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应用“动力学观点”破解力学计算题

wuy****ng
实名认证
店铺
DOC
95.52KB
约7页
文档ID:154263190
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应用“动力学观点”破解力学计算题_第1页
1/7

2022年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检测十应用“动力学观点”破解力学计算题1.(xx高三·潍坊五校联考)如图所示,一长为200 m的列车沿平直的轨道以80 m/s的速度匀速行驶,当车头行驶到进站口O点时,列车接到停车指令,立即匀减速停车,因OA段铁轨不能停车,整个列车只能停在AB段内,已知OA=1 200 m,OB=2 000 m,求:(1)列车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的取值范围;(2)列车减速运动的最长时间解析:(1)若列车车尾恰好停在A点右侧,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1,距离为x1,则0-v02=-2a1x1x1=1 200 m+200 m=1400 m解得:a1= m/s2;若列车车头恰好停在B点,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2,距离为xOB=2 000 m,则0-v02=-2a2xOB解得:a2= m/s2;故加速度大小a的取值范围为 m/s2≤a≤ m/s22)当列车车头恰好停在B点时,减速运动时的时间最长,则0=v0-a2t解得:t=50 s答案:(1) m/s2≤a≤ m/s2 (2)50 s2.(xx·广州调研)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长圆管竖直放置,顶端塞有一个质量为m的弹性小球,M=4m,球和管间的滑动摩擦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均为4mg,管从下端离地面距离为H处自由落下,运动过程中,管始终保持竖直,每次落地后向上弹起的速度与落地时速度大小相等,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为g。

求:(1)管第一次落地时管和球的速度;(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和球的加速度;(3)管第一次落地弹起后,若球恰好没有从管口滑出,则此时管的下端距地面的高度解析:(1)取竖直向下为正方向球与管第一次碰地时速度v0=,方向竖直向下2)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管的加速度a1==2g,方向竖直向下,球的加速度a2==3g,方向竖直向上3)管第一次落地弹起时的速度v1=,方向向上,球的速度v2=,方向向下若球刚好没有从管中滑出,设经过时间t1,球和管速度v相同,则有-v1+a1t1=v2-a2t1t1=设管从碰地到它弹到最高点所需时间为t2,则:t2=,因为t1

某次,抛碟机将飞碟以20 m/s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射击者要在飞碟到达最高点时刚好将其击中,(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求:(1)射击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角应该是多少?(2)他必须在飞碟抛出后经多长时间发射子弹?(计算结果小数点后保留2位数字)解析:(1)设飞碟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飞碟抛出后做竖直上抛运动,由v02=2gh可得:h==20 m由于飞碟抛出点与射击点的水平距离d=20 m,所以可得:tan θ==1所以射击方向和水平方向的夹角为θ=45°2)设飞碟上升到最高点所用时间为t1t1==2 s子弹击中飞碟的位移x和飞行时间t2为x== m=20 mt2== s=0.28 s飞碟抛出后到发射子弹的时间间隔t为t=t1-t2=2 s-0.28 s=1.72 s答案:(1)45° (2)1.72 s4.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静止放着长为L=1.6 m、质量为M=3 kg的木板,一个质量为m=1 kg的小物块放在木板的最右端,物块与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今对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拉力F,g取10 m/s21)施力F后,要想把木板从物块的下方抽出来,求力F的大小应满足的条件;(2)为把木板从物块的下方抽出来,施加某力后,发现该力作用最短时间t0=0.8 s,恰好可以抽出,求此力的大小。

解析:(1)力F拉动木板运动过程中: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知μmg=ma,即a=μg=1 m/s2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知F-μmg=Ma1,即a1=要想抽出木板,则只需a1>a,即F>μ(M+m)g,代入数值得F>4 N2)设有拉力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2,则a2=设没有拉力时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为a3,则a3== m/s2设从没有拉力到木板恰好被抽出所用时间为t1木板从物块下抽出时有物块速度为v=a(t0+t1)发生的位移为s=a(t0+t1)2木板的速度为v板=a2t0-a3t1发生的位移为s板=a2t02+a2t0t1-a3t12木板刚好从物块下抽出时应有v板=v且s板-s=L联立并代入数值得t1=1.2 s,a2=3 m/s2,F=10 N答案:(1)F>4 N (2)10 N5.(xx高三·石家庄六校联考)如图所示为一个实验室模拟货物传送的装置,A是一个表面绝缘、质量为mA=2 kg的平板车,车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在车左端放置一质量为mB=1 kg、带电荷量为q=+1×10-2 C的绝缘小货物B,在装置所在空间内有一水平匀强电场,电场的大小及方向可以人为控制现在先产生一个方向水平向右、大小E1=3×102 N/C的电场,车和货物开始运动,2 s后,电场大小变为E2=1×102 N/C,方向水平向左,一段时间后,关闭电场,关闭电场时车右端正好到达目的地,货物到达车的最右端,且车和货物的速度恰好为零。

已知货物与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1,车不带电,货物体积大小不计,g取10 m/s2,求第二次电场作用的时间解析:由题意可知,货物和车起初不可能以相同加速度一起运动,设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A,货物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BaB==2 m/s2,aA==0.5 m/s2车和货物运动2 s时货物和车的速度大小分别为vB=aBt=4 m/s,vA=aAt=1 m/s2 s后货物和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B′==2 m/s2aA′==0.5 m/s2设又经t1时间货物和车共速,vB-aB′t1=vA+aA′t1代入数据解得t1=1.2 s,此时货物和车的共同速度v=1.6 m/s共速后二者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a== m/s2减速到0所经历的时间为t2==4.8 s所以第二次电场的作用时间为t1+t2=6 s答案:6 s6.(xx·襄阳月考)如图所示,传送带长6 m,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37°,以5 m/s的恒定速度向上运动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块(可视为质点),沿平行于传送带方向以10 m/s的速度滑上传送带,已知物块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sin 37°=0.6,cos 37°=0.8,g取10 m/s2。

求:(1)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的加速度大小;(2)物块到达传送带顶端时的速度大小解析:(1)物块刚滑上传送带时,物块的加速度大小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sin 37°+μmgcos 37°=ma1代入数据解得:a1=gsin 37°+μgcos 37°=10×0.6 m/s2+0.5×10×0.8 m/s2=10 m/s22)设物块速度减为5 m/s所用时间为t1,则v0-v=a1t1,解得:t1=0.5 s,通过的位移:x1=·t1=×0.5 m=3.75 m<6 m因μ

甲车司机发现正前方收费站,开始以大小为a甲=2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1)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多远处开始刹车才不违章;(2)若甲车司机经刹车到达离收费站窗口前9 m处的速度恰好为6 m/s,乙车司机在发现甲车刹车时经t0=0.5 s的反应时间后开始以大小为a乙=4 m/s2的加速度匀减速刹车为避免两车相撞,且乙车在收费站窗口前9 m区不超速,则在甲车司机开始刹车时,甲、乙两车至少相距多远? 解析:(1)对甲车,速度由20 m/s减至6 m/s的位移x1==91 mx2=x0+x1=100 m即:甲车司机需在离收费站窗口至少100 m处开始刹车2)设甲车刹车后经时间t,两车速度相同,由运动学公式得:v乙-a乙(t-t0)=v甲-a甲t解得:t=8 s;相同速度v=v甲-a甲t=4 m/s<6 m/s,即共同速度v=6 m/s为不相撞的临界条件乙车从开始以速度34 m/s减至6 m/s的位移为x3=v乙t0+=157 m;所以要满足条件甲、乙的距离x=x3-x1=66 m答案:(1)100 m (2)66 m2.(xx·太原模拟)质量为3 kg的长木板A置于光滑的水平地面上,质量为2 kg的木块B(可视为质点)置于木板A的左端,在水平向右的力F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如图甲所示。

A、B运动的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所示g取10 m/s2)求:(1)木板与木块之间的动摩擦因数;(设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2)4 s末A、B的速度大小;(3)若6 s末木板和木块刚好分离,则木板的长度为多少?解析:(1)由题图乙知4 s末A、B间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此时a=2 m/s2对应A板μmBg=mAaA、B间动摩擦因数μ==0.32)由图像知4 s末二者的速度等于图线与坐标轴包围的面积v=at1=×2×4 m/s=4 m/s3)4 s到6 s末t2=2 s木板A运动的位移,xA=vt2+aAt22木块B的位移xB=vt2+aBt22木板的长度l=xB-xA=4 m答案:(1)0.3 (2)4 m/s (3)4 m3.如图所示,一水平传送带以4 m/s的速度逆时针传送,水平部分长L=6 m,其左端与一倾角为θ=30°的光滑斜面平滑相连,斜面足够长,一个可视为质点的物块无初速度地放在传送带最右端,已知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g=10 m/s2求物块从放到传送带上到第一次滑回传送带最远端所用的时间解析:设物块在传送带上匀加速运动时加速度为a1,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f=μmg=ma1,a1=2 m/s2设物块与传送带达到共速v2=2a1x1x1=4 m<6 m,t1==2 sx2=L-x1,x2=vt2,所以t2=0.5 s物块在斜面上加速度大小a2==5 m/s2上升和下降各用时间t3==0.8 s返回传送带向右减速运动时间t4==2 st总=t1+t2+2t3+t4,t总=6.1 s。

下载提示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