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穷人和富人的区分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助和福利以激励她们上进?

积***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20.38KB
约8页
文档ID:133883854
穷人和富人的区分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助和福利以激励她们上进?_第1页
1/8

穷人和富人的区分是否应该取消对穷人的补助和福利以激励她们上进? 总有那么一二三四个逗货否认阶级壁垒的存在,认为穷人之因此穷是因为不够努力  这么的人要么傻要么坏  补充:  1  先说两个小说  晋惠帝执政时期,有一年发生饥荒,百姓没有粮食吃,只有挖草根,食观音土,很多百姓所以活活饿死消息被快速报到了皇宫中,晋惠帝坐在高高的皇座上听完了大臣的奏报后,大为不解善良”的晋惠帝很想为她的子民做点事情,经过冥思苦想后最终悟出了一个“处理方案”曰:  “百姓无粟米充饥,何不食肉糜?”  美国废除黑奴前,美国南方种植园的白人奴隶主尤其喜爱榜出一个黑人模范,说她辛劳工作,任劳任怨,因此每个月能够多取得部分粮食和酬劳而对于那些吃不上饭,对奴隶主不满的人则批评她们工作不认真,没法养活自己的家人是因为自己工作不够努力  这两个小说,前一个傻,后一个坏为何不取消对穷人的补助和福利以激励她们上进”这一问题就兼有前者的傻劲和后者的坏劲  它不但把穷人之因此穷完全归结于穷人不努力不上进,是活该,而且认为只要取消了对穷人的补助,穷人就会上进努力工作,整个社会的效率就会为之提升  我想,她们大约是把自己当成奴隶主了  现在很多大学毕业生喜爱标榜自己的痛苦。

  比如说早上七点钟起床去上班,晚上十点才回家,比如说为了考研笔记做了整整一抽屉,一大早去图书馆占座,把真题集一页页翻过去,唰,唰  可是她们困了能够靠在办公椅上休息一会,饿了能够去学校食堂吃一顿再回来工作,在温度适宜的空调房里,书桌里,电脑前,做着和书籍相关的事情  这就叫努力,这就叫痛苦了吗?  太原富士康的流水线职员忙的时候每个小时要加工900个产品,平均每个产品的加工时间不能超出4秒,整整十个小时的上班时间里,每一秒钟全部必需站在那里聚精会神地做着机械又反复的工作——很多职员认可,“感觉像变成了一具行尸走肉”  然而她们不会离开,因为她们知道,富士康就是流水线工厂中的麦肯锡,离开了这里,她们再也找不到更加好的工作单位了几十米之隔的富士康保安经常羡慕地看着她们,表示自己也想去做工人,但因为犯错太多,只能来做保安  2021年,一个一般的富士康工人假如一天只工作10个小时,那么她的工资是“令人羡慕”的1800元因此她们平均每七天工作时长超出60个小时  大同黑煤窑的工人的工资就稍微要高一点天天6点天没亮就要下去拉煤,一直拉到晚上没措施工作了为止从地下七八百米的地方把几十斤重的煤运上来,一名工人天天能够得到一百元左右的酬劳,大致等于什么事全部不用做的实习生天天的酬劳。

除了工作环境艰苦,工大家还要面对矿难塌方,老板拖欠工资,自己身体扛不住等风险即使如此,在被问到是否辛劳时,从四川农村来的陈姓工人还是这么说:  “这里比在故乡要好上10倍,这儿干一年,比得上在故乡干6年”  珠穆朗玛峰脚下的夏尔巴人为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者提供向导服务  她们不仅在七千米的高山上为登山者背负行李辎重,而且碰到危险的难以翻越的障碍还得搭人墙让雇主经过——这么她们每十二个月能够赚取4000美元的工资而为了这换算成人民币4万元不到的收入,夏尔巴人的死亡率是美军在伊拉克战场的12倍  “我的好友和弟兄全部死了,实际上最终能活下来全部靠运气  夏尔巴人巴桑说,“这就是我们的工作,也是我们唯一盈利的方法  那么,当你吹着空调,坐着地铁,上过大学,用过电脑,在城市里做着还算体面的工作时,面对着这些为了基础的生存挣扎的底层人民又有什么立场说“应该取消穷人的福利来激励她们上进呢?”  你要知道,她们中的不少人,别说识字,甚至连一般话全部不会说而你甚至能够用英语和外国人交流  有的人可能天天全部和中央领导一起去吃打卤面,有的人可能和正厅级干部说一句话就能回去吹上半年  这就叫阶层:代表着受到的教育,接触到的信息,能触及的圈子完全不一样。

而以上三点,是影响盈利的最大原因  这种原因生来就常伴你左右,只有极小一部分天才会因为自己前百分之的智商,相貌脱离自己的阶层,而大多数人只能一辈子在自己的阶层度过一生  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来自不一样阶层”是比年纪,性别更难以逾越的障碍  “美国专栏作家芭芭拉·艾伦瑞克在1998年,为了体验底层美国人民的生活,选择了六个地方,在不一样的城市去打工为了确保她能真实体验当地底层人民生活,每到一处她隐瞒自己身份,断绝和过去好友来往,全靠1000美元的积蓄开始不过她还是给自己做了一个决定,必需要有一部自己的车子,不然太不方便了在美国养车成本真比我国廉价太多,这个有车族一样能够是穷人  在这些地域,一个没有学历的一般人能找到的工作通常时薪是6~7美元,一天八小时工作下来,也就是50美元,30天工作25天也就是1250美元  不过假如想离工作地点近一点的话,往往房租就得占到600美元以上,这对30天收入1000多美元的人负担太重了  因此她不得不到离工作地点几十公里的地方租房,但这么养车的成本,还有吃廉价且没有营养的快餐,30天还得400~500美元买食物和汽油然后,然后就所剩无几了  在一个陌生城市最开始找工作的几天会更难,因为还没找到稳定的住处,不得不去旅馆过渡几天,这几天的住宿会很快把1000美元积累耗光,等找到工作,拿到第一笔薪水,钱得赶快支付房租。

  芭芭拉在不一样的城市,换了六种工作,有零售,有清洁,有老人服务,不过结局全部一样:  她发觉自己陷入一个困局  -->因为没钱,不得不住在偏远地方  -->因为住在偏远地方,因此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  -->因为花费很多时间在路上,她用于提升自己和发觉更加好工作机会的时间越来越少  -->为了应付房租和生活成本,她不得不说服自己负担更多小时工作或兼职  -->因为花了太多时间做多种劳苦的工作,她逐步成为一个工作机器,无力做任何其它的事情,直到情绪爆发离开  然后换一个地方,进入下一个循环  是的,换了六份工作,不论多么努力,也不能换来一个未来,在沃尔玛也不行一个可笑的事实是,她们这些在沃尔玛做服务的人,买不起在沃尔玛做促销的商品  这就是阶层  当你看到一个贫寒子弟在北京辛劳打拼,最终最终成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拿到20万每十二个月的税前薪水,却因为要还全家人为了供她上大学借的债,照料卧病在床的老父亲而不得不仍然天天省吃俭用而另一个富人子弟仅仅经过出租家里的房子就年入20万时  当你发觉马化腾的父亲是盐田港企业上市董事,97年的时候开着奔驰给马化腾做账柳传志的父亲是人民银行,国贸委高层。

王石岳父是广东省副省长时  你会感到,这就是阶层  原先英国人也认为贫穷是因为懒惰,是种罪孽  比如《贫困法》要求接收救助的穷人必需在贫民工厂(Poor House)干活,工作条件比一般工厂恶劣得多、取得的薪酬也低得多  目标就是刺激这些穷人走出去自食其力  一位英国教授回想,她小时候家边有个贫民工厂,有些老人谈之色变、甚至不要走近那里,看到那房子就魂不附体她们宁愿饿死也不愿意进去  以后经济危机一来,很多被大家公认勤劳节俭的“体面”家庭也破产,流离失所,和之前那些贫困的人没什么两样  最终她们意识到,贫穷不是一个懒惰,不是罪孽贫穷是一个不幸,需要救助  一是因为中国的新兴中产阶级其实和底层的距离并不遥远她们往往有着收入不算高但还算体面的工作,辛辛劳苦攒了十多年钱,最终还清了房贷,车贷,成功从一个底层后代变成了一个中产阶级,转而自信心爆棚,喜爱指责世界上的穷人为何不努力工作,改进自己的生活  其实一场天灾,一场人祸或一场大病就能让她们上演“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的闹剧这时她们才意识到,原来自己既没有很快重新聚集起财富的能力,周围也没有真的能够无私帮助自己的中产好友自己有的只有一双勤劳的手,和不停辛劳劳动攒下的点点积蓄。

  现在这些积蓄没了,于是中产梦碎,一夜之间中产变访民这时她们才像英国人一样意识到,贫穷离她们这些“伪中产”并不遥远  因此啊,救助穷人不仅是表现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是救助我们自己  况且,真把无产者逼急了听说过这句话吗?  “无产者失去的只是锁链,她们取得的将是整个世界  最终再说两句:  中国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兴起了一股屠戮底层人民的风气  “你弱你有理”,“我为何不给你点赞”,“我为何不帮助你”“我为何不借给你钱”“我为何对你见死不救”,“你不过是圈子弱,家里穷,智商低”,“我为何不和穷人交往”,“又穷又丑的男人肯定花心”,“穷人一定也人品坏”  这些文章大行其道,天天每夜全部在揭露或真或假的所谓“穷人原罪”,先是把底层人民的心态充足解构,然后明确指出不要和底层人民来往最近又冒出来“你穷是因为你不努力”这么的论调,开始诛底层人民的心  于是那些起早贪黑,为了生存努力挣扎的底层人民就这么被她们打入了懒惰,贪婪,不值得帮助,没有智商没有情商活该灭亡的无间地狱,好像把她们打到底层还不够,还要踩上千万只脚才罢休  这些人我就想问问你们  你们以为自己姓赵吗?  假如不是,又何须给硬要给可怜之人安上可恨的名头,灰烬和尘埃又为何要相互憎恨呢?。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