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用散热器所需开口比的计算及判定规范编制审核批准2014—06—15发布2014—0618实施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总院前言本规范是根据日常项目的实际设计开发过程中的经验总结进行编制的本规范适用于乘用车的冷却系统散热器开口比的设计分析本规范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总院提出并归口本规范起草单位: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总院交叉乘用车技术中心本规范主要起草人:赵颖本规范由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程研究总院交叉乘用车技术中心负责解释1车用散热器所需开口比的计算及判定规范1 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冷却系统开口比的一般计算本规范适用于乘用车冷却系统2 术语和定义(1) 有效通风面积(Ai)散热器芯体正视无遮挡投影面积,即图1中竖条部分面积之和2) 正面迎风面积(Ar)散热器芯体正视投影面积(3) 导流板为增加散热器迎风量,设置在散热器芯体周边与散热器芯体面成一定角度的起导流作用的结构件,一般布置在散热器左右两侧4) 导流角(◎)俯视图当中导流板与Y基准平面(汽车纵向垂直对称平面)之间的所夹的锐角5) 导流面积(Ao)正面通风处导流板的投影面积3 开口比的计算(1)分析前准备和说明将散热器、前格栅、牌号板、导流板以及散热器前方起遮挡作用的其他零部件的数据装配到整车位置。
由于冷凝器和中冷器与散热器一样,都属于热交换器的范畴,本标准不计算散热器前方布置冷凝器和中冷器的遮挡面积2)通风面积分析将上述所有数模的边界线投影到正视平面内,区分出有效通风面积(Ai)和正面迎风面积(Ar)3)导流板将导流板投影到俯视平面内,用于计算导流角(◎),如图1所示导流扳St拥器图1正面投彩示意图J管視平面Hi覘平直号牌扳散热器(4)计算分析I在三维中测量出散热器正面迎风面积Ar、散热器有效通风面积Ai、导流面积Ao和导流角0II根据导流角e利用图2取得导流系数nIll根据上述两项的分析结果,运用公式(1)计算开口比入的数值入=(Ai+nAo)/ArX100%(1)(5) 比值判定首先,根据对标车的数据初步判断开口比数值是否合理;其次,为保证较好的散热性能,开口比值越大越好,但由于受造型等因素的影响,开口比很难做到很大,一般情况下交叉型乘用车的开口比为20%-30%;最后,上述的目标为基于低成本实现的,若低于此目标会增加成本,不管选用何种方法,最终也要靠散热器本身的性能以及试验的结果来判断是否满足散热的要求4 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总结在冷却系统的设计过程中,散热器开口比的计算是基本的设计工作,此数值直接影响冷却系统的散热效果。
受造型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冷却系统的开口比分析在整车开发的前期进行的,根据计算分析并结合对标车型,从而确定合理的开口比数值以满足整车的冷却性能要求本规范可以对冷却系统开口比的计算分析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同时也可作为年轻的系统工程师对冷却系统初期开发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