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短诗五首: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风雨吟、统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一****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15.86KB
约6页
文档ID:145964304
《短诗五首: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风雨吟、统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_第1页
1/6

《短诗五首:月夜、萧红墓畔口占、断章、风雨吟、统一》导学案(部编版九年级下册) 导学目标 1.能够把握诗歌节奏,感受诗歌韵律美 2.结合诗歌背景,能够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3.把握诗歌的意象,能够体会每一首诗歌的情思、哲理 重点 1.把握诗歌的意象,理解诗歌内容,品味诗歌语言, 2.能够体会每一首诗歌的主旨,思想感情 难点能够理解诗歌凝练而含蓄的语言,蕴含丰富的情感 学法朗读法、讨论法、对比法、“质疑—议疑—明疑” 一、自主阅读 1.简单作者了解: (1)【戴望舒】(1905—1950),现代著名诗人出版第一本诗集中《雨巷》传诵一时,因此而有“雨巷诗人”之誉1941年底被日寇逮捕入狱在狱中写下《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等待》等著名诗篇 (2)【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杰出的学者、诗人、书法家五四”运动时期,作为北大名教授,和鲁迅、陈独秀等人轮流主编《新青年》杂志,代表作《月夜》《落叶》《三弦》等 (3)【卞之琳】(1910-2000),生于江苏海门汤家镇,现当代诗人(“汉园三诗人”之一)、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被公认为是新文化运动中重要的诗歌流派新月派和现代派的代表诗人 (4)【芦荻】1912年生,现代诗人原名陈培迪,生于广东南海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后任暨南大学教授著有诗集《桑野》《驰驱集》《芦荻诗选》等 (5)【聂鲁达】智利著名诗人13岁开始发表诗作,1923年发表第一部诗集《黄昏》,1924年发表成名作《二十首情诗和一支绝望的歌》 2.给加点的字注音 漫漫()装饰()舵手() 3.根据课文填空 (1)走六小时寂寞的长途, (2)所有的叶是这一片,,繁多的是谎言 (3),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4)我有年轻舵手的心, (5)所有树木无非一棵, 将你在自主学习中的疑惑之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至少两处) (提出质疑的问题,留给老师,同学们一起解决) 1.《月夜》这首小诗描绘了一幅月夜图景,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将它描绘出来 2.诗中“树”有什么象征意义?“我”和树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我”怎样的精神? 3.本诗的主旨是什么? 4.《萧红墓畔口占》中如何理解“到你头边放一束红山茶”。

5.《萧红墓畔口占》中如何理解“我等待着,长夜漫漫”和“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6.《断章》中这首诗由哪些意象构成了一种朦胧的意境? 7.从《断章》中诗人描绘的四个相互联系的画面中,你悟出了什么道理? 8.《断章》这首诗蕴含着怎样的哲理? 9.《风雨吟》诗中的“风雨”有哪些含义? 10.《风雨吟》中如何理解“年轻舵手的心”? 11.《统一》诗中作者是如何表现“统一”这个思想的? 12..有人说:“因为所有的叶都是这一片叶,所以认识了这一片叶就能对所有叶有所认识”你认同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看法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月夜》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也即五四前后的一代知识分子)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追求思想自由与个性解放的奋斗精神 B.《萧红墓畔口占》是现代诗人戴望舒于1944年所作的一首悼亡诗,表达了对逝去友人的怀念 C.《断章》中诗人如同与读者面对面聊天,“你”指的是读者全诗明白如话,但又蕴含深意,耐人寻味 D.《风雨吟》中“大地风雨的海”是一个独特的意象,这个意象使我们知道诗人的人生坐标发生了动摇,其对未来感到茫然。

2.对《断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四行诗展示了四幅画面,或者说四种意象 B.这首诗构思的出发点是世间万物“相对”的哲理 C.这首诗用画面阐释哲理 D.《断章》纯粹是一首爱情诗 3.对《风雨吟》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地的海”是本诗的一个基本意象 B.诗中的“风”“雨”不完全是自然界的风雨,也暗喻人生的磨难 C.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年轻的舵手在风雨中的恐惧 D.这首诗表达了年轻人面对莫测的世事,忧虑、无助甚至害怕的心理 4.阅读卞之琳的《断章》,完成文后习题 断章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诗中形象地揭示了人与“风景”的关系:人不仅是“风景”(大自然)的组成部分,而且是“风景”的重要组成部分风景”里有了“人”,“风景”才会有灵气,才更生动 B.人不自觉地充当了景中的人而被他人欣赏,人也不自觉地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在人生的舞台上,人往往想成为主动者,孰料常处于被动地位。

C.全诗四行,分为两个段落,分别静态地呈现一幅画面:是白天的景象,一是夜晚的景象诗歌在一种被分割而又体现出统一时空上创造意象,这种构思方式取得了以少胜多以简写繁的艺术效果D.在“楼上人”的眼里,“你”比“风景”更美;在“楼上人”的心目人,“你”的皎洁妩媚胜过了“明月”全诗虽无一个“美”字,而“美"的形象却从读者的想象中凸现出来 (2)对这首诗主旨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诗表现了-种被别人或社会当作装饰品的深沉的人生悲哀 B.这首诗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了一刹那的意境,寄寓了深刻的哲理 C.这首诗表现了人物事物间息息相关、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D.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想一想,《断章》中描绘的这种情景,你是否有过亲身体验?把它写成一篇小散文 一、自主预读: 2.给加点的字注音: Mànshìduò 3.根据课文填空 (1)到你头边放一株红山茶 (2)所有的花是这一朵 (3)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4)在大地风雨的海上 (5)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三、议疑明疑 1.霜风呼呼的吹着,月光明明的照着。

霜风寒月的冬夜中,顶天立地的高树与独立不倚的“我”并排站立着,充满了美的意蕴 2.要点:“树”象征着古老的观念,传统、稳健、根基深厚、固执而迂腐 “并排立着”是思想的并立; “没有靠着”是挣脱、是倔强、也是追求独立 “我和一株顶高的树并排立着,却没有靠着”象征着诗人独立不倚的坚强性格和奋斗精神 3.在严寒下不妥协,在孤独中不退缩,这首诗表现了“五四”时期觉醒的一代知识分子追求独立自由、崇尚光明强大的意识和探索真理的精神与人格 4.不说“墓畔”而说“头边”,蕴藏着诗人痛惜萧红的早逝,希望她仍然活着,幻想她只不过是暂时安睡等丰富复杂的感情 5.“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长夜漫漫”,写出这种“等待”的漫长、痛苦、难以忍受,也隐喻萧红的生命,正是在这漫漫长夜中被摧残、窒息的 6.“站在桥上的你”“楼上看风景的人”“桥”“楼”“明月”“窗子” 7.人可以看风景,也可以成为风景;明月可以装饰你的窗子,你也可以反去装饰别人的梦,人生可以互相装饰。

8.世间万物本来就是相对的,互相依存,息息相关人与人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生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9.不仅是指自然界中的风雨,对于“我”这样一个“年轻”没有人生阅历与生活经验的“舵手”来说,也象征着“人生”的坎坷与磨难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当时中国社会局势动荡不安,“风雨”更深层次的涵义是当时的中国社会所承受的苦难 10.“我”面对苦难中的祖国,就像年轻而缺乏阅历、经验的舵手一样,忧思满怀,不知道如何把握自己的方向对中国社会前途、民族命运的感到忧虑的同时也激发了“我”敢于乘风破浪的强烈责任感、使命感 11.明确:所有的叶与一片叶,所有的花与一片花,所有的树与一棵树,都是多对一的关系多”和“一”本是对立的关系,但作者在此用“是”将其等同起来,用对立物表现统一的思想 12.明确:认同,将零散的事物化整为统一,通过事物现象归结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更清楚的认识,是人类本身就存在的认知规律不认同,从事物的独特性方面阐述,言之成理即可) 四、训练强化 1.C 2.D 3.C 4(1)B(2)A 五、迁移拓展 示例:世间人事实际上无时无刻不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的关系。

万事万物的区别、分割都是相对的、暂时的,联系是内在的、永恒的而这种联系性的灵魂是人人们往往因年龄,身份、阶级及地域的不同而以为他们各不相同,以为他们生活在相互隔绝的世界里,而事实上人们永远因某些共同的东西联系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亦有你,只是有时人们没有意识到这种联系而已 。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