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0“两基”工作情况报告

仙***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47KB
约8页
文档ID:139801918
2010“两基”工作情况报告_第1页
1/8

xx镇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的报告—在xx镇第十五届人大主席团第二十次会议上的报告xx中心校校长 xxx(2010年11月11日)主席、各位主席团成员:我受xx镇人民政府的委托,向xx镇第十五届人大主席团第二十次会议作《xx镇人民政府关于2010年“两基”迎国检工作情况的报告》,请予审议xx镇的“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在县委、政府领导下,在县教育局指导下,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省、州、县的相关文件要求,严格按照“两基”工作的刚性指标落实各项任务,努力提高“两基”巩固成果,合理调整校点优化布局,充分利用优质教学资源,大力开展实验教学,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加大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改善办学条件;强化学校内部管理,积极创建示范性校园现将2010年“两基”巩固提高工作情况报告如下:一、xx镇教育基本情况xx镇位于西畴县西南部,地处文山、马关、麻栗坡三县交界枢纽地带,文船公路横跨全境,交通便利,全镇土地面积252.5平方公里,我镇辖13个村委会 268个村民小组11410户总人口48031人,共有13个村中心校、2所幼儿园、2所中学22所完小,8所教学点,班级小学173个教学班,2所中学36个教学班,有在校小学生4391人,入学率为99.21%,辍学11人(含死亡、休学等),辍学率为0.25%;中学生2054人,毛入学率为108.45%,流失27人(含死亡、休学等),辍学率为1.32%,全镇教职工635人(小学428人,两所中学有教职工207,不含幼儿园),专任教师学历合格率小学98.93%,中学100%;全镇农民人均有粮 385公斤,人均纯收入2011元。

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一)普九程度1.适龄儿童少年入学率:7—12周岁适龄儿童3945人,7—12周岁在校学生数3845人(xx镇含外来等有实际在校生4391人),入学率为99.21%;适龄女童入学率98.89%;13—15周岁人口1894人,在校生2054人,毛入学率108.45%2.7—15周岁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总数7人(视残2人入学率100%;听残1人,入学率100%;智残4人,入学率100%)3.辍学率:小学辍学11人(含转出、外出死亡等),辍学率0.25%;初中辍学27人,辍学率1.32%有进城务工农民子女86人,留守儿童994人(全部在读)4.15周岁完成率:15周岁人口638人(含残疾),受完初等教育630人,完成率为98.75%5.17周岁总人口622人(含残疾),初中毕业581人,结业13人,完成率93.41% (二)师资队伍建设1.专任教师中学部177人,其中本科61人、专科116人,学历合格率为100%,小学部375人,(本科学历35人,专科学历235人,中师学历101人,高中学历2人,初中及以下2人,教师学历合格率为98.93%)2.2001年以来新补充教师小学部94人,学历合格率100%;中学50人,学历合格率100%。

3.全镇共22所完小校长都经过岗位培训,合格率100%,任职条件都是小教一级及以上,合格率100%三)办学条件 1.现有校舍状况小学占地面积79767平方米,生均18.2平方米;小学现有校舍建筑总面积26892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6.12平方米合格率均为100%中学占地面积84634平方米,生均41.2平方米;中学现有校舍建筑总面积27976平方米,生均建筑面积为13.62平方米2.教学用房合格校数比例100%3.22所小学、2所中学六配套合格校数比例100%4.课桌椅4391套,配备率100%5.全镇小学生均8.05册,中学生均10册,合格率100%6.教学仪器、文体器材设备配备情况:实验教学仪器配备,初级中学按一类配备2所,小学 1类配备 1 所,2类配备20所,三类配备1所,合格率100%实验开出率小学93.6%(分组),中学100%文体器材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合格校数24所(含中学),合格率为100%劳技设施基本能满足教学需要,合格校数24所(含中学),合格率为100%农远项目配备初级中学按模式三配备2所,小学模式二配备22所各校均按照要求正常开展远程教育课,合格率为100%。

信息技术课设备按人机比小学40:1和中学28:1四)教育经费、勤工俭学落实情况实施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以来,上级政府都按文件规定划拨生均公用经费(中学生均500元、小学生均300元),我镇严格按照相关要求,及时把公用经费拨付到各学校,用好用活公用经费,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国家对教育的帮扶优惠教职工工资按时足额发放各校根据实际利用小卖部、空地开展勤工俭学活动,实现总收入小学0.8万元,中学17.3万元五)教育教学质量1.2010年7月小学的毕业生736人(其中女343,少数民族138),毕业率均为100%,小学六年级实现了整体移交中学中学部毕业生674人(其中女306,少数民族197),毕业674人,毕业率100%2.中小学均按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开齐课程,开足课时3.在校学生品德评定合格率100%学年末在校生4441,参加品德评定4441人,合格数4441人)4.毕业班体育合格率100%;初中毕业班全科合格率86.94%;中学每年都举办运动会,举办率为100%六)学校安全管理1.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强化内部管理,依法办学2.利用图片、演示、宣传手册、文字传单、宣传画、黑板报等形式加大安全教育的宣传力度,层层签订目标责任,认真落实各个环节的管理。

3.加大了对校园周边环境建设的治理,加强对教师的安全、道德教育,建立了学校安全责任和应急机制的实施方案和办法4.加大了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积极改善办学条件5.安全工作实行月报、季报,每学期各校都开展安全专题讲座,对师生进行心理健康矫正、疏导及思想教育七)扫盲工作1.2010年青壮年人口总数27574人,非文盲率100%,近三年青壮年脱盲90人,复盲率为02.全镇共有村级成人技术学校13所,镇级1所,合格率100%,均办有文化技术提高班和种、养等技术培训班等举办培训班110期,共培训3500人次三、开展工作采取的措施(一)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学生流失,巩固提高“两基”成果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制定收流工作措施和控辍保学实施方案我镇在开学的第一周就把“两基”巩固提高工作列为重要任务来抓,镇政府召开专题会议进行分析研究并根据学生到校的情况,制定收流工作措施,成立以镇长为组长、镇中心学校校长为副组长各中心校校长、校点负责人为组员的工作领导小组 采取严格学籍管理、加大帮扶力度、掌握学生去向、建立责任追究制等措施,加大贫困生资助力度,关注残疾儿童,做好适龄少儿的及时就学和进城务工就业农民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工作。

2.加强对教育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力度镇中心学校每学期开学初都利用政治学习的时间都组织教师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未成年保护法》等有关法律、法规,保证了我校的控辍保学工作达到国家的刚性指标要求3.建立贫困生救助基金,解决贫困生入学难的问题,杜绝学生因贫困而辍学的现象一是建立贫困生救助基金;二是充分利用好团县委组织“关爱贫困生暖冬行动”的物质,全镇教职工纷纷捐款捐物解决贫困生的入冬保暖;三是教师个人支助贫困生的生活费、文化用品和衣物等 4.层层签订《两基》巩固目标责任书,落实责任年终针对各岗位指标、任务的完成情况,进行全面的考评,并将考核的结果纳入教师个人年终绩效考核和履职考核,作为发放绩效工资和评优评先的依据,做到谁主管谁负责,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并形成制度化、常规化二)多方面筹措资金,努力改善办学条件,优化育人环境政府积极协调资金帮助学校解决实际问题多次组织教师外出学习、考察,学习好的经验加大对教育教学资源的配备,提高教学效率先后配齐了中小学学生课桌椅 ,配置了现代化的办公设备三)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促进师德师风建设镇内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在校内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以骨干带一般,以老带新,假期必须参加继续教育培训,和年终考核挂钩。

积极鼓励教师参加各种渠道的学历培训,并为教师培训提供相应的优惠政策,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地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强化教职工的师德师风建设,督促教职工严于律己,以德治教、依法从教、关爱学生、团结协作、廉洁从教、为人师表,并对教师进行全面的评价考核四)加强教育科研,不断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镇中心校在06年就已成立了镇中心校教科室,负责我镇的教育科研工作,经过4年的摸索,我镇的科研机构方案、制度、考核措施日趋完善,教研员的自身素质日益增强,每学期都要开展全镇的教学研讨活动或者教学竞赛活动,一方面激发教师的教学潜能,提高教师的教学兴趣;另一方面,便于发现新人,培养新的骨干力量,掌握我镇教研水平,普遍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总结今后工作的重心和方向五)扫除青壮年文盲,培养科技人才、发展地方经济在扫除青壮年文盲方面,我镇主要是办好成人技术学校和农村科学技术班以成人技校为主阵地,各村兼职教师流动教学,到农户家里、到田间地头因地制宜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同时邀请镇农技站和畜牧站的技术人员到各校进行授课,把成人文化提高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生活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力地发展了地方经济四、存在的困难和问题群众对优化校点布局有部分还不能理解,造成资源浪费。

外出打工的人员较多,留守儿童和少年多,控辍保学的难度大,教师的知识结构还不能完全满足现代教学的需要,掌握现代技术的教师比例还不是很高,教学手段仍然单一化,培训的力度还得加大,校园的硬件建设还需要大量的投入五、今后的工作打算继续加强对教师队伍的培训力度,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采取有力措施,帮扶贫困生,深入群众中宣传教育法律法规,控辍保学,巩固“两基”成果主席、各位主席团成员,xx镇“两基”迎国检工作,受到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我们更应该在镇党委的领导下,在镇人大的监督下,紧紧围绕刚性指标,扎实开展工作,确保“两基”迎国检工作顺利完成。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