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5《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1).doc

天****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171.50KB
约10页
文档ID:3097008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5《诗词五首》练习语文版(1).doc_第1页
1/10

教学资料参考范本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 25《诗词五首》练习 (新版)语文版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1.走近作者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号“五柳先生”东晋田园诗人,共写《饮酒》诗20首,这里选的是其中的第五首王湾(生卒年不详),洛阳人,唐代诗人他曾往来于现在的江浙一带,在途经江苏省市北固山时,写下了这首《次北固山下》陈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唐代诗人他的作品继承前代积极浪漫主义传统,驰骋想象,运用传说,熔铸辞采,创造出一种新奇瑰丽的境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马致远(约1251-1321),字千里,号东篱,大都(今市)人,元代戏曲作家、散曲家2.主题解说《饮酒》(其五)主要写诗人在乡村里悠然自得的归隐生活,充分表达出他对官场生活的厌恶,对农村淳朴生活的热爱《次北固山下》主要写诗人因长江的风景引发旅途的乡愁,写出了诗人客游他乡的羁旅之愁《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

此诗通过描写登楼远眺、凭今吊古所引起的无限感慨,深刻地揭示了封建社会中那些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遭受压抑的境遇,表达了他们在理想破灭时孤寂郁闷的心情,具有深刻典型的社会意义《雁门太守行》通过描写边塞生活,写出了将士们报效朝廷、不惜为国捐躯的决心《天净沙秋思》描绘了一幅悲凉的秋景图,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的思乡之情3.重点突破《天净沙秋思》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提示一: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的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的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地统一于这首小令中,道出了游子的羁旅之悲提示二:寓情于景,运用景物,创造一个十分典型的环境,深秋的黄昏,野外一片寂静,几只归巢的乌鸦栖息在缠着枯藤的老树上这是一组令人感伤的景物,渲染出悲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孤寂、痛苦的心境,看到归巢之鸦,怎不让人生出思乡之情呢?“小桥流水人家”的乐景衬悲情,思乡之情又增一分4.结构图解热爱饮 结庐人境 无车马喧→心远 自然采菊 东篱 南山 淡泊酒 山气 日夕 飞鸟→悠然 名利次 北 客路——青山外,绿水前 江南固 观 潮平岸阔,风正帆悬 早春山 景 海日残夜,江春旧年 游子下 思乡——归雁,乡书 思乡所见:时空的无限登幽州台歌所感:怀才不遇、生不逢时雁门 边关落日 首联:守军雄姿英发太 将士守城 颔联:战斗惊心动魄 奋勇杀敌守 援军 颈联:友军驰援,双方苦战 立志报国行 活动 尾联:誓死报国,豪情满怀枯藤 老树 昏鸦天 写景 小桥 流水 人家 凄凉冷清净 古道 西风 瘦马沙 秋 夕阳西下思 抒情 游子之悲断肠天涯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

1)而无车马喧( )(2)问君何能尔( )(3)黑云压城城欲摧( )(4)乡书何处达( )2.考考你1)《饮酒》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朝代)著名的诗人,散文家2)《登幽州台歌》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___,字________后世称为陈拾遗3)《天净沙秋思》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代戏曲作家、散曲家天净沙”是________,“秋思”是_________3.请你按下面的提示内容填写诗句1)《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时序变迁、新旧交替这一自然规律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雁门太守行》中表现将士的高昂气势和爱国热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饮酒》中描绘傍晚时分山中美丽景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登幽州台歌》中表达诗人孤单悲苦心绪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天净沙秋思》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诗句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B.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C.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D.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5.把下面的诗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2)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6.放飞思绪,想象一下《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人”如果有一天能与“亲人”相聚,他会说些什么呢?7.某班级开展“古诗苑漫步”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在“分门别类辑古诗”活动中,有一本诗集收录了下面几首诗请根据它们所抒发情感的相近点,给诗集命名《次北固山下》 王 湾《春望》 杜 甫《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诗集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学校正在举行以“古诗朗诵”为主题的综合性实践活动。

如果你也参加了这次活动,请你完成下面的任务1)如果让你代表班级参加“汇报活动”,你打算如何汇报你班的活动形式?(2)如果你参加了“我的朗诵心得”这一交流环节,请你条理清晰地给同学们介绍一些你熟悉的古诗朗诵技巧一)(20xx遵义)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9.你从“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中读出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10.“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1.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_______;“风正”,帆才有___________的态势12.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三)登幽州台歌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13.这是一首吊古伤今,吟咏叹惋的生命悲歌诗人通过书写_________________的感慨,抒发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14.“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两句诗营造了一种极其特殊的意境,请简要谈谈你对这两句诗的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雁门太守行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15.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16.“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

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五)天净沙 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7.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人名)18.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19.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一)(20xx德州)雨过山村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着中庭栀子花20.诗的前两句描绘了山村景色怎样的特点?21.简要分析“闲”字的妙处二)城东早春(唐)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①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注释】 ①上林:即上林苑,汉代宫苑,这里代指长安22.请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人笔下的早春景象23.诗人想象了花盛人闹的景象,突出表现了自己怎样的情趣?文言文对照翻译饮酒结庐在人 境,而 无 车马喧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却听不到车马的喧闹问君 何能 尔?心远 地 自 偏请问先生如何能够这样呢?精神超脱世俗自然觉得住的地方僻静了。

采菊东 篱 下,悠 然 见 南山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看见了庐山山气日夕佳,飞鸟 相与 还傍晚山色秀丽,飞鸟合群结伴而还此 中有 真意,欲辨已 忘 言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忘了怎样用语言表达[注释]结庐在人境:住在众人聚居的地方结庐,盖房子人境,人世间车马喧:这里指世俗往来的纷扰问君何能尔:请问先生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这是设问尔,如此心远地自偏:自己的精神超凡脱俗,地方也就变得偏僻安静了东篱:东边的篱笆自陶渊明这首诗后,“东篱”可指代菊圃悠然:悠闲自得的样子南山:即陶渊明居所南面的庐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傍晚山色秀丽,飞鸟合群结伴而还气,气象,景色日夕,接近黄昏的时候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里边有隐居生活的真正意趣,想说出来,却早就忘了该怎样用语言表达辨,辨别,说明次北固山下客 路 青山外,行 舟 绿 水前停舟于北固山下,只见大路绕着青山,行船在碧波上前进潮 平 两 岸 阔,风 正一 帆 悬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相平,显得十分开阔。

顺风行船,恰好把船帆高挂海 日 生 残 夜, 江 春 入 旧 年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春天的气息乡 书 何 处 达?归 雁 洛阳 边给家乡写的信什么时候能到达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注释]客路:旅途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潮平:潮水涨平了岸阔:显得宽阔风正:顺风海日:江面上初升的太阳残夜:夜将尽之时海日生残夜:即“海日生于残夜”,省略介词“于”江春入旧年:意思是,江南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乡书:家信达:送达归雁:北归的大雁洛阳:诗人的故乡何:疑问代词,什么登幽州台歌前 不见 古人,后 不见 来者见不到往昔招贤的英王,看不到后世求才的明君念 天地之悠 悠,独 怆 然 而涕下!想到天地高远辽阔,亘古无限我独自悲伤地流下了眼泪[注释]幽州台:即蓟北楼,故址在今市前:向前看古人、来者: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贤明君主念:想到悠悠:辽阔,遥远怆(chung)然:悲伤的样子涕:眼泪雁门太守行黑云 压 城城 欲摧,甲 光 向日 金鳞开。

战局像乌云重压要把城墙摧垮,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角声满天 秋 色 里,塞 土 燕脂 凝 夜 紫号角震天,凉秋更肃杀,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半卷 红旗 临 易水,霜 重 鼓 寒 声不起寒风中卷着红旗,轻骑驰抵易水天寒霜凝重,战鼓声低沉不起报 君黄金台上 意,提携玉龙 为君 死为了报答国君招用贤才的诚意,手挥舞着宝剑甘愿为国血战到死[注释]黑云:比喻敌军甲光向日金鳞开: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角:号角塞土燕脂凝夜紫:夜色中塞上泥土有如胭脂凝成,浓艳得近似紫色燕脂,现在写作“胭脂”塞土”有的版本作“塞上”临:抵达易水:水名,在今河北县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指鼓声低沉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县东南相传战国时燕昭王在易水东南筑台,上面放着千金,用来招揽人才玉龙:宝剑的代称天净沙 秋思枯藤 老树 昏 鸦,枯藤(缠绕的)老树(栖集着)黄昏(归巢的)乌鸦,小桥 流水 人家小桥(旁潺潺的)流水环绕着几处人家古 道 西 风 瘦马。

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夕阳 西 下,夕阳已经在西方落下,断 肠人 在天涯漂泊未归的)游子(还远)在天涯[注释]昏鸦:黄昏时的乌鸦西下:向西方落下西,向西,名词作状语下,落下断肠人:因悲哀而极度伤心的人,这里指游子天涯:天边参考答案25诗词五首1.(1)吵闹的声音(2)这样(3)比喻敌军(4)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2.(1)陶渊明 东晋(2)唐 陈子昂 伯玉(3)马致远 元 曲牌名 题目3.(1)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2)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3)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4)独怆然而涕下(5)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4.B(解析: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5.(1)在东边篱笆下采摘菊花,不经意间看见了庐山2)夜幕还没有褪尽,旭日已在江上冉冉升起,还在旧年时分,江南已有了春天的气息3)战局像乌云重压着城墙,要把城墙摧垮,鳞片状的铠甲在日光照射下金光闪闪6.提示:想象合理,表达出长久漂泊在外的游子归乡后的激动心情即可7.示例:《思亲集》《思乡集》(包含思念亲人、怀念家乡等意即可)8.(1)示例:我班有这样一些活动:①诵诗会,诵读内容有四项:一是指定内容背诵,二是诗句接龙赛,三是诗词知识抢答赛,四是自由发挥背诵。

②诗文表演,其形式主要是诗配乐和诗文剧③诗文图画展示2)示例:要读出古诗的节奏、平仄、韵脚要注意轻重、快慢和语调,如军情紧急,就要读出情调激昂悲壮之语势9.淡泊名利10.“见”字写出了诗人采摘菊花不经意间看到南山时的欣喜之情,符合作者“悠然”的情趣11.宽阔 悬空12.示例:诗人想到要借用归雁来给他传递一封家书到洛阳,表达了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13.登楼远眺,凭今吊古 怀才不遇、理想破灭、孤寂沉郁14.把个人置放到广漠无边的宇宙背景中,使个人显得渺小孤寂,从而产生一种苍茫的孤独感15.C(解析:C项中“角声满天秋色里,塞土燕脂凝夜紫”,是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烈的战地气氛)16.示例: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17.马致远18.C(解析:C项强调友谊的真诚与持久,鼓励友人乐观对待人生离别,展现出诗人的宽广胸襟)19.示例: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渲染了悲凉氛围;同时使全曲情景交融,浑然一体20.偏僻人稀、清新秀丽、自然静谧21.示例:既用“闲”来反衬农家的“忙”,突出了人的勤劳;又用拟人手法,以栀子花的美烘托出人情的温馨和谐22.早春的城东,景色清新,柳枝还未泛青,枝条上只是长出了几颗嫩黄的叶芽。

写出早春柳树的特点即可)23.突出表现了诗人对早春清新景色的喜爱和清高脱俗的情趣10 / 10。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