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财政职能1484948647

无***
实名认证
店铺
PPTX
548.69KB
约36页
文档ID:160754946
第二章 财政职能1484948647_第1页
1/36

第二章第二章 财政职能财政职能一一 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职能二二 收入再分配职能收入再分配职能三三 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经济稳定(与增长)职能四四 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一)含义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财政资源配置职能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调节、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调节、引导人力、物力、财力等社会经济资源,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资源,形成合理的经济结构,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用效率,取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和生态效益一、资源配置职能一、资源配置职能资源配置是指将社会资源(人的知识、智力、劳动力、资本、土地、财产等)在各种用途间的分配和组合,以达到优化资源结构为目标的功能二)产生原因(二)产生原因 1、资源具有稀缺性、资源具有稀缺性 2、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失灵及其外部、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失灵及其外部 经济效应问题经济效应问题 3、财政的本质特征使得财政在资源配、财政的本质特征使得财政在资源配 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置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功能 无偿性无偿性 强制性强制性(三)基本要求 n1、最佳配置资源于两大部门 n2、有效配置归政府支配的资源 n3、市场效率损失最小化(四)(四)财政配置资源的主要内容财政配置资源的主要内容1、调节资源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积累和消费之间的配置2、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不同部门之间的配置 (1)不同部门占有资源的目的)不同部门占有资源的目的非政府部门非政府部门(企业和个人)(企业和个人)政府部门政府部门社会公共需要社会公共需要微观经济活动微观经济活动及个人需要及个人需要(2)要处理好财政收入占GDP(GNP)的比重的高低。

提高这一比例,意味着社会资源归政府部门支配使用的部分增大,非政府部门支配使用的部分减少,否则,相反财政收入与GDP 财政收入财政收入/GDP(GNP)高低取决于)高低取决于社会公共需要程度社会公共需要程度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社会经济发展程度3、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1)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的内容)产业结构的调整包括的内容 增量调整增量调整主要是调整投资结构,形成有主要是调整投资结构,形成有关产业部门新的生产能力,克服关产业部门新的生产能力,克服“瓶颈瓶颈”约约束,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束,达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存量调整存量调整是是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将闲置甚至改变现有企业的生产经营方向,将闲置甚至浪费的生产资料、劳动力转移到国民经济短浪费的生产资料、劳动力转移到国民经济短缺的产业部门,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缺的产业部门,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2)方式)方式 一是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增加滞后产一是调整财政投资结构,增加滞后产业投资二是通过制定实施财政政策,运用税二是通过制定实施财政政策,运用税收、财政补贴等工具,引导调节企业的生收、财政补贴等工具,引导调节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鼓励、支持落后产业的发展。

产经营行为,鼓励、支持落后产业的发展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产业部门之间的配置 调整产业结构不外乎由两种途径,一是调整投资结构因为产业结构是由投资结构来形成的,增加对某种产业的投资,就会增加该产业的发展,反之,则延缓其发展;二是调整存量结构,改变现有企业的发展方向,促使其转产、转向财政在这两个方面读能发挥作用途径调整投资结构调整存量结构调整预算投资结构调整利率供求行业财政少投资供求行业财政多投资供求行业高税率供求行业低税率通过利率、税率调节4、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调节资源在不同地区之间的配置 (1)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在一定时)财政特别是中央财政,在一定时期内对哪个地区投资多,那个地区发展就快;期内对哪个地区投资多,那个地区发展就快;反之则相反反之则相反2)制定实施科学的)制定实施科学的区域区域财政政策,财政政策,吸引其他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向不发吸引其他地区的资金、技术和人才流向不发达地区,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开发,实现资源达地区,促进各地区的经济开发,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的合理配置手段转移支付制度各种优惠政策财政补贴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社会保险投资优惠税收优惠 (五)财政配置的范围(五)财政配置的范围(36页)页)1、提供公共产品、提供公共产品2、干预外溢性行为、干预外溢性行为3、介入自然垄断领域、介入自然垄断领域 二、收入分配职能二、收入分配职能n(一)概念(一)概念 n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目标,对市指政府为了实现公平目标,对市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场经济形成的收入分配格局予以调整的职责和功能。

调整的职责和功能二)收入分配的目标(二)收入分配的目标 经济公平:要素投入与要素收入相对称 政治公平 社会公平社会公平 社会公平:收入差距维持再现阶段社会各 阶层所能接受的合理范围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发达国家公平为主,兼顾效率发展中国家效率为主,兼顾公平(三)产生原因(三)产生原因1、市场机制不完善、市场机制不完善 (1)市场机制给予人们的报酬要以生产能力)市场机制给予人们的报酬要以生产能力 和贡献为标准和贡献为标准 (2)垄断势力的存在)垄断势力的存在 (3)经济机会的不平等)经济机会的不平等2、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消费需要3、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财政分配的本质特征(强制性、无偿性强制性、无偿性)二、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二、财政收入再分配职能产生的原因人口比例人口比例收入比例收入比例YXB绝对公平分配线绝对公平分配线洛伦兹曲线洛伦兹曲线An各国基尼系数(四)财政履行公平职能的主要措施(四)财政履行公平职能的主要措施38页页1、征收个人所得税、征收个人所得税 2、征收财产税、征收财产税3、征收遗产与赠与税、征收遗产与赠与税 4、政府的济贫支出、政府的济贫支出5、政府的社会保险支出、政府的社会保险支出6、政府干预自然垄断行业、政府干预自然垄断行业7、政府的投资性支出、政府的投资性支出 四、收入再分配的财政机制四、收入再分配的财政机制 (一)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的方式(一)财政进行收入再分配的方式 对社会不公平的分配结果可以有多种纠正对社会不公平的分配结果可以有多种纠正方式,但只有政府和政府财政才能有效地进行方式,但只有政府和政府财政才能有效地进行大规模的再分配。

大规模的再分配1、具体方式、具体方式 依据一定标准组织税收等财政收入,建设依据一定标准组织税收等财政收入,建设供电、供水、城市交通等公共设施,这是供电、供水、城市交通等公共设施,这是间接间接方式方式;也可以直接通过转移支付将现金补贴给;也可以直接通过转移支付将现金补贴给个人,这是个人,这是直接方式直接方式上述方式可分为:上述方式可分为:就就间接方式间接方式来说,其来说,其优点优点是容易组织是容易组织大规模的公共服务,并且能使全体公民利大规模的公共服务,并且能使全体公民利益平等地享用;其益平等地享用;其缺点缺点是它减少了个人的是它减少了个人的选择范围,只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选择范围,只能享受政府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同时政府也增加了控制个人自由选择务,同时政府也增加了控制个人自由选择的程度,它使得人们无法在价格和质量上的程度,它使得人们无法在价格和质量上有所竞争,实际影响了再分配的质量有所竞争,实际影响了再分配的质量就就直接方式直接方式来说,其来说,其缺点缺点是无法提供公是无法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旦政府的再分配政策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一旦政府的再分配政策的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时,直接方式就不适的目的是提供公共产品时,直接方式就不适用了;其用了;其优点优点是直接方式进行的再分配有明是直接方式进行的再分配有明确的受益对象和范围,不象提供公共产品那确的受益对象和范围,不象提供公共产品那样广泛受益,对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程度的作样广泛受益,对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程度的作用更强,因而也有它的可行性。

用更强,因而也有它的可行性三、经济稳定职能三、经济稳定职能 (一)含义(一)含义 指政府必须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指政府必须通过税收和公共支出等手段,去实现充分就业、适度通货稳定、合理去实现充分就业、适度通货稳定、合理的国际收支状况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的国际收支状况等目标,以保证宏观经济稳定增长的职能和任务也就是财政济稳定增长的职能和任务也就是财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国民经济宏观调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承担国民经济宏观调控,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职责控,实现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目标的职责二)目标 1、充分就业 2、物价稳定 3、国际收支平衡 4、经济增长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平衡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的发展对外科技、对外科技、文化交流的增多文化交流的增多外商投资的增加外商投资的增加国国际际收收支支平平衡衡我国我国经济经济与世界与世界经济经济依赖依赖关系关系增强增强(三)经济调节职能的内容(三)经济调节职能的内容1、通过财政预算来调节2、通过财政制度来调节3、通过财政对非生产性纯公共需要的保证来求得经济稳定发展四、财政职能的相互关系41页n(一)一致性n资源配置职能是收入分配职能和经济稳定职能的前提n收入分配职能则是优化资源配置的继续n经济稳定增长则是前两个职能的结果,同时又进一步构成实现前两种职能的前提条件n(二)矛盾、冲突性五、财政职能的演变五、财政职能的演变(一)西方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一)西方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1、收入职能、配置职能、收入职能、配置职能 17世纪末,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世纪末,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代古典学派古典学派 2、收入职能、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收入职能、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 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社会居民的贫富两极分化、资本的积聚和集中、社会居民的贫富两极分化、劳资对立日趋激化劳资对立日趋激化 19世纪末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阶段世纪初,资本主义垄断阶段社会政策学派社会政策学派3、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职能、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职能 19291933年年 1936年,凯恩斯出版了年,凯恩斯出版了就业、利息和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货币通论“凯恩斯革命凯恩斯革命”1959年,马斯格雷夫出版了年,马斯格雷夫出版了财政学原财政学原理理(“三职能三职能”得到学术界公认)得到学术界公认)4、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增长)职能、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增长)职能 或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职能或配置、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经济增长职能 20世纪世纪60年代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年代后,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日益繁荣流动日益繁荣(二)中国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二)中国财政职能的理论演变 1、分配职能、监督职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 20世纪世纪70年代之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年代之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2、分配职能、监督职能、调节职能、分配职能、监督职能、调节职能 20世纪世纪80年代初,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年代初,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时代 1、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改变、农村: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施,改变了了“公社化公社化”的经济组织形式的经济组织形式 2、城市:财税体制改革、城市:财税体制改革“利改税利改税”3、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经济稳定职能 20世纪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年代初,市场经济体制经济管理体制改革:经济管理体制改革:我国财政学界我国财政学界20年来对财政职能的年来对财政职能的界定进行了充分的讨论界定进行了充分的讨论三职能论三职能论分配分配调节调节(控)(控)监督监督(管理)(管理)经济经济稳定稳定收入收入分配分配资源资源配置配置筹集资金、筹集资金、供应资金供应资金经济稳定经济稳定资资源源配配置置四四职职能能论论调节调节监督监督筹集筹集资金资金供应供应资金资金监督监督调控调控分配分配配置配置国有资产国有资产管理管理经济经济调控调控收入收入分配分配公共公共保障保障资源配置资源配置经济稳定经济稳定收入分配收入分配经济稳定经济稳定经济稳定经济稳定资源配置资源配置演讲完毕,谢谢观看!。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