集中打造汽车商贸服务中心一汽厂区主要是调整产业结构,改善生态环境,提高服务一汽、服务居民的水平起步区指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约17平方公里中部为核心区,集中建设商务小区和现代服务业小区,建成西部新城的都市商贸圈和行政中心;南部建设各具特色的零部件工业园区;北部打造零部件出口基地,最北部结合长春西湖改造,建设配套的居民小区和生态社区.预留区在绕城高速公路以外,近期以规划控制为主围绕一湖(西湖)、一山(富峰山)、两河(永春河、西新开河)、两路(绕城高速公路和长沈铁路),重点建设林带和绿地,发展生态产业。
同时沿长沈铁路、长沈公路、东风大街等干线道路适时进行开发建设.3、产业布局.在产业布局上,形成“三翼”发展格局零部件制造和汽车物流业,主要规划在“南翼”,即长沈公路两侧,其中绕城高速公路以内为近期建设区,约8平方公里;以外作为发展预留区,约20平方公里.整车制造业,规划在“北翼”,集中在绕城高速公路以外,约8平方公里汽车博览、贸易、服务、研发及教育培训规划在“中翼”,即东风大街延长段两侧、绕城高速公路以内的区域,约10平方公里汽车旅游文化,规划在西新开河以东,约8平方公里4、发展方向坚持以工业为主导,紧紧围绕汽车产业的发展壮大,支持一汽做大做强,进一步扩大整车生产规模,提升零部件工业的核心优势,带动汽车物流、贸易和服务业快速发展,推动西部建成区改造和郊区城市化进程十一五"期间重点打造“2341”工程2"就是加快发展两大基地一是壮大汽车制造基地支持一汽发展自主品牌,依托一汽资源优势,引进培育与一汽错位生产、相互关联的整车产品,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轿车、卡车和特种车制造中心二是建设零部件加工出口基地.加快整合汽车配套资源,发展特大型零部件集团以及合作联盟体系;着力引进国内外优势零部件项目,集中培育出口加工企业,打造支持多体系的汽车零部件供应平台。
2010年零部件工业产值达到500亿元,占全市50%.“3”就是积极建设三大市场一是进一步拓展汽配市场的发展空间,带动汽贸城整体改造,建成北方最大的汽配批发交易市场2010年配件交易额达到180亿元.二是不断扩大整车和二手车市场规模,加快引进国内外汽车销售网络,形成各大汽车品牌齐聚长春的局面,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汽车交易市场2010年,整车交易量达到6万辆,二手车交易量达到8万辆.三是大力培植新兴业态,引进国外知名的专业服务企业,带动汽车维修、养护、装饰、美容等服务行业联合重组,建成东北地区最大的汽车服务市场.“4”就是大力培育四个中心,即推动汽车产业升级的研发中心、为汽车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的教育培训中心以及汽车信息传导中心和区域性汽车金融中心1"就是建设一个新型工业区以工业化带动城市化,把开发区建成配套设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产业高度聚集、汽车文化特色突出的西部新城区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第一条 在长春汽车产业开发区新建的外商投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第一年、第二年免征所得税,第三年至第八年减半征收企业所得税第二条 新建的生产性内外资企业,从获利年度起五年内,开发区按企业缴纳的所得税区级留成部分,以合理的方式给予100%额度的财政扶持.第三条 对开发区财政有重大贡献的企业,开发区给予特殊的财政奖励政策。
第四条 对属于开发区重点鼓励产业的国家、省、市级研究开发机构,经开发区认定后,给予100-300万元的资助第五条 在开发区内建设的标准厂房,土地价格优惠30%,城市建设配套费减半收取.在开发区内建设的大型基础设施项目,按照BT的方式进行,开发区保证投资者5%的投资回报第六条 对符合一汽集团配套标准的入区企业,经开发区协调,优先进入一汽集团的配套体系;已经进入配套体系的,在同质同价的前提下,增加配套份额;可共用一汽集团的研发平台、生产平台、信息平台和物流平台;产品经认定后,可直接进入一汽集团的销售和服务网络;优先参与产品同步研发和技术、业务培训文中如有不足,请您指教!9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