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库存管理

油***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45.29KB
约25页
文档ID:163464119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库存管理_第1页
1/25

论文题目:学院:专业:班级:学号:姓名:导师:精益生产方式下的库存管理定稿日期:2011年竺月20日作者声明我郑重声明: 本人恪守学术道德,崇尚严谨学风所成交的学位论文是在导 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结果除文中明确注明和引用的内容外, 并对论文所写内容负责论文作者签名: ***2011 年 11 月 20 日摘要长期以来,作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制造业由于管理方法落后而面临着严峻的挑 战同时, 由于制造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流动资产被库存所占用, 而要想在企业管理的其它环 节降低成本潜力不大,使得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第三利润源泉” 在此背景 下,在库存管理上推行以消除浪费为根本的精益理念和精益生产方式已然成为现代中小加工 制造企业降低成产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精益生产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经营理论, 是二战后日本汽车制造业遭遇到 “稀缺资 源”和“多品种、少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其“精准、简约”的生产与“少投入大收益” 的结果获得了制造企业界的极力推崇, 对于改变我国中小加工制造企业的落后局面, 增强企 业的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旨在分析库存管理理论及其发展的基础上, 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根系精益思想和精益 生产方式, 并且在此基础上将精益思想和精益生产方式理念运用到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 改进与优化上, 重点探讨精益生产方式对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作用, 力求有效 控制企业的库存成本,从而提高其生产效益,增强其市场竞争力。

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本文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相关的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综述了库存管理理论的发展及其供应链模式下库存管理的几个主要问题 第三章:对精益思想及其精益生产方式进行概述,讨论其起源与发展 第四章:从理论层面来分析精益生产方式在库存管理中的必要性及其优化作用 第五章:例谈精益生产方式下企业库存管理第六章:结论,对全文进行总结关键词: 精益生产方式;库存管理;中小制造企业;供应链AbstractFor a long time, as the manufacturing sector of China's pillar industries of the national economy management methods backward facing severe challenges. Also, because a large part of the manufacturing companies current assets inventory occupied, while in other aspects of business management in order to reduce the cost of potential, reducing inventory costs makes many enterprises has become "the third profit source. In this context, the implementation of inventory management fundamental lean concepts and lean production has become a modern small and medium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o reduce the production cost of an effective way to eliminate waste.Lean Production as an advanced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theory, is a World War II Japanese automobile manufacturing encounter of "scarce resources" and "multi-species, small quantities of the product market constraints, its precise, minimalist production with" less big investment income "get the the manufacture business community strongly respected, has a very important significance to change the backward situation of small processing enterprises, enhance their market competitiveness.This article aims to analyze the inventory management theory and its development on the basis of further in-depth understanding and Root lean thinking and lean production methods, and this on the basis of lean thinking and lean production concept applied to 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improved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on, focusing on the role of Lean Production optimization of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 in the supply chain environment, and strive to effectively control inventory costs, and to improve its production efficiency, and enhance its market competitiveness. The main contents are as follows: Chapter I: Introduces the background and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the content and method. Chapter II: Inventory management, inventory management theory of the development of its supply chain mode several major issues.Chapter III: An overview of lean thinking and lean production methods, discuss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Chapter IV: From the theoretical level to analyze the necessity of lean production methods in inventory management and optimization function.Chapter V : About the Lean Production Enterprise inventory management.Chapter VI : Conclusions and summary of the full text of.Keywords: Lean Production;inventory management;small and medium-sized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supply chain目录摘 要 1ABSTRAC.T 2目 录 31 绪 论 5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51.1.1 研究背景 51.1.2 研究意义 51.2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 61.2.1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 61.2.2 本文创新点 6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61.3.1 国内研究现状 61.3.2 国外研究现状 72 库存管理理论及其发展 . 82.1 库存管理理论 82.1.1 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 . 82.1.2 库存管理的目的及其作用 . 82.1.3 库存管理的基本模型 . 92.2 传统库存管理的特点与缺点 92.2.1 传统库存管理的特点 . 92.2.2 传统库存管理的缺点 . 92.3 库存管理理论的发展 103 精益生产方式概述 . 103.1 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起源 113.2 精益生产方式的发展 113.3 精益生产方式的特征与核心思想 113.3.1 精益生产方式的特征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3.2 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 . 错误! 未定义书签3.4 精益生产方式区别于传统生产方式的优点 124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库存管理 144.1 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管理模式 144.1.1 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管理模式 . 错误! 未定义书签4.1.2 供应链管理对库存管理的优化 . 144.1.3 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 154.1.4 供应链模式下企业库存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 154.2 精益生产方式对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优化作用 154.2.1 改善供应链企业内部库存管理 . 错误! 未定义书签4.2.2 改善供应链企业外部库存管理 . 165 精益生产方式下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案例 105.1 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及其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185.1.1 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 . 错误! 未定义书签5.1.2 中小制造企业供应链下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 . 185.2 中小制造企业在精益生产方式下优化库存管理的对策 195.2.1 中小制造企业管理者要转变经营理念 . 错误! 未定义书签5.2.2 从协调与供应商的关系来看 .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2.3 提高员工的责任心和团队意识,加强其素质训练 . 20结 论 21参 考 文 献 22致 谢 23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 研究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趋势的增强, 市场需 求的个性化、 主体化和多样化变革着企业经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 越来越多的企 业为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除了采用科学的管理手段和方法来缩 短产品的开发周期和生产周期外, 企业还需要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和降低库存成本 来降低生成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于加工制造企业来说, 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除了要 满足客户日益多样性的需求外, 还需要控制产品的生产成本 库存管理并不是他 们的核心业务, 但由于制造企业中很大一部分流动资产被库存所占用, 而要想在 企业管理的其它环节降低成本潜力不大, 使得降低存货成本已经成为众多企业的 “第三利润源泉”此外,随着企业间供应链管理模式的不断深入,企业库存管 理的整合也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 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优化已经成为中 小加工制造企业竞争的要素之一然而, 供应链库存管理中, 由于信息不流畅导 致的供应链外部的库存以及由于管理方式的制约导致的供应链企业间较高的库 存,这一点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识, 故此怎样进行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已 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战略高度。

而精益生产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理 论,已被广泛应用于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营销管理等众 多的环节中,并且形成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在此背景下, 在库存管理上推行以消 除浪费为根本的精益理念和精益生产方式已然成为现代中小加工制造企业降低 成产成本的一种有效方式综上,精益生产方式作为一种有效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 已经被广泛推广和 应用到各行业之中, 其非常有必要也应该成为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库存管理的一种 理念,理应受到学界和业界的高度重视和广泛关注1.1.2 研究意义当前,我国的制造业面临着管理方法落后和资源浪费严重的双重束缚, 在我 国企业摆脱以廉价劳动力与低成本生产资料取胜的“世界工厂”的角色的路上, 精益生产方式作为一种先进的的生产经营管理理论, 对于改变我国制药企业落后 的局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就其优点来说, 精益生产方式综合了单件生产方式 和大批量生产方式的优点, 既避免了单件生产方式的高成本, 又避免了大批量生 产方式的高刚化, 与之相适应的是低成本和高度柔性 本文旨在通过研究精益生 产方式企业的库存管理的优化, 来为企业发展精益生产方式下供应链库存管理提 供一些建议,以期能够给类似企业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方面提供借鉴意义。

1.2 本文研究的内容、方法及创新点1.2.1 本文研究内容和方法本文在对精益生产方式和库存管理相关理论的分析开始, 结合国内外最新的 研究,通过探究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和精益生产方式对供应链 下库存管理的优化作用, 尝试解析精益生产方式下中小加工制造企业库存管理的 优化路劲,并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小制造企业和星瑞公司来例谈精益生产方式下库 存管理优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1.2.2 本文创新点本文在整理和分析国内外库存管理和精益生产方式的研究后, 发现国内外已 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在管理中推广和应用了精益思想和精益生产方式, 而学界也 同样在理论上对于精益生产方式在产品开发、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成本管理、 营销管理等方面的应用取得了很多的研究成果, 而对于精益生产方式下企业库存 管理的优化这一问题的研究并不多,能应用于实践的更是少之又少究其原因, 不外乎是由于国内对于精益生产方式对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优化不够重视, 而且由于我国社会环境与西方国家或日本等发达国家有较大的差异, 完全照搬他 人的管理技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正是基于此, 本文的创新点在于将精益思想应 用于制造企业供应链库存管理中来构建精益的库存。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1.3.1 国内研究现状精益生产方式是二战后日本汽车制造业遭遇到“稀缺资源”和“多品种、少 批量”的市场制约的产物, 相比其它的管理方法是一种先进的生产经营理论 我 国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一汽引进 JIT 开始,中国的一些企业管理层开始认识到精 益生产给企业带来的生产、经营、管理、效益上的巨大变化,并逐步地接受精 益思想, 开始精益生产的尝试自此开始, 国内学者也进行了关于精益生产方式 的相关研究,大部分学者认为精益生产方式对于改变我国中小加工制造企业落后 的局面,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变革, 从而增强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具有极其重 要的作用有关精益生产方式在我国推行的文献资料显示, 国内学者较多地关注于企业 的生产管理, 并形成了大量的研究文献 这些研究成果结合了我国企业的具体情 况,将先进的管理理念融合到企业的生产管理系统中来,不断地改进完善, 为我 国企业形成适合自身发展的生产管理体系提供了理论指导 比如,陈辉在其硕士 论文《精益生产方式在现代中小企业生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一文中, 通过对中 小企业生产管理所面临环境的分析 , 认为现代中小企业面对多品种、小批量的生 产特点,面对市场对产品的质量、 性能要求变得越来越高 ,以及市场竞争对产品价 格的要求越来越高的情况下 , 精益生产方式在中小企业的推进将成为生产方式的 主流。

同时, 本文结合六齿公司实际 ,从生产管理角度分析了影响六齿公司发展战 略的“瓶颈”问题 , 提出了选择精益生产方式是实现六齿公司战略的保证 , 阐述 了六齿公司精益生产方式的推进步骤、实施内容、实施方法以及评价体系进入 二十一世纪以来, 国内学者又从成本管理的角度对精益生产方式进行研究, 如池 海文在其硕士论文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成本管理研究》中, 通过对精益生产方式 下的成本管理研究, 以期为中国汽车制造业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一个改进成本的 方法,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做一点有意义的工作此外, 在三十来年的精益生 产方式应用探索史上, 国内学者也从不同企业应用精益生产管理的角度进行了案 例分析型的研究,为中小企业引进和应用精益生产管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就库存管理来说, 其一直是国内学者比较关注的问题, 尤其是企业引入供应 链管理以后, 学者对于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管理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主要集中在 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绩效评价方法研究、 不确定性需求下供应链库存管理策 略研究等方面 当然,也有一些学者从不同行业的角度来对供应链下的库存管理 进行研究,如张玉斌就从服装企业的角度来探讨了该问题。

此外, 随着网络技术 的不断发展和现代管理需求的急剧增长, 基于C/S模式的MIS已经不能适应今天 更高速度和范围的数据处理,而基于B/S模式的MIS日益成熟,李娟娟在其硕士 论文《基于B/S的库存管理信息系统的研究和开发》 中研究并开发了基于B/S模 式的库存管理信息系统1.3.2 国外研究现状到了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日本的丰田汽车公司根据日本本国的实际生产条 件,创立了以适时生产 JIT 为核心,以降低成本、 杜绝浪费为目标的精益生产方 式日本汽车企业实行了精益生产方式之后, 短短的二三十年里就将汽车产业落 后于欧美的地位完全改观, 甚至超过欧美的汽车制造企业在世界的汽车舞台上独 占鳌头自此,国外学者开始关注并且研究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有学者将 工程学原理运用到成本管理中,形成了一种全新的“成本企划” 式的成本管理模 式,但其成本控制的效果并不明显此外,美国的研究学者在研究了日本丰田公司的生产方式之后, 认为丰田的 精益生产方式是一架 “改变世界的机器”,世界上真正的生产危机不是生产过剩, 而是缺乏像“精益生产方式”这样有效的生产方式综上所示,虽然关于精益生产方式和库存管理已经形成了大量的理论成果, 但从精益生产方式的视角来探讨库存管理的文献并不多。

基于此, 本文在分析库 存管理理论及其发展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理解和根系精益思想和精益生产方 式,并且在此基础上将精益思想和精益生产方式理念运用到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 理的改进与优化上, 重点探讨精益生产方式对供应链环境下企业库存管理的优化 作用,力求有效控制企业的库存成本, 从而提高其生产效益, 增强其市场竞争力2 库存管理理论及其发展2.1 库存管理理论对于库存成本控制的研究, 最早可以上溯到 19 实际末的银行现金预留问题 而使得库存管理问题引起学界的关注是在 Harris 将这一思想应用于一般的物资 库存问题,同时建立起了经济订货批量模型,即 EOQ莫型直到20世纪中期,库存控制问题才真正作为一门理论发展起来, 其标志是 T.W.Whitin 于 1953年编 著的《库存管理理论》一书的出版 [1] 此后,不少学者对库存管理问题进行了大 量的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并且取得了很大进展, 比如利用西蒙教授开发自动控 制理论,利用马奇最大、最小化问题方法,使用线性计划法的库存生产计划等, 相继开发出许多库存管理方法2.1.1 库存管理的基本理论库存就是指企业为了正常地生产和经营所需的必要的物资储备。

简单地说就 是实实在在的物资和库存占有的资金这两种形式 而库存管理又可以称之为库存 控制,是指制造业或者服务业生产经营活动全过程中所需要的各种物品、 产品及 其他资源的数量和规模进行控制和管理,使其储备保持在一个经济合理的水平在库存理论中, 人们一般根据物品需求的重复程度分为单周期库存和多周期 库存单周期需求也叫一次性订货, 这种需求的特征是偶发性和物品生命周期短, 因而很少重复订货, 多周期需求是在长时间内需求反复发生, 库存需要不断补充, 大多数生产型企业都属于多周期需求 多周期需求又分为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 求库存两种属性 [2] 独立需求库存是指用户对某种库存物品的需求与其它种类 的库存无关, 表现出对这种库存需求的独立性 相关需求是指与其它需求有内在 关联的需求,根据这种相关性,企业可以精确地计算出它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它是一种确定型的需求通常来说,库存问题可以分为确定需求下的库存问题和不确定需求下的库存 问题确定需求下的库存管理极具代表性的 EOQ莫型,其管理模式比较简单,而 在不确定需求下,库存管理问题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库存水平来满足顾客需求, 这就复杂性正好契合了市场需求的不确定性。

[3]2.1.2 库存管理的目的及其作用 简言之,库存就是仓库中实际储存的货物(物品与资源)的综合,是企业在生产或销售渠道中各大仓库中堆积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零部件等就像商 店销售中顾客需要什么物品货架上就摆有什么物品一个道理,对于生产者而言, 最理想的库存就是生产过程中需要什么仓库里就有什么, 使得库存占用流动资金 的比例最小,甚至为零当然,这些都是极其理想化的模式,实际中并不存在在传统库存管理中,库存是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进行所必备的条件, 其目的是防止资源的短缺,它不仅能够实现企业的规模经济、满足供求平衡,还 能够预防需求和订货周期等市场中的不确定性,从而用以保持生产过程连续性、 分摊订货费用、快速满足用户订货需求的作用不难看出,传统意义上,库存在 生产企业中起着以下作用:一是使公司有可能达到规模经济;二是平衡供求,决供需时差问题,是一种有利的减震器, 可以使企业保持平衡连续生产, 甚至还 有囤积存货等投机功能; 三是应对市场变化带来的需求波动, 优化单个企业的库 存成本;四是预防需求和订货周期的影响; 五是在分配渠道中关键界面间起缓冲 器作用2.1.3 库存管理的基本模型随着业界对于库存管理重要性的认识的提高, 在不同的生产和供应情况下形 成了不同的库存模型。

根据订货方式的不同, 库存管理可以分为以下五种订货模 型:其一,定期定量模型:订货的数量和时间都固定不变;其二,定期不定量模 型:订货时间固定不变,而订货的数量依实际库存量和最高库存量的差别而定; 其三:定量不定期模型:当库存量低于订货点时就补充订货,订货量固定不变; 其四,不定量不定期模型:订货数量和时间都不固定 以上 4 种模型属于货源 充足、随时都能按需求量补充订货的情况;其五,有限进货率定期定量模型:货 源有限制,需要陆续进货根据库存管理目的分类, 库存管理又可以分为安全型和经济型两大类 安全 型的目的是保障物资的整成供应, 而不惜加大安全库存量和安全储备期, 而经济 型模型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节约资金 库存管理模型根据不同的标准会有不同的分 类,但其中有一个共同的原则是要综合考虑各个相互矛盾的因素求得较好的经济 效果2.2 传统库存管理的特点与缺点2.2.1 传统库存管理的特点 传统库存管理模式是相对于当前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而言的, 其目的主要是以单一企业为对象对库存进行分类管理,确定其经济合理的订货量和库存量, 从而确保企业个体的库存成本最小 据此,我们不难得出传统库存管理模式的特 点:八、、・(1)谁使用谁管理的原则,即传统的仓库主要是由使用者进行管理。

2)单一化的管理,即一般单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仓库3)单级库存管理,即库存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且处于分散、单级的状 态4)库存控制以单纯的降低库存成本为目标2.2.2 传统库存管理的缺点 传统库存管理的缺点集中表现在其没有供应链的整体观念, 从而会导致包括 供应商、生产商、 销售商在内的供应链整体效率的低下 具体来说其缺点还表现 在:(1)缺乏物流供应链整体观念,对库存管理没有形成系统的、集成的管理 思想传统的库存管理多依赖于经验式的管理, 供应链各个节点都有各自独立的 库存,这就使得整个供应链信息不畅, 往往会造成库存的积压, 挤占了企业的流 动资金2)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不恰当,缺乏物流服务标准化的意识在激 烈的市场条件下, 对于供应链管理绩效的考核应该由用户来评定, 但传统的库存 管理由于对用户服务的理解与定义不恰当, 导致实际库存管理中用户的期望值与 实际的服务之间存在着相当程度的差距3)库存管理信息化程度不高库存信息传递能力较低组成供应链的各个 节点企业之间的需求预测、 生产计划等都是库存管理的重要数据, 只有实现了这 些数据的实时传递和共享, 才能够让库存管理实现优化 但由于传统库存管理模 式下库存的人工记账以及软件的不兼容等问题, 造成难以在整个供应链上实现信 息共享。

> b、/、0(4)库存管理的决策过于简单,缺乏合作与协调性良好的库存规划和管 理能力是以尽量低的库存保证正常的销售需求为基础,而许多公司简单地进行 “一刀切”,不按供应与需求中的不确定性根据库存品的性质和特点分类,对所 有的库存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策略此外, 企业之间缺乏合作与协调, 信息透明 度不高 这就必然导致采购与生产、 订货成本与储存成本、 生产与销售等等矛盾 都会不可避免地出现 [4](5)忽视了不确定性对库存的影响在供应链的运作过程中,必然存在着 像订货提前期、原材料质量、运输时间、需求变化等不确定性因素,在传统的库 存管理模式下, 大部分公司很难去研究和跟踪不确定性因素, 往往由于错误估计 物资的流动时间而造成了库存的积压,或者是出现库存不足的情况综上,传统的库存管理虽然在一段时期内适应了单一化库存管理的模式,对 于单级库存管理具有一定的适应性然而,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以 往静态的供应链库存管理逐渐难以适应复杂的市场经济形势和个性化的客户需 求,从而造成了制造企业成本的上升,最终影响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2.3 库存管理理论的发展进入 21 世纪,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企业中的广泛应用,企业的竞争模式 已由单个企业之间的竞争演变为供应链之间的竞争。

即企业不再是单靠自身的力 量来与本行业的对手竞争,而是要通过增强与供应链上包括制造商、批发商、 供 应商等主题在内的联盟来实现竞争 通过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以及运输仓储技 术的运用, 供应链上各个环节的企业可以实现信息和资源的共享, 从而达到优势 互补的目的, 这样便能更为有效地向市场提供产品和服务, 最终达到客户满意的 目标尤其是对于加工制造型的企业来说,如何动态维持一个经济合理的库存水 平,以此来平衡存货不足所带来的短缺风险和损失, 以及库存过多所增加仓储成 本和资金成本无疑成为当前制造企业必须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此背景下, 基于 供应链的库存管理则将其作为财务管理的一个组成部分, 成为企业提高竞争力的 重要要素此外,在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不再仅仅是维持生产和销售的手段, 而是一种平衡供应链的机制,追求商品在流通渠道中流动的最高效率3 精益生产方式概述精益生产方式(Lean Production , LP),又被称之为精良生产方式,精即少 而精、精良,不投入多余的生产要素, 只是在适当的时间生产必要数量的市场急 需产品(或下道工序急需的产品) ;益,即效益、利益,所有经营活动都要有益 有效,具有经济性。

精益生产就是及时制造,消灭故障,消除一切浪费,强调企 业各项作业中使用的总体资源量最小化 可以说, 企业获得最大利润的方式有除 了增加营业额外,就是降低生产成本, 而精益生产方式就是采用了成本主义, 即 利润等于销售额减去成本这样的经营思想, 来通过彻底地消除企业各种形式的浪 费来实现利润的最大化3.1 精益生产方式的理论起源精益生产方式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组织了世界上 14 个国家的专家、学者, 花费 5 年时间, 耗资 500万美元, 以汽车工业这一开创大量生产方式和精益生产 方式的典型工业为例总结出来的 [5] 在这项名为“国际汽车计划”的项目中,研 究者认为日本丰田汽车公司的生产方式是最适用于现代制造企业的一种生产组 织管理方式,称之为精益生产,以针对美国大量生产方式过于臃肿的弊病具体来说, 二战后, 市场需求开始由大规模的流水线生产方式进入到多样化 的发展阶段,相应地要求工业生产小批量、 多品种的方向发展 结合二战后日本 和丰田公司面临具体情况, 丰田英二和他的伙伴大野耐一开始发展了综合手工单 件生产和大量生产优点的能适应“多品种、小批量”需求的,力求在大量生产中 实现多品种和高质量产品的新的丰田生产方式 (TPS) ,使日本的汽车工业超过了 美国,产量达到了 1300 万辆,占世界汽车总量的 30%以上。

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就是要消除一切流程中的浪费, 同时增加更为有价值的 生产活动的比例其目标就是要追去卓越,通过通过持续改善来降低生产成本、 提高生产效率、努力实现零损耗、零库存等方式确保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 同时精益生产目标是建设持续改善 企业文化, 充分调动全体员工的积极性, 希望每个员工把浪费及时地发现并消灭 在它们自身的周围 [6]3.2 精益生产方式的发展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精益思想和生产方式已经在世界的各个行业都有了较 为充分的推广和应用,其理论和方法随着环境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在 20 实际末 出现了大规模定值与精益生产方式的相结合,以及诸如单元生产和 JIT2 等新的 模式当然,不少美国的大企业也开始将精益生产方式与自己公司的实际情况相 结合,创造出了像精益六西格玛管理,波音的群策群力等新的管理模式此外, 由于精益生产方式着眼于消除浪费, 因此它作为一个成熟的生产体系, 不仅适用 于生产系统,还适用于销售和管理系统; 不仅适用于制造企业, 还适用于服务型 企业,这无疑将使精益生产系统更加完善3.3 精益生产方式的特征与核心思想3.3.1 精益生产方式的特征(1)小批量、一个流的柔性。

精益生产方式并不追求制造设备的高度自动 化和现代化, 而强调对现有设备的改造和根据实际需要采用先进技术, 按此原则 来提高设备的效率和柔性 比如在采用柔性制造系统时, 应让它的柔性与市场需 求所要求的柔性相一致,不求过度的柔性,以避免技术和资金的浪费 [7](2)拉动式准时化生产拉动”就是企业以最终客户的需求为起点进行预 估投入和产出, 根据客户的需求在客户需要的时候得到客户需要的数量 拉动原 则就是生产和需求直接对应,最大程度上消除企业生产过程中的“牛鞭”效应, 消除了过早、过量的投入 (浪费的一种 ) ,从而减少了大量的库存和现场在制品, 大量的缩短了生产提前期,减少企业资金的占用3)通过寻找、纠正和解决问题来全面保证产品的质量精益生产方式强 调产品的质量是生产出来而并非检验出来的, 从而在生产过程中对质量的检测与 控制都在每一道相应的生产工序中进行, 并且重点培养员工的质量意识, 让他们 寻找、纠正并且及时解决质量问题4)要求完美的持续改进精益生产是一个完善的生产体系,它追求完美 的持续改善, 强调改善是以客户需求为基础的, 据此要求工作人员并不只做会做 的事,更要向应该做的事挑战, 成为改善者而不是被改善者。

而在改善方案确定 之后,首先确认安全和质量,否则改善也将成为一种浪费5)缩短流程周期,提高响应能力精益生产方式以顾客需求为起点,采 用 Kanban (看板)管理,以后道工序准时拉动前道工序,使价值连续流动,通 过生产单元之间的均衡与协调,快速而可靠地减少流程周期和前置时间 , 提高效率,力同时减少大量浪费[8], 加速资金流转,最终大大提高企业对市场变化的响应能3.3.2 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精益生产的核心思想是基于企业内部的团队式工作方式, 在同外部企业合作 的环境下, 消除生产环节中的一切浪费, 追求生产各个节点的平衡来实现成本的 最低化,使企业的竞争力不断增强具体来说,精益生产方式的核心思想有:(1)以人为本精益生产方式极其重视人力资源的重要性,甚至把员工的 创造力视为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具体体现在: 一是鼓励员工参与决策, 为员工发 挥聪明才智创造机会;二是彼此尊重、信任;三是重视对员工的培训;四是重视 培养员工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精益生产观念; 五是鼓励通过直接交流、 合作解决的 方式来跨部门问题,从而减少乃至杜绝工作中“扯皮”现象,让员工齐心协力共 同完成企业的目标2)不合理的库存是最大的浪费。

库存是积压的以物的形式存在资金,它 是无息资金不合理的库存不仅提高了企业经营的成本 (仓库搬运设施追加投入、 存储空间、库存管理、搬运设备维护保养) ,掩盖了企业的问题,如生产缺乏计 划性、灵活性差,运输距离长、运输方式不合理等问题,还阻碍了企业改进的动 力,最终将严重影响企业发展3)永不满足,持续改善不少企业制定了生产指标、废品率、库存量、 成本、时间作业率、零件品种数等生产目标,虽然员工会努力去达到这些目标, 但是很少有员工会去超越这些目标, 因为员工明白 “今年做的越好意味着明年的 改进越难”,这种仅满足于完成指标的观念阻碍了企业进一步发展而精益生产 方式则把“无止境地追求完美”作为经营目标,追求在产品质量、成本和服务方 面的不断完善准时化生产方式(JIT )和不断改进流程(CIP)则是精益生产追 求完美思想的集中体现 4 )以客户为中心,把企业的内部活动同外部市场的需求和谐统一于企业 的发展目标,这也是精益生产方式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关键3.4 精益生产方式区别于传统生产方式的优点精益生产方式与传统生产方式的区别主要表现在改变了品质的控制手段、 减 少了各种缓冲区、 重视对职工的培训以及参与感和责任感的培养、 精益的组织结 构等。

概括起来, 精益生产方式区别于传统生产方式的有点体现在: 一是消除了 任何形式不必要的浪费; 二是产品生产流程的紧凑和组织结构的精益化; 三是小 批量,多品种的投产技术; 四是工装设备的管理技术; 五是以看板为核心的车间 底层控制方式4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库存管理经济的发展、 市场的需求、政策的支持, 给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巨 大机遇和广阔空间 第三方物流服务也在众多企业中得到很好的应用和实践, 并 创造了可观的价值现以H公司为例,以本文中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 用 模糊综合评价分析法来评价一下该公司的服务质量的优劣4.1 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管理模式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在企业生产和管理领域的运用, 企业间供应链管理模式 的不断深入,企业库存管理的整合也到了一个发展的关键时期4.1.1 供应链下的企业库存管理模式自从 20世纪 90 年代供应链概念产生以来,供应链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根据供应链中的库存管理主体及内涵的不同, 除了传统库存管理模式以外, 主要 存在以下三种模式 VMI、JMI、CPFR1) 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VMI)该模式是一种试图在供应商和用户之间 实现合作的库存管理模式, 其核心思想在于客户放弃商品库存的控制权, 而将主 要的库存实际管理工作交给供应商来进行, 下游的生产销售企业根据各自的生产 和销售情况实现跟供应商在找到各自陈本相对最低和库存效率最高的情况下达 成库存协议。

可以说, VMI 是传统库存控制策略进行“责任倒置”后的一种库存 管理方法,这无疑将大为增加供应商的风险2) 联合库存管理模式(JMI)该模式是一种供应链集成化运作的决策代 理模式,即将供应链各个节点的生产过程和企业的各自库存集中到供应链的核心 制造企业处 JIM 把用户的库存决策权代理给供应商,由供应商代理分销商或批 发商行使库存决策的权力, 既可以使整个供应链的生产得到有效保证, 还可以有 效避免各道生产手续的重复库存,使得供应链上各级生产的总成本得到了降低 这种供应链的库存管理模式是在供应商管理库存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适用 于联合生产性的供应链库存管理 [9](3) 协同规划预测和补给模式(CPFR该模式是由JMI和WMI发展而来的,对于供应链伙伴改善合作关系,提高预测的准确和供应链效率,减少库存, 提高 消费者满意程度等均有重要意义CPER起源于以超市为代表的零售业,是买卖 双方对产品设计、生产、销售和物流管理的综合管理计划 CPFR的过程模型分为 3 个阶段,即计划、预测、补给消费企业从产品的设计、生产、销售和物流 库存方面与生产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进行协同规划, 在产品设计和生产阶段进 行预测, 生产企业根据零售企业的销售情况及时地补充生产。

这种模式的供应链 库存要求整个供应链上的企业要互相沟通消息, 最好是使用同样的数据平台, 这 样才能提高整个库存管理的销量,降低库存量,从而降低产品成本 [10]4.1.2 供应链管理对库存管理的优化 库存是影响供应链成本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库存管理是优化供应链运作、提高其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库存存在于供应链中的各个环节, 库存费用是供应链成本的主要组成部分,维持这些库存每年约耗费物品价值的 20%到 40%[11] 不难看出, 供应链管理中进行库存管理的优化意义重大, 而供应链管理本身就对库 存管理实现了传统库存管理所不可能实现的优化作用: 一是供应链中良好的信息 反馈机制能够及时暴露出企业库存控制过程中潜在的问题与危机, 从而有利于加 强库存控制的程度二是供应链管理的各种模式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社会库存 量,减少库存成本,增加企业的流动资金三是推动企业从从“库存实物控制” 向“库存信息控制”的转变,实现信息化库存控制的目标四是确保了企业库存 控制的柔性和快速反应能力4.1.3 供应链环境下库存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从实践来看,供应链环境下供应链对库存管理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1)不确定性,主要包括供应商、生产者的不确定性和顾客需求的不确定 性。

2)“牛鞭效应”,又可以称之为“需求变异加速放大原理” ,该理论是美国 著名的供应链管理专家 HauL.Lee 教授对需求信息扭曲在供应链中传递的一种形 象描述其基本思想是: 当供应链的各节点企业只根据来自其相邻的下级企业的 需求信息进行生产或供应决策时,需求信息的不真实性会沿着供应链逆流而上, 产生逐级放大的现象, 达到最源头的供应商时, 其获得的需求信息和实际消费市 场中的顾客需求信息发生了很大的偏差, 需求变异系数比分销商和零售商的需求 变异系数大得多3)产品生命周期市场上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产品的生命周期被不断的 缩短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原先积累的库存最终将过期或贬值, 无疑将提高企业 的库存管理的难度及库存成本4.1.4 供应链模式下企业库存管理急需解决的问题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供应链理论研究的深入和供应链实务的迅猛发 展,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问题日益受到重视,但是供应链 库存管理也存在一些 问题:(1)从面向企业外部的供应链库存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落后的合 作模式阻碍了供应商和制造商之间的合作关系和合作效率; 二是供应链中企业的 利益冲突降低了供应链的整体效率,使库存成本提高。

同时, 参与供应链的企业 之间缺乏有效的监督, 使得供应链整体管理下的库存成本优势丧失; 三是供应链 企业库存管理的信息数据共享存在问题2)从面向企业内部的供应链库存来看,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缺乏对供 应链库存管理的总体考核指标, 而企业内部的绩效评价和激励机制阻碍企业的物 流运作与控制的合理化; 二是企业内部物流决策机制违背库存控制基本思想; 三 是企业内部库存控制技术条件与环境落后4.2 精益生产方式对供应链下库存管理的优化作用当前,市场需求越来越趋向于个性化、差异化、多品种化,而且消费者对个 性的追求也使得产品的批量越来越小,这就要求企业必须改变传统的生产方式 此外,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企业内部灵活成产系统的应用, 为精益生产方式 的推广提供了可行性精益生产方式的基本思想可以用 JIT (Just In Time ), 即为“只在需要的时候,按需要的量,生产所需的产品” 其核心为“零库存” 和“快速应对市场的变化” [12]关于库存管理,在美国,有些企业库存周期只有 8 天,但有些中国企业的库 存周期长达 51 天,仅运输成本一项,占销售额的比例就高达 20%-30%[13]同时, 从 20 世纪 60 年代以来企业信息化发展的趋势来看, 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也需趋 向于信息化、网络化和高度集成化。

此外,牛鞭效应同样也对供应链库存管理带 来诸多的负面影响,给企业造成更多的是损失和成本的增加基于此, 面对日趋 激烈的市场竞争, 许多中小加工制造企业开始采用精益思想和精益生产方式来跨 越供应链供需网络来消除供应链企业内外部库存问题4.2.1 改善供应链企业内部库存管理1、 JIR 和 MRPII从供应链的运作方式来看,库存控制管理的方法主要有推动式( MRPII)和拉动式( J I R )两种就推动式方法 MRPII (Material Rewuirement plan )来说,是指将生产、 财务、销售、工程技术、采购等各方面合成一个整体的系统,把企业的各个子系统有机的结合起来,形成了一个面向整个企业的一体化的系统 MRPI I作为计算机的计划系统被广泛应用在大批量生产和多品种、小批量生产( Orlicky1975 ),在MRPII系统中,零件和原材料需求状态由主生产计划来完成 尽管MRPII是 个数据管理系统, 但它作为一种建立在传统的推式系统基础上的管理方式, 并不 能满足市场需求的变化 (Anderson1982) 就拉动式方法来说,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准时制生产方式 (JIT , JUST-IN-TIME) 就是一种典型的拉动式体系。

70 年代后,随着日本工业的快速发展,精益生产 方式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精益生产的原理是在需要的时间和需要的地 方生产需要的产品和需要的数量 精益生产的实现是根据需求的变化, 在需求的 驱使下,工作通过系统由前向后逐步拉动,所以称为拉式系统( Pullsystem ), 后续工序按照消耗向前工序拉取所需的相应的产品 [14]2、实现JIT与MRPII结合来改善供应链企业内部库存管理企业内部库存包括原物料库存、在制品库存、成品库存、不良品库存等虽 然MRPII系统可以在可以预测的生产环境中对生产活动进行有效地计划和控制, 但由于供应链环境下影响库存管理的不确定因素导致了物料需求计划在实施过 程中必然设定了一定的缓冲量即库存以应对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 其效果并不理想而精益生产方式下的 JIT 系统则可以通过以拉动式生产方式来保证生产流 程的连续性以及生产过程能力的平衡,从而实现零库存的目标故此, 在进行供 应链企业内部库存管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JIT与MRPII系统各自的特点来 在不同的生产运行环境下加以选择和结合应用, 从而不断减少生产周期和各种缓 冲两的产生,最终达到降低库存成本的目的。

比如,在产品品中较少、产量较为 稳定、提前期可较为准确预测的情况下, 可以运用 JIT 方式对库存进行合理的控 制,而在产品复杂、批量小、品种多的条件下,选择MRPII更加有利于库存管理4.2.2 改善供应链企业外部库存管理 企业外部的供应链库存包括供应链企业库存、在途库存、不良品库存等, 要 想改善供应链企业外部库存管理, 可以在精益生产理念的知道从以下几个方面努 力:1、运用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目标成本管理来消除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 精益生产方式下的目标成本管理应是以价值链分析作为起点, 客户价值增值 为导向,融合精益采购、精益设计、精益生产、精益物流和精益服务技术吗,结 合精益管理思想与成本管理思想,从设计、 采购、 生产和服务上全方位控制企业 供应链成本,不断消除不为客户增值的作业,杜绝浪费,从而降低供应链成本, 提高效率,以达到企业供应链成本最优的目标 [15] 此外,目标成本管理结合精益 物流,还能够消除供应链中的牛鞭效应,实现控制库存的目的2 、运用精益生产体系来优化供应链企业内部库存控制 精益生产方式除了通过满足顾客需求提高企业经营利润, 把顾客利益和企业 利益统一于企业目标这一个秘诀外, 另外一个成功的秘诀便是和供货厂商保持紧 密协作关系, 通过适时供货和系统供货的方式使双方的利益共同增长。

精益生产 方式彻底消除无效劳动的两个原则是, 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多元化的需求和降低 成本[16] 不难看出,精益生产体系以客户需求为和核心的生产方式,其生产准则 与 JIR 的理念一致, 通过将精益生产思想应用于供应链企业内部库存管理上, 可 以将企业内部库存管理控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准上, 并且实现企业内部库存管理的 优化和成本的控制3 、通过产品联合设计实现对供应链企业库存的源头控制 产品的联合设计能够尽可能的实现产品的模块化, 并且还能够进行零部件的 标准化和通用化建设, 这种标准化、 模块化的产品设计原则能够降低产品内部的 多样性,进而降低供应链中的库存成本5 精益生产方式下中小制造企业库存管理案例在我国,中小企业占全部企业数的 99%以上,占国内生产总值的 50%其中, 就中小制造类工业企业而说,是指那些从业人员 1000 人以下或营业收入 40000 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型企业5.1 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及其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5.1.1 中小制造企业的特点 根据笔者所从事的注塑类键盘、 汽车部件及家电产品等领域的中小制造 企业来说,其特点主要有:一是生产周期短,且生产过程和生产控制较为简单; 二是信息化程度不高; 三是产品结构较为简单; 四是生产计划的制定倾向于市场 订单的驱动,一般是直接产生短期生产计划和物料需求。

5.1.2 中小制造企业供应链下库存管理存在的问题1、物资储备过高,库存结构不合理 当前,国内不少中小制造企业的库存管理完全凭借经验管理, 并且根据存货 使用功能进行分类管理, 对所有存货都是采用统一的库存控制方式, 而没有对存 货进行有重点、有侧重的管理, 是一种较为粗放的库存管理模式, 这就使得大部 分中小制造企业的库存储备过高, 库存结构也不尽合理 以青岛三江源建筑添加 剂有限公司为例:从 2009 年底财务报表的数据来看,该企业月产量 600 公吨, 年营业额 380 多万的情况下,现有资金储备 160 多万元,其中由于长期积压物 资而占用的资金约为 100 万,严重影响企业资金流通 [17]2、库存管理信息化程度过低据《中国中小企业信息化发展报告( 2007)》 显示,目前中小企业信息化存 在的主要问题是, 仍有相当数量的中小企业对信息化促进企业发展的作用、 效果 以及政府支持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措施了解不够虽然有高达调研数量 80% 的中 小企业具有接入互联网的能力, 但用于业务。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