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单纱强力仪检定规程》宣贯讲义(JJG (纺织)058-95)一适用范围1新制造、使用中及修理后的电子式单纱强力仪(以下简称强力仪)的检定2采用等速伸长测试原理,以电测法测定试样的断裂强度、断裂伸长等性能3被测对象——单纱二检定条件及检具1检定条件(参见规程第8条)• 环境 稳固、无明显振动、无强电磁场干扰、无腐蚀性介质•温度 20±10°C• 电源 220±22V, 55Hz2检具(参见规程第9条)(略)三检定项目和方法(一) 外观及基本状态检查1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1条):1) 铭牌;2) 主机及各部件应无影响计量性能的缺陷:3) 控制功能应能正确可靠:4) 各执行结构应运转正常,无漏气、漏油现象:5) 夹持器的夹持应保持平稳,无明显滑移或夹伤试样以致产生试样'断夹口' 现象2检查方法(参见规程第10条)• 对第1)〜4)条:主要用目测,并结合开机进行检查• 对第5)条:用纯涤纶复丝直接进行拉伸3次以上,观察拉伸过程中是否有 明显滑移或夹伤现象试样的选取应结合量程的大小考虑,并根据滑移和夹 伤的特点来选择不同的试样使用中可根据实际需要选择试样二) 电气安全性检定1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2条)1) 电源线与金属机壳间的绝缘电阻N5MQ;2) 接地线与金属机壳间接触良好。
2检查方法(参见规程第11条)•对第1)条:用兆欧表测量电源线与金属机壳间的绝缘电阻•对第5)条:用万用表检查接地线与金属机壳间的接触情况三) 夹持器间距的检定上下夹持器间距:L±1mm (L一规定的间距)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2条)使夹持器运行至设定位置处,用钢直尺直接测量3次3 要点• 注意观察夹持面边缘有无倒角;• 钢直尺应垂直测量四) 断裂伸长示值误差的检定1 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4条)不超过土 1mm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3条)(1) 条件:• 夹持器间距=500mm;• 试样:精梳毛股线;• 拉伸速度:100、250、500mm/min2) 方法:用专用检具检定(略)用钢直尺检定:方法A:开机拉伸试样,用钢直尺观察动夹持器运行一定距离L时,剪断试样,读 取仪器显示(打印)值L0方法B:开机拉促试样,用钢直尺观察动夹持器从开始拉伸至断裂开时所移动的距离 L,读取仪器显示(打印)值L03) 结果处理:每档速度各测3次,按下式计算:AL = £(L0i _ 七) G)3式中,L0i:每档速度第i次断裂伸长显示值;L,每档速度第3次断裂伸长实测值结果应符合要求3 要点• 注意观察仪器在试样断裂(剪断)后有无惯性运动;• 差的平均值与平均值之差的区别。
五) 断裂时间示值误差的检定1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5条)不超过±0.5s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 4条)开机拉伸试样,待强力仪自动跟踪调速正常后用秒表测定试样断裂时间,并与仪器显 示(打印)值比较共测3次3 要点• 3次误差值均应符合要求六) 拉伸速度的检定1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6条)空载速度误差不超过土 2%;负载(满量程的40〜60%速度误差不超过土5%2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5条)(1) 条件:•拉伸速度:100、250、500mm/min;•器具:钢直尺和秒表;(2) 方法:空载速度的检定:用秒表测定动夹持器从开始拉伸的初始位置运行到某一适当位置(约100〜150mm) 时所用的时间运行距离由钢直尺测定负载速度的检定:采用精梳毛股线(强力在满量程的50%左右)进行拉伸,方法同空载速度的检定3) 结果处理:每档速度各测3次,拉伸速度的误差可按下式计算:AV (%) = ^^ x 100 (2)_ V式中,V: 3次空载或负载速度平均值;V:空载或负载速度设定值结果应符合要求3要点•本项检定包括了起始阶段速度的变化;•计算每档速度3次测试值的平均值,并与设定值比较•定速测试(七)负荷系统的检定1 零点漂移的检定(1) 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7.1条)零点漂移W满量程的0.2%/15min(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6.1条)•预热30分钟;•最小量程档,并调好零位;•目测15分钟,观察偏离零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按下式计算:z,(%)=F x 100 G)n式中,F0: 15分钟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Fn:该档的满量程值。
结果应符合要求3)要点•观察15分钟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对于不能显示负值的仪器,可在力传感部分的适当位置放置一个小砝码,使其显示 正值2标定点漂移的检定(1) 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7.2条)标定点漂移W满量程的.2%/15min(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6.2条)•在最小量程档施加满量程40〜60%负载;•目测15分钟,观察偏离标定点的最大值与最小值,并按下式计算:P (%) = F x 100 (4)d F n式中,FC: 15分钟内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Fn:该档的满量程值结果应符合要求3) 要点•观察15分钟内的最大值与最小值;3灵敏度的检定(1) 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7.3条)灵敏度W满量程的0.05%或1个字的力值(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6.3条)•在标定点漂移检定之后加放该档满量程的0.05%或1个字的力值砝码,观察示值变 化,应满足要求4动态负荷示值误差的检定(1) 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7.4条)不超过土 1%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6.4条)• 将大砝码(力值为满量程的40%或60%)和小砝码(力值为大砝码的10%)用软 线串接,并悬挂在上夹持器上(小砝码在下);•用手托起大、小砝码,并开启强力仪;•缓慢放下大、小砝码,使强力仪负载运行;•托起小砝码,强力仪应自停,读取强力示值,并按下式计算:AFd (%) = Fb~ Fd x 100 (5)d式中,Fb:断裂强力值;Fd:大、小砝码力值之和(包括软线)。
结果应符合要求3) 要点• 托起小砝码后,若强力仪不停,可继续托起大砝码5 负荷示值误差的检定(1)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7.5条)不超过土 1%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6.5条)•各档均采用直接加荷法进行检定;• 从零点至满量程,顺序检定基本均布的5点(一般取满量程的20、40、60、80、100%) 的力值;•每点检定3次,并按下式计算:5 (%) = ^―^ x 100 (6)_ F式中,F:进程中各点3次检定值的算术平均值;F:进程中各点实际力值结果应符合要求3) 要点•加载时应轻放,加载后应缓慢释放;• 对于只有一档量程的强力仪,应在常用区段加测基本均布的5点,方法相同6负荷示值变动性的检定(1) 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7.6条)W1%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6.6条)• 根据同一检定点3次检定值中最大值(Fmax)和最小值(Fmin)按下式计算负荷示 值变动性R (%):R (%)=- max min X 100F (7 )式中,F:进程中各点3次检定值的自述平均值;结果应符合要求7负荷示值回程误差(h%)的检定(1) 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7.7条)W1.5%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6.7条)•在最小量程档内进行检定;•第3次进程检定结束后,从满量程开始,力值由大到小,在各检定点上检定1次;• 按下式计算:h(%) = F .七 x 100 (8)式中,F1:进程中各检定点检定值F2:回程中各检定点检定值F:回程中各检定点实际力值(3) 要点•卸载时应缓慢释放。
8回零误差的检定(1) 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7.8条)不超过满量程的土 0.15%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6.8条)•在回程误差检定结束后进行;•卸去所有负载,此时零点偏差应符合要求3) 要点•对于不能显示负值的仪器,可按零点漂移检定的方法进行9预加张力误差的检定(1) 技术要求(参见规程第7.9条)不超过土10%2) 检定方法(参见规程第16.9条)•采用直接加荷进行检定;• 在整个张力范围内20、40、60、80、100%的5点上各检定一次,均应符合要求 四检定结果处理和检定周期•各项检定结果符合本规程要求者,发检定证书;•经检定不合格者,发检定结果通知书;• 检定周期一般不超过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