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计量基础知识答案释义

卷***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38.50KB
约6页
文档ID:147108721
计量基础知识答案释义_第1页
1/6

第一部分 计量基础知识一、填空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将正确的答案填入括号中)1.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 计量检定系统表 )进行计量检定必须执行( 计量检定规程 )释义:《计量法》第十条 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  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  1.本条是对计量检定所必须依据的技术规范的规定  2.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是指从计量基准到各等级的计量标准直至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程序所作的技术规定,它由文字和框图构成,简称国家计量检定系统  3.计量检定规程是指对计量器具的计量性能、检定项目、检定条件、检定方法、检定周期以及检定数据处理等所作的技术规定,包括国家计量检定规程、部门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  4.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在全国范围内施行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可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在本部门内施行。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可制定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在本行政区内施行  部门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须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2.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要求计量检定人员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者使用( 未经考核合格 )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释义:计量检定人员管理办法 第十九条(法律保护)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要求计量检定人员违反计量检定规程或使用未经考核合格的计量标准开展计量检定;不得以暴力或威胁的方法阻碍计量检定人员依法执行任务3. 对3548取两位有效数为( 35×102 );对不确定度值0.3458cm,取两位有效数为( 0.35 )cm释义:1.有效数字 从左起第一个非零的数字到最末一位数字止的所有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2.有效位数 从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算起所有有效数字的个数,即为有效数字的位数,简称有效位数如0.0025为2位有效数字;1.001000为7位有效数字;2.8×107为2位有效数字,对以α×10n形式表示的数值,其有效数字的位数由α中有效位数来决定 4.某量测量值为2000,真值为1997,则测量误差为( 3 ),修正值为(-3 )测量误差等于测量结果减去被测量的真值。

测量误差=测量结果-真值=2000-1997=3测量误差等于负的修正值测量误差=-修正值=-35.填写《计量标准技术报告》当用Up报告扩展不确定度时,应给出( p )的数值以及(γeff )释义:扩展不确定度是由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倍数表示的测量不确定度,通常用符号U表示它是将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了k倍得到的,即U =kuc,这里k值一般为2,有时为3,取决于被测量的重要性、效益和风险 扩展不确定度是测量结果的取值区向的半宽度,可期望该区间包含了被测量之值分布的大部分而测量结果的取值区间在被测量值概率分布中所包含的百分数,被称为该区间置信概率、置信水准或置信水平,用符号p表示这时扩展不确定度用符号Up表示,它给出的区间能包含被测量可能值的大部分(比如95%或99%等)Up――以置信概率提供置信区间y=y±Up的输出估计值y的扩展不确定度它等于包含因子kp与合成标准不确定度uc(y)之积当扩展不确定度用Up表示时,应明确置信概率(置信水平、置信水准)p值,同时给出有效自由度γeff以便不确定度可以传播到下一级二、选择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将正确的字母填入括号中)1.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正作用的计量标准是( B )。

A.部门建立的最高建立标准B.社会公用计量标准C.企业和事业单位建立的最高建立标准释义:计量法条文解释第六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合格后使用  1.本条是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的建立及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法律地位的规定  2.“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简称社会公用计量标准,是指经过政府计量行政部门考核、批准,作为统一本地区量值的依据,在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的计量标准  3.建立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由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根据本地区的需要决定,不需经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审批但建立之后,必须经考核合格才能使用  4.本条关于须经上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在具体应用时,是指各地区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计量法实施细则第八条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对社会上实施计量监督具有公证作用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建立的本行政区域内最高等级的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须向上一级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申请考核;其他等级的,由当地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主持考核经考核符合本细则第七条规定条件并取得考核合格证的,由当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审批颁发社会公用计量标准证书后,方可使用。

2.计量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 C )要求的程序A.允许误差 B.准确度等级 C.法定释义: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计量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 检定具有法制性,其对象是法制管理范围内的计量器具由于各国的管理体制不同,法制计量管理的范围也不同1987年国家计量局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具目录》有12大类;同年国务院发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检定管理办法》,办法中附有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目录,即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四个方面的工作计量器具55项,国家计量局又发布明细目录共111种1999年,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根据国务院的授权又增补了强检工作计量器具4项6种从国际法制计量组织的宗旨及其发布的国际建议(见9.21条)看,其认定的法制管理范围基本上与我国的强制检定管理范围相当,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及经济的发展,也有这种趋势,今后更强化检定的法制性,而大量的非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为达到统一量值的目的以采用校准为主要方式一个被检定过的计量器具也就是根据检定结果,已被授予法制特性的计量器具。

强制检定应由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或者授权的计量检定机构执行此外,在我国,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各项最高计量标准,要实行强制检定 检定的依据是按法定程序审批公布的计量检定规程我国《计量法》规定“计量检定必须按照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进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计量检定必须执行计量检定规程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由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制定没有国家计量检定规程的由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分别制定部门计量检定规程和地方计量检定规程,并向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备案因此,任何企业和其他实体是无权制定检定规程的按照检定规程检定,以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具有法制特性 检定结果必须作出合格与否的结论,并出具证书或加盖印记直观地理解,可以认为:检定=检查加标记出证书 从事检定的工作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并持有有关计量行政部门颁发的检定员证 检定原则上分两类:首次检定、后续检定和使用中检验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进行的一种检定后续检定:计量器具首次检定后的任何一种检定,包括强制性周期检定;修理后检定;周期检定有效期内的检定,不论它是由用户提出请求,或由于某种原因使用有效期内的封印失效而进行的检定。

使用中检验:为查明计量器具的检定标记或检定证书是否有效、保护标记是否损坏、检定后计量器具是否遭到明显改动,以及其误差是否超过使用中最大允许误差所进行的一种检查3.测量仪器的量程是( A )范围两极限之差的模A.标称 B.测量 C.标尺释义:JJF1001-1998《通用计量术语及定义解释》量程是标称范围两极之差的模在有些知识领域中,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称为范围量程是指标称范围的上限即最大值减去其下限即最小值之差的模,这里所说的模是指绝对值例如,温度计下限为-30℃,其上限为+80℃,则其量程为∣80-(-30)∣即为110℃,某电压表其标称范围为110V,则其量程为∣100-0∣,即为100V如对(-10~+10)V的标称范围,其量程为20V引人量程的概念,一个主要用途是可以方便地确定测量仪器的引用误差在计算引用误差时需要确定一个仪器的特定值,该特定值一般称为引用值通常量程就是这一引用值例如,有三块准确度为1级的电压表,其标称范围分别为(-10~+10)V、(0~20)V、(+10~+30)V,这时如按标称范围去比较,会感到得不到要领而用量程计算其引用误差,则其引用误差均为20V×1%=±0.2V。

可见虽然标称范围不同但其准确度是相同的4.自由度越大,则所得到的标准不确定度越( B )A.越小 B.越可靠 C.越大 释义:在测量不确定度定度评定中,规定标准不确定度用标准偏差来表示但由于实际上只能进行有限次测量,因此只能用样本参数作为总体参数的估计值即只能用有限次测量的实验标准差s作为无限次测量的标准偏差σ的估计值这一估计必然会引入误差显然,当测量次数越少时,实验标准差s的可靠性就越差也就是说,此时为得到对应于同样置信概率的置信区间半宽,即扩展不确定度时,必须乘以较大的包含因子k并且k的数值与实验标准差s的可靠程度有关因此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中,仅给出标准不确定度(即实验标准差)还不够,还必同时给出另一个表示所给标准不确定度准确程度的参数,这个参数就是自由度自由度,在不同领域有不同的定义这里对被测量若只观测一次,有观测值,则不存在选择的余地,即自由度为0若有两个观测值,显然就多了一个选择换言之,本来观测一次即可获得被测量值,但人们为了提高测量的质量(品质)或可信度而观测n次,其中多测的(n-1)次实际上是由测量人员根据需要自由选定的,故称之为“自由度”。

如果需要同时测量t个被测量,则由于解t个未知数需要t个方程,因此必须至少测t次从t+1次开始,才是“多余”的测量,故在一般情况下自由度v=n-t 用贝塞尔公式计算实验标准差时,自由度v=n-1 当采用不确定度A类评定时,自由度v与标准不确定度u(x)的准确度之间的关系为 由此可见,自由度v与标准不确定度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有关或者说,自由度与不确定度的不确定度有关因此可以说,自由度是一种二阶不确定度一般说来,自由度表示所给标准不确定度的可靠程度或准确程度自由度越大,则所得到的标准不确定度越可靠5.有某一测量结果,在扩展不确定度计算中得0.001489,最后的报告应给出(C)A.0.001 B.0.00149 C.0.0015释义:测量结果有效位数的保留(1)测量结果不确定度只需用1~2位数字表达 一般采取原则是:第一个非零数字≥3,取1位有效数字;第一个非零数字<3,取2位有效数字2)最后保留结果与保留的测量不确定度位数对齐,截断修约3)一般测量结果不确定度采取只进不舍(全进法);有效自由度采取只舍不进(全舍法) 如:测量结果不确定度为10.47mg,修约为: 10.47mg―――llmg(只进不舍)有效自由度为11.97,修约为: 11.97―――11(只舍不进)三、判断题(共5题,每题2分,共10分,请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号中。

正确的填“√”,错误的填“×”)( × )1.我国《计量法》规定,处理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释义:《计量法》第二十一条  处理因计量器具准确度所引起的纠纷,以国家计量基准器具或者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检定的数据为准 √ )2.强制检定的计量标准是指社会公用计量标准,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释义:《计量法》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对社会公用计量标准器具,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使用的最高计量标准器具,以及用于贸易结算、安全防护、医疗卫生、环境监测方面的列入强制检定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实行强制检定未按照规定申请检定或者检定不合格的,不得使用实行强制检定的工作计量器具的目录和管理办法,由国务院制定对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计量标准器具和工作计量器具,使用单位应当自行定期检定或者送其他计量检定机构检定,具级以上人民政府计量行政部门应当进行监督检查 × )3.更换检定或校准人员,应当申请计量标准复查考核释义:JJF1033-2008《计量标准考核规范》:第五章 计量标准的后续监督 第二节 其他更换 7.2其他更换 3)更换检定或校准人员,应当在《计量标准履历书》中予以记载。

× )4.不确定度可以用分散区间的宽度表示释义:不确定度可以用标准偏差,或标准偏差的倍数,或说明了置信水准区间的半宽度来表示 √ )5.准确度主要反映综合误差的大小程度,准确度愈高,则该误差愈小。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