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字运用专题湖南省长郡十五校联盟2021届高三第二次联考(全国卷)语文试题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19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先人正面的思维方式、生活态度和价值追求,这是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 的经、史、子、集等各类书籍,便是传统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然而古籍资源如此丰富,阅读应该从何入手呢?古诗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正如清人叶樊所说:“诗是心声,不可违心而出,亦不能违心而出……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读诗就是“读人”,阅读那些长篇短什,古人 如在目前,这是我们了解前人心态的最佳途径清人沈德潜说:“有第一等襟抱,第一等学识, 有第一等真诗中国古人评价文学家时有一个优良传统,就是人品与文品并重经过历代读者集体选择,凡是公认的大诗人,往往都是具备“第一等襟抱”的人物,其作品必然也是第一等真诗,从中可以感受真实心跳和脉搏,从而 地领会传统文化精神从《诗经》《楚辞》到明清诗词,都具有很高的阅读价值,如果兼顾作品的经典意义、阅读难度等因素,唐诗宋词应是我们的首选阅读对象。
3.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3分)A.汗牛充栋 一顰一笑 固 沦肌浃髓B.汗牛充栋 音容笑貌 固 入木三分C.浩如烟海 音容笑貌 斯 沦肌浃髓D.浩如烟海 一顰一笑 斯 入木三分18.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项是(3分)A.古诗是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是展现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B.古诗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真实记录,是古人心声的可靠文本C.古诗是展现古人心声的可靠文本,是先民人生态度的真实记录D.古诗是古人心声的真实记录,是展现先民人生态度的可靠文本19.下列各句中的引号,相文中“读人”所用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3分)A.目前国家有关部门已将北斗产业发展列入国家“十四五”规划重点项目B.他是一个节俭的人,衣服旧了破了,也“敞帚自珍”有舍不得丢弃C.你居然在课堂上传纸条,实在是太“勇于发言”了D.“要记住革命!”——我想起他牺牲前说的话 对,要记住革命!17. C(汗牛充栋:形容书籍非常多;作谓语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作谓语、定语一顰一笑:指忧和喜的表情音容笑貌:谈笑时的容貌和神态;常用以怀念故人。
固:坚固、坚决、本来、固然等斯:于是,就沦肌浃髓:浸透肌肉,深入骨髓,形容感受或受影响极深入木三分:形容书法刚劲有力,也用来形容议论、见解深刻)18. D(根据后文清人叶燮所说的“诗是心声”可知,诗首先是表达诗人心声的,接着又说“故每诗以人见,人又以诗见”,诗还可反映人生态度,根据语序对应,排除AB两项另外,“展现”一词不能与“心声”搭配,故排除C项)19. B(文中“读人”引号的作用为突出强调A项,特定称谓B项,突出强调C项,讽刺或否定D项,引用20. (示例)①任何营养物质都不是多多益善的②超过机体调节(平衡)能力时③当钙水平过高时(每处2分)湖南省衡阳市2021届高三二模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雄伟的高原,巍峨的横山,奔腾的无定河,养育了无数横山儿女,塑造了他们独特的精神气质榆林地接甘、宁、蒙、晋,又是明清朝廷流放京官之所历史上多民族的融合,赠予横山人强健的体魄,民众人格对壮阔绝域的潜移默化,使横山人拥有剽悍刚烈的性格天辽阔,地苍茫,残阳似血,山峦如画,望着宇宙八荒,听着天籁之音,心底百转千回,顿生苍凉之感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是文人情调的感伤,陕北劳动人民有自己的情感宣泄方式——吼信天游。
高亢悠长的曲调,随天而游跌宕起伏;九曲回肠的歌声,唱尽了人生的况味横山不仅孕育了粗犷豪放的信天游,更有横山老腰鼓留存于世老腰鼓,又称“文腰鼓”,根据庙宇石碑的文字存证,它出现的年代可追溯到明代中期古时戍守长城的士兵,身佩腰鼓作为报警工具,发现敌情即鸣鼓为号在骑兵阵战冲锋中,也以腰鼓助威,激发将士斗志打了胜仗,将士击鼓起舞狂欢边民久居塞上,也习而为之,于是腰鼓逐渐应用于民间娱乐,演变成激昂刚劲、带有军旅色彩的腰鼓艺术声声鼓响融入陕北人的血脉遥想当年,陕北儿女在响水堡“闹红”,成立农民讲习所,农民运动开展得轰轰烈烈……走在横山大地上,脚下是世界上最广最深的黄土,随处可触摸到历史的印痕,随时可感受到历史散发的华光,时刻倾听到那激越昂扬的历史交响18.下列各项中,与文段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所用修辞相同的一项是(3分)A.我还向他们一再言明,有敢拿群众一针一线的,只杀勿赦B.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发,就在沉默中灭亡C.在这里,蓝天白云,秃顶的山,单调的黄土,浅濑的水,似乎都是恰当不过的背景D.群众的干劲越大,党越要关心群众生活,党越关心群众的生活,群众的干劲就越大19.下列各项中,与文段中“闹红”的标点符号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国民党当局对作家格外“优待”,几乎每个作家都有个特务“保护” 着。
B.罗曼·罗兰曾这样说过:“要散布阳光到别人心里,先得自己有阳光C.说他“特别”,是因为他爱古玩到了忘我的境界D. “芦柴棒”着急地要将大锅子里的稀饭烧滚20.文段中划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 3 小题,9 分)18.C(C 项和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都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A 项“一针一线”运用了借代;B 项“沉默呵,沉默呵”运用了反复;D 项前后部分运用了回环的修辞19.D(D 项中的“芦柴棒”与文中的“闹红”都表示特定称谓;A 项的引号表示反语或者讽刺;B 项表示直接引用;C 项表示强调20.原句修改为:历史上多民族的融合,赋予横山人强健的体魄,壮阔绝域对民众人格的潜移默化,使横山人拥有剽悍刚烈的性格3 分,改对一处得 1 分,改对两处得 3 分)解析:赋予:指给予、交给、寄托(重大任务、使命等)赠予:送财物或者他物给人,亦指赠给的财物等民众人格对壮阔绝域的潜移默化”应改为“壮阔绝域对民众人格的潜移默化”,主客倒置湖南省长沙市一中2021届高三月卷(九)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没有一种风比春风更令人陶醉。
虽看不见,却无处不在山川丘陵江河湖海,田野森林、城市村庄,她都用温柔的手抚摸过春风过处,(甲)②北方四季泾渭分明,季节的风吹向大地,让人感受到时令的变迁、植物的荣枯A每当春风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③春风是一寸二寸地来到的,她边走边为大地褪去寒衣,(乙),直至冬衣褪尽,春色满园④燕子每到春天便会跟随春风按时返回村庄,寻找它曾经的家园它们打扫干净亲手营造的巢房,白天在野外觅食,傍晚在村街上游戏春风中,B家雀在墙头嬉闹,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远远望去,一个个喜鹊的家在春风中窑曳⑤麦田脱去叶片上的灰白,伸展开蜷缩的腰肢,将深绿色在田野里铺展C紫叶李花团锦簇,连翘灿烂,碧桃俏丽……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⑥流水潺潺,小河是系在村庄胸前的绸带,更是大地的血脉D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河边垂柳依依,那鹅黄色的芽苞,将河水映绿染黄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甲:万物葳蕤,生机勃勃乙: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B.甲:万物葳蕤,生机勃勃乙:渐渐地为大地着上春色C.甲:生机勃勃,万物葳蕤乙:然后一点一点着上春色D.甲:生机勃勃,万物葳蕤乙:渐渐地为大地着上春色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标点使用有误的一项是(3 分)A.每当春凤到来时,整个大地总会为之一振,苏醒,返青,拔节,生长。
B.家雀在墙头嬉闹,斑鸠在柳树枝头上下翻飞,上百只喜鹊在杨树、梧桐树的枝丫上安营扎寨C.紫叶李花团锦簇,连翘灿烂,碧桃俏丽……村庄的册页里,赤橙黄绿青蓝紫,一股脑儿展示D.这里是鹅鸭的天堂,它们在河中觅食、嬉戏,还在河面上唱着“鹅鹅鹅”“嘎嘎嘎”的歌20.简析文中画波浪线句子的修辞手法3分)18.甲处:“万物”为两个短语的主语,所以放在前面乙处:“然后”与后文“直至”呼应,“一点一点”与前文“一寸一寸”呼应)19. D(句中顿号改逗号,因为“觅食”“嬉戏”为动词谓语,如果两个动词并列作谓语接同一个宾语时,中间用顿号20.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小河比作胸前的绸带和大地的血脉,(1分)同时又运用拟人手法,将村庄人格化,(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河的曲折蜿蜒,表现了小河给村庄带来的蓬勃生机1分)湖南省长沙雅礼中学2021届高三下学期一模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在鲁迅所有回忆绍兴的文章中,故乡常成为中国乡土愚昧落后的负面象征,显现出阴冷、灰暗的质感,如一块均质的岩石,无法穿透,唯有戏台却是为数不多的例外——在风雨如磐的故园,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最宝贵的他的少年记忆里的光源,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也照亮了他的记忆。
透过鲁迅的目光,无数中国人看见了那座戏台……曲终人散,每个人都转身走进自己的戏戏台上的风流俊雅、无限缠绵,收束进岸上的楼窗、河中的船影狭长的石板路,层出不穷的石桥,悠悠荡荡的乌篷船,他们的戏台无处不在,只不过没有人把他们的戏文写下来,我们无从得知而已戏台上的忠奸争斗、征战杀伐,( ),变成遗传基因戏台上下,不仅构成一种对话关系,更构成一种轮回关系,戏台与看客,戏文与生活,翻覆颠倒观众和角色可以互换,戏台下的观众一扭身,就融入了一个更大的戏台,变成角色,呐喊或者语丝,都是他们的唱词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观看者慢慢将之融入自己的血脉B. 观看者的性格也慢慢受其影响C. 也慢慢变成观看者的性格D. 也慢慢融入了观看者的血脉19.下列各句中的省略号和和文中省略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3分)A.在广州的花市上,牡丹、吊钟、水仙、梅花、菊花、山茶、墨兰……春秋冬三季的鲜花都挤在一起啦!B.嗒嗒嗒……从一座桥上,突然喷出六条火舌,封锁了我军前进的道路C.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D.他轻轻地摇了摇头,两眼望着那捆书,用微弱的声音说:“你们要……好好学习……将来……”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3分)18.D(A、B 中途易辙C项与后句“变成遗传基因”逻辑不顺19.C(文中的省略号表示语意未尽,给人想象的空间A.表列举的省略B.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C.表语意未尽 D.表示语言的断断续续20.戏台上的灯光,几乎成为他少年记忆里最宝贵的光源,照亮了他的记忆,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解析:①多层定语语序不当,“他”或“他的”表示所属的定语要前置②“最宝贵”应修饰“光源”;③“照亮了他的记忆”应置于“也照亮了一代代中国人的少年记忆”之前,更符合逻辑每点1分,共3分湖南2021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剪纸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剪纸用的材料和工具很简单,只需纸和剪刀 )办婚礼、过春节的时候,红颜色的剪纸是门窗装饰的首选民间剪纸的题材非常丰富,体裁样式相对稳定,某些纹样还较为可信地保持着初始的基本形态纸质物品的保存由于极为困难,使我们很难看到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剪纸实物贴在窗户上的剪纸,人们称其为“窗花”令人惊奇的是,窗花几乎都是在冬天贴上去的冬天是少花的季节在无花的日子里,窗花却在窗格上或调皮喧闹,或平和优雅地绽放着。
18.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项是(3分)( )A.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四季红火,剪纸的颜色多为红色B.象征着吉祥、喜庆、四季红火的是红色,剪纸的颜色多为红色C.剪纸的颜色多为红色,因为象征着吉祥、喜庆、四季红火的是红色D.剪纸的颜色多为红色,因为红色象征着吉祥、喜庆、四季红火答案:D(根据话题一致性的原则,以及下文“办婚礼、过春节的时候,红颜色的剪纸是门窗装饰的首选”的提示,此处的主语应是“剪纸的颜色”A.BA.B两项;“因为”意味此处解释“剪纸的颜色多为红色”的原因,结合话题一致性原则,排除C项)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 )A.主人卜马客在船,举酒欲饮无管弦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C.步余马于兰皋兮,驰椒丘且焉止息D.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答案:B(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是拟人,“调皮喧闹”“平和优雅”赋予窗花以人的情感,展现窗花的各种花样A项,借代,“管弦”借代音乐;互文,“主人下马客在船”B项,拟人,“溅泪”和“惊心”分别赋予“花”和“鸟”以人的情态C项,没有修辞手法D项,设问)20.文中画横线的语句有语病,请修改。
3 分)答:(示例)由于纸质物品的保存极为困难,所以(因此)我们很难看到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剪纸实物或:纸质物品的保存极为困难,使我们很难看到从古代流传下来的剪纸实物画线句子两处语病:一处是关联词语和主语的语序不当;一处是结构混乱,介词掩盖主语改对一处1分,两处3分)湖南省2021届高三模拟第三次语文试题(一)语盲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年画一上墙,年的喜庆便自然而来作家赵冬在其新著《中国年画——悬挂的风景》中,以传统年画为主,对人们耳熟能详的故事进行了图解作为一部中国古典文学诗画集,该书以散文诗的形式,将100 部中国古代名著、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神话故事和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传奇人物等凝结在一起让读者在短时间里浅显易懂地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深邃书中所选内容皆是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故事其中既有经典名著如四大名著、《聊寄志异》等;又有历史人物,还有戏曲故事每一篇都配有年画作为陪村,让人在年画中参悟原著,在诗文解析中领略年画的意韵作为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不仅年画是文化流通,审美传播的工具,还承载着起到道德教育、文明传承的作用书中不仅画美,文字也独具风格,或七言五律,或骈文歌赋,读起来朗朗上口年画,不仅是一面镜子,也是美好人世间的万花筒,它让我们在辞旧迎新中感悟生命的真谛。
而这本书更让我们看到了高悬在中国人心中的年景——丰盈的日子,美好的生活18.文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 )A.耳熟能详 B浅显易懂 C.家喻户晓 D.朗朗上口19.下列各项中,和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A.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B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C.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用细如愁D.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睛20,文中两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3 分)18.B(浅显易懂:道理或寓意浅显,容易理解、明白这里可以用“轻而易举”)19. C(C项与文中画波浪线的语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画线句子“年画”是本体,“镜子”“万花筒”是喻体C项,“飞花”“丝雨”是本体,梦”“愁”是喻体A项,使用了对比的修辞;B项,使用了设问的修辞;D项,使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晴”既指天气晴,也指“情感")20.示例:作为一种看图识字式的大众读物,年画不仅是文化流通、审美传播的工具,还起到道德教育、文明传承的作用不仅”语序错误;“承载着起到”重复其他修改,正确即可)湖南省岳阳县2021届高三年级第二次考前强化训练语文试卷(一)语言文字运用I(本题共3小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
书法是精神的外化 甲 所谓正,反映在书法上是法度正、气韵正、思想正;所谓大,反映在书法上是气象宏阔、书风( )正大气象的生成,首先在于书法家思想人格正大这不仅仅意味着书法创作要彰显书写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襟和责任,还是挥洒笔墨之趣,由此成就书法的风骨安史之乱平定后,颜真卿怀着对叛军的无比义愤、对为国献身的侄儿的无比悲痛,情不自禁、( ),终写就( )的《祭侄文稿》正大气象的生成,还在于书法家创作格局正大作为中国精神的承载体,中国书法不只是技术,( )文化像王羲之的行书、颜真卿的楷书等,都在严守法度的基础上,于大疏大密、变化统一、平正险绝的节奏中创造大境界,给人积极向上的审美熏陶随着书写群体不断扩大,书法展览层出不穷,书法的时代责任更加凸显,更需要倡导正大气象,并使之成为主导社会文化的精神力量,使人们感奋时代精神,增强文化自信 乙 18.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雄壮 一气呵成 气吞山河 还是B. 雄浑 一气呵成 气势磅礴 还是C. 雄壮 行云流水 气吞山河 而是D. 雄浑 行云流水 气势磅礴 而是19. 下面依次填入文中甲、乙两处内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甲:有正大气象的书法作品,才能称得上好作品乙:这是书法应延续的传统,也是书法家应肩负的时代使命B. 甲:好的书法作品,必定有正大气象乙:这是书法家应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书法应延续的传统C. 甲:好的书法作品,必定有正大气象乙:这是书法应延续的传统,也是书法家应肩负的时代使命D. 甲:有正大气象的书法作品,才能称得上好作品乙:这是书法家应肩负的时代使命,也是书法应延续的传统 20.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4分)18.B(雄壮:雄伟壮观雄浑:雄健浑厚语境修饰的是“书风”,应选用“雄浑”一气呵成: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流畅紧凑,首尾贯通行云流水漂浮的云,流动的水,形容诗文书画歌唱等自然流畅语境强调的是文章一口气写成,应选所“一气呵成”气吞山河:形容气魄很大气势磅礴:形容气势雄伟气吞山河”着眼于气魄宏大,常形容人的气概;“气势磅礴”着眼于气势雄伟,常形容事物和山、水等这里形容书法作品《祭侄文稿》,应选用“气势磅礴”而是”表并列关系,根据语境应选表递进关系的“还是”故答案为B)19.C(甲处,“好的书法作品”承前面一句,“必定有正大气象”与后面一句衔接;乙处,应强调“书法家的使命”,与前文的观点吻合)20.这意味着书法创作不仅仅是挥酒笔墨之趣,还要彰显书写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襟和责任,由此成就书法的风骨答出一点得2分,答出两点得3分)(画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是缺少主语,关联词“不仅仅”要放到“书法创作”之后,二是语序不当,挥洒笔思之趣”与“彰显书写者‘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胸襟和责任”应调换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