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安塞腰鼓教案 安塞腰鼓 学习目标: 1、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诵课文 关键 2、理清文章结构 难点 知识链接: 1、安塞腰鼓介绍 安塞腰鼓是一个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含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独具魅力的安塞腰鼓象掀起在黄土地上的狂飚,展示出西北黄土高原农民朴素而豪放的性格,张扬出独特的艺术个性在中国的首全部北京,在香港,在中国的各地展现风采,并为世界瞩目豪迈粗犷的动作改变,刚劲奔放的雄浑舞姿,充足表现着陕北高原民众憨厚朴实、悍勇威猛的个性 安塞腰鼓演出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磅礴的气势,精湛的表现力令人沉醉,被称为“天下第一鼓”1996年,安塞县被国家文化 部命名为“中国腰鼓之乡” 2、走进作者 刘成章,1937年生,陕西省延安市人其中《羊想云彩》获首届鲁迅文学奖,《安塞腰鼓》 是《羊想云彩》中的一篇 预习检测 1、自读文章,处理生字、词给加线字注音 瞳仁 亢奋 羁绊 山崖 冗杂 烧灼 磅礴 淋漓 戛然 闭塞 束缚 2解词: 大彻大悟: 惊心动魄: 叹为观止: 戛然而止: 3.填空 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 地搏击着, 地搏击着。
它 着你, 着你, 着你它使你历来没有如此 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 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 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竟然能够 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自由朗诵课文,注意朗诵要求: 1-4自然段:语速较慢,语气沉稳有力,表现腰鼓演出前平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自然段:语速较快,语气高昂激越,表现腰鼓演出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自然段:舒缓,语气轻柔,表现腰鼓演出结束后场面寂静的特点 2、文中的安塞腰鼓经历了哪三种改变 依据提醒完成文章结构图 打鼓 1-4: 的腰鼓 打鼓 5-27: 的腰鼓 5-13:宏伟的(场面 ) 14-17:雄壮的 18-22:击鼓的 23-27:奇丽的 打鼓 28-30: 的腰鼓 课外作业 熟读全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文章形、神结合的语言 2、感受生命的律动、蓬勃想像力 自主学习: 一、品味语言: 可参考下列问题 1 “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壮的风姿。
这些句子是写的什么 2 、当你朗诵第二部分时,你有怎样的感受?可否用文中的—个词概括?为何会有这么的感受? 3 “好一个安塞腰鼓”在文中重复出现了几次,有何表示作用? 4 、我们在朗诵中感受到了作者深深的情味,燃烧的热情,你怎样了解“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竟然能够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5 、“多水的江南是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么的腰鼓这句话包含了怎样的意思? 6 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摆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那么一股劲”要“摆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7 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为何听到这么的“鸡啼”?) 合作探究 一、《安塞腰鼓》语言特点 A、 的短句 B、 的排比 C、 的节奏 内容和形式取得了完美的统一 二、挖旨挖掘: 思索:经过读、想、悟,以为作者想借这篇散文告诉我们什么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