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村庄记忆

Sc****h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57.50KB
约8页
文档ID:146752941
庆祝新中国成立60年征文:村庄记忆_第1页
1/8

范文最新推荐 ------------------------------------------------------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年征文:村庄记忆庆祝新中国成立 60 年征文:村庄记忆** ,我的家乡,生我养我的土地;她有着千年文化的古韵,也有着新时代的朝气在我成长的岁月,我经历着我自己的成长,也看到了 **的成长;我感受着自己成长的欢悦与苦楚, 也感同身受着 ** 的成长的欢悦与苦楚;在这片土地上有我生命的脚印,有我的汗水和泪水,而这一切,也是她赋予我的所以她是我生命的一部分传说70 年代末,我出生在 ** 徐行的一个小村庄,相传这个小村庄原本是施姓,相传在 200 多年前一对邵姓的兄弟来到这里, 给施姓的大富人家打工施姓人家每代大都是单传, 而邵姓兄弟的后代却是子孙繁茂,经过几代,这个小村庄大多是邵姓的人家,所以成了邵家宅,而我出生在这邵家宅的一个普通人家小河家乡的小河,一直流淌在朦胧的童年记忆里 那是一条人工河,叫“门前泾”听父辈们说那是在 60 年代时全村人一起挖出来的,长达几公里,它东西向横穿村庄,同时又连接了两条外河,从而使小桥流水在我们村变成现实那条河曾经是我们村的生命之河,上世纪90 年代前还没有通自来水,人们种菜,洗衣服,淘米都是在这条河里。

在我1 / 8的印象中,童年时代的河水是清澈的明净的 它也是我们童年的嬉戏乐园:钓鱼、钓螃蟹、游泳,然而在 90 年代中后期,水质却急剧恶化,工业污水,养殖污水从外河流入,河水变得黑臭,鱼儿绝迹,再也不能游泳嬉戏,家乡的河在哭泣⋯⋯后来随着整个村庄的搬迁 , 家乡的小河被整个的填埋 , 它只能流淌在我的记忆里田野家乡的田野永远是最美好的回忆 记忆里,田野是春天的一颗颗小小的嫩芽,是夏天一个个香甜的脆瓜,是秋天一串串沉沉的稻穗,是冬天瑞雪覆盖下白茫茫的麦田 那里有我们的辛勤劳作时的汗水, 有我们收获时的欢笑,但是,如今我们曾经的田野,大部分已经被厂房,被高层住宅所覆盖, 自然的气息已经远去, 留给我们的是工业化的噪声和钢筋水泥的阴影村庄童年记忆里的村庄是有着清澈小河, 美丽田野的村庄, 家家户户和和睦睦,整个村庄其乐融融那时候,生活物资还没有现在这样丰富,生活很苦,但那时候的天空是高高的蓝蓝的, 那时候的空气是清新的在上世纪 90 年代后,工业化似乎是突如其来的侵袭了我们的村庄,自来水是通上了,但河水变黑了;进村了,但人人似乎开始忙碌了,没有时间串门了;厂房在旁边造起来了,种田的人少了⋯⋯在新世纪初 , 我们的邵家宅原址被选中作为一个高压变电站 , 于是在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内 , 整个村落被迁移 , 家家户户都高兴的住进新公寓或新别墅 , 原址上建起了一座全新的变电站。

而我们延续了 200--------------------------------------------------------------- 范文最新推荐 ------------------------------------------------------年的村庄,在几乎一夜之间,变成了历史邵家宅在祖辈们的记忆里已经延续了 200 年了,在我的记忆里也有20 多年,但在从解放后的 60 年里,特别是从上世纪 90 年代开始短短的 10 多年时间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家家户户似乎在一夜之间告别旧社会, 过上了崭新的生活 是的,我们在大阔步的向前走,寻找我们的梦想,实现我们的梦想,如同整个 ** ,如同整个上海但回首望去,我们似乎在得到之时也失去很多, 也许我们原本可以做的更好,给我们的历史,给我们的未来留下更多⋯⋯但无论怎样,我依然为此骄傲,为此激昂,因为我们在短短60 年的时间里,完成了我们祖辈 200 年也未能实现的新社会 而在这改革中的欢悦和苦楚,也会成为我们人生的宝贵记忆和财富!党校教师建国 60 周年征文:从不听话说起--- 重温《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有感现在时常听到一些基层(镇、村)干部说:现在农村的老百姓不像过去(改革开放以前及初期)那样听话,矛盾较多不好解决,工作较难开展。

农村的老百姓为何“不听话”,如何提高基层(镇、村)领导干部化解农村矛盾及“群体性事件”的能力本文谈谈一些看法一“不听话”也就是说存在者矛盾, 而“群体性事件”即是“矛盾”集中激化的结果一般人理解“矛盾”为:不和、排斥、冲突,本文也3 / 8是指这一意思过去,群众发生矛盾或群众与政府之间发生矛盾后,群众要求组织(政府)解决矛盾,情绪都较为温和,也相信组织和干部能够解决问题但现在“矛盾”发生后,开始是个体性的形式的,但很快转化为群体性的形式, 群众不听领导干部劝解, 或集体上访或上街静坐或游行抗议,甚至冲击机关,有意把事态扩大这就是党和政府所说的“群体性事件” 这些做法,都在一定程度上表明群众对基层政府部门及领导干部已失信任作为基层党校的教师,接触过不少基层(或最底层)的老百姓,觉得他们很现实(或讲有一定的自私心) ,也容易受人(别有用心的人)的挑动,也容易躁动但他们绝大部分是纯朴的是讲道理的,他们要求也不高,如果领导做法是合情合理,他们是高兴的,是支持、配合的,是听话的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说:“这些人闹事直接的原因,是有一些物质上的要求没有得到满足;而这些要求,有些事应该和可能解决的, 有些事不适当地和要求过高、 一时还不能解决的。

但发生闹事的更重要的因素,还是领导上的官僚主义闹事的另一个原因是对工人、学生缺乏思想政治教育”( 《毛泽东选集》第五卷.p395 )据中央信访局统计,群众上访的问题中, 80%都有一定的道理,而这些问题往往都是可以基层得到解决 现在不少的地方政府中也普遍存在着“不闹不解决, 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的潜规则,给人“老实人吃亏”的暗示, 只有“闹”,领导(或大领导)才重视,矛盾才能(快)解决———值得深思 范文最新推荐 ------------------------------------------------------二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过程,社会的矛盾不仅多,而且以直接、公开、冲突的形式出现但这些矛盾绝大部分都是利益(经济)性的矛盾,“据有关方面的分类统计, 由于利益矛盾引起的人民内部的矛盾已占到社会矛盾纠纷的 70-80%,成为新时期社会矛盾的主要表现形式”(秦宣主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专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都是属于人民内部矛盾无论‘瓮安事件’还是‘孟连事件’ ,都是单纯的利益冲突,都是民众基本的利益诉求得不到正常宣泄和正当满足, 都是民众长期积怨的集中爆发,都是人民内部矛盾在特定条件下的集中表现, 不存在什么隐秘的政治图谋”(笑蜀: 《处理群体事件需要新思维》 ,《南方周末》“评论”),不具有推翻政府并取而代之的“政治诉求”。

现在的“群体性事件”, “所有事端都发源于单纯的经济利益冲突,只有当利益冲突不能得到妥善处置时,冲突便会升级,矛盾开始转向基层政府;如果基层政府继续采用错误的方式去处理冲突,冲突才会向上蔓延”(陈敏: 《转型时期的利益冲突》 ,《学习时报》)刘少奇讲过: “人民内部之间的矛盾激化起来就可能闹事 我研究了一些地方的闹事,几乎全部都是为了经济性质的切身问题”( 《刘少奇选集》下卷 .p305 );刘少奇明确概括人民内部矛盾大量表现为人民群众同领导者之间的矛盾, 分配问题等,其中领导干部是主要的原因5 / 8邓小平一直关注和研究我国的人民内部矛盾的发展, 他说:“人民内部矛盾最广泛地表现为经济领域中的物质利益矛盾”,“党群矛盾、干群矛盾突出,成了人民内部矛盾的焦点”(宋善文: 《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群言出版社, 20xx.3 版.p13 )三一个社会不可能没有矛盾, 但一个社会的矛盾时时、 处处尖锐化也是危险的胡总书记说:“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就是在妥善处理各种矛盾中不断前进的过程, 就是不断消除不和谐因素, 不断增加和谐因素的过程” (胡锦涛:《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 ,《人民日报》)。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环境中,利益(经济)问题,已成为影响人民内部矛盾的关键要素之一, “合作共赢”, “增加共同的利益”已成为现阶段化解人民内部矛盾的有效方式所以,对出现的矛盾,不要等,不要推,不要拖, 必须通过民主协商,协调利益关系去达到各方利益的平衡,把矛盾化解在苗头阶段,而不是靠领导的权(强)迫压服基层干部要注意不能什么的矛盾, 都出动“公安”解决问题 笔者认为,“群体性事件”是公民意识和权利意识的觉醒表现之一, 如果处事公平合理,反腐败力度加大,贫富差距缩小,相信“群体性事件”将化解在矛盾冲突爆发之前,相信“群体性事件”也将越来越少现实中 , 许多群众及一般的干部都说: 老大难(问题),老大(一把手)出面就不难这话说明了我国现存的“政治生态”的情况 为什么不把小问题化解在苗头之中, 为什么只有“一把手”出动才行呢?这是--------------------------------------------------------------- 范文最新推荐 ------------------------------------------------------不正常的管理应该变成基层干部平时的依法办事、依法处理,辅之解决现实问题的疏导教育,将问题化解在苗头之中的这一“常态”。

也许我们来自不同的地域, 但我们却脚踏着同一方热土; 也许我们并不相识,但我们身上却同流淌着炎黄子孙的血液, 搏动的心脏共同跳动着五千年的脉搏; 蔡伦的纸上书写着她的智慧, 指南针上旋转着她的方向,活字印刷传承着她的文明与智慧她有一个神圣的名字,那就是——中国!我欣赏我的祖国,因为她地大物博,风光秀美,传统文化魅力独特;我热爱我的祖国, 因为她像奔腾的大河, 浩浩荡荡的冲过历史翻卷的漩涡,洗刷了百年的污浊; 我敬佩我的祖国,因为她的坚拔像高山一样巍峨,雄伟的山峰俯瞰历史的风狂雨落, 坚实的脊背顶住了亿万年的沧桑与从容不迫怎能忘记,在历经了百年的屈辱之后的 1949 年 10 月 1 日,当毛主席站在高高的天安门城楼上庄严的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时,举国欢腾的盛景 当世界对积贫积弱的中国能否复苏腾飞怀疑时,中国用自己的伟大壮举雄浑的回答了世界:1964 年,随着“轰”的一声,青云蘑菇拔地而起,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在罗布泊爆炸成功; 1967 年中国第一颗自行研制的氢弹爆炸成功;7 / 81970 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在西昌卫星城发射成功,不断传来的捷报让世界为之震惊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揭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三十年的巨变惊天动地。

仰望蓝天神五,神六,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完成, 实现了我国空间技术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跨越俯瞰大地,世界瞩目的三峡大坝横断长江,缚住苍龙,旷世神奇穿越高原,一条让世人难以想象的青藏铁路映入了人们的眼帘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 , 为雪域高原送来吉祥安康一次次质的飞跃,都让所有的中华儿女为之骄傲; 一次次历史的改写, 都创造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华民族是一个不屈的民族 , 她不仅是一个善于创造奇迹和改写历史的国度 , 他更是一条任何困难和挫折都压不倒的东方巨龙在困难和灾难面前让世人看到了一个众志成城 , 百折不挠的中国2018 年我们迎来了祖国六十岁的生日, 60 年,光辉岁月弹指挥间,60 年,中华大地沧桑巨变; 60 年的上下求索,如今的祖国挺立在古老的东方,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今天,您的辛勤耕耘给了我幸福的生活,给了我未来的希望;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的我 , 应该有“为中华之崛起而学习”的宏伟抱负, 应该有为了祖国富强而献身的远大志向;我将用我全部的聪明才智和生命热血来建设我的祖国 , 我将用我自己的绵薄之力为我的祖国贡献我的毕生。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