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德阳方言——中江话

d****1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6.23KB
约9页
文档ID:208650000
德阳方言——中江话_第1页
1/9

德阳方言——中江话德阳市中江县的历史、地理概述德阳位于四川省省会成都以北五十公里处,是川西平原上崛起的一座新兴工 业城市,包括广汉、什邡、绵竹、中江、罗江和旌阳共六个县(市\区)德阳方言跟成都方言相差不大,但也有独特的地方德阳最有代表的就是中 江话,它属于西南官话区的地方话中江话与北方官话区的语言在语音、词汇方面差异不是很大;与西南官话区 内其他地方的语言比较,差异就更不明显了但是,由于历史、地理和人文的原 因,造成中江话当中,常常夹杂着一些外地人听不大懂的东西,就是说,中江话 当中有一些语言和外地不大一样,有一些词汇和说法和外地不同,这就是具有一 定地方特色的中江话历史原因是,清代康雍乾时代,清政府曾强令一些外省人移民四川--即一 般人所说的“湖广填四川”移民来川的以湖南、湖北两省的人居多,当时两湖 被称为“湖广”,清廷设湖广总督统治之此外还有从广东、广西、福建、江西、 浙江等地移来的从那时起,两湖、两广以及浙闽地区的方言,在很大程度上影 响着移居地--中江县人们的语言从外地来的这些移民,传了若干代,大多数 人原来所操的语言被本地的语言(西南官话)同化了,但有一些语言因素(语音、 词汇等)却残留下来了。

也有绝少数人,虽经过了若干代,却继续保持着其祖先 在原籍所用的语言地理原因是,中江这个丘陵大县地域较广,交通很不便利,尤以地处深丘的 广福、万福、冯店、集凤等地为甚广大群众往往几十年脚不出县,与外界绝少 往来、绝少交流,外地的经济、文化影响对他们几乎不起作用他们世世代代在 这片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按老样子生活,也按老样子说话中江地 区近百年来经济、文化发展滞后,京、津、沪、广等发达地区的先进文化对它难 以产生较大的影响因为这些原因,中江话当中只有本地人才理解、才习惯的那 些东西,就得以在较长时期保留下来,而没有被“淘汰”,被“同化”由此我认为,我们所谓的“中江话”,即一般中江人用以交流思想感情的语 言,并非已经形成为独具特色的方言体系;而是说,一般中江人所说的放当中, 有一些因素或“零件”,与普通话有一些不同这些因素或“零件”,具体体现 在一部分语音与词汇上在语法方面,全国各地的方言,与普通话相比,差异是 比较小的,中江亦不例外二、语音系统从语音方面说,中江人的发音(对汉字的读音),大多数与西南官话无大差 异;而对一部分语素(其文字符号即汉字)的读音,在声母与韵母方面与西南其 他地方有明显不同。

一) 声母方面,存在差异的有以下几种:1、h与f不分① 大多数中江人说话时将发唇齿音 f 的字念成舌根音 h 如:法、发、伐、乏说成 hua;风、封、丰、蜂、奉、冯说成 hong; 将方、芳、仿、纺、放说成 huang; 将飞、非、菲、妃、匪、蜚说成 hui; 将夫、伏、佛、符、服、福、涪、府、父、付等说成 hu; 将凡、范、蕃、翻、繁、反、犯、樊等说成 huan② 而有时,又将发舌根音h的字说成是唇齿音f 如:把化、花、华、话说成 fa;把桓、环、缓、幻、焕、换等说成 fan; 将黄、皇、荒、晃、谎、凰说成 fang; 将回、灰、辉、徽、挥说成 fei; 将昏、婚、混说成fen;等等2、f、h与w混淆中江北面好些地方,人们将声母为f的字统统说成声母h,如房、防、皇、黄 都说成 h中江南面地区和集凤等地的人,则往往将f、h、w混在一起如“房”、“黄”、 “皇”、“王”,统统说成wang因此,如到这些地方遇上当地老百姓,你问他贵姓, 他回答说:“姓王(wang)这就有可能出现二种情形:一是他真的姓王;二是 他可能姓黄;三是他可能姓房要弄清究竟,除非对方是识字的,否则很难辩清 上述地方的人,将“吃饭(fan) ”说成“吃万(wan) ”; “开会”,说成“开味(wei) ”,3、 有边音I,无鼻音n。

中江人说话,没有鼻音n,只有边音I 女如南(nan)说成Ian;奴(nu)说成lu; 女、你说成切(这里用切这个符号表示汉语拼音中所没有的一个声母, 与i、q、x发音方法相近,中江人说的“你”“泥”“捏”等都用这个声母)4、 大部份地方只有舌尖音z、c、s,而没有翘舌音zh、ch、sho 如:吃、尺、持、痴 都说成 ci;支、知、栀、脂 都说成 zi; 是、诗、市、十、时 都说成 si; 杀、杉、沙、霎、啥 都说成 sa 中江南面的少数地方有 zh、 ch、 sh5、 部份地方(如广福、冯店等一些地方),sh、s与r不分 女如把让(rang)说成sang,把上(shang)说成rang让开( sang kai)过去的年代,曾出现一个笑话,说“我们要见困难就rang (上),见荣誉就 sang (让)”本意是说“见困难就上,见荣誉就让”,而用当地口音说出,意义 就完全相反了6、 部份地方i、q、x与zh、ch、sh混淆 在永兴区那一边地方,陈乡长”(chen xiang zhang) 秦商蒋(qin shang jiang)把三个字的声母全部说变了二)在韵母方面,有以下情况:1、 i与u不分。

这种情形,在中江城关和北面地区颇为普遍女如你们那里是“又吹风(hong),又下雨(yi),又吃芋(yi)子又吃鱼(yi) ” 如“鱼、余、虞、于、雨、语、与、裕、屿”等字,统统说成 yi 如:娟、捐、绢、卷说成 jian;二、词汇系统从词汇方面讲,中江地方语言中有一些词汇,一些说法,差不多只在县境内 流行,邻近市县的人也许能懂一些,离中江较远的外县区,人们对这些词语就不 懂了一)、词类1、人称代词德阳方言的人称代词的用法与普通话没有多少区别,,只是当指认、回答关 于人的时候,人称代词复数有时表单数这个特点与成都方言完全一致如:① 那是我们妈 (那是我妈 )② 你看,那是你们老师你看,那是你的老师③ 他们哥昨天就走了 (他哥昨天就走了 )④ 我们儿考起大学了 (我儿子考上大学了 ) 德阳话人称代词单数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用“跟我(你、他)两个”句式表示轻视、别妄想的意思如:⑤ 你跟他两个比咋比得赢哦! (你跟他比怎么能比得过啊!) 句中的“他两个”并不指他有两个人,仅仅表示“你”与 “他”之间的相互关系2、 疑问代词① 啥子 (什么) 如:做啥子? (干什么?)② 咋、咋个(怎么)女口 :咋个办喃?(怎么办呢?)③ 好多 (多少) 如:好多钱一个? (多少钱一个?)另外还有“哪扪”。

这个词限于中江话和罗江部分地方话,表示“为什么”和“怎么”如:你哪扪搞起的? (你怎么搞的?)3、时态助词四川话用“倒”表时态“着”德阳话除用“倒”外, 同时出用“夺”和“起” 表时态“着”如:① 他在床边边上坐倒 (他在床边坐着)② 我看夺看夺脑壳就昏了 (我看着看着头就昏了 )③ 快把东西拿起跟我去! (快把东西拿着跟我去!)4、指示代问“这(那)个家”,表示“这(那)样做”,中江、罗江则用“这(那)扪”或“这 (那)扪起”表示“这(那)样做”除中 江、罗江外,德阳话还用“这(那)样份儿”,“份儿”是儿化音, 读作 (fenr 1)表示“这(那)样”或“这(那)样做”女口:① 包抄手不是那个家,是这个家的包锟饨不是那样包,是这样包的② 你哪扪能这扪起喃? (你怎么能这样做呢?)③ 如果是那样份儿的话,我就不想再说了如果是那 样的话,我就不想再说了 ) “这(那)起”或“这(那)起子”,表示这(那)样(的事物), 也表示这(那)种另外, 德阳话也用“这(那)种子”特指对人的蔑视如:④ 明明昨天看倒是那起, 咋个今天就变成这起了喃? (明明昨天看见是那样, 怎么今天就变成这样了呢?)⑤ 你咋个是这种子人哦! (你怎么是这种人呢!)5、语气词 语气词往往是区分方言的重要标志。

德阳话很多语气 词都是其他地方没有的,且大多表示一定语气蛮(man2)、皖(wan2)、弯(wanl)、喃(lan2)、胆(dan3)、多 蛮或多皖、呵(ho2)、嗦(so2)、哇(wa2),相当于普通话的“吧、 吗、嘛、呢”等词如:① 你要来就来蛮 (你要来就来吧 )表示不要只说不 来② 这就是你写的弯? (这就是你写的吗?)表示怀疑和反诘③ 我有今天晚上的球票胆! (我有今天晚上的球票!)表示炫耀④ 老张不去呵? (老张不去吗?)表示疑问(仅出现于旌阳区和绵竹话) 又说:“老张不去嗦”?⑤ 看哇!喊你莫来你鼓倒要来看嘛!叫你别来你偏要来)无实义,且仅出现 于广汉、什邡话6、连词和介词 德阳话有一个很特殊的连词“给”,表示跟、同、和此 外,什邡大部分 地方将介词“在”说成“得”如:① 听我给你说嘛! (听我跟你说嘛!)② 他给我一起去 (他跟我一起去 )③ 我爸爸得屋头 (我爸爸在家里 )二、颇具方言色彩的各种短语1、 “X眉X眼”式 瓜眉瓜眼:痴呆笨拙怪眉怪眼:莫明其妙、奇奇怪怪2、 “X头X脑”式 恍头恍脑:轻浮、不踏实、不可靠鬼头鬼脑:鬼鬼崇崇的样子 木头木脑:反应迟钝3、 “倒X不X”式 倒瓜不精:偏重后两个语素。

倒早不晏:偏重最后一个语素 倒走不走:表示犹豫不决4、 由意义相同或相反的语素组成的各种短语(1)名词短语周围团转:附近、四周 乌猫皂狗:多指面部肮脏 鼻浓口水:小孩脸、嘴等处很脏的样子2)形容词短语 扑爬跟斗:连滚带爬,狼狈不堪 清丝严缝:非常严密或保密 脱笼垮希:用具质量太差或快要坏了3)动词短语 摇叮簸当:桌椅板凳安放不平稳 收刀捡卦:收拾、停止、结束4)主谓短语 皮搭嘴歪:精疲力竭的样子 气鼓气胀:余怒未消,很不高兴三、其他语法现象1、在人的称呼前加数词“两”来表示亲密和人与人之间 的关系 两弟兄 两口子 两姑嫂 两娘母两婆孙 两老挑 两师徒2、用贬义词语作补语表示褒义 喜欢惨(昏)了 安逸惨(昏)了 巴适惨(昏)了3、用肯定语气表示否定和反诘 钱多:实际上钱并不多肯信:本意是“不信” 稀奇:其实一点也不好奇没见过:实际是说见得多了4、用“达”和“把”表示时间的长短或东西多少 天达天:一整天用“达”表示时间长年达年:整整一年 天把天:用天把天莫得关系用“把”表示时间短 次把次:次把次可以原谅,下次就不行了5、用“动词+夺有(得有)+宾语”格式表示事物的存在 例如:① 你揣夺有纸莫得? (你揣着纸吗?)② 床上还睡夺有人。

床上还睡着人③ 我又没有长夺有三只手,不得空!(我又没有长着三只手,没空!)6、用“肯莫+动词”表示劝诫① 你肯莫去,看打倒你还是别去,当心被打着② 他的话肯莫听 (他的话还是别听 )7、 用“得来”和“不来”放在动词后表示“会”和“不会”① 你做得来不? (你会做吗?)② 我唱不来歌 (我不会唱歌 )8、 用“起在”(什邡话说“起得”)表示动作正在进行或处 于持续状态, 相当于普通话时态助词“着”① 娃娃在院子头耍起在 (孩子在院子里玩着呢 )② 鸡还炖起在 (鸡正炖着呢 )③ 本本在包包头揣起在本子在包里揣着呢9、用“动词+来的”表示动作行为发生过①他昨天来来的 (他昨天来过 )②老师才将讲来的 (老师刚才讲过 )③ 那年我去来的 (那年我去过 )10、具有特殊用法的“多”(1) 用在句尾,无实义如:① 莫慌多!我想一下别慌!我想一下② 先莫忙吃多!妈妈还没有回来先别忙吃!妈妈 还没有回来 )(2) 用在句尾,有“再说”的意思如:① 你们等一下,他回来了多你们等一等,他回来了 再说 )② 这个问题我们商量了多 (这个问题我们商量了再说 )11、中江话特色的“很好+形”或“很有好+形”短语 中江话副词“很”与形容词组成的短语, 一律在“很”字 后面加“好”构成“很好”, 或在“很”字后面加“有好”构成“很 有好”, 再与形容词构成短语, 以表示该形容词的性质程度。

如:很坏〜“很好坏"或“很有好坏"很多一“很好多”或“很有好多”很漂亮f “很好漂亮”或“很有好漂亮”另外我总结了一些中江话比较特别的一些词语,大体可以从称呼、名物及其 他几方面分别加以举例说明1、 称呼中江人对亲属、亲戚的称呼,与外地没有大的差别,但也有少数地方 的人有地方特色女如有些人呼父亲为“耶耶(ya) ”读为“牙”有人称呼爷爷为”嗲嗲”(diadia)有些人呼母亲为“嬷嬷”(mo),也极少的人家,叫母亲为“阿母也”部份人口语中称妻姊妹之丈夫(连襟)为“老挑”,部份人家称排行老幺的为“满”(man),幺叔叫“满满”,幺姑叫"满姑” 称呼父亲的姐妹为”保保”2、 名物如鱼类:团鱼(鳖、甲鱼)、刺泼鱼(鳜鱼)动物:干黄蟮、乌儿棒(蛇)、檐飞子(蝙蝠)、四脚蛇(壁虎、守宫)、 青客妈儿(青蛙)、癞客宝(蟾蜍)、毛狗(狐狸)鸟类:老哇(乌鸦)、猫公雕(猫头鹰)、岩鹰(老鹰)、催工儿(布谷) 昆虫:虫线儿(蚯蚓)、偷油婆(蟑螂)、千担婆(蚱蜢)、灶鸡子(蟋蟀)、 阳咪咪(蜻蜓)、花姑娘(瓢虫)、天螺蛳(蜗牛)、犀牛(天牛)、 青猴儿(螳螂)3、 其他一些词语如:“刁直”、“利波儿”指故意、有意。

扯筋”指吵嘴、吵架 “走绺”指说话不着边际 “背时”,指倒楣扯火闪”,指闪电夺洋”,指出风头出(读如凿)拐”,指出差错 “理麻”指调查、了解某个问题 把水的温度较高说成“赖”,烫手叫做“赖手”除发音特殊外,中江土话与成都及其它县市的土话差不多从下面四川人归纳的土话顺口溜就可看出,大多数并非中江特有:黑不说黑,要说曲黑白不说白,要说讯白甜不说甜,要说抿甜苦不 说苦,要说焦苦重不说重,要说邦重轻不说轻,要说捞轻酸不说酸,要 说溜酸湿不说湿,要说交湿烂不说烂,要说稀烂淡不说淡,要说寡淡 辣不说辣,要说飞辣哭不说哭,要说惊叫唤热闹要说成闹热哪里要说成 哪个凼里面要说成吼头地方要说成踏踏轻松要说成松和什么要说成啥 子走路要说成甩火腿莫关系要说成莫来头老朋友要说成老背时的聊天 要说成摆调、冲壳子、摆龙门阵好不说好,要说安逸、巴适小孩要说成碎 (Shui)屁儿附:中江话顺口溜 爱鹰山上砍过树,五龙山里盗过墓,此生行尽天涯路,中江儿女就是酷小南街上赶过场,花园饭店嫖过娼,万里长城万里长,中江儿女就是强南北干道下过海,北门车站挂过彩,青山颜色终不改,中江儿女就是拽七里坝里洗过澡二号桥头打过劫西街小学练过武南门广场赛过跑县中门口飙过血城皇庙里嗨过舞天若有情天亦老意气精魄坚如铁天下英雄皆入土中江儿女就是叼。

中江儿女就是烈中江儿女就是虎伍城床上流过汗,环球宾馆吃过饭,也曾弯弓射大雁,中江儿女就是赞魁山顶上吹过风,北塔寺里敲过钟,万山览遍此为峰,中江儿女就是凶 派出所里睡过觉,公安局里报过到,曾与将军驱虎豹,中江儿女就是冒 地主桌上翻过本,粮贸大厦吸过粉,千秋家国血未冷,中江儿女就是狠 快乐老家摆过yin,公园坝里发过情,气划长空万里云,中江儿女就是行 人民桥头打过铁,县医院里卖过血,一腔豪情暖冷月,中江儿女就是杰 光明市场挨过kao,体育馆里挨过刀,一山还比一山高,中江儿女就是超1.定子<名>:拳头如:我给你两定子勒!(我给你几拳!)2. 燕飞子<名>:蝙蝠如:我屋头有燕飞子屎我家里有蝙蝠的大便遗留物)3. 灶鸡子<名>:蟋蟀如:田坝头有很多灶鸡子田地里有很多蟋蟀4. 暴鸡母<名>:下蛋中或不久的母鸡,多用来骂人,指某人很邋遢的样子如:见 后文5. 手拐子<名>:手的前臂或手的肘部如:各人手拐子莫撑那门长哦!(自己的手不 要伸得太长6. 喃门(子、兰)<代>:怎么办、为什么呢?如:你喃门不说中江话兰?(你为什么不 说中江话?)7. 哦豁<语>:感叹词,表示惋惜、后悔的意思如:见下句8. 莫法<形>:没有办法。

如:哦豁,我也莫法勒!(感叹词,我也没有办法!)9. 扎起<动>:给某人、事助威,加油的意思[近]:撑场子如:兄弟伙,给我扎 起色!(好朋友,快给我加油,助威10. 哥老倌<名>:兄弟,多指年长者[近]:兄弟伙如:哥老倌现在在哪里操哇? (大哥现在在哪里高就、工作?)11. 操<动>:工作、谋事、做事[近]:混如:他是操社会的!(他是自谋职业者或 闲散人员!)12. 二天<名>:以后如:我二天把钱还给你我以后还你的钱基本上说此话意 味着不还)词组:二天多13. 老期<名>:便宜[近]:期头如:你莫去占别个的老期你不要去占别人的 便宜14. 舔肥勾子<动>:拍马屁如:他舔肥勾子凶得很!(他拍马屁的功夫很高15. 利奔儿<形>:故意如:他利奔儿那门子的他是故意那样的16. 扯筋<名>:两个人之间互相打骂,以骂为主[近]:骂架17. 打捶<名>:打架如:他们两个先是扯筋,后头就打捶 (他们开始只是骂,后 来就打了起来18. 扯火闪<动、名>:闪电如:开始扯瓜火闪刚才闪电了19. 理抹<动>:调查,处理如:我慢黑儿来理抹你!(我待会儿来处理你!)20. 赖<动>:烫如:赖得很!(很烫!)21. 耳时<动>:招呼,在意。

[近]:涮时,张时,理时如:他耳都不耳时我他根 本就不理我22. 豁<动>:骗如:你豁我不懂哦!(你骗我,你以为我不懂吗!)词组:豁西,搞 豁仙23. 背壳子<名>:后背如:我背壳子好痛!(我后背疼!)24. 冒皮皮<动>:指一些人在一些较正式的场合哗众取宠,如课堂俗语:冒皮皮, 打飞(灰)机如:他就喜欢一天到晚冒皮皮他很喜欢哗众取宠25. 确儿八寺<形>:确实是,的确是如:我确儿八寺…(我的确是…)26. 偷油婆<名>:蟑螂如:学校食堂的偷油婆多得很!(学校食堂有很多蟑螂。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