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落、短句朗读法这是在教授一些篇幅过长的文章,或比较枯燥的说明文议论文时采用的方法这些文章或因课堂时间的限制,或因难以理解,学生缺乏兴趣等原因而不适合全文朗读不过,如果他们中间有词句精彩或情感动人的段落,则宜采用段落朗读法如《藤野先生》,重点朗读写清国留学生的两段,看电影的两段和最后三段这几段不但最能体现鲁迅先生的语言风格,对文章的内容思想的理解也很重要而在上《旅鼠之谜》时,学生为了掌握如何将一个复杂的算法过程用简练准确的语言表述出来时,将文章的第11段读了三遍另一种方法是短句朗读,它主要读三类句子:一是精警句,即指课文中简练而含义深刻的句子二是优美句,这类句子生动、形象、文辞俱佳,适于朗读三是难解句,指课文中句式独特、不易理解的句子段落和短句的朗读,有利于学生把握、理解课文的精要部分和难点部分精警佳句,反复朗读以至背诵,不但可以促进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和写作能力段落短句朗读法中,还有一种比较特殊的朗读方法,有的老师称它为评读它的好处是能使学生留意到说明文议论文中那些准确严密的用词,培养学生的语感和思维能力但适合的课文并不多,操作也较复杂,需要教师花很大的功夫备课具体操作是先创设好“评”的对象和环境,再由学生读课文片断,分析理由。
湖北的詹静老师在上《食物从何处来时》,就先画了一幅画,中含九个错误,在课堂上出示;再明确学生回答的句式“书上是说…而不是说….所以…”,并提示学生需要强调的地方要用重音读出我在上《蝈蝈》一文时,也曾采用这种方法备课时发现词典上对蝈蝈的解释和法布尔的介绍有较大出入,于是就在上课时先将词典上的解释抄在黑板上,然后讲解回答的要求并进行朗读提示,再由学生举手回答整堂课都是在学生的琅琅书声中渡过,课后,还有不少学生去买了《昆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