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总复习 遗传与进化 第3章 基因的本质课时检测 新人教版必修2 一、选择题1.(xx年江苏)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2.科学家从烟草花叶病毒(TMV)中分离出a、b两个不同品系,它们感染植物产生的病斑形态不同下列4组实验(见下表)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实验编号实验过程实验结果病斑类型病斑中分离出的病毒类型①a型TMV感染植物a型a型②b型TMV感染植物b型b型③组合病毒(a型TMV的蛋白质+b型TMV的RNA)→感染植物b型a型④组合病毒(b型TMV的蛋白质+a型TMV的RNA)→感染植物a型a型A.实验① B.实验② C.实验③ D.实验④3.(xx连云港模拟)用32P和35S的培养基培养细菌,将一个未标记的噬菌体在此细菌中培养9小时,经检测共产生了64个子代噬菌体,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32P和35S只能分别标记细菌的DNA和蛋白质B.子代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一定具有放射性C.DNA具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占1/32D.噬菌体繁殖一代的时间约为1.0小时4.在肺炎双球菌感染小鼠的实验中,下列实验结果不正确的是( )A.注射R型菌后,小鼠不死亡B.注射S型菌后,小鼠死亡,从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C.注射S型菌及热处理的R型菌后,小鼠死亡,小鼠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D.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小鼠死亡,小鼠体内只能分离出活的S型细菌5.(xx年宁波测试)S型肺炎双球菌菌株是人类肺炎和小鼠败血症的病原体,而R型菌株却无致病性。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突变B.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遗传物质有差异的缘故C.肺炎双球菌利用人体细胞的核糖体合成蛋白质D.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因变性而不能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6.(xx年汕头统考)下面是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部分步骤示意图,对该过程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选用噬菌体作为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是其成分只有蛋白质和DNAB.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培养基中培养而获得的C.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DNA和蛋白质分离D.该实验说明了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7.下图表示用同位素32P、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DNA和大肠杆菌的蛋白质(氨基酸),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代噬菌体(10~1000个)与母代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肯定不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A.31P B.32P C.32S D.35S 8.(xx年重庆)针对耐药菌日益增多的情况,利用噬菌体作为一种新的抗菌治疗手段的研究备受关注,下列有关噬菌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利用宿主菌的氨基酸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B.以宿主菌DNA为模板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C.外壳抑制了宿主菌的蛋白质合成,使该细菌死亡D.能在宿主菌内以二分裂方式增殖,使该细菌裂解9.下列关于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在女性的乳腺细胞中含有该女性的全部遗传信息②遗传物质在亲代与子代之间传递性状 ③人、噬菌体、烟草花叶病毒及根瘤菌中构成遗传物质的核苷酸分别有8、4、4、8种④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⑤同一个人的肌肉细胞和神经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这两种细胞的DNA碱基排序不同A.只有一项正确 B.全部都错C.有两项不正确 D.有三项正确10.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经典实验中没有变异发生 B.蔡斯、赫尔希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属于无对比试验C.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扦插枝条生根作用的实验中无对照组D.观察线粒体、叶绿体、D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材料分别是口腔上皮细胞、菠菜、洋葱11.(双选)T2噬菌体是噬菌体的一个品系,是一类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头部呈正20面体,具有蝌蚪状外形。
下列关于T2噬菌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外壳由蛋白质构成B.头部包裹的DNA作为遗传物质C.是生命体,能独立进行新陈代谢D.繁殖子代需要的原料来自噬菌体本身12.(双选)格里菲思和艾弗里所进行的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可以证实( )A.DNA是遗传物质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C.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D.在转化过程中,S型菌的DNA可能进入到R型菌细胞中二、非选择题13.课堂上某小组用模型模拟了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1)正确的侵染过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a~f序号表示)(2)用32P标记________,用35S标记________(用序号),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者成分的基本单位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3)DNA复制发生在图________过程之间,原料是________________,由________提供4)以32P标记组为例,搅拌离心发生在图________过程之间,如果在之前或之后搅拌离心,可能发生的不正常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以35S标记组为例,如果搅拌不充分,可能造成的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②由______层磷脂分子构成,④可包含______层磷脂分子7)如果在一组实验中同时标记①②,能否证明DNA是遗传物质?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近几年,猪流感在全球范围内扩散,严重威胁着养殖业和人类的健康某学校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查阅资料发现,常见的流感病毒都是RNA病毒,同时提出疑问: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下面是兴趣小组为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而设计的实验步骤,请将其补充完整1)实验目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用具:显微注射器,猪流感病毒的核酸提取液,猪胚胎干细胞,DNA酶和RNA酶等3)实验步骤:第一步:把猪流感病毒核酸提取液分成相同的A、B、C三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二步:取等量的猪胚胎干细胞分成三组,用显微注射器分别把A、B、C三组处理过的核酸提取液分别注射到三组猪胚胎干细胞中第三步:将三组猪胚胎干细胞放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中培养一段时间,然后从培养好的猪胚胎干细胞中抽取出样品,检测是否有猪流感病毒产生4)预测结果及结论: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若A、B、C三组都出现猪流感病毒,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既不是DNA也不是RNA第2、3、4节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一、选择题1.(xx连云港模拟)下图为细胞内基因(15N标记)结构示意图,A占全部碱基的20%。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该基因中不可能含有S元素B.该基因的碱基(G+C)/(A+T)为3∶2C.限制性核酸内切酶作用于部位①,DNA解旋酶作用于部位②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占1/42.在下列科学研究的过程中,采用的技术手段与其他不同的是( )A.证明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B.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C.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研究DNA半保留复制的特点3.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DNA、单链DNA、双链RNA、单链RNA四种类型现发现了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哪一种类型,应该( )A.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率 B.分析碱基类型,分析核糖类型C.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碱基类型D.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分析核糖类型4.下列有关DNA复制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顺序是( )①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断裂②互补碱基对之间氢键形成③DNA分子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解旋④以解旋后的母链为模板进行碱基互补配对⑤子链与母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A.①③④②⑤ B.③①⑤④②C.①④②⑤③ D.③①④②⑤5.(xx年烟台一模)对绿色植物细胞某细胞器的组成成分进行分析,发现A、T、C、G、U五种碱基的相对含量分别约为35%、0、30%、20%、15%,则该细胞器能完成的生理活动是( )A.进行有氧呼吸B.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合成蛋白质D.完成光合作用6.下图表示某生物DNA分子结构的片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使DNA分子具有较强的特异性B.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氢键连接C.若左链中的G发生突变,不一定引起该生物性状的改变D.对于任意双链DNA而言,(A+C)/(T+G)=K在每条链都成立7. 关于下图所示DNA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限制酶作用于部位①,DNA连接酶作用于部位③B.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C.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D.把该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8.(xx年福建)双脱氧核苷酸常用于DNA测序,其结构与脱氧核苷酸相似,能参与DNA的合成,且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DNA合成时,在DNA聚合酶作用下,若连接上的是双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终止;若连接上的是脱氧核苷酸,子链延伸继续在人工合成体系中,有适量的序列为GTACATACATG的单链模板、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和4种脱氧核苷酸则以该单链为模板合成出的不同长度的子链最多有( )A.2种 B.3种 C.4种 D.5种9.下列关于DNA复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复制时,严格遵循A-U、G-C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B.DNA复制时,两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均可作为模板C.DNA分子全部解旋后,才开始进行DNA复制D.脱氧核苷酸必须在DNA酶的作用下才能连接形成新的子链10.如果DNA分子上某一片段是基因,则该片段( )①携带遗传信息 ②上面有密码子 ③能转录产生mRNA ④能进入核糖体 ⑤能运载氨基酸 ⑥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A.①③⑤ B.②④⑥C.①③⑥ D.②④⑤11.(双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嗜热细菌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B.基因在细胞中总是成对存在的C.若一双链DNA中的A+T=40%,则A+G=60%D.孟德尔发现遗传定律运用了假说—演绎法12.(双选)关于下图DNA分子片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A.DNA限制酶、DNA连接酶、DNA聚合酶均可作用于磷酸二酯键①处,而DNA解旋酶可作用于氢键③处B.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可能是DNA或RNA,其细胞内含有4种核苷酸C.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G)/(G+T)的比例上D.把此DNA放在含14N的培养液中复制n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1/2n 二、非选择题13.下图是一个DNA片段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③表示________;④表示________ ;⑤表示____________图中表示DNA基本组成单位的标号是______2)DNA分子规则的__________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严格的________________原则保证了复制准确进行,DNA的复制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需要的酶主要包括__________________3)以图中DNA片段的左链为模板,合成信使RNA的过程称为__________,所合成的信使RNA片段从上到下的碱基依次是__________14.下图为大肠杆菌的DNA分子结构示意图(片段)请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1表示________,2表示______________,1、2、3结合在一起的结构叫____________其排列顺序中蕴藏着__________________2)图中3有________种,中文名字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含有200个碱基的某DNA片段中碱基间的氢键共有260个请回答:①该DNA片段中共有腺嘌呤________个,C和G共________对②该片段复制4次,共需原料胞嘧啶脱氧核苷酸________个。
③在DNA分子稳定性的比较中,________碱基对的比例高,DNA分子稳定性高4)假定大肠杆菌只含14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只含15N的DNA的相对分子质量为b现将只含15N的DNA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子一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第3章 基因的本质第1节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1.B 解析:孟德尔通过假说-演绎法证明了遗传因子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规律,但受当时科学水平所限,他并没有证实遗传因子的化学本质艾弗里所做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虽能证明肺炎双球菌的遗传物质不是蛋白质而是DNA,但因为在提取DNA时还不能将其中的0.02%的蛋白质去掉,受到当时一些科学家的质疑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则能证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没有掺杂任何蛋白质的DNA,因此比艾弗里的实验更具说服力在DNA的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总是等于嘌呤数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只能证明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不能证明其他病毒的遗传物质是什么2.C 解析:因为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所以决定病毒类型和病斑类型的是RNA,而不是蛋白质。
③中的RNA是b型TMV的,病毒类型就应该是b型3.B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利用细菌的脱氧核苷酸和氨基酸合成子代,因而全都带有放射性1个噬菌体繁殖6代产生64个子代,繁殖一代需1.5小时4.D 解析:注射R型菌及热处理的S型菌后,部分R型菌转化成S型菌,大部分R型菌在小鼠的免疫力下死亡,但随着S型菌的增多,使小鼠的免疫力下降,R型菌也增多,所以体内能分离出活的S型菌和R型菌5.B 解析:加热杀死的S型菌与R型菌混合使R型菌转化成S型菌属于基因重组,A选项错误S型菌与R型菌的结构不同是由于两者的遗传物质有差异,B选项正确肺炎双球菌是原核生物,细胞内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C选项错误高温处理过的S型菌蛋白质只是空间结构发生了改变,仍然可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选项错误6.A 解析:被35S标记的噬菌体是通过将其接种在含有35S的大肠杆菌中培养而获得的;采用搅拌和离心等手段是为了使噬菌体外壳与细胞分离;该实验没有说明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7.C 解析:噬菌体侵染细菌时,进入细菌体内的只有DNA,蛋白质外壳保留在外,因此在子代噬菌体中不可能含有32S8.A 解析:本题考查病毒的增殖及遗传的有关知识。
噬菌体增殖时首先将其DNA注入宿主细胞中,然后在宿主细胞内以噬菌体DNA为模板,以宿主菌体内的脱氧核苷酸、氨基酸等为原料,复制子代噬菌体的DNA,并合成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之后再组装成子代噬菌体,最后细菌细胞破裂,子代噬菌体被释放出去故A正确,B和C都不正确;噬菌体是病毒,二分裂是细菌的繁殖方式,因此D也不正确9.A 解析:遗传物质携带遗传信息从亲代传到子代;人和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其构成单位核苷酸有4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同一个体出现不同的细胞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所以只有①正确10.D 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质是基因重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同位素分别标记DNA和蛋白质相互对照插条生根实验以空白组作为对照组11.CD 解析:噬菌体是细菌病毒,有头部和尾部,含有遗传物质DNA和蛋白质外壳,是具有生命的结构在宿主细胞中利用自身的DNA做模板繁殖后代12.AD 解析: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实了DNA是遗传物质,S型菌的DNA进入R型菌并使其实现了转化13.(1)(a→)d→e→b→f→c→a(2)① ② P主要存在于DNA中,而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 脱氧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3)e、b 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细菌(4)e、f 上清液中具有放射性 如果之前搅拌,部分噬菌体还没有侵染,如果之后搅拌,则部分子代噬菌体被释放(5)上清液和沉淀物都出现放射性 部分未与细菌分离的具有放射性的蛋白质外壳随细菌沉入底部(6)0 2(7)不能。
因为同时标记会造成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无法判断遗传物质的成分解析:(1)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是吸附、注入(DNA)、复制、合成、组装、释放释放后的子代噬菌体继续侵染细菌2)因为P主要存在于DNA中,S只存在于蛋白质中,所以用32P标记DNA,用35S标记蛋白质DNA和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分别是脱氧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3)侵染过程中DNA的复制以噬菌体的DNA为模板,利用细菌体内的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整个过程发生在细菌体内4)用32P标记DNA,如果d过程中搅拌,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如果c过程中搅拌,则出现了含有放射性的子代噬菌体,两种现象均造成上清液有放射性因为离心后,噬菌体均分布于上清液中5)用35S标记蛋白质,如果搅拌不充分,部分含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外壳会沉入底部,则沉淀物中会有放射性6)②是蛋白质外壳,不具膜结构,所以磷脂分子层数为0④表示细菌的细胞壁和细胞膜,含有两层磷脂分子层,因为细胞膜都由双层磷脂分子构成7)同时标记DNA和蛋白质,在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会出现放射性,这样就无法判断进入子代噬菌体的物质是DNA还是蛋白质14.(1)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3)分别用等量的相同浓度的DNA酶、RNA酶处理A、B两组,C组不处理(4)①若A、C两组出现猪流感病毒,B组没有出现,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②若B、C两组出现猪流感病毒,A组没有出现,则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 解析:本题的实验目的是探究猪流感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还是RNA。
根据酶的专一性,利用给定的材料用具,设计不处理核酸提取液和分别用DNA酶、RNA酶处理核酸提取液的三组实验相互对照,根据实验结果便可得出结论第2、3、4节 DNA分子的结构、复制及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1.D 解析:该基因复制3次后含15N的脱氧核苷酸占1/82.B 解析: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没有运用同位素示踪法3.A 解析:DNA特含碱基T,RNA特含碱基U;双链核酸由于碱基互补配对,嘧啶=嘌呤,单链核酸的碱基间无此数量关系4.D 解析:DNA复制过程包括解旋、复制、复旋,解旋酶作用于两条链间的氢键,以解旋后的两条母链分别为模板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新DNA链子链与母链恢复双螺旋结构5.C 解析:该细胞器含U无T,即含有RNA,不含DNA,应该为核糖体6.C 解析:DNA分子碱基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双螺旋结构以及碱基间的氢键不具有特异性,A选项错误DNA的一条单链上相邻碱基之间以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选项错误若左链中的G发生突变,改变的不一定是编码区,不参与转录、翻译环节,且密码子具有简并性,所以不一定引起该生物性状的改变,C选项正确对于任意双链DNA而言,(A+T)/(C+G)=K在每条链都成立,D选项错误。
7.C 解析:若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则共有碱基Pm/n,而A+G=1/2Pm/n,所以G=(Pm/2n)-P8.D 解析:考查有关DNA分子复制和碱基互补配对的运用根据题意,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也可和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但子链延伸终止在该模板上共有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这样,可能在第1、2、3、4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的位点上发生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与单链模板上的腺嘌呤脱氧核苷酸进行配对,也可形成不含胸腺嘧啶双脱氧核苷酸的子链,所以总共有5种不同长度的子链9.B 解析:DNA复制时,遵循A-T、G-C的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选项错误DNA复制的特点是边解旋边复制,C选项错误脱氧核苷酸靠DNA聚合酶的作用连接形成新的子链,D选项错误10.C 解析: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携带着遗传信息,可以进行复制和转录,能控制蛋白质的合成11.AD 解析:性染色体的基因可能是不成对的;双链DNA中的任意不互补的两种碱基之和为总碱基数的一半12.AD 解析: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13.(1)碱基对 氢键 脱氧核糖 ⑦(2)双螺旋 碱基互补配对 半保留复制 解旋酶、DNA聚合酶(3)转录 AGUC14.(1)磷酸 脱氧核糖 脱氧核苷酸 遗传信息(2)2 鸟嘌呤、胞嘧啶(3)①40 60 ②900 ③C和G(4)(a+b)/2 (3a+b)/4解析:(2)图中3应为碱基,由于有3个氢键存在,因此应为C(胞嘧啶)或G(鸟嘌呤)。
3)①该DNA含有碱基200个,A、T碱基对间的氢键个数为2个,G、C碱基对间的氢键个数为3个,通过计算可得出腺嘌呤40个,C与G共60对②DNA分子的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即任一DNA分子都由一条母链和一条子链组成含60个胞嘧啶的DNA复制4次,形成16个DNA分子,新增DNA分子15个,需胞嘧啶为6015=900(个)③由于G、C碱基对间的氢键数为3个,比A、T碱基对之间的氢键多,因此,G、C碱基对的比例高时,DNA分子稳定性高4)由于DNA分子的半保留复制,因此子一代DNA的一条链含15N,一条链含14N,则子一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a+b)/2,而子二代DNA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